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钟金菊  方柳成 《中外医疗》2012,31(10):47-47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其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分析所行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男女发病比率为1∶3.875,生化异常主要表现在GLB、ALT及AST升高,自身抗体异常主要表现在SMA、ANA阳性,所有患者活检均存在界面炎,且汇管及周围的区域存在浆细胞的侵润,肝细胞存在碎屑状坏死。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多发于女性,有着多变性及多样性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多见ASMA及ANA阳性,另外可伴有自身肝外免疫性疾病,以界面炎为主要的肝组织损伤表现,针对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给予及早的诊断并给予免疫抑制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为有效诊治该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均采用免疫抑制剂与激素进行综合治疗,30例患者中对该类药物治疗完全应答的患者有18例,部分应答有7例,持续缓解有5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以女性居多,临床症状不明显,多以I型为主,一般情况下,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呈阳性,但是抗线粒体抗体呈阴性,同时伴有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肝脏病理情况、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以及肝外疾病等方面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以确诊,采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引起的一组慢性肝炎综合征,其表现与病毒性肝炎极为相似,常与病毒性肝炎混淆,但两者治疗迥然不同.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的特殊炎症反应,以血清内存在自身抗体、高r-球蛋白血症及肝组织呈碎屑样坏死为特点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情发展至肝硬化后,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肝病系指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的一组疾病,主要有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它们都具有特殊的自身抗体和免疫遗传学(imnu-nogenetm's)背景.本文讨论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有关问题,其他两种自身免疫性肝病有另文介绍.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在黄种人中较少见,病变累及肝脏实质,以界面性炎(inter face hepatits)为特征并且无其他肝病时的典型改变.临床上AIH以被动性黄疸、循环血中存在自身抗体、女性易患、肝炎病毒指标阴性、血清球蛋白尤其是γ-球蛋白增高、容易反复为特点,最近国际会议将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自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统称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确定本病为非病毒感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肝脏疾病,临床上以女性多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反复转氨酶升高、自身抗体阳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等为特点;典型病理学改变表现为界面性肝炎、汇管区和小叶内淋巴浆细胞浸润、肝细胞玫瑰花样改变。在我国,随着自身抗体检测及肝组织穿刺活检术的普及,该病的确诊病例数不断增多,但相关的研究报告较少。本文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王锦辉  陈旻湖 《广东医学》2008,29(7):1078-1079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被认为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以肝脏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明.AIH呈慢性活动性肝炎表现,多缓慢发病,约占70%,少数可呈急性发病,约占30%.AIH可表现为轻重不一的肝炎,部分患者可发展至肝硬化.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性肝炎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确诊为AIH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AIH多见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2.3±11.1)岁,85.7%的患者表现为隐匿性或慢性起病过程,14.3%的患者急性起病,74.3%的患者以胃肠道就诊.所有患者均有血清中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占77.1%,球蛋白升高占82.9%;ANA阳性占80.0%,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抗体阳性占42.8%同时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占37.1%.本病预后较好,经激素治疗80.0%的患者缓解.结论 AIH女性多发,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和误诊,对于有肝功能损害、肝炎病毒标记物阴性、球蛋白升高的患者应及时行自身抗体和肝脏组织学的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血清自身抗体阳性是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诊断的重要依据,但临床中大约20%患者虽然具有AIH的诸多指征,但血清自身抗体始终呈阴性,给临床诊断造成极大困扰。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利用肝组织进行自身抗体免疫荧光染色诊断了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傅晓晴  杨益大  金洁 《浙江医学》2008,30(7):759-760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特异或非特异性自身抗原表达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被误诊。随着临床检测水平的改进和肝组织活检的开展,AIH的确诊率随之提高。现将我院门诊误诊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AI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敏  陈继红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2):86-89,107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认识,协助临床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PBC患者和61例AIH患者的临床、生化、免疫和肝脏组织学方面的特点。结果 PBC组和AIH组均为女性高发,两者均以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腹胀等症状常见,皮肤瘙痒为PBC组相对特异性症状;PBC组初诊为肝硬化者占48.8%(24/49),高于AIH组31.1%(19/61);PBC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IgM、IgM/IgG水平、血脂异常及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明显高于AIH组(P<0.05);AIH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IgG水平及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肝肾微粒抗体(LKM)阳性率明显高于PBC组(P<0.05)。结论 PBC和AIH这两种疾病在临床、肝酶、免疫球蛋白、血脂代谢异常及自身抗体方面具有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内科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间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患者92例(AIH16例,PBC55例,AIH/PBC重叠综合征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ALD患者男:女之比为1:4,平均年龄49.52岁;16例AIH以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lgG升高为主;55例PBC以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Ign升高为主;21例AIH/PBC重叠综合征兼有以上特点.AIH患者抗核抗体(ANA)多为阳性,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M2)多为阳性,AIH/PBC重叠综合征同时检测到ANA、AMA为阳性.结论ALD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肝功、血清免疫学及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AL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以利于临床早期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资料,并将其与同期20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比较。结果:PBC肝功能异常以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总胆红素升高为特点,转氨酶水平低于AIH和慢性乙型肝炎;后两者肝功能异常无统计学差异.PBC免疫学指标以IgM升高为特点;AIH和慢性乙型肝炎亦有IgG升高,但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自身免疫性肝病血液循环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其中PBC以抗线粒体抗体(AMA),尤其AMA-M2为主;AIH循环自身抗体以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为主,肝穿刺病理学检查显示:PBC胆管损伤、炎症、淤胆明显;AIH以汇管区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慢性乙型肝炎以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但总体而言,三者病理上并无可确诊的形态学改变。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及病理皆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仍然有其各自特异的临床诊断依据,治疗方法也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自身疫性肝炎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研究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资料、肝脏活检组织病理学、肝炎病毒免疫荧光检查结果。结果 8例临床诊断为AIH病例均为女性,年龄16~72岁,临应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关节疼痛、皮疹或黄疸。多数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实验室检查:r球蛋白、ALT和AST等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多数病例为自身抗体[RF和(或)ANA]阳性。血清学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肝组织病理变化主要为轻、中度慢性肝炎(小叶性肝炎居多),肝细胞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样坏死多见,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检查:多数病例中可在肝细胞膜、汇管区和肝血窦等处不同程度的IgG等免疫复合物沉积;2例有HBsAg阳性。结论 我国该组AIH病例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病变具有特征性但无特异性,肝活检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荧光检查对AI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对于变异型,AIH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等位基因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SSP),对32例Ⅰ型AIH型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及有关基因亚型分析。结果:HLA-DR4基因频率在Ⅰ型AIH型患者中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相对危险度=3.35,P=0.014)。对HLA-DR等位基因型的分析表明,Ⅰ型AIH型患者组DRB1*0405的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有增加趋势(P=0.04,但Pc=0.08)。HLA-DRβ分子的第三等位基因高变区第71位精氨酸残基的频率在Ⅰ型AIH型患者中显著增高(相对危险度=3.82,P=0.008)。结论:Ⅰ型AIH的发病与HIA-DR4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1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4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3例,其他肝功能异常患者147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NCA及其他相关自身抗体,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患者中,ANCA阳性16例,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7.6%。16例ANCA阳性患者中AIH11例,PSC3例,慢性乙型肝炎1例,药物性肝损伤1例。41例AIH中,11例ANCA阳性(11/41,26.8%),同时伴有ANA阳性,核型以均质型为主(8/11,72.7%);30例ANCA阴性者中,25例ANA阳性,核型多样化,均质型仅占20.0%(6/30)。结论本研究中AIH中的ANCA阳性率仅为26.8%,以高滴度为主;ANCA阳性AIH患者ANA均阳性,其核型以均质型为主,且未观察到特殊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了解病毒性肝炎与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对214例长期肝功能异常的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乙肝患者131例,丙肝患者83例)的血液标本进行抗核抗体(...  相似文献   

18.
Hepatitis C viral (HCV) infection has been shown to lead to autoimmune phenomena.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 have been known to be present in several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ANCA in sera of patients with antinuclear antibody (ANA)-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C (CH-C) and to characterize ANCA antigens by Western blot compared with HCV-negative autoimmune hepatitis (AIH). METHODS: Ninety sera obtained from 20 patients with ANA-positive CH-C, 20 patients with ANA-negative CH-C, 20 patients with AIH, 6 patients with primary screlosing cholangitis (PSC) and 24 healthy controls were tested using an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cell ELISA and Western blotting to detect ANCA. RESULTS: In the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ANCA was found in 60% (12/20) of patients with ANA-positive CH-C, 100% (20/20) of patients with AIH and 33.3% (2/6) of patients with PSC, but in none of patients with ANA-negative CH-C (n = 20) or healthy controls (n = 24). The staining pattern observed in sera of these patients was a peculiar mixture of both cytoplasmic and perinuclear patterns. The mean ANCA titer by cell ELISA was significantly (p < 0.01)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AIH compared with ANA-positive or ANA-negative CH-C patients or healthy controls. However,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ANCA titers and ANA titers, serum 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 (ALT) or IgG levels in either ANA-positive CH-C or AIH. Western blots of ANCA-positive sera from ANA-positive CH-C patients revealed two bands corresponding to molecular weights of 72 and 46 kDa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ies in ANCA antigens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AIH patients. CONCLUSIONS: We found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ANCA in ANA-positive CH-C patients. ANCA in ANA-positive CH-C patients is thought to be one of autoimmune phenomena lead by HCV infection because no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epitope of ANCA antigens between patients with CH-C and AIH.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甘草酸苷制剂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甘草酸苷制剂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观察甘草酸苷制剂联合熊去氧胆酸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PBC治疗组患者的ALT、AST、GG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UDCA和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后,AIH患者的ALT、AST、GGT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对AIH和PBC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和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8-11
目的了解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中肝脂肪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80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合并肝细胞脂肪变分为单纯AIH组和AIH合并肝脂肪变组,比较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的差异,筛选AIH合并肝脂肪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录80例患者,其中合并肝脂肪变者23例,发生率为28.75%,与一般人群相仿。其中女22例,占95.7%,年龄50~70岁17例,占总人数的73.9%。合并肝脂肪变的患者肝脏炎症指标显著高于AIH患者(P0.05),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肝脂肪变的AIH患者其BMI、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明显高于单纯AIH患者(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为AIH患者发生肝脂肪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脂肪变在AIH患者中的发生率与一般人群相仿,其发生主要与患者本身代谢性因素相关,与疾病本身并无明显关系。肝细胞脂肪变并不影响AIH患者的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