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室间隔缺损患儿实施全身麻醉后,经患儿胸正中央剖开胸口,观察动脉导管是否闭合,未闭合时予以结扎,若伴有房间隔缺损(半径<4cm,原发性)或未闭合的卵圆孔需予以缝合,缺损半径<0.36cm室间隔缺损边缘为纤维组织可予以缝闭,缺损半径>0.36cm室间隔缺损应及时修补补片。101例患儿死亡2例,其余99例患儿术后痊愈,术后复查彩超心脏恢复正常,在以后的走访中患儿生长发育与正常同龄儿一致,无明显差异。治疗室间隔缺损时,用科学的剂量麻醉患儿,合理的手术计划,动态观测患儿的术中情况,轻柔、精确的手术操作,规避空气栓塞、心肌及冠状动脉损伤,都可以提高婴幼儿室间隔缺损急诊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岁以内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492例3--36个月的婴幼儿VSD修补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全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9例(9.9%),心律失常43例(8.7%),肺动脉高压危象22例(4.4%),残余VSD16例(3.2%)。手术死亡26例,主要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只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采用肺动脉监测等监护措施,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婴幼儿期施行VSD修补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36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手术前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手术后维持良好的循环功能,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持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适时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量变化,防止心包填塞的发生;维持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格控制补液量及补液速度。结果:本组36例,9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其中2例出现室颤,肺炎8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肺高压危象3例,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止血1例,切口感染1例。痊愈35例,1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降低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逐渐广泛开展,低体重患儿手术风险较高。2000年1月~2004年1月江苏省无锡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对26例10妇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施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医护人员根据婴幼儿体重小、护理难度大的特点及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婴幼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婴幼儿大型室间隔缺损134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16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4例、动脉导管未闲18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结果:本组8例死亡,术后并发症35例,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6例、肺不张6例、肺炎5例、心律紊乱5例、气胸3例,术后早期复查彩超,除5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外,余患儿心功能及瓣膜关闭均正常.结论:低体质量、小年龄的大型室间隔缺损应尽早手术根治;术中减轻体外循环损伤、注重脏器功能保护,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肺动脉高压危象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3年至1994年共收治先天性空间隔缺损40例,确诊后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空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早期死亡1例(2.5%),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2.5%),残余漏2例(5%),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 ,16个月。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入院要求手术治疗。入院查体 :左耳完全缺失 ,无外耳道 ,右耳耳廓及外耳道均正常 ,听力检查未发现异常。口唇无紫绀 ,胸廓无畸形 ,未触及震颤 ,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瓣听诊区第 2心音亢进并分裂。心脏B超检查提示膜部室间隔缺损 ,0 6cm× 0 6cm大小。全身检查没有发现其他脏器畸形。术前诊断为 :先天性心脏病 ,膜部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单耳畸形。经充分术前准备 ,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证实膜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 ,以自体心包补片修补缺损 ,操作顺利 ,术后恢…  相似文献   

8.
9.
患儿,女,6岁。心慌、气短两年,平时易感冒。查体:发育略瘦小,心前区隆起,可闻及Ⅳ-Ⅴ级收缩期杂音。X线检查:肺血多,右房、右室增大。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使用惠普影像之星彩超仪检查,探  相似文献   

10.
室间隔缺损的微创介入治疗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静  刘雪娜 《天津护理》2003,11(5):223-224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左右心室间隔的缺损,为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气喘,以活动时明显,易感冒、口唇发紫、生长发育障碍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影响心脏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全腔镜下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方式进行总结,探讨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8年6月20例全腔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各例均通过胸壁3孔使用胸腔镜及特殊器械完成室缺修补术,并与同期行传统正中开胸室缺修补术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腔镜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室缺修补术,无中转开胸,无住院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无残余漏发生。与开胸手术患者相比较,腔镜手术具有失血少、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创伤小及切口美观的优势。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全腔镜室缺修补术是安全的,疗效确切。但此手术方式需进一步完善,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We hypothesized that patients with atrial (ASD) and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VSD) have similarly reduc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since both defects cause similar increases in pulmonary blood flow and right ventricular filling pressure. We examin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RV and respiratory frequency (RSA) characteristics and left-to-right shunt ratio (Qp/Qs) measured by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83 patients with diagnoses of ASD (n = 43) or VSD (n = 40). The electrocardiogram and respiratory waves were recorded during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test, and HRV was measured to calculate the low frequency (LF), high frequency (HF), total frequency (TF), and RSA components, and the LF/HF, RSA/TF, and LF/RSA ratios. Qp/Qs was calculated from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HRV parameters was examined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Qp/Qs and LF/RSA in the ASD group, an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in the VSD group. In contrast, Qp/Qs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RSA/TF in the ASD group, and positively in the VSD group.
Conclusion: Different effects of respiratory vagal activity on HRV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ASD versus VS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下行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5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右腋下外侧第4肋间处进胸,体外循环下采取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体外循环时间20~4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30 min,术后心功能恢复较好,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患者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发生活动性出血,3例右胸腔中等量积液,经治疗后均痊愈。其他患者未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返流,住院时间6~10d。结论经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下行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具有操作简单、相对安全,有效减少室间隔缺损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恢复快、疼痛轻、近期临床疗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但以后自然愈合的患者,1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于修补术后10天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时见残余分流,在术后12周复查时发现残余分流自然消失。另1例为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第2天有较重的血红蛋白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心室水平及左室与右房间的残余分流而行再次修补术。第二次术后15天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时仍存在左室与右房间的残余分流。继续追踪观察于再次术后7周原残余分流消失,自然愈合。室间隔缺损术后可因修补不完善,补片与空间隔间缝线撕裂,或补片与室间隔间存在较窄的缝隙而出现残余分流。较小的残余分流可因补片与室间隔交接处形成血栓、缝线周围纤维化等因素而自然愈合,患者无需进行再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较敏感地发现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并可追踪观察残余分流的自然愈合,因而对其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2月6例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的手术过程,其中2例行导管介入下室缺封堵术,2例行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术,另外2例为外伤性室间隔损伤,行修补手术.结果:6例患者均存活,其中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宣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残余分流,再次予以导管介入下室缺残余漏封堵术,1例外伤性室间隔撕裂修补术后再次撕裂,二次手术重新修补.结论: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是一类较为罕见的疾病,治疗方法首选导管介入下室缺封堵术,如必须行室缺修补术的患者,则尽量避免切开左心室,注意室缺的边缘及传导束的走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对31例房间隔缺损(ASD),17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进行超声动态三维重建研究,评价该技术对ASD、VSD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动态三维重建可从多个角度和方向,甚至模拟手术路径立体显示在体ASD和VSD的形态、部位和相对大小,及它们和邻近解剖结构间的关系;立体显示合并症的病变特征。结果在27例患者获手术证实。该27例患者中,三维重建纠正了1例ASD患者和1例VSD的多平面经食管两维超声诊断,补充了2例ASD患者的多平面经食管两维超声诊断。证明了它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及40例正常人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结果表明:ASD患者左室射血分值(LVEF)、短轴缩短分数(LVFS)、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AV)、速度时间积分(AVI)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01~0.05),左室射血前期(LPEP)延长(P<0.01)、射血时间(LVET)缩短(P<0.05)、LPEP/LVET增大(P<0.01),且LVEF、LVFS、SV、CO、AV、AVI与肺/体循环量比值(Qp/Qs)呈中度负相关(r=-0.39~-0.78,P<0.05)。结论认为:ASD患者LVSF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并推测其机理可能与ASD患者因右室容量超荷所致的左室扩张性降低、舒张末容积减小、室间隔运动异常及左室几何形态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胎儿左心长轴、四腔心切面重点观察室间隔有无中断 ,应用多普勒超声观察有无穿隔彩色血流和分流频谱 ,并多切面观察有无其他心内畸形。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 2 7例 (单纯性 8例 ,伴其他畸形 18例 ,宫内自然闭合 1例 ) ,经引产尸体解剖证实 12例 ,产后超声检查证实 14例。结论 :二维超声是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重要方法 ,彩色与频谱多普勒超声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预后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在随访过程中,51例残余分流患者中有25例自愈,26例未愈。残余分流好发部位位于三尖瓣隔瓣下和右室流出道侧,未愈组的残余缺损大小和过隔血流流速显著高于自愈组。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判断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残余缺损的大小和过隔血流的速度是判断缺损是否可以自行愈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ASD)右心室功能.方法采用3-DE圆盘总合法测量22例ASD(ASD组)患者右室功能,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CON组)心功能作了对比,并探讨了ASD患者中的14 例手术者(手术组)手术前后右心室功能情况.结果 ASD组RVEDV、RVESV、RVSV均大于CON组,RVEF则明显低于CON组.同时发现ASD组RVEF与Qp/Qs呈中度负相关(r=-0.53,P<0.05).ASD组手术后RVEDV、RVESV、RVSV均较术前明显减小,RVEF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 ASD患者右心室功能确有减退,且与分流量有关,手术修补ASD可以使心功能得到改善并防止心功能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