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分析.结果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显示研究组III、V波潜伏期(PL)和I~III、III~V、I~V波峰间潜伏期(IPL)及(III~V)/(I~III)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客观的反映听觉系统和脑干功能状况,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疗及预后均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广泛性脱髓鞘疾病,近年来由于诱发电位仪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MS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常可发现亚临床病灶,能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我们应用丹麦产Ev-omatic 8000C诱发电位仪对18例MS患者进行了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检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脑诱发电位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37例焦虑症组(AD)、32例抑郁症组(CD)及36名正常成人对照组(NC),应用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以及光、声刺激,进行视觉诱发电位(VEPs)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s)检查.结果 AD组、CD组和NC组在潜伏期P 2(Fz脑区),波幅N 1(Cz脑区)上有差异显著性(P<0.01).与NC相比,AD组潜伏期P 2前移(Fz脑区),波幅P 2下降(Cz脑区).与AD组比较,CD 组潜伏期延长.CD组潜伏期变化方向与AD组相反.结论 AD组和CD组改变与欧美报道相似.AD和CD诱发电位的特点,值得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翻转型棋盘式视诱发电位(PR-VEP)的检测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国外学者已有较多报道;但由于其阳性率较他种诱发电位者为低,且受各种因素影响亦较大,各成份的不稳定性较明显,故用于视路疾病者为多;国内亦有较少报道。本文对40例脑和脊髓病患者进行了PR-VEP全视野三相复合波的检测,结果表明P100阳性电位的峰潜期较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自1958年第一个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二氯异丙肾上腺素(Dichloroisoprenaline)问世以来,这一类药物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新药不断出现,药理学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心律失常、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近年来不少报导认为,这一类药物对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有一定价值.本文目的在于概述以心得安为代表的某些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以下简称β-阻断剂)的中枢效应及在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EPs)系指刺激外周躯体神经所诱发的自外周、脊髓到大脑皮层的一系列电位变化.自Dawson介绍了用迭加技术以记录诱发电位的方法以来,在SEPs的产生基础和临床应用方面已进行了许多研究工  相似文献   

7.
脊髓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脊髓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脊柱脊髓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连续短脉冲头皮电刺激,应用硬膜外电极于脊髓记录18例脊柱脊髓疾病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运动诱发电位.根据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以手术中首次记录到的脊髓运动诱发电位D1波波幅和潜伏期作为参照值,8例脊柱侧弯患者施行脊柱矫形手术过程中记录到的脊髓运动诱发电位D1波波幅和潜伏期均无异常变化;10例行椎管内及脊髓手术患者,手术中脊髓运动诱发电位D1波波形改变、波幅降低,改变手术方向或经短暂休息后恢复正常.根据JOA评分,手术后所有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6,P=0.008;Z=-2.828,P=0.005).结论 手术中脊髓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可及时、客观地反映神经功能,有效避免手术中神经损伤及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在监测过程中,头皮电刺激记录到的脊髓运动诱发电位D1波波形清晰、稳定,且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BEP)波幅下降与自杀行为史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美国尼高力公司Spirit脑诱发电位仪,记录了39例抑郁相、22例躁狂相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者的3种诱发电位.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相和躁狂相组均出现诱发电位主成分波幅降低,抑郁相VEP/P2潜伏期延迟(正常对照组(194±19)ms,自杀史阳性组(211±21)ms,自杀史阴性组(209±17)ms, P<0.01).2.两组患者的SEPs改变主要与患者有无自杀行为史有关.结论 诱发电位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初步证实,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生物学指标研究中需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9.
诱发电位已广泛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脱髓鞘疾病、脑肿瘤、脊髓疾病、视路疾病以及脑外伤等的诊断.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既能反映神经系统结构的完整情况,又能反映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还能区分是死亡的和失去活力的神经元,还是正常的但功能暂时受到抑制的神经元.尤其对昏迷、不合作的病人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常用的诱发电位为:体感诱发电  相似文献   

10.
痛觉诱发电位是通过激光产生放射性热选择性兴奋Aδ和C伤害性感受器,经脊髓丘脑束上行传导,于大脑皮层记录,能提供传统体感诱发电位所得不到的重要信息,在周围神经病、脊髓和脑干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随着痛温觉和触觉在皮层的分区研究越来越明确,痛觉诱发电位在检测丘脑-皮层水平损伤的应用也将随之发展起来.近年来,在慢性疼痛和偏头痛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1.
癔病性症状和器质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曾经有过不少讨论,Slater(1965)强调二者经常联系而认为"癔病"不应作为具体的诊断.Guttmann(1932)就已提出一些器质性疾病患者具有癔病性症状,Lewis(1953)发现"在脑器质性综合征中癔病样障碍非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帕金森病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 30例帕金森病人双耳听阈增高,Ⅰ~Ⅲ波潜期延长者13例,Ⅲ~Ⅴ波潜期延长者17例,Ⅰ~Ⅴ波潜期延长者9例,Ⅰ~Ⅴ波潜期不清楚5例.提示不同程度的听觉通路及脑干的损害.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帕金森病的诊治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脑诱发电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当前儿童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领域研究得最为广泛的疾病之一。最近研究发现ADHD患儿有多种脑诱发电位(BEP)成分的异常,BEP并且可以评价ADHD的治疗效果,提示脑诱发电位是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一种有价值的神经电生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枢5-羟色胺功能活性与情感障碍疾病密切相关,而响度依赖性听觉诱发电位可反映中枢5-羟色胺功能的活性,为情感障碍疾病的诊断和疗效预测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现将响度依赖性听觉诱发电位及其在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MRI及多种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诱发电位(EPs)在诊断多发性硬化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头颅MR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以及体感诱发电位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头颅MR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以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异常率分别为91.2%(62/68)、80.9%(55/68)、82.4%(56/68)和77.9%(53/68),且均发现多发性硬化的亚临床病灶;两项或多项联合检查的异常率较单项检查的异常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颅MRI和诱发电位检查有助于临床早期确诊多发性硬化,联合应用可使其敏感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痛觉诱发电位的特点,评估其痛觉通路的传导.方法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60例,取卧位,应用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刺激器,直径27 mm(面积573 mm2),加热速度70℃/s.于54.5℃应用可调节脉冲,刺激部位为手背、前臂的掌侧面、第7颈椎棘突处(C7).记录仪器:Keypoint.net仪器.记录点为Cz和Pz.同时进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测,记录其波形及潜伏期.并对6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相应研究.结果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波形无异常,潜伏期分别为:手背刺激(561.2±28.6)ms,前臂掌侧刺激(540.1±39.2)ms,C7刺激(512.7±31.4)ms,与健康对照组[(558.7±30.2)、(536.6±23.5)、(501.8±26.0)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23、4.51、3.74,P>0.05).其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波间期均正常.结论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正常,提示其痛觉通路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临床确诊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磁共振(MRI)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神经传导及针肌电图)、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症状及体征等,将神经电生理异常率与MRI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神经电生理异常35例,异常率83.3%,其中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神经传导及针肌电图诸项目均可出现异常;MRI异常23例,异常率54.8%。通过SPSS软件处理,符合Pearson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客观反映SCD病变部位,异常率高于MRI检查,并可进行定性诊断,在SCD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1978至1988年的十年期间,我们先后应用国产 TQ19型和美国 CA1000型诱发电位技术系统,对1760名正常人和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伴随负变化(CNV)等多项测定,共发表了研究论文46篇,其中有关各类精神疾病的脑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19.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技术包括脑电图(EEG)、诱发电位(EP)和肌电图(EMG).前两项技术常规应用表面电极,属于无创性检查技术;后者系应用针电极的有创性检查技术,至今尚无任何可以取代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多模式诱发电位对缺氧性脑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应用多模式诱发电位评估缺氧性脑病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的准确性。方法对44例心肺复苏后、低血压和(或)低血氧导致的昏迷患者进行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并根据Judson、Hall、Cant、Haupt标准进行单模式、多模式以及单模式与多模式之间的比较。结果单模式和多模式各分级标准与预后均有显著相关性,级别越高,预后越差。体感诱发电位预测准确性(Judson标准为84.1%)高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Hall标准为79.5%)。多模式诱发电位预测准确性(Cant标准为88.4%)高于单模式诱发电位。结论多模式诱发电位能更好地反映缺氧性脑病的脑功能损伤程度,Cant标准简便易行,预测准确性高,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