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设计单细胞凝胶图像分析系统(IM I),并确定系统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方法分析模拟彗星图像、用户使用情况、DNA损伤模型毒物H2O2的DNA损伤作用、被引用文献情况以及与权威的KS400彗星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比较。结果IM I分析得出的尾矩准确度98.7%,H2O2引起的DNA损伤存在剂量—反应关系。IM I与KS400分析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尾长相关系数r=0.997 6,P<0.000 1,尾矩相关系数r=0.996 4,P<0.000 1。近4年来,使用IM I作为研究工具发表的文献17篇,其中论著12篇。结论通过作者以及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几年来的研究,表明IM I是一种可靠的彗星图像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求单细胞凝胶电泳计算机成像与分析系统中的有效分析指标,为H2O2在1℃条件下作为检测DNA交联的标准DNA断裂剂提供依据。方法 常规培养Vero细胞 悬浮在PBS中,H2O2染毒,分别在37℃和1℃条件下孵育1h,常规单细胞凝胶电泳,专用软件分析其图像。结果 H2O2的染毒浓度在2500μmol/L以下时,尾长、尾面积、尾矩和尾积分等指标均有剂量-效主尖关系(T=37℃时,r分别为0.68  相似文献   

3.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细胞凝胶电泳又称彗星试验 ,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单、双链断裂和碱性不稳定位点的方法 ,具有敏感、稳定、快速的优点。近些年来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DNA修复、遗传毒理、环境监测和细胞凋亡的研究。本文就彗星试验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DNA碱基氧化损伤、以及在染色、玻片储存和彗星图像分析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cellgelelectrophoresisassay,SCGE)又称彗星试验(Cometassay),是一种快速、灵敏、简便、价廉、重复性好的检测单细胞DNA损伤的方法。首先由Ostling等(1984)建立,随后Singh等(1988)改善了试验条件,使之得以更广泛地应用。SCGE在遗传毒理学、肿瘤学、放射生物学、人群监测、环境监测、临床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就SCGE的发展、原理、分析方法及在遗传毒理学、DNA损伤与修复、人群监测、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5.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有核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方法。本文总结了该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方法和它在遗传毒理学、放射生物学、环境生物监测、人类流行病学和衰老学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检测原理DNA为紧密的四级超螺旋结构 ,一般情况下 ,部分DNA的单链断裂对DNA的结构影响不大 ,不容易释放。在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实验中 ,由于细胞裂解液的作用 ,膜结构受到破坏 ,胞内成份扩散到裂解液中 ,DNA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留在原位。在碱性条件下 ,DNA解螺旋 ,DNA的断链和亲碱性片段释放 ,在电场中移动 ,形成彗星样图像。通过测定DNA迁移部分的光密度或迁移距离可以测定DNA的损伤程度[1] 。2 实验方法目前多采用Singh等的“三明制”法制板[1] ,第一层为正常熔点琼脂糖(NMA) ,第二层为含有细…  相似文献   

8.
单细胞凝胶电泳测量国产甲基叔丁基醚致DNA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DNA损伤检测—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又称为彗星实验,是一种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DNA断裂的技术。近年来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特定的DNA损伤、DNA特异性染色、DNA修复、遗传毒理、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该实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使改进后的方法更加快速简捷、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0.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在人群生物监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SCGE)或称彗星试验 ,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评价遗传损伤 ,进行人群生物监测的新方法。由于技术简单 ,费用低 ,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大样本的人群监测 ,筛检对DNA损伤因素敏感的高危人群。本文就彗星试验的原理及发展 ,在环境暴露、临床、生活方式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及其敏感性、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苯作业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目的 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研究苯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将接苯工人按累积浓度、历史平均浓度和测定当时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8hTWA)分组。观察指标包括DNA断裂分级(将DNA断裂损伤细胞按其损伤程度分级)及DNA彗星尾长(彗头末端到彗尾的长度)。结果 接苯工人DNA断裂程度及DNA彗星尾长[Ig(尾长+1)]两个参数,接苯组按累积浓度、历史平均浓度和8hTWA浓度计算,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彗星试验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苯引起的人类淋巴细胞DNA损伤,提示对于检测环境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可能是一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2.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现场应用及健康人群的表现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同时检测血白细胞DNA链断裂和DNA-蛋白交联并将其应用于部分健康人群。方法 60名健康人群,每人血样分A、B两份,B份在细胞裂解后加蛋白酶K,其余同常规方法;B份尾矩为总的DNA链断裂量,B份与A份尾矩的差值为DNA-蛋白交联量。结果 DNA链断裂在性别、年龄和饮酒与否方面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而吸烟可使其显著增加;上述各因素对DNA-蛋白交联均无显著影响,后者在该研究人群中的分布呈正态(2.46×10  相似文献   

13.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二硫化碳致人淋巴细胞DNA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方法体外检测二硫化碳(CS2)染毒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损伤程度以及有无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将未处理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阴性组,用H2O2染毒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50μmol/LH2O2染毒),用不同浓度CS2处理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设为4个剂量组(500 μmol/L组、1 000 μmol/L组、2 500 μmol/L组、5 000 μmol/L组),进行SCGE实验.结果随CS2染毒浓度增加,淋巴细胞DNA损伤加重,表现在彗头直径变小,分别为(5.04±0.47)、(4.95±0.65)、(4.87±0.74)、(4.92±0.51)μm,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彗尾长度增加,分别为(5.78±7.04)、(12.04±8.95)、(16.12±8.86)、(17.28±8.63)μm,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DNA拖尾率在500 μmol/L组(48.73%)明显增加,阴性对照组为11.56%;1000μmol/L组后未见随剂量增加损伤率增加的趋势,依次为73.60%、84.40%、86.86%,经Y2检验,6个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 01).结论 CS2体外染毒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有一定损伤,但CS2染毒到达一定浓度后,未见随剂量增加而DNA损伤程度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GSH在H2O2致DNA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苷肽(GSH)对H2O2致DNA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新型彗星图象分析系统以及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结果:应用该系统检测了GSH在H2O2致DNA损伤的作用,尾长、尾重心、Olive尾矩、尾惯量、尾分布矩、尾DNA%以及尾/头比等指标与H2O2浓度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发现10μmol/L GSH能抑制H2O2的DNA断裂能力。结论:GSH有抑制H2O2致DNA损伤的作用,活性氧是DNA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快速检测啤酒花浸膏、溴酸钾和焦磷酸钠等3种食品添加剂对V79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采用V79细胞培养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借鉴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图像分析系统IM11.0对彗星图像进行分析,观察指标有尾长、尾重心、olive尾矩、尾惯量、尾分布矩、尾长/头长比、尾DNA含量(%)等7个计量指标。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溴酸钾和焦磷酸钠的剂量分别在75~300ug/ml和25.100umol/ml范围内,均对V79细胞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啤酒花浸膏的剂量在25~100ug/ml范围内,不引起V79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论本研究方法与传统的彗星实验相比,具有分析指标多,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应用于快速检测食品添加剂诱变性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6.
神经管畸形DNA损伤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大鼠神经管畸形发生过程中DNA损伤及影响因素.方法 Wistar孕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神经管畸形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于孕13d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2.5mg.(kg·bw),正常对照组于孕13d给予0.3ml的生理盐水.孕14d时各组随机处死2只孕鼠.每只孕鼠各取3只胎鼠的脑组织,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神经管畸形发生过程中胚胎神经细胞DNA损伤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孕20d时处死各组动物,检测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各组的畸形发生率.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胎鼠神经细胞呈现典型的圆形,而模型组出现特征性彗星形态,即很小的彗星头,大而圆的彗星尾,且彗星尾长[(16.35±5.59)μm]明显高于对照组[(7.28±1.76)μm].于孕20d时处死各组动物,发现模型组动物胎鼠的生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长、体重和尾长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畸形发生率(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悬液和胶的浓度、裂解及荧光染色的时间是影响实验的因素.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可以检测神经管畸形发生时胚胎神经细胞中DNA损伤情况,注意实验的影响因素可增加该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