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罗甫花  蒋晓军  姜维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496-2497
目的了解黏液型铜绿假单胞的耐药特性,探讨其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选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分别测试42株黏液型和265株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高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敏感率明显高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但临床治疗时应考虑其生物膜的存在,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对痢疾病人粪检标本中分离到的43株福氏痢疾杆菌,用10种抗菌药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下简称药敏试验)。结果43株菌株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100%敏感,对卡那霉素、呋喃妥因的敏感率分别为97.7%和95.3%。受试菌株对6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同时耐受3种药物者43株(100%),耐受4种药物者23株(53.49%),有1株可同时耐受6种药物;不同型别福氏痢疾杆菌对链霉素的耐药性有异,Ⅱ型为100%,Ⅲ型为50%。  相似文献   

3.
皮肤敏感试验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必须做皮肤敏感试验的药物,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方法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与生物制品卷,2005年版)(以下简称《临床用药须知》),调查本院2008年度在临床使用的1415种药物的说明书,统计必须做皮肤敏感试验的药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用药须知》中必须做皮肤敏感试验的药物有26种,其中抗生素12种,占46.15%;而本院临床使用的必须做皮肤敏感试验的药物有23种,其中抗生素13种,占56.52%。必须做皮试的药物中90%以上是注射剂。结论必须做皮肤敏感试验的药物以注射用抗生素为主。同时,医务工作者应该特别注意药物说明书及其更新,保障患者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4.
沙正容 《抗感染药学》2005,2(4):159-159
目的:探讨门诊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菌群分布及其敏感药物。方法:210例细菌鉴定按操作规程进行,DADE的Walk Away-40细菌分析仪,培养基采用英国OXOID公司的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感染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等。结论:明确门诊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合理使用抗牛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 2 1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病人进行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培养鉴定 ,并作 6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方法 使用MycoplasmaIST试剂盒检测。 结果 2 16例标本中 91例阳性 ,阳性率为 4 2 .1% ,其中解脲支原体 77例阳性 ,分离率 35 .6 % ,人型支原体 11例阳性 (5 .1% ) ,混合感染 3例 (1.4 % )。男性患者阳性率为 13.4 % ,女性患者阳性率为 5 1.2 %。两种支原体对 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提示对原始霉素 ,交沙霉素 ,强力霉素高敏感 ,敏感率 >85 %。 结论 解脲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炎症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耐药菌株常见。提示治疗支原体感染应尽可能依照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的分布与耐药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刚  黄琛  陆文熊  任申霁 《医药导报》2005,24(3):0245-0246
目的 了解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无菌方法采集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将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菌种和耐药性鉴定,同时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64例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共分离出195个菌株(每例患者的前列腺液中不统计重复菌株),阳性检出率为739%。检出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G+)共166株,占851%;革兰阴性菌(G-)共26株,占135%;真菌3株,占14%。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提示G+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唑、四环素等敏感,G 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等敏感。结论该地区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以G+为主,致病菌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皮肤感染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肌注后龟分支杆菌皮肤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 分析2000年12月42001年3月63例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皮肤感染患的临床表现、病理、B超、药物敏感试验、治疗结果。结果 63例患的99处感染灶可分为混合溃疡型51例次,脓肿型28例次,硬结型16例次,蜂窝织炎型4例次。病理显示为肉芽肿、类结核结节占多数。其中38例经细菌培养证实为龟分支杆菌感染。全部病例经敏感抗菌药和抗结核药联合应用及外科治疗后6~8个月痊愈。结论 皮肤软组织龟分支杆菌感染暴发流行很罕见,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反复,病程长,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与泌尿生殖道炎症之间的关系及UU和MH的耐药性,对感染患者进行诊断并选择敏感有效的治疗药物,提高临床疗效。笔者于2006年1—12月,对998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UU和MH培养鉴定、半定量计数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肺炎致病菌耐药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丽卡  黄梅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35-2136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小儿肺炎致病菌感染的情况,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耐药菌株的发生。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的679例4小儿肺炎患儿,将其中的258例4小儿肺炎患儿入院时进行痰细菌培养,分析致病菌及抗荫药物敏感的情况。结果:小儿肺炎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54.21%),主要细菌有肺炎克雷伯氏菌93例(36.14%)、产碱假单孢菌25例(9.64%)及铜绿假单孢菌16例(6.02%)等。抗菌药物使用的符合率为70.94%。结论:小儿肺炎患儿应重视药敏试验结果,结合临床经验用药,耐药菌株、条件致病菌的增加。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广泛耐药或完全不敏感。对第二代头孢菌索类抗菌药物敏感率也低,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敏感率仍较高,对奎诺酮类抗菌药物普遍敏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凋整治疗方案是减少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菌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对幽门螺杆菌抑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2,自引:0,他引:102  
选治疗脾胃病常用中药70味,进行体外幽门螺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敏感药物抑菌杀菌浓度测定及联合药敏试验等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对17味中药敏感,其中,对黄连高度敏感,对大黄、黄芩、丹参、玄胡、生地、牙皂、甘草中度敏感,对白花蛇舌草、陈皮、柴胡、石斛、白芨、吴茱萸、熊胆、连翘、知母低度敏感;大黄、黄连、丹参、黄芩、甘草、玄胡、生地等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而其余药物只有抑菌作用;敏感药物相互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机械辅助通气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方法统计医院2004—2006年呼吸科ICU中进行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种类、用药频度(DDDs)、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联合用药等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的抗菌药物共涉及9类;DDDs排序前3位依次为头孢噻肟钠、头孢唑肟钠、亚胺培南;痰培养率为65%,药物敏感试验阳性率为20%;单独用药率48.0%,联合用药率52.0%。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痢疾是肠道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对人民健康影响极大。为了解我省痢疾杆菌的菌型分布和对常用约物的敏感状态,给防病治病提供资料,故将1979年收集的193株痢疾杆菌作了菌型鉴定,并对其中153株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本地区人型支原体(M.humenis,MH)、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和药物敏感谱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392例发生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患者,采用UU与MH诊断试剂盒对女性的宫颈分泌物和男性的前列腺液进行培养。并对阳性株进行了11种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近2年我院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并分析结果.结果:2006~2007年共分离出48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标本来源以痰标本最多(23/48,占47.9%),其次为血液(15/48,占31.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数测试药物的敏感率都不高,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4.58%)和复方新诺明(60.42%)两种药物的敏感率在60%以上.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茵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5.
王晓玲 《海峡药学》2016,(2):203-204
目的:对非淋菌性尿道炎中的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进行培养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鉴定和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接受研究的200例患者中,经检测鉴定共检测出支原体阳性有136例,其阳性率为68.0%,其中解脲支原体阳性有104例,占支原体阳性的76.5%;人体支原体阳性有3例,占支原体阳性的2.2%,解脲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的患者有12例,占支原体阳性的8.8%,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的患者有17例,占支原体阳性的12.5%。药物敏感试验中药物敏感前三位分别是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耐药率前三位分别是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结论在治疗淋菌性尿道炎方面选用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等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整肠生与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行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BL20386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结果:该菌株对部分抗菌药物敏感,对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结论:服用整肠生胶囊,需与抗菌药物同时使用时,可选用该菌株耐药类的药物,不宜使用敏感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呼吸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滨  周光 《中国药业》2008,17(23):47-48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呼吸科病房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与常用抗菌药物的年消耗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该院呼吸科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细菌104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08株,分离率最高(19.85%);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亚胺培南等的耐药性3年间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仍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头孢吡肟保持着较高的敏感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消耗量大的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菌较普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抗菌药物的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莉华  路晓钦 《中国药业》2006,15(16):55-56
目的 调查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这些标本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的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57.14%上升到71.05%,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从46.67%上升到57.89%。结论 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需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分析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以及对相关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26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和126例胚胎停止发育的流产妇女(观察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比较两组妇女支原体检出的阳性率,并对支原体培养阳性者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观察组解脲支原体阳性率67%,人型支原体阳性率14%,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均阳性者21%.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解脲支原体阳性患者敏感药物为美满霉素(80.04%),强力霉素(79.41%),克拉霉素(60.33%).结论 宫颈支原体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有关,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之一,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在临床感染教学中的作用,探索改进感染教学方法。方法 :分析临床感染教学中的难点及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建立以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为主导的临床感染教学模式,运用该教学模式解决上述难点并改进教学方法。结果:以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可以串联感染相关领域知识,明确感染学习目标,还可以丰富并完善教学方法并指导学员根据感染诊疗思路进行临床运用。结论:以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分析为主导的临床感染教学模式,能有效克服临床感染教学中的难点并改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员感染理论和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