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轻、痛苦少、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已被广大病人和医师接受.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数目较少.1994年至2004年我院收住1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胆囊炎并结石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全部获得成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的适应证范围正在逐渐扩大。我院在熟练掌握LC技术基础上先后为12例严重心脏病病人进行了LC手术,其中11例入院准备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例因冠心病安装心脏起搏器。本组手术效果令人满意。我们认为严重心脏病病史不是LC手术的禁忌证,重要的是要提高腹腔镜手术技巧,包括气腹压力选择,肥囊三角解剖,胆囊分离及取出等方面,以缩短手术时间,并重视术前、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3.
胆囊管的解剖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最重要、最关键的步骤。我们采用经胆囊壶腹后间隙入路的方法解剖胆囊管,很少发生肝外胆道损伤。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5年6月共行胆囊壶腹后间隙入路LC 115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15例中男73例,女42例,42~78岁,平均58岁  相似文献   

4.
<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困难类型LC目前并无规范的定义,通常指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充满型结石、解剖变异、胆肠内瘘、炎性粘连致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腹部手术后腹腔广泛粘连等情况[1,2]。我院从2000年开展LC,2013年1~12月行LC共629例,其中复杂胆囊疾病288例,取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在腹腔镜下对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再认识,探讨手术处理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所见胆囊三角结构区变异158例的临床资料,分别针对胆囊动脉变异、胆囊管汇入胆总管位置变异和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结构不清等情况,进行不同的手术操作。结果中转开腹15例,包括Mirizzi综合征Ⅰ型3例,Ⅱ型4例;胆囊管汇入胆总管过低2例;胆囊管开口于胆总管后壁2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共同一侧壁并行约2cm1例;冰冻状胆囊三角结构不清2例;胆囊后动脉出血1例。143例完成LC手术,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LC术后胆漏再次手术1例;穿刺孔出血2例,穿刺孔感染1例,胆管残留结石1例(术后2周ERCP后取出结石)。结论熟悉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类型,细致解剖胆囊三角区,辨清肝总管、胆总管位置,针对不同的变异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是LC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悬吊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12年7月为57例患者于LC术中采用胆囊悬吊法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5~150 min,平均(41.60±19.89)min;术后6~8 h即可下床活动,排气后或肠鸣音恢复后即可进食,术后住院2~5 d,平均(4.00±1.15)d。随访1~20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C术中应用胆囊悬吊技术利于胆囊管的显露与游离,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LC)是近年胆囊切除技术的一个飞跃和发展 ,LC以其安全、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高危病人能耐受等特点 ,使之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治疗方法 [1]。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 OC)相比较 ,术后疼痛较轻 ,但其疼痛仍然存在 ,不少研究在深入探讨疼痛的发生机理和处理方法。我院自1 991年 3月在国内最先开展 LC,我们总结了 LC术后引起疼痛的原因 ,同时采取一定处理措施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我院自 1 999年 9月~ 2 0 0 2年 9月实施 LC…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成为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但LC术后有一定的再手术率,我院自1998年3月~2006年12月共完成LC术3880例。回顾性分析8例再手术病例,分析再手术原因,探讨对策。1临床资料3880例LC病例中,良性胆囊疾患3878例,胆囊癌2例。手术方式以三孔法。中转开腹82例,1例术后5天死于冠心病,8例术后10天至2月内再手术治疗,不包括LC术时发生胆道损伤2例及胆囊机遇癌1例而中转开腹的3例。1.1胆道残余结石胆囊管残留结石1例,术后仍然腹痛,术后1月开腹手术。继发性胆总管结石2例,均发生在LC术开展初期,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凝法处理胆囊动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我院2004年5月~2013年9月采用电凝法处理胆囊动脉行三孔法LC 376例。结果中转开腹9例(腹腔粘连致胆囊三角解剖不清),其余367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以电凝法处理胆囊动脉,12例同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例行左肾囊肿开窗引流术。术后1例因胆总管结石致胆道梗阻行二次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结论胆囊良性疾病行LC时,电凝法处理胆囊动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管的解剖特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预防胆道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施行2 140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2 140例均成功完成LC,无一例肝外胆管损伤。2 072例有典型胆囊管解剖学特点,短胆囊管43例,胆囊管汇入胆总管过低10例,胆囊管开口于胆总管后壁9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共同一侧壁并行6例。术后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发生胆漏再次手术4例,穿刺孔出血1例,切口感染1例,胆总管残留结石2例,术后经ERCP取出结石。结论:熟悉胆囊管解剖特点是预防LC肝外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LC术中在重视胆囊三角区仔细解剖的基础上,离断胆囊管前,不论胆囊管有无变异,均应根据胆囊管的解剖特点,明确无误后离断,以防止发生肝外主要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残余小胆囊的诊治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l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例LC术后残余小胆囊的临床资料。结果 3 356例LC术中,12例出现残余小胆囊,发生率为0.36%;均经再次开腹手术而痊愈出院。结论 LC术后残余小胆囊确诊首选MRCP检查;确诊后开腹手术切除小胆囊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LC手术时机选择、胆系的解剖是否异常,以及术者的手术经验,与LC术后残余小胆囊均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成为治疗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的首选[1]。但对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是否为LC的适应证,目前尚存在分歧。为探讨LC治疗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的可行性,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09年12月LC治疗62例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胆囊管结石的术前诊断及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总管探查术的处理措施与技巧,并探讨LC术后早期胆囊管残留结石行腹腔镜胆囊管残株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技巧与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7例LC、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2例LC术后早期腹腔镜胆囊管残株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LC术中1例肝总管针孔样损伤,用4-0可吸收线缝合修补一针,术后无胆漏发生。结论:胆囊管结石较常见,术前、术中容易漏诊,对于术后早期发生的胆囊管残留结石可行腹腔镜胆囊管残株切除。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严重粘连的胆囊三角区的变化和处理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517例实施LC的病例资料,其中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51例,分析术中胆囊三角区的常见解剖特点及重要管道的辨别。结果 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的51例中,成功完成LC 49例,胆囊次全切除及中转开腹各1例;住院时间2~9 d,平均4.5 d。术后戳孔出血1例,术后4周继发急性胰腺炎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无胆瘘及胆管损伤等并发症。5例失访,46例获得随访,术后1年未发现异常。结论 为安全可靠地完成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的LC术,要充分了解胆管系统,术中仔细评估胆囊三角区的粘连形态变化规律,找准常见解剖标识,识别胆管可能出现的变异;对确实解剖不清、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长及术中出血量多的患者,宜转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或者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残余胆囊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近 4年收治的 11例LC术后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经开腹手术证实 ,其中 6例为残余胆囊 ,3例残余胆囊合并残余胆囊结石 ;2例胆总管结石行胆道探查时发现残余胆囊。 11例均行残余胆囊切除术。 2例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察取石。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残余胆囊慢性炎症改变。笔者认为 ,严格把握LC的适应证和规范操作是防止残余胆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汪志荣 《腹部外科》2014,(3):179-18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囊管结石残留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共成功施行4 751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 135例LC术中采用胆囊管远端紧靠壶腹部施夹钛夹、切开胆囊管、自近端向远端挤压法取出胆囊管结石;其余4 616例中,12例术后发生胆囊管结石残留,4例经再次腹腔镜手术、8例经开腹手术成功取石,未再发生结石残留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胆囊管残余结石高风险病例,LC术中采用切开胆囊管、自近端向远端挤压法是预防术后胆囊管结石残留的有效方法.确诊LC术后胆囊管结石残留,应积极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病例再次经腹腔镜手术取出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刘伟  江志强 《腹部外科》2008,21(6):350-35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ic subtotal cholecystectomy,LPC)在胆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特殊类型胆囊病变94例随机分为LPC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各47例。观测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operative cholecystectomy,OC)情况、术后引流情况、胆囊窝积液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L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每天腹腔引流量均显著高于LPC组。LC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个月复查时胆囊窝积液发生率也高于LPC组。结论LPC可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LC的中转开腹手术比例,没有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但LC术后并发症仍有较高的发生率,术后黄疸是LC术后值得重视的并发症之一。1998年8月~2003年7月我院共行LC2195例,其中18例发生黄疸,现总结其临床资料并对其预防及处理对策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对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情况的处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遇到的胆囊三角解剖困难68例,其中胆囊三角严重粘连者29例,胆囊管结石嵌顿17例,胆囊管过短(≤1cm)6例,胆囊动脉变异16例。根据情况分别采取逆行切除胆囊、胆囊切开取石、胆囊大部分切除、中转开腹术。结果全组中61例完成LC,中转开腹7例。26例置腹腔引流管,1~5d后拔管。胆总管轻微刺伤2例,采用无损伤线缝合;伤口感染3例,经换药后治愈;膈下积液6例,经B超引导穿刺抽液(2例)和延长抗感染治疗(4例)痊愈。无胆漏、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胆囊三角解剖困难的具体情况作相应处理,有利于提高LC的成功率,减少LC并发症。但解剖极困难时,需果断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囊管残端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为1 568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胆囊管残端形成结石15例,9例为急性胆囊炎发作期手术,6例为胆囊管解剖变异。结果:4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1例中转开腹。患者术后上腹部隐痛不适、肩胛间区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均缓解,术后无胆漏、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4年,彩超及MRCP提示均未见胆囊管结石或胆总管结石。结论:LC术中处理胆囊管时胆囊管残端应尽量短,最好做到与胆总管切线位,以预防术中胆囊管残端残余结石及术后残端再发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