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获得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诊断抗原(diagnostic antigen)P-29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公共数据库检索出细粒棘球蚴诊断抗原P-29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将其重组到pGEM-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测序表明该片段由717bp组成,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100%,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成功克隆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序列,可做为包虫病重组抗原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获得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Eg10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GeneBank公布的细粒棘球蚴Eg10基因片段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Eg10基因片段,将纯化后的PCR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k10基因片段,测序为938bp,该基因序列与检索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亦为100%。结论 测序的k10基因序列有完整的编码框(765bp),对于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及对包虫病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铁蛋白基因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获得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铁蛋白(ferriti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国外细粒棘球蚴铁蛋白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铁蛋白基因,待PCR产物纯化后,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用RT-PCR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铁蛋白基因,测序表明该基因为562bp。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390bp同源性约为97.7%,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7%,此基因序列在435bp出现终止密码。结论 测序的铁蛋白基因序列有完整的编码框,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以及对包虫病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得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亲肌肉基因(myophilin)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GeneBank公共数据库检索出细粒棘球蚴亲肌肉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亲肌肉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亲肌肉基因,测序表明该基因为573bp;该基因序列与检索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100%,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测序的亲肌肉基因序列有完整的编码框,可做为包虫病重组抗原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获得细粒棘球蚴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MDH)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为研究包虫病疫苗候选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国外细粒棘球蚴mMDH(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侏mMDH基因。将PCR产物纯化后,亚克隆到pGEM—T载体并构建成基因工程菌株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用RT—PCR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囤大陆株mMDH基因,测序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017bp,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9%,理论蛋白编码的氩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结论 在国内首次获得细粒棘球蚴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MDH)基囚序列,为进一步构建重组表达基因工程菌株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zw-5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获得细粒棘球蚴zw-5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为研究包虫病疫苗候选基因作好前期工作。方法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国外细粒棘球蚴Eg-CWGRS-12D11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将PCR产物纯化后,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用RT—PCR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zw-5基因,测序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624bp,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9%。结论在国内首次获得细粒棘球蚴zw-5基因序列,对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以及包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6,28(6):I0002-I0008
目次论著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Eg10基因片段的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张炜,王娅娜,丁淑琴,等1(1)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谷胱苷肽S-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李宗吉,赵嘉庆,王雅娜,等1(4)β-巯基乙醇对培养胎儿卵巢组织异种移植效果的研究蔡玉芳,王燕蓉,崔岫,等1(7)4种美白剂对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的研究李玲,宋伟民,周华1(10)视屏作业职业紧张及有关影响因素的探讨宋辉,何晓琴,朱玲勤,等1(13)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表达及意义侯绍章,杨奕1(17)伪麻黄碱对小鼠皮层脑电图的影响王锐,蒋袁絮,芦宁清1(19)细胞间粘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14-3-3蛋白(E.g-14-3-3Pc)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为进一步重组抗原的表达奠定基础.方法根据互联网GeneBank中检索到的E.g-14-3-3Pc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用RT-PCR方法以细粒棘球蚴总RNA为模板扩增出目的DNA片段,并克隆于载体pGEM-T,测定其核苷酸序列.结果成功克隆出E.g-14-3-3Pc基因片段,测序证明克隆基因确为E.g-14-3-3Pc.结论成功构建细粒棘球蚴pGEM-E.g14-3-3菌株.  相似文献   

9.
细粒棘球蚴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获得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基因,进行DNA测序、序列特性分析及同源性分析,为研究包虫病重组疫苗候选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从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侏HSP70基因,将其重组到pGEM-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侏HSP70基因,测序表明该片段由402bp组成,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6%,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1%。结论 经DNA测序证实,扩增出的片段确为HSP70,该片段阅读框完整,可作为重组抗原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细粒棘球蚴延伸因子-1基因的克隆、测序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对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翻译延伸因子(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EF-1基因片段进行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 从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中提取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EF-1基因片段,与pGEM-T载体重组并转化E.Coli JM109,经筛选扩增获得重组基因克隆,再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了EF-1/pGEM—T/JM109克隆体系,测序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693bp,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9%,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结论 扩增获得的基因片段可能为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翻译延伸因子EF-1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克隆小鼠血管抑素 (Angiostatin)cDNA ,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MV -Angiostatin重组质粒 ,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ebank中小鼠血管抑素基因序列 ,用RT -PCR方法从鼠肝脏中扩增出AngiostatincDNA ,连接 pMD18T载体测序 ,经测序证实后 ,通过中间载体 pKS ,构建pCMV -Angiostatin重组质粒。结果 :测序表明扩增的AngiostatincDNA序列与报道基本一致 ,AngiostatincDNA正确插入表达载体。 结论 :成功地克隆小鼠Angiostatin基因并完成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含不同人端粒酶RNA基因片段的诱饵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酵母,用于酵母三杂交方法筛选端粒酶抑制剂。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肿瘤细胞中扩增人端粒酶RNA(hTR)基因后,分别扩增hTR基因假结合体区CR4-CR5及H/ACA和CR7区hTR基因片段,纯化分离定向克隆到pRH3诱饵质粒,构建包含不同hTR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经PCR、酶切、测序鉴定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酵母菌,进行毒性自激活检验。结果测序结果证实,含不同hTR基因片段诱饵重组质粒pRH3-hTR构建成功,转化酵母后无毒性和自激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酵母三杂交系统诱饵载体,可于酵母三杂交系统筛选端粒酶抑制剂及在酵母中研究hTERT和hTR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