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邓先梅  杨琦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55-3756
目的:观察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IL-6、sIL-6R及sgp130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IL-6、sII-6R及sgp130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各组消化道肿瘤患者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最对照组(P〈0.01);IL-6、SIL-6R、sgp130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而CD4+/CD8+值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2)。结论:T细胞亚群、IL-6、sIL-6R及sgp130的表达水平能反应机体抗肿瘤免疫水平的高低.监视病情的发展.肿瘤的复发与疗效判定和预后的判断,不失为客观的观察治疗指标。  相似文献   

2.
张秀凤  沈丽萍 《云南医药》1998,19(4):251-25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会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伤,也会对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探讨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我们对收住本科30例HIE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观察。并与3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对照,以观察HIE对新生儿细胞免疫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启新  何玲  江英  陈遂 《江西医药》2002,37(2):83-86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APAAP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于生后第1d(24h内)、7d检测了49例HIE患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比较,生后第ld CD3分别为(59.35+9.51)对(63.10±6.30)%(P<0.5),CD4分别为(34.75+6.38)对(46.75+6.54)%(P<0.01),CDs分别为(24.90+3.63)对(23.20±4.42)%(P<0.5),CD4/CDs比值分别为1.37±0.38对2.32±0.40(P<0.01),IL-2分别为(13.60+2.87)对(57.20+4.37)ng/L(P<0.01),IL-6分别为(57.44+3.75)对(76.01±17.71)ng/L(P<0.01),TNF-ct分别为(1.45+0.21)对(1.03±0.12)μg/L(P<0.01),而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至生后1周,CD3、CD4、CDs及各上述各细胞因子水平均逐渐恢复,但仍未达正常对照水平.结论提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及细胞因子变化与HIE的发病及脑损害过程有关.本研究为HIE的免疫学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贺岚林  田浩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125-1126
我们观察了Grave’s(GD)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IL1、IL2、IL6、TNF-α)的变化,旨在了解其致病机理和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GD患者组:42例均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根据高代谢症状,甲状腺肿大,伴或不伴突眼,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确诊。男17例,女25例,年龄22-65岁,平均  相似文献   

5.
李振光  杨夏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575-3576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血浆T细胞亚群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随机分成A、B两组各20例,其中A组有感染症状,B组未出现症状性的感染,同时选取查体健康的新生儿20例为C组。采用单克隆抗体APAPP桥联酶标法检测三组新生儿血浆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C组未检测到CMV—DNA;A组CMV—DNA含量绝对值(3.894-0.53)Copies/ml,B组CMV.DNA含量的对数值(3.50±0.30)Copies/ml,A组明显高于B组(t=5.69,P〈0.01);A组CD3+、CD4、CD;/CDs表达水平均比B组和C组低(t=3.31、8.26、10.55,均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CDs+表达水平比B组和C组均高(t=3.08,均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CMV时,若出现感染症状会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对新生儿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判断CMV的活动性,对临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6年来该院儿科收治的360例HIE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早产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其中双胞胎及多胞胎高于单胎,主要以农村父母文化程度较低,不能接受定期的孕期保健者为高发群体,并且与宫内感染及产伤有直接关系.结论 提高全民意识,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感染,避免产伤,降低HIE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浆IL-6、IL-10水平的变化,并研究其相关性,以探讨其在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1例HFRS患者外周血及10例正常人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CD3及亚群CD4、CD8细胞的数量及CD4/CD8比值;同时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0水平。结果HFRS患者病程中存在CD3、CD4、CD8细胞数量的不同程度升高,CD3、CD8细胞于发热期明显升高(P<0.05或P<0.01),均于低血压期达峰值(P<0.01);CD4细胞升高幅度较小,于少尿期达峰值(P<0.01);CD4/CD8比值下降或倒置,于低血压期比值降至最低(P<0.01);血清IL-6、IL-10水平在病程中均明显升高(P<0.01),于少尿期达峰值。在HFRS不同病型中,随临床病型的加重,CD3、CD8细胞明显升高,在危重型升高达峰值(P<0.01),而CD4细胞升高幅度相对较小,在重型升高达峰值(P<0.01);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血清IL-6、IL-10水平明显升高;CD4/CD8比值的下降与血清IL-6、IL-10水平的升高相一致,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78和r=-0.8787。结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细胞因子分泌失常介导的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在HFR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T辅助细胞亚群的水平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0例,轻度HIE28例,中度HIE36例,重度HIE16例。选取正常儿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一般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采集患儿股静脉血,对照组脐带血。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L-4及IL-6的水平。结果患儿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且病情越重,IFN-γ、IL-2水平越低。IL-4、IL-6高于正常新生儿组,病情越严重,IL-4、IL-6的水平越高。结论对新生儿的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的检测,能够早期诊断疾病、评估病情的轻重程度,判断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毛兴江  王雷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80-1781
目的观察胆结石患者治疗前后多项血清白介素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72例胆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和术后5d检测血清白介素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61.5±4.8)ng/L、(246.2±15.3)n#L和(1.79±0.72)mg/L,均显著高于术后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术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前CD3+、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53±0.06)%、(0.28±0.05)%和(0.21±0.04)%,均显著低于术后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术后CD3+、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清IL-6、IL-8和TNF-α以及CD3+、CD4+和CD8+T细胞水平异常,手术去除胆结石不但能消除炎症,而且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为观察组50例,其中轻度患儿30例,中重度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于生后第3天及生后第14天采血、化验 NK细胞、CD+3、CD+4、CD+8细胞及CD+4/CD+8比值等.结果 HIE患儿NK细胞活性降低(P>0.05),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P<0.05),与疾病程度有相关性(P<0.05),随治疗后NK细胞活性增强(P<0.05).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使患NK细胞活性抑制,细胞免疫功抑制,与病情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IL-8、脑血流变化水平与HIE脑损伤程度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SIA法检测41例不同程度HIE患儿、14例正常新生儿血清IL-8水平,同时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技术观察双侧大脑中动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脉动指数(RI)。结果 HIE患儿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增高尤其明显;中、重度组Vd、Vs低于对照组,RI指数重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急性期患儿血清IL-8水平与脑血流速度呈负相关,与脉动指数(RI)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血清IL-8和脑血流变化对判断HIE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5 0例新生儿HIE外周血中PAF的含量 ,并与 15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对照 ;同时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仪 (TCD)同期检测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PAF水平较正常新生儿显著升高 (P <0 0 1) ,且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紊乱。 结论 PAF参与了新生儿HIE的发病过程 ,其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AF直接或间接影响脑血管的调节机制 ,脑血流动力学能快速、敏感地反映脑动脉的血流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脑室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7d龄SD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后行 8%低氧吸入 2 5h形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伤后 0、1和 4h分别向脑室注射0 5 μgBDNF ,观察对脑水肿、皮层和海马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伤后即刻给予BD NF减轻脑水肿、防止MDA过量产生和细胞凋亡增加的效果最为显著 ,伤后 4h给予效果较差。结论 BDN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皮层和海马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以早期应用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评价高压氧 (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确切疗效 ,尤其是远期效果。方法  140例 HIE患儿随机分为 HBO治疗组 78例 (简称治疗组 )和对照组 6 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 ,治疗组加用 HBO治疗。存活病例随访至 1~ 4岁。采用国内 CDCC量表测定智商。同时进行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视力及听力检查。结果 中、重度患儿 ,治疗组神经系统症状消失平均天数短于对照组 3d以上 (t=5 .78,P<0 .0 1)。治疗组随访 72例 ,康复 6 3例 ,后遗症 8例 ,死亡 1例。对照组随访 5 5例 ,康复 42例 ,后遗症 10例 ,死亡 3例。两组轻度患儿均无死亡及后遗症。结论  HBO可缩短中、重度 HIE患儿疗程 ;早期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减少后遗症 ;晚期治疗 ,近期疗效明显 ,但重症不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络酮与胞二磷胆碱或丽珠赛乐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方法:治疗组 36例(纳络酮+丽珠赛乐),对照组32例(纳络酮+胞二磷胆碱),疗程10天,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对照组有效率为 87.5%。结论:纳络酮+丽珠赛乐与纳络酮+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HIE两者疗效显著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利多卡因联合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巴胺与利多卡因联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治疗作用及预后改善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我院收住的足月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和多巴胺,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儿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神经行为评分,比较两组病例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惊厥发生40例(89%)、惊厥持续(8.79±6.84)d、住院时间(14.36±6.67)d、预后不良率34%,均较治疗组为差,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巴胺与利多卡因联合对新生儿中、重度HIE有一定的协同治疗作用,尤其对患儿症状控制及预后改善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及其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了肝硬化患者外周血 B细胞和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方法 应用单克隆技术测定了 33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 B细胞和 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并以 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 (P<0 .0 0 1 ) ,CD3、CD4 、CD4 / CD8显著地低于正常人 (P<0 .0 1 )。结论 肝硬化患者是一种自身免疫调节异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IL-6、IL-8及脂联素水平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脂联素含量,并与98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L-6、IL-8水平明显升高,而脂联素水平则显著降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IL-6和IL-8水平随梗死体积增大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而升高,脂联素水平则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清IL-6、IL-8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33,r=-0.715;均P〈0.05),IL-6与IL-8呈显著正相关(r=0.830,P〈0.01)。结论血清IL-6、IL-8及脂联素水平反映了病情轻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梗死的临床变化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彤  张芳  杨国颖 《安徽医药》2023,27(12):2475-2478
目的 探究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病儿外周血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内皮素-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BPD诊治标准分为BPD组病儿51例,非BPD组病儿42例。收集所有病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病儿不同时期(出生后第1天、第14天、第28天)的血清STAT3、内皮素-1水平。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AT3、内皮素-1对BPD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新生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 BPD组与非BPD组病儿性别、产妇产前感染、院内感染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出生体质量、合并肺炎、合并贫血、呼吸暂停、宫内感染、动脉导管未闭、机械通气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PD组病儿血清STAT3、内皮素-1水平第1天[(1.92±0.54)ng/L、(108.74±21.64)ng/L]、第14天[(1.43±0.37)ng/L、(83.16±16.34)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双盲对比观察硬膜外麻醉与全麻下全髋置换手术病人围术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 6 ( IL- 6 )、白细胞介素 - 8( IL- 8)、白细胞介素 - 10 ( IL- 10 )水平的动态变化 ,分析手术麻醉对患者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 ASA ~ 级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的病人 ,按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组及全麻组 (每组 15例 ) ,记录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与输血量及不同时间 ,外周血清中 TNF-α、IL - 6、IL - 8、IL - 10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均稳定。两组 TNF-α没有明显变化 ;硬膜外麻醉组 IL - 6在手术开始后 30 min及术毕明显升高 ( P<0 .0 5 ) ;IL - 8在术后第 1天达高峰 ,至术后第 2天仍高于正常 ;IL- 10在术后第 1天、第 2天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 ( P<0 .0 5 ) ;全麻组 IL- 6在手术开始后 30 min及术毕升高 ,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但明显小于硬膜外麻醉组同时点值 ( P<0 .0 5 ) ,IL- 8在术后第 1天达高峰 ,至术后第 2天恢复于术前水平 ;IL- 10在术后第 1天、第 2天水平较术前有所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手术创伤可引起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及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不足 ,全身麻醉能更好地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