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NO、ET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6人,另选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入选对象的血清瘦素(LPT)、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等。结果心力衰竭组瘦素、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瘦素、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在心功能分级相同前提下瘦素、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组血清瘦素、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与射血分数有显著相关性;血清瘦素、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瘦素、内皮素为独立预测心功能的因子。结论血清瘦素、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水平增高是慢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并影响射血分数和心功能受损程度;瘦素、内皮素检测可以做为独立预测心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D-二聚体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h、4h、24h、48h血标本NO、ET和D-二聚体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33例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ET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溶栓后有效组24h后NO明显升高,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无效组无显著变化。有效组4h后ET明显下降,以后降幅较小,但明显低于无效组。结论 血浆NO、ET和D-二聚体含量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指标,溶栓治疗后NO、ET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判断疗效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生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31-132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血管内皮功能在2型糖尿病(DM)患者体内的关系。方法将48例2型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和伴血管病变的DM组各24例,同时用2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检测其血糖、血清HGF、NO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DM组和伴血管病变的DM组血清HGF、血浆内皮素(ET)含量显著升高,血清NO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单纯DM组比较,伴血管病变的DM组血清HGF、NO和血浆ET改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GF水平与患者的ET水平呈正相关,与NO水平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728和-0.675,P均〈0.01)。结论血清HGF水平反映了2型DM患者的血管内皮受损程度,可用于临床上监测DM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心肌抗体(AMA)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例EH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0、ET、ACEA、AMA,以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EH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0、ET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血浆ET水平升高比N0更为明显,即NO/ET比值降低.检测EH患者和健康对照自身抗体AECA和AMA均为阴性.结论N0、ET水平升高,N0/ET比值降低是EH的病理生理之一,反映了EH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EH患者检测ACEA、AMA既无敏感性也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浓度的变化及培哚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对 63例轻至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培哚普利治疗前后和正常老年对照组者血浆sICAM -1、ET和NO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老年EH患者血浆sICAM -1和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经培哚普利治疗 8周后其浓度明显下降 (P <0 0 1) ;而其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经培哚普利治疗后浓度上升 (P <0 0 5 )。结论 老年EH病人血浆sICAM -1和ET水平较正常老年人明显升高而NO水平明显降低 .培哚普利在降血压的同时能降低老年EH患者血sICAM -1和ET浓度并升高NO浓度 ,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透(MHD)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的水平有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测定55例MHD患者和4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检测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清肌肝、尿素氮(BUN)等指标。结果 (1)健康对照组有MHD组男性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同组女性(P<0.001,P<0.01),MHD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性别健康对照(P均<0.05)。(2)MHD男性、女性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与体重指数(BMI)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01),与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HDL、LDL及血清肌肝、BUN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 健康女性及MHD女性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男性;MHD男性、女性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同性别健康人,且与BMI呈正相关而与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HDL、LDL及血清肌酐、BUN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葡糖胺聚糖(GAGs)对糖尿病肾病(DN)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作用。方法60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mg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GAGs组。所检测指标包括UAER、ET、NO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ET;采用酶法高密度测定(ELASAI)NO。结果对照组UAER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GAGs组治疗前后UA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UAER下降26、31%。对照组ET和NO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GAGs组治疗后较治疗前ET下降5.91%,NO升高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ER与ET呈正相关(r=0.8391,P〈0.01);与NO呈负相关(r=-0.8725,P〈0.01)。结论GAGs能够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期2型DN患者的UAER,升高血清NO,降低E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内皮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分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23例,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30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27例,另设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瘦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ELISA)定量测定内皮素水平,并于生化检验室检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结果病例组,包括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血浆瘦素分别为(17.41±5.81)μg/L、(13.32±6.78)μg/L、(9.52±4.34)μg/L、(5.1-4-3.4)μg/L;血浆内皮素水平分别为(80.68±13.57)mg/L、(73.38±12.37)mg/L、(65.33±11.24)mg/L、(45.25±9.06)mg/L。各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病例组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瘦素水平与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无相关。血浆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468,P〈0.01)。结论血浆瘦素、内皮素水平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子,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浆瘦素、内皮素水平逐渐增高。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脂蛋白水平变化,探讨血清瘦素与脂蛋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I期和Ⅱ期)、对照组30名测定外周血瘦素、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析血清瘦素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NC组(P〈0.05);II期与I期比较,血清瘦素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瘦素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307、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516,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存在瘦素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异常表达,三者变化与血压分级有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瘦素水平与脂蛋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分为2组,分别予丹红注射液和鲁南欣康注射液治疗2周,观察2组疗效及一氧化氮(NO)、血清内皮素(ET)水平变化。结果:(1)丹红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为77.4%,鲁南欣康组总有效率为74.2%,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丹红组血清NO含量明显增加,ET水平降低,较鲁南欣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内皮功能;丹红注射液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增加NO,抑制ET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HDCP)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内皮素(endothelin,ET)1和一氧化氮(nitrogenmonoxide,NO)水平变化及其与该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住院治疗后手术分娩的82例孕妇中同意接受试验的62例孕妇纳入研究组(n=62),包括HDCP组(n=20),轻度PE组(n=20),重度PE组(n=19),子痫组(n=3);同期住院手术分娩的正常足月妊娠孕妇纳入对照组(n=20)(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检测定上述各组血清脂联素、内皮素-1水平;用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水平。结果研究组中,轻、重度PE组和子痫组孕妇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一氧化氮水平呈下降趋势,内皮素-1水平呈上升趋势。轻、重度PE组及子痫组与HDCP组及对照组脂联素水平、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P〈O.01,P〈O.01);重度PE组与轻度P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子痫组与重度PE组比较,血清脂联素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5);HDC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O.05)。PE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一氧化氮呈正相关(r=0.619,P〈0.01),与内皮素-1呈负相关(r=0.571,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压呈显著负相关(r=0.516,P〈0.01;r=0.474,P〈0.01)。结论脂联素水平降低,可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水平变化与心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28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血浆NPY、NT浓度,按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并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1)高血压组患者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浆N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高血压患者心功能Ⅰ、Ⅱ、Ⅲ级间血浆NPY、N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心功能恶化,血浆NPY水平升高,而血浆NT水平降低。(3)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有左室肥厚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左室肥厚组血浆NPY水平高于非左室肥厚组(P〈0.01),而血浆NT水平低于非左室肥厚组(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NPY、NT水平变化与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相关,观察血浆NPY、NT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内皮功能与抗氧化功能变化,探讨二者变化在DCM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选择DCM64例,并以32例健康人做对照。取空腹静脉血,测定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RBCGSH—Px)、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RBCSOD)活性及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iNOS、cNOS)活性;测定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DCM患者ET及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衰组高于无心衰组(P〈0.05)。NOS、iNOS和cNOS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OS和iNOS活性心衰组高于无心衰组(P〈0.05)。RBCGSH.Px及RBCSOD活性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LPO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RBCGSH—Px/LPO及RBCSOD/LPO比值比对照组明显变小(P〈0.01)。结论内皮功能失调与抗氧化功能降低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与DCM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2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稳定性心绞痛16例)与30例健康体检者TNF-α、NO和ET的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TNF-α和ET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NO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TNF-α、NO和ET均参与冠心病的病理过程及发生发展,ET与其他两个指标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三个指标水平的高低变化与病情轻重均呈现出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书梅  刘建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1052-1053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选取高血压肝阳上亢型病人66例,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血清NO、血浆ET含量的影响。结果:天麻钩藤饮组能显著升高血清NO水平及降低血浆ET水平。结论:影响NO、ET水平变化可能是天麻钩藤饮的降压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原发性高血压(EH)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高血压患者的1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水平,运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血浆Hcy水平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Hcy的水平也越高(P〈0.05);高Hey血症的患病率EH组(51.16%)明显高于对照组(3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cy的水平与舒张压、尿酸、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143~2.263,P〈0.05),与收缩压、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之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浆Hcy可能是高血压的一个相对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30例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与心纳素(ANP)含量与30例正常人对照并分析了ET与ANP相关性。结果表明:肺癌组血浆ET、ANP比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ET与ANP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01)。结果说明在支气管肺癌发生发展以及ANP分泌调控中内皮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与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IL-1)、6、8水平变化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治疗、病情转归和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以ELISA法分别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脂联素及IL-1、6、8含量,并探讨各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及IL-1、6、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脑梗死治疗后以上各指标明显下降;而血清脂联素结果在治疗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升高程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各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瘦素、脂联素及IL-1、6、8含量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的临床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脑梗死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和预后判断指标,同时也为在脑梗死发病早期使用生物因子(如抗粘附分子抗体)及药物治疗提供临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肾移植术后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21例肾移植术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总胆固醇水平〉6.2mmol/L),每日口服普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定本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技术测定所有个体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结果血浆ET在肾移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O显著低于对照组;降脂治疗8周后,ET明显下降(P〈0.01),NO明显升高(P〈0.01),血TE、LDL—C、TG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HDL—C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肾移植患者应用普伐他汀调脂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P-选择素的变化特点及丹参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82例AP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40例(A组)和丹参组42例(B组),同时以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c组)。A组用基础治疗,B组用基础治疗+丹参。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浆ET和P-选择素。结果AP患者血浆ET和P-选择素增高,增高程度与AP病情程度有关。AP患者经一般治疗后ET和P-选择素的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治疗后ET和P-选择素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住院天数缩短。结论 ET和P-选择素参与了AP的发病过程。丹参对AP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