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53例有查无实据躯体症状儿童的儿童情绪障碍情况,并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研究组和对照组儿童的抑郁症状与焦虑症状。发现研究组有60.4%的患儿有儿童情绪障碍,患病率远高于对照组,主要为儿童抑郁症与儿童焦虑症;研究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儿童情绪障碍在有查无实据躯体症状的儿童中相当常见,临床上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路优泰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路优泰组和万拉法新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剐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路优泰有效率为80%,对抑郁及伴随的焦虑症状作用明显。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路优泰对轻中度抑郁疗效肯定,与万拉法新相当,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与老年期抑郁症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老年期抑郁症临床特征。方法  5 0例脑卒中后抑郁与 5 0例老年期抑郁症进行年龄、性别配对 ,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定 ,分析两组受检两个量表不同因子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受检者在日夜变化、迟缓程度、睡眠障碍、精神焦虑及躯体焦虑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具有脑器质性疾病特点 ,与老年期抑郁症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抑郁障碍标准化评定表格 WHO/SADD,及 Hamilton 抑郁量表,对30例(50—60岁)老年前期抑郁症患者。及30例50岁以下抑郁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提示前者在负性生活事件、躯体疾病及躯体化症状,焦虑情绪及疑病倾向等方面,明显多于后者,有显著性异差,而两者之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躯体化症状为主的抑郁症患者的心境一致性记忆及与以情绪症状为主的抑郁症患者比较。方法:躯体化症状组、情绪症状组和正常组各30名被试。实验材料96个效价词。实验程序包括学习阶段、干扰实验、再认测验。结果:①躯体化症状组在健康词上,正常组在正性词上有意识提取成绩显著高于其他效价词。②躯体化症状组在健康词上,情绪症状组在负性词上无意识提取平均成绩高于其他效价词。③正常组总体外显记忆成绩显著高于躯体化症状组和情绪症状组。结论:①躯体化症状为主的抑郁症组在外显记忆上表现了对健康词的记忆效应;②躯体化症状为主的抑郁症组在内隐记忆上也可能存在对健康词的记忆效应;③抑郁个体存在外显记忆缺损而不存在内隐记忆缺损。  相似文献   

6.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进入米氮平或帕罗西汀组接受治疗,分别在治疗0、1、2,4、6周末评定HAMD总分及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结果:米氮平与帕罗西汀疗效相当,米氮平起效较快,早期即具明显的抗焦虑作用。结论:米氮平对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研究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给予口服米氮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给予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结果在治疗第1、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t=2.43,2.64;P0.05),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显示在第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27,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疗效与米氮平相似,但比米氮平能更快地控制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家庭病房患者抑郁状态情况,我们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5例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抑郁症32例,占被调查人数的49%,其中轻度抑郁症17例、中度抑郁症9例、重反抑郁症6例。提示家庭医生应提高对抑郁症的认识,在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过程中友现抑郁症积极治疗,以利躯体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伴或不伴慢性胃炎的抑郁症病人在抗抑郁疗效上的区别。方法 住院抑郁症病人治疗前经胃镜检查,分为研究组(伴有慢性胃炎)和对照组(未见胃粘膜改变),在抗抑郁治疗前后分别作SCL-90和HAMD评定,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在抗抑郁治疗前后有关抑郁程度的评定如HAMD、SCL-90中的抑郁因子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在治疗后的SCL-90的躯体化和焦虑因子上,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伴慢性胃炎的抑郁症病人经抗抑郁治疗后与不伴慢性胃炎者的抑郁程度的改变较一致,但前者比后者较易遗留躯体化和焦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调查解读应激反应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对124例AsC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sC组SCL-909组症状群中7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恐惧、焦虑、抑郁、躯体化4因子改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1)。SAS、SDS所得标准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由于对HBy感染认知偏差引起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致90%以上的AsC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性躯体和精神症状。如持续性的应激反应不能及时消除,不但会严重影响AsC心理健康,也会严重影响AsC结局。  相似文献   

11.
躯体化障碍症状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躯体化障碍症状特征及氯米帕明对该病的疗效。方法对7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患者,于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分别进行SCL-90评定。口服氯米帕明治疗6周,疗效评定以减分率及有效率为评定指标。结果躯体化障碍者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因子分升高明显,口服氯米帕明6周后总有效率为89.2%,治疗前与治疗后各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米帕明对躯体化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焦虑、抑郁情绪有缓解作用。对躯体化障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抑郁症状的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了解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的特征,明确氟西汀对抑郁及焦虑症状的作用特点。方法:选取62例符合ICD-10中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评定HAMD,HAMA。疗效评定以减分率及有效率为评定指标。结果:氟西汀治疗第六周末,有效率为79.03%,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的HAMD各项目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氟西汀治疗六周后,HAMD三个因子减分率分别为:迟滞(75.8%),焦虑/躯体性(焦虑(69.4%),体重(45.2%);HAMA二个因子减分率分别为:精神性焦虑(70.97%),躯体性焦虑(72.58%)。结论:氟西汀对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症状均有缓解作用。氟西汀对躯体疼痛障碍患者的动力缺乏亦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问卷对1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心身症状检出率84.3%,心身症状以躯体化、焦虑、恐怖、抑郁、精神病性显著(P<0.01~0.05)。心身症状检出率低年龄组高于40岁以上组(87.4%及72.4%,P<0.05)、病程>1年组高于≤1年组(89.7%及77.4%,P<0.05)。有心身症状者EPQ测查中的N分显著性高于无心身症状者(P<0.01)。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心理卫生调查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卫生、心理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SCL-90评定54例糖尿病患者,并与50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糖尿病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三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强迫、敌对、两项因子分均无显著差异,而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四项因子分显著偏低;糖尿病组的“阳性”检出率为40.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结论 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心理、精神障碍发生率,并以躯体化症状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49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测试。结果:恶性肿瘤患者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相比,除人际关系、偏执外,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而敌对性、恐怖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常模,阳性总分显著高于常模,HAMA评定77.6%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焦虑症状,HAMD评定91.4%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抑郁症状。结论: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不但要医治病人躯体上的痛苦,还要对病人的精神不良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三年中伴焦虑及/或抑郁症状的181例患者会诊分析显示:总会诊率为0.37%,以内科及中医科会诊率最高,分别为1.9%及0.8%,明显低于其发生率;邀请会诊原因多为躯体化症状及心因性反应(82.87%);会诊后诊断主要为神经症(65.74%),以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及神经衰弱为主,其次为心因性反应(17.13%)。精神症状经会诊处理后的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为93.92%,故在综合医院中开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患者焦虑症状、应付方式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有无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应付方式与人格的关系。方法:对88名抑郁症患者及与之匹配的9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SDS、SAS、EPQ和应付方式问卷评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SDS、SAS、EPQ的N、P两个维度的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而EPQ的E维度、积极应付方式得分低于对照组。相对于无焦虑症状组,有焦虑症状组SDS、SAS、EPQ的N、P两个维度的得分明显较高,积极应付方式得分明显较低。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与SAS、EPQ的E维度及积极应付方式的关系更为密切,三者可解释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方差的52.0%。结论:抑郁症患者发病期有较高的N、P两个维度的得分,较低的E维度得分,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相对于无焦虑症状组,有焦虑症状组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较严重,神经质、精神质比较明显,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且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似乎可纳入人格特质的E维度之中。  相似文献   

18.
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80例抑郁症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配对选择患者一名与其生活关系密切的家属。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家属接受家庭护理干预,1次/周,共8周。于入组前及第8周末分别采用SCL-90及自行设计的个人心理压力和对患者病态行为的应对能力测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CL-90评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且心理压力及应对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的躯体化、焦虑和抑郁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与基层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及情绪障碍对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4299例及醴陵市中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1767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经济文化水平以及家庭关系资料,应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躯体化症状进行评估并比较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在职业、教育程度、收入、居住地及医保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层医院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评分均值较三甲医院患者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职业、婚烟状况对三甲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患者焦虑评分产生影响,躯体化症状评分主要受职业、教育程度、收入、家庭成员构成及居住地区的影响。婚姻状况、医保可对基层医院患者焦虑、抑郁及躯体化症状评分产生影响。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评分水平在主治医师、主任医师、专家门诊、特需门诊几类就诊方式中呈递增趋势。结论: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心内科就诊患者均存在情绪障碍的情况,且其影响因素存在一定重叠。情绪障碍越严...  相似文献   

20.
围绝经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与焦虑症、抑郁症之间在症状学等方面的区别.方法 收集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共148例(组1),与焦虑症(组2)、抑郁症各60例(组3),对就医者的第一病诉、人格与家系调查、临床症状、伴发的躯体化症状及精神病性症状等进行了临床对照分析,同时采用了艾森克人格测定,HAMA、HAMD、WPS的应激评定量表等对3组进行评定、对照.结果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第一病诉是烦躁,易激惹,共102例,占就诊人数的68.91%,其临床症状主要是以多种症状合并的形式存在,人格与家系调查表明了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更多类似于焦虑症的特点,具有明显的神经质基础;抑郁症有更多的遗传学意义;围绝经期综合征伴发焦虑症状:HAMA总分为26.02±4.22,焦虑症病人:HAMA总分为25.57±6.17,t=0.55,P>0.05.表明两者焦虑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围绝经期综合征伴发抑郁症状:HAMD总分为15.50±5.71,抑郁症病人:HAMD总分为22.95±3.75,t=8.36,P<0.05,表明两者在抑郁的严重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3组伴发的躯体化症状、精神病性症状人数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应激评分比较,表明了更多的应激存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中.结论 3组临床特征的比较揭示了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与焦虑症、抑郁症之间存在的共同之处及不同点,有助于临床对疾病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