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自杀行为者的病程以4-7年居多;住院次数为2-4次为多;病态心理活动以妄想,情绪抑郁,思想障碍和幻觉为常见,自杀多段以自缢,坠楼,过量服药为主,造成自杀的环境因素多种的,主要以家庭矛盾,婚恋,人际关系等为主。 相似文献
2.
薛慧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5):516-518
目的比较住院抑郁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自杀死亡率的差异。方法采用病史资料,精神检查和量表评定的方法 ,确定抑郁症32例,精神分裂症62例为研究对象,并在出院5年后追踪调查其自杀的情况。结果住院患者抑郁发作的自杀率为80.0%,自杀未遂为52.5%,精神分裂症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为32.4%,其中自杀未遂为21.9%,两类疾病自杀行为的人数所占百分比经卡方检验,差异显著(χ2=9.594,P0.01)。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抑郁情绪为主(100%),绝望是自杀的直接原因,妄想(56.2%)、焦虑(25.0%)等次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主要因素为幻觉妄想(59.7%),抑郁情绪(26.6%)次之。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伴有自杀行为的患者5年追踪结果显示:两类患者都有自杀死亡行为,抑郁症的自杀死亡率高于精神分裂症(11.1%和8.8%)。结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自杀需要长期的药物及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对447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自杀行为和消极言语进行了临床调查,结果提示,精神分一裂症患者的消极言行与性别。文化程度相关。对该组患者自杀的诱因,职业分布,自杀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5.
伴有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抑郁症患者往往伴有自杀行为,其自杀率在所有精神障碍中居首位[1]。生活事件是促发情感性障碍的重要诱因[2],伴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常有严重的生活事件[3,4]。而社会支持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对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对一组伴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评定、比较,以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对象和方法选择1994年8月至1997年11月连续住我院神经症科及精神八科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全部吸收入组:1.首次发作;2.符合CCMD-Ⅱ-R抑… 相似文献
6.
住院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住院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比率,临床特征及自杀死亡率的差异。方法:采用病史询问、精神状态检查和定式评定的方法,确定精神分裂症有自杀行为者64例,抑郁症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在5年后追踪调查其自杀死亡的情况。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为33%,其中自杀未遂者为12.9%;抑郁发作的自杀行为发生率为89.5%,自杀未遂者为57.9%。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的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幻觉妄想;影响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除情绪障碍外,有8~11%的病人伴有妄想症状。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伴有自杀行为的追踪病例中病程在6年内自杀死亡的比率分别为2.9%和5.6%。结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科临床危机干预的重要内容,临床医师应当重视发病期精神症状对自杀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编的调查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应针对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家庭干预。 相似文献
8.
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L-N神经心理测验(定性量表和定偏测量表)测试,发现患者大脑功能异常,有显著性差异;且患者的病程与大脑功能损害有关。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功能和左、右半球功能均受到损害,病程愈长,大脑功能损害愈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调查,表明各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成年常模,说明这一特殊群体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5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测试,并与常模对照。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2±1.21,2.83±1.28,2.21±0.96,1.92±0.86,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家属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流调用抑随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编的调查表,对精神分裂症口才出院后实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应针对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家庭干预。 相似文献
12.
近年国内外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的研讨明显增多 ,有文提出且已证实本症患者存在认知缺陷。各文报道所采用的检测方法亦颇多 ,其中包括HR神经心理测验 ,国内已有多篇相关报道[1- 7] 。本文就我中心接受HR神经心理测验检测的 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1 样本83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均系本中心医师按CCMD诊断标准确诊 ,资料完整。其中男性 5 6例、女性 2 7例 ,年龄 :18~ 4 6岁 ,平均 31.0 2± 7.91岁 ;文化程度 :小学 4例 ,中学 6 5例 ,大学 14例 ;职业 :工人 5 6例 ,农民 6例 ,学生 5例 ,干部 8例 ,其他 8… 相似文献
13.
14.
11例儿童自杀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172-172
本文对11例儿童自杀行为的原因及有关特征进行报告和分析,以期引起对这方面问题的重视,为深入的探讨提供线索。一、一般资料11例均来自我院急诊救治的有自杀行为儿童,男2人,女9人;年龄11—14岁,9人居住在城市,2人来自农村;11例中仅1例抢求无效死亡。二、自杀行为的分析(一)原因:在询问后进行归纳,11例儿童采取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1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愈出院时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84.1%存在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担心就业占52.3%、被歧视感觉47.7%、担心婚姻34.1%等。指出不同的情况影响着各自的心理活动,应重视家庭干预。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石华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3):182-183
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调查石华孟温州鹿城精神病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往往与家庭环境有关联,而已婚者则与配偶的关心、照顾、理解更是分不开。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已婚病人,无论是婚前或婚后发病,都会给小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了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行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及特征。方法 :通过自编自杀行为调查表对 177例连续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自杀意念发生率为 47 46% (84例 ) ,已往出现过且目前也存在自杀意念者为 3 0 95 % ,仅目前存在或仅既往出现者分别为 2 6 19%和42 86% ;自杀意念短暂出现者为 9 2 9% ,持续一周者为 5 0 0 0 % ,持续两周以上者为 10 71% ;自杀意念严重者为 3 1 67% ;11 91%有自杀意念的患者对自杀意念能控制 ,9 5 2 %的患者不能控制 ,78 5 7%的患者表示不确定。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 15 82 % (2 8例 ) ,其中 1次者占 64 2 8% ,2次者占 17 86% ,3次及 3次以上者占 17 86%。 77 78%自杀未遂发生在发病期 ;自杀方式多为服用精神科药物 (4 4 44 % ) ;发生地点多在家中 (86 67% ) ;实施自杀未遂行为前 ,71 11%患者明确表达或暗示过其自杀意图 ;60 %患者未作过准备 ,准备不充分者为 3 7 78% ,仅 2 2 2 %的患者有充分准备 ;15 5 6%患者留有遗言。结论 :自杀意念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 ,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华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549-550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往往与家庭环境有关联。未婚子女患者与父母的关心、照顾、理解更是分不开的。在临床中发现未婚子女患病都会给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给父母心理上造成较大的压力 ;父母对子女患病的照顾程度 ,对患者复发率有很大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对象 :为我院 1 994~ 1 998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其中女性患者 38例 ,年龄 1 8~ 30岁 ;男性患者 2 4例 ,年龄 1 9~ 30岁。患者均未婚 ,与父母生活居住一起 ,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方法 :采用面谈方式填写调查表 ,有 1 1个问题均为是非题 :当医师诊断子女有精神病时是否… 相似文献
19.
有关抑郁症的睡眠脑电图研究以往有许多报告 [1 ,2 ] ,其中快波睡眠潜伏期缩短是较一致的抑郁症生物学标记。可是 ,抑郁症的自杀行为与睡眠脑电图的关联未见有人研究 ,本文拟对此进行探索。对象 病例组 :入组标准为 ?1 996年 1 1月 - 1 997年 6月在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的住院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的抑郁发作诊断标准[3 ]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总分 >1 8分 ; 无严重躯体疾病史 ; 近 3天内不服用任何精神药物。 对照组 :入组标准为 ?南京脑科医院职工或进修医生 ;!躯体健康 ,无精神病个人史和家族史 ;:… 相似文献
20.
正常人之所以采取自杀行为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心理社会应激,二是心理素质(包括人格特征)。同样严重的应激,有人轻生,有人则能应对,这与人格的健全与否有关。对此,心理学家对那些自杀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