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8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技巧和围术期处理,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5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体外循环下(11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行Bentall手术或Cabrol手术24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8例,Trusler手术5例,Wheat手术5例,升主动脉+主动脉全弓或半弓人工血管置换术8例;3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带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结果住院死亡11例,死亡率13.1%。术中死亡3例,其中1例升主动脉+次全弓人工血管置换患者因术中主动脉开放后主动脉根部大出血无法止血;1例升主动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患者心脏无法复跳;1例升主动脉+半弓血管置换患者因降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术后早期死亡8例,其中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肺部感染2例,肾功能衰竭2例,呼吸衰竭1例,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随访62例(84.9%,62/73),随访时间3个月~10年。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心内膜炎,1例猝死(原因不明)。结论快速准确地诊断、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精确的手术技术是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68例De 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方式和脑保护方案,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0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68例De 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23例;年龄29~72岁(44.5±17.2岁)。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2周)57例,慢性主动脉夹层11例;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升主动脉45例,主动脉弓12例,主动脉弓降部11例。急诊手术35例,择期或限期手术33例。手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或右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脑保护。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25例,Bentall手术+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16例,单纯右侧主动脉半弓置换术15例,主动脉全弓置换术7例,右侧主动脉半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3例,升主动脉带瓣管道+Cabrol手术+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2例。结果手术死亡5例(急性夹层4例、慢性夹层1例),手术死亡率7.4%(5/68);死于术中吻合口顽固性渗血1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恶性心律失常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脑部并发症1例。围术期出现精神异常5例,心包积液2例,声音嘶哑6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均经相应的治疗治愈。随访60例(95.2%,60/63),随访时间2个月~6年,失访3例。随访期间猝死1例,1例出现心包积液,经治疗好转;其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NYHA)I级54例,Ⅱ级5例。结论对De 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根据不同病情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和合适的脑保护方法,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Zheng SH  Sun YQ  Meng X  Zhang H  Hou XT  Wang JG  Gao F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8):1177-1180
目的总结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68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45例,慢性主动脉夹层23例。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53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脑保护11例,DHCA加选择性脑灌注4例。急诊手术39例(其中紧急手术19例),择期手术29例。术式为升主动脉置换术7例,升主动脉加右半弓置换术6例,升主动脉加全弓置换术3例,升主动脉加全弓置换加术中支架置入术4例,Bentall手术34例,改良的Wheat术12例,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二尖瓣成形1例。结果全组死亡5例(7%),其中急诊手术3例,急诊手术病死率8%(3/39);择期手术2例,择期手术病死率7%(2/29)。共随访58例,随访率92%(58/63),随访时间(37±22)个月(5~77个月),死亡4例,累积1,3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100%,95%和86%。结论StanfordA型夹层的手术方式应根据内膜破口位置决定,正确的手术指征、技巧和脑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主动脉根部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 根据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的程度及主动脉根部基础病变,对5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主动脉根部处理.Bentall手术31例,Wheat手术15例,David手术13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1.72%).术后一过性精神状态异常17例;术后感染2例,1例死亡;胸骨哆开1例;单侧下肢血供障碍1例,二期行股股分流术后恢复正常.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主动脉CT血管成像及心电图,均正常.随访2~54个月,4例死于非心源性疾病,余者正常.结论 根据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的程度及主动脉根部基础病变,制定相应处理方案,可显著提高手安全性并改善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aortic root surgery in Stanford A aortic dissection operations.Methods From January 2005 to September 2010, the clinical data of 59 patients with Stanford A aortic dissection was analyzed. There were 43 men and 16 women , ranging in age from 21 to 74 years old, duration of disease varied from 16 hours to 27 days. Among the group, 31 complicated by aortic valve incompetence, 12 Marfan syndrome, 9 single lower limb blood supply dysfunction, 6 right coronary artery involvement. All cases received aortic root surgery under 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Bentall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in 31 patients, Wheat procedure in 15 patients and David procedure in 13 patients.Results The time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the group was 149 to 204 min with an average of ( 171 ± 19) min,and the cross clamp time was 81 to 122 min with an average of (104 ±13) min, and the arrest time was 30 to 47 min with an average of (39 ±7) min. There was 1 case of operative death, which was treated on an emergency basi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20 cases. 17 cases experienced temporary mental dysfunction, 2 cases were infected with MRS A, 1 of which died from MODS, 1 case of single lower limb blood supply dysfunction remained after the first operation and recovered by reoperation (bilateral femoral bypass operation) . All cases were reexamined before discharge, postoperative mean LVEF was (56. 3 ±3.4)% (ranged 51% -62%), aortic annular diameter varied from 22 mm to 27 mm, aortic sinus diameter range from 23 mm to 31mm. 51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with a mean follow-up time of (24.9 ± 17.2) months (ranged 2-54 months). 54 patients of Stanford A aortic dissection survived well with normal lives and activities. Four non cardiac deaths, one was chronic renal failure, the others were brain hemorrhage. Conclusion Prognosis and operative security of Stanford A aortic dissection patients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individualized aortic root surgery.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51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收治的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1例,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35~63(47.2±11.1)岁。所有患者均通过增强CT、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等明确诊断。手术方式包括Bentall+Sun’s手术29例,Bentall+二尖瓣置换+Sun’s手术2例,升主动脉置换+Sun’s手术17例,主动脉窦部成形+升主动脉置换+Sun’s手术2例,升主动脉置换(Ⅰ期)+Sun’S手术(Ⅱ期)+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Ⅲ期)1例。结果全组平均手术时间(320.6±77.3)min,体外循环时间(190.4±63.4)min,心肌阻断时间(123.2±45.1)min,低温停循环时间(28.2±11.1)min,住院时间(13.4±4.2)d。死亡2例,死亡率为3.9%,其中术中出血死亡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死亡1例。并发症包括出血、截瘫、瓣周漏、胸骨哆开各1例,内漏2例。术后随访49例,随访时间3~48(25.3±10.5)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1993年3月至2005年6月我们采用Cabrol手术(16例)和Bentall手术(22例)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8例,其中18例出现难以控制的主动脉区漏血和渗血,经采用改良Cabrol分流,顺利止血,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2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22例,均完成了杂交手术。术后即刻行升主动脉造影,术后1个月个随访CT资料,观察支架和人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完成杂交手术,并植入覆膜支架。术中血管造影证实支架植入定位准确,无明显内漏和移位。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恢复正常,围手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2例,随访时间3个月,所有病人均生存,并恢复正常生活。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主动脉增强CT显示,支架无移位和内漏,支架内及人工血管旁路血流通畅。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杂交手术,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病人的创伤和痛苦,该方法扩大了介入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的外科危重症。对于A型夹层的治疗,手术方式与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目前还存在争议。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升主动脉置换及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术(孙氏手术),其适应证是累及升主  相似文献   

9.
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孙氏手术(主动脉弓部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的临床经验与随访结果.方法 2004年8月至2012年3月,73例急性A型夹层患者施行了孙氏手术,其中男60例、女13例,平均年龄49.6(26 ~79)岁.手术均采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技术.单纯行升主动脉替换加孙氏手术30例;主动脉根部替换(Bentall术)加孙氏手术10例,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替换加孙氏手术12例,主动脉瓣成形加孙氏手术21例(同时行主动脉窦重建1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9例,术后通过CTA评价胸腹主动脉塑形及假腔愈合情况.结果 体外循环平均(248.1±69.8)min,选择性脑灌注(38.2±10.5)min.手术死亡5例(6.85%,5/73例).术后60例随访2个月~7.6年,术后3个月CTA复查显示,91.7%的患者主动脉夹层的假腔在膈肌水平形成血栓,患者术后1、5和7年的生存率分别是97%、87%和81%.结论 孙氏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且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去分支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其中A型主动脉夹层27例,B型夹层逆撕累及升主动脉及弓部5例。所有患者均行主动脉弓去分支杂交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去分支杂交手术,无术中更改为全弓置换手术者,无围术期死亡。其中同期行Bentall手术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6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3例患者术后造影提示Ⅰ型内漏(9.4%),其中2例为轻度,未予进一步处理,1例为中度,予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体外循环时间为(142.6±25.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6.4±13.8)min;无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为(21.7±4.8)h; ICU停留时间为(3.8±1.3)d;术后住院时间(16.8±3.7)d。1例患者因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行床旁血滤治疗后恢复至术前水平。2例患者因术前呼吸功能不全,术后出现重度呼吸功能障碍,经积极抗感染和加强肺部护理后恢复。结论 主动脉弓去分支杂交手术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新型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缺血侧下肢股动脉及右腋动脉插管行孙氏手术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外科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12例采用缺血侧股动脉人工血管及右腋动脉双插管治疗的合并下肢缺血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8.4±8.4)岁。合并单侧下肢缺...  相似文献   

12.
近20多年来,我国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诊疗发展迅猛,不仅建立了基于Stanford分型的主动脉夹层细化分型,而且确立了中度低温停循环联合右侧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的心肺转流策略和孙氏手术的标准术式。基于上述有效的管理策略,ATAAD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提高。然而,各类复杂ATAAD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方法和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tanfon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10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手术53例,择期手术55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手术85例。手术包括升主动脉和半弓部置换或全弓置换(附加降主动脉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以及“象鼻”手术;同期行弓部或降主动脉近端破口修补术、Bentall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手术、Cabrol或改良Cabrol手术、主动脉瓣悬吊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或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环缩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住院死亡7例(6.5%),其中急诊手术死亡4例(7.5%),择期手术死亡3例(5.4%)。101例出院,96例随访1个月-13.3年,平均(3.2±1.3)年,晚期死亡2例,再次手术3例。结论Stanford A型的手术方法依病变部位不同而不同,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完善手术技术,加强术后处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孕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收治12例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例急诊行主动脉CTA检查过程中突发夹层破裂死亡,另外10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年龄22~40岁,平均(3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评价其外科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3年3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4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7例;年龄26~72 (47.6±9.2) 岁。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至确诊<14 d) 43例,慢性5例。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19例+主动脉瓣良好、但合并马方综合征6例,行Bentall+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累及主动脉根部、但瓣膜功能良好的8例行改良David+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累及升主动脉10例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累及部分主动脉弓5例行升主动脉+次全弓置换术。出院后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存情况、血压控制情况、有无疼痛复发、运动、活动情况和复查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rteriography,CTA)。 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21~500 (191.4±50.6)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8~212 (112.3±31.7) min;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6~56 (34.8±8.7)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2~250 (76.2±35.6) h;住ICU时间3~20 (7.1±3.4) d。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680~1 600 (1 092.5±236.3) ml。围术期死亡7例,病死率14.5%,其中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肾功能衰竭1例、迟发性难治性出血1例、昏迷1例。围术期发生其它并发症20例,经治疗均痊愈或好转出院。随访38例,随访率92.7%(38/41),随访时间3~48 (13.0±8.9) 个月;失访3例。随访期间36例存活,无与主动脉夹层相关的死亡,因其它慢性疾病死亡2例。无因主动脉夹层继续形成、假腔扩张行二次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CTA检查未见吻合口渗漏及人工血管扭曲或血流不畅。 结论 根据主动脉夹层破口的位置、升主动脉直径及夹层累及范围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脏器保护策略是提高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的关键。应用腋、股动脉联合灌注及提高术中最低温度等策略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的治疗结果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北京安贞医院大血管中心收治35例妊娠合并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0.7±4.4)岁,马凡综合征15例(42.9%)。早期妊娠2例(5.7%),中期妊娠11例(31.4%),晚期...  相似文献   

17.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总结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收治的 34例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应用 Bentall手术 19例 ,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7例 ,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加主动脉瓣成形术 (Trusler's法 )5例 ,分别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Wheat术 ) 2例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 1例。结果 手术死亡 6例 ,死亡率 17.6 %。其中慢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死亡 3例 ,急性夹层动脉瘤死亡 3例。随访 2 0例 ,随访率 71.4 %。随访时间 2~ 4 6个月 ,平均 2 4 .7个月 ,1例术后 3个月猝死 (原因不明 ) ,1例术后 6个月死于心内膜炎。18例存活患者情况良好。 结论 应根据夹层动脉瘤的部位及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保留主动脉瓣的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该病效果较好 ,准确可靠的吻合技术、保留瘤壁的完整性 ,将使手术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1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1992年6月至1998年6月对1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Cabrol手术6例,Bentall手术4例,升主动脉与腹主动脉搭桥转流手术4例。升主动脉夹层缝闭加主动脉瓣成形1例。结果 14例生存,1例Bentall手术左冠状动脉吻合口出血者死亡。结论DeBakey Ⅱ型病人,当冠状动脉开口直接缝合于带瓣管道上有困难时,采用Cabrol手术有其优点-采用1根8mm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Cabrol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确诊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患者行Cabrol手术,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26~75(48.8±3.3)岁。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手术前后主动脉指标、患者心功能变化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0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升主动脉直径、主动脉窦部直径均比术前要小(P0.05);术后患者左心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均升高,中心静脉压下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心功能指标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死亡2例,术后随访患者出现7例并发症,其中1例支架内漏、3例神经系统疾病、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应用Cabrol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显著,简化冠状动脉开口的吻合,减少手术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腔内方法治疗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升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或联合弓部分支重建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成功施行手术,4例行升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2例先行颈-颈动脉人工血管转流后再行升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急性脑梗塞1例,急性心功能衰竭1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1例因夹层破裂出血术后1 d死亡,其余患者均安全出院。随访时间3~48个月,随访期间2例出现I型内漏,均未再接受手术继续随访。结论:对于一些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高危患者,腔内治疗A型夹层以其微创的优势,可作为传统手术的替代方法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