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上颌窦手术后窦腔均用填塞碘仿纱条止血。此法在填塞和抽除纱条时病人疼痛难忍,有的发生虚脱,甚至休克:有的还继发较多出血。为减轻病人痛苦,我科于1975年开始应用自制水囊窦腔填塞压迫方法,16年来共行140人次上颌窦根治术,无1例发生术后出血,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气囊导尿管在上颌窦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上颌窦根治术中最佳窦腔填塞物,我科1995年8月~1997年3月用柯—陆氏术式行上颌窦根治术12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传统纱条(凡士林、抗生素、红汞等)填塞,B组用止血气囊导尿管填塞,结果B组病人疗效满意。一、资料与方法120例病人经过严格筛选,均有上颌窦根治的适应证,无禁忌证。术前常规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在局麻下行单侧上颌窦根治术,术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58例,B组62例,在术腔清理完毕造好对孔后窦腔内分别填塞纱条或止血气囊导尿管。导尿管的气囊端位…  相似文献   

3.
目前上颌窦根治术均惯用软组织横切口,术后窦腔用碘仿纱条填塞。苏联学者报导(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1):31 1984)采用垂直切口术后的面颊部肿胀和不良感觉较水平切口为轻。由于窦前壁软组织中的血管、淋巴管及感觉神经均系从上向下纵行走向,故直切口比横切口对组织损伤较少。我院耳鼻咽喉科于1980~1986年7月在95例次的上颌窦根治术中有72例次术后用胶管引流(其中36例次是1984年7月份开始改用垂直切口,36例次用横切口),有23例次采用横切口及术后窦腔用碘仿纱条填塞。现把临床观察报导如下。一、临床情况 95例次上颌窦根治术采用的切口方式、窦腔处理及术后反应情况见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术后患侧面肿、上牙酸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求一种上颌窦根治术中较为理想的窦腔填塞物,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用球形气囊从鼻腔放入上颌窦腔内充气压迫窦腔,设置对照组与纱条填塞法比较。效果:经对两种填塞方法术后面部肿胀,出血量,造口情况等资料进行比较,气囊法效果明显优于纱条法。结论:用气囊代替纱条作上颌窦腔填塞后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双腔乳胶导尿管在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后应用双腔乳胶导尿管对窦腔进行填塞压迫止血和窦腔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双腔乳胶导尿管为41例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患者行鼻腔填塞及冲洗。结果:42例患者术后痛苦少,面部反应轻,出血少,窦腔冲洗,导管抽除方便。结论:上颌窦手术后应用双腔乳胶导尿管填塞窦腔可代替传统的凡士林或碘纺纱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正> 上颌窦根治术腔通常用碘仿纱条填塞。以压迫止血。术后面部肿胀较剧。而且抽取纱条时患者较痛苦,易损伤鼻腔粘膜和下鼻甲,易残留纱丝和纱条而引起感染,为此我们自1992年以来有93例用水囊填充上颌窦术腔,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93例,男性42例,女性51例;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15岁;上颌窦炎者48例,上颌窦囊肿者24例,上颌窦息肉者19例。手术过程:在上颌窦根治术后、从下鼻道开窗处放入  相似文献   

7.
张宏杰 《河北医学》2000,6(12):1075-1077
目的:减轻柯-陆上颌窦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步骤。方法:采用唇龈粘膜纵切口经唇龈沟填塞术腔止血术腔止血纱条填塞经唇龈沟径路行上颌窦根治术。结果:纵切口手术后出现上唇麻木、牙齿酸痛2例(5%)。切口处轻度肿胀17例(45%),面颊前部局限性肿胀5例(13%),波及眼脸或整个面颊部1例(2%)。无肿胀15例(39.5%)抽去填塞物后有0.5ml~2ml渗血,无出血不止现象,切口均一期愈合。与传统术式38例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后,两者有明显差别,P值〈0.05。结论:经该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疾病,术后并发症出现较少、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消失亦快,手术步骤减少,更符合鼻窦生理,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们在上颌窦根治术后使用碘仿或凡士林纱布条填塞窦腔作为止血的手段,但在部分病例,纱布条往往不易取出或取出后仍发生出血,为此,我们改用气囊代替。经临床应用89例结果,气囊填塞比纱布条填塞法应  相似文献   

9.
<正> 笔者从1991年起共行上颌窦根治术23例27侧,均用止血气囊填塞,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16—54岁。单侧19例,双侧4例。其中慢性炎症16例,囊肿2例,出血坏死性息肉2例,上颌窦息肉合并鼻息肉3例。 1.2手术步聚:(1)常规行上颌窦根治术,清理上颌窦腔病变,合并鼻息肉者同时行鼻息肉摘除术。在下鼻道开窗,翻入粘膜瓣于窦腔。(2)止血气囊的  相似文献   

10.
王维  池宇峰  谭锡涛 《海南医学》2013,24(13):1974-1976
目的观察不同引流方式在侵犯上颌窦的颌骨囊肿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34例侵犯上颌窦的颌骨囊肿患者,A组(n=17)采用术后严密缝合创口加明胶海绵填塞上颌窦腔引流;B组(n=17)则采用严密缝合创口、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补片衬垫及加碘仿纱条填塞上颌窦腔引流。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第2天,A组术后重度肿胀的发生率(52.9%)明显高于B组(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8,P<0.05)。拆线后1周复诊,A组上颌窦瘘的发生率(35.3%)高于B组(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0,P<0.05)。结论侵犯上颌窦的颌骨囊肿术后用ADM补片衬垫,碘仿纱条填塞引流,可减轻术后肿胀程度,降低上颌窦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 ,5 0岁。因左侧头痛 4月 ,无鼻塞、无脓血涕 ,无上列牙麻木疼痛 ,松动 ,无眼球胀痛、视力模糊 ,在他院行上颌窦穿刺治疗 ,未冲出脓液 ,头痛症状无改善 ,以慢性上颌窦炎于 2 0 0 2年 1月收入院。前鼻镜检查示鼻腔基本正常 ,体检心肺腹未见异常 ,鼻窦CT示左侧上颌窦内密度增高 ,无液平及骨质破坏。入院后做好术前准备 ,在局麻下行左侧上颌窦根治术 ,术中见窦腔内组织呈淡红色 ,质软脆 ,易出血 ,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后用碘仿纱条填塞窦腔 ,病理诊断为上颌窦神经内分泌癌。术后7d去除碘仿纱条 ,10d治愈出院 ,定期放疗 ,随诊 1年 ,无复发…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 1995~ 1998年对 16例上颌窦根治术患者术腔应用鼻内窥镜及配套手术器械经对孔对窦腔粘膜修复全过程予以不定期连续观察 ,并依据观察结果对术腔作相应处置 ,使本组全部患者术腔实现粘膜化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年龄16~ 68岁。左侧 4例 ,右侧 12例。经CT及窦腔穿刺活检后诊断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8例 ,上颌窦血管瘤 4例 ,上颌窦出血性息肉 3例 ,上颌窦粘液囊肿 1例。均局麻下行上颌窦根治术。术中鉴于窦腔粘膜严重广泛损坏和防止原发病复发 ,将全部粘骨膜清除 ,自窦腔内侧壁前…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上颌窦根治术后上颌窦骨质增生瘢痕形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莉  邱建华  陈福权  黄华  薛涛 《医学争鸣》2006,27(20):1904-1906
目的: 研究传统上颌窦根治术后上颌窦局部骨质增生与瘢痕形成的病理改变情况,并讨论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曾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后因复发鼻窦炎或鼻息肉来我院就诊且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CT扫描分析上颌窦骨质增生及窦腔容积变化程度以及术中内镜下观察上颌窦腔及下鼻道开窗情况. 结果: 在136例中有48例(35%)术前CT检查发现上颌窦腔密度增高,明显骨质增厚. 手术发现窦腔明显缩小,腔内大量瘢痕. 在48例骨质增生患者中有22例(46%)下鼻道开窗闭锁. 在术前CT显示无上颌窦腔密度增高及骨质增厚的88例病例中,有26例(30%)术中发现有单纯性下鼻道开窗闭锁. 结论: 传统上颌窦根治术可引起上颌窦腔骨质增厚瘢痕形成,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方法是严格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4.
苏晋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556-1557
目的:比较单纯膨胀海绵和明胶海绵加其他填塞物在鼻内镜术后术腔填塞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鼻内镜术后病例82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膨胀海绵填塞组(A组)和明胶海绵为主加其他填塞物填塞组(B组),比较两组填塞物在鼻内镜术后止血效果差异。结果:明胶海绵组(B组)在术后止血及抽除填塞物后出血情况显著好于单纯膨胀海绵填塞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胶海绵有止血性和可吸收性,因此,术后用明胶海绵加其他填塞物创面不易出血。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8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的疗效。方法84例上颌窦囊肿患者均在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囊肿切除,充分止血保持自然引流口通畅,不填塞不打对孔,术后抗感染治疗。结果治愈69例,好转15例,有效率达100%。结论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是代替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采用自制水囊,对临床44例上颌窦根治术腔填塞,具有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止血效果好的特点,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治疗的上颌窦根治术后患者。男30例,女12例,单侧40例,双侧2例。年...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1995年起对52例上颌窦及筛上颌窦根治术后患者采用硅胶气囊窦腔压迫止血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1.1取硅胶止血气囊一根,将气囊塞关严,肥皂水洗净后洗必泰液浸泡消毒备用。1.2于上颌窦根治术后,用抗生素稀释液冲洗窦腔,经鼻腔从扩大的自然孔或下界道凿设的对孔将止血气囊放入窦腔内,打开气囊塞,用注射器打人10~15ml气体,使气囊充满上颌窦腔,并向界外方牵拉气囊,使气囊膨大部分压迫扩大的自然孔或下鼻道对孔内,关紧气囊塞,前鼻孔填凡士林纱条,从前鼻孔处固定好止血气囊导管,防止松动漏气。术后48h撤除鼻腔…  相似文献   

18.
上颌窦清理术后,患者面部软组织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局部组织肿胀与否,可能与手术终未术腔填塞的材料有关,近年来,我们在上颌窦清理术中,采用了三种不同材料制作的纱条填塞术腔,从中进行观察对比,得出了不同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84~1996年,共收治手术病人196例。男102例,女9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上颌窦炎102例,上颌窦良性肿瘤(含上颌窦囊肿,含齿囊肿、血管瘤、息肉)88例,上颌窦外伤(含异物)6例。术腔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61例,碘仿纱条53例,利凡诺纱条82例。2…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论证功能性上颌窦手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与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的优劣。方法功能性上颌窦手术与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治疗共68例上颌窦疾病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其中功能性上颌窦手术(A组)32例(46侧),传统上颌窦根治术(B组)36例(42侧),均作了鼻及鼻内窥镜检查。结果A组的治愈率及造口通畅率均较B组为高,但窦腔及窦口息肉以A组发生率为高。结论前者疗效较后者更具优势,但亦存在不足,并不能全面取代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  相似文献   

20.
例1,男,因鼻塞20余年入院,诊断为鼻息肉(双),筛上颌窦息肉(左)。术前查体正常,行双侧鼻息肉摘除 左筛上颌窦根治术,术中鼻腔内填塞油纱条止血,上颌窦内气囊压迫止血。术后患者持续口吐鲜血,查体见鲜血自鼻腔流入口咽部,并出现血压降低,脉搏细数等休克征象,经前鼻孔填塞无效后,行左侧后鼻孔填塞后血止,同时输液扩容治疗后症状改善。4d后去除后鼻孔填塞物,患者张口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