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CU护士为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机械通气妨碍纤毛运动,气管内插管阻止痰液的排出。因此,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技术操作。吸痰方法不当可造成多种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是安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ICU护士为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7,自引:1,他引:96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机械通气妨碍纤毛运动,气管内插管阻止痰液的排出。因此,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技术操作。吸痰方法不当可造成多种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是安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术的临床应用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系统移动部件少,形成密闭吸引系统,操作简便,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吸痰时不需脱离呼吸机,吸痰过程中可以保持持续通气,预防低氧血症。对机械通气患者选择密闭式吸痰术,及时观察病情,评估吸痰效果,可以维持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减少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吸痰致低氧血症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具体内容包括机械通气患者吸痰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吸痰致低氧血症的护理干预,认为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过程中,临床医护人员需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积极预防、有效处理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所致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closed suction system,CSS)与开放式吸痰(open suction system,OSS)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7例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分为观察组(CSS吸痰)45例和对照组(OSS吸痰)42例,观察两组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痰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在上机时间、吸痰后即刻氧饱和度、住院时间等方面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撤机后气管插管残端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应用CSS吸痰对血氧饱和度影响较小,减少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可有效降低气管导管残端细菌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正压机械通气妨碍纤毛运动,气管内插管阻止痰液的排出,因此,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技术操作。吸痰方法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是安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ICU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2 min HR、SpO2、吸痰时间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96 h,观察组PaO2及PaCO2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在神志转清时间、改用有创机械通气例数、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时间、死亡例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管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HR、SpO2值无明显变化,吸痰时间更短,无痰液外喷现象,可防止发生交叉感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适时吸痰的护理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械通气是救治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而吸痰成为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护理任务。吸痰过于频繁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黏膜损伤,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衰;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通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心律失常。现将吸痰时机的判断、吸痰方法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浅层吸痰在机械通气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需要机械通气的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的早产儿接受浅层吸痰,对照组的早产儿接受传统深层吸痰.结果 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期间吸痰时患儿反应,吸痰后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呼吸、心率、血压变化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吸痰后清除痰液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浅层吸痰可减少对机械通气早产儿的影响,提高患儿舒适程度,操作简单,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小儿机械通气吸痰4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机械通气时吸痰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对48例机械通气患儿吸痰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正确的吸痰及有效治疗,本组48例患儿抢救成功39例,家属放弃治疗9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81.25%..结论:护士熟练掌握小儿机械通气时吸痰的护理可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的急症,病死率较高,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合理的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有效吸痰可保持呼吸道畅通,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我科使用机械通气抢救21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理想,现将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60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1例急性呼吸衰竭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11):先进行密闭式吸痰,后施行开放式吸痰;B组(n=10):先进行开放式吸痰,后施行密闭式吸痰.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行不同方式吸痰后2min呼吸系统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种吸痰方式均不影响呼吸系统顺应性(P>0.05),但开放式吸痰可致气道压力升高(P<0.05).结论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无影响;密闭式吸痰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气道压力,可作为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气管内吸痰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最佳的吸痰时机,以保证机械通气效果。方法将240例次吸痰操作随机分为4种时机:Ⅰ肺部听疹痰鸣音时;Ⅱ呼吸机压力报警时;Ⅲ患者咳嗽时;Ⅳ护士主观认为。比较4组患者的通气效果。结果不同时机吸痰的机械通气效果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听诊痰鸣音时吸痰效果最佳。结论肺部听诊痰鸣音时是机械通气患者最佳的吸痰时机。  相似文献   

14.
郭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8737-8738
机械通气在P ICU是救治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患儿的重要措施。而吸痰也成为了机械通气患儿的主要护理任务。在临床上抓住吸痰时机,适时吸痰,从而使吸痰更具有目的性,减少盲目性,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我院P ICU通过观察243例机械通气患儿,总结出科学、有效的气道管理方法,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01/2007-12在我院内科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儿243例,男195例,女48例,年龄1月龄-15岁。其中重症肺炎21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3例,休克9例,脑炎12例。1.2方法1.2.1吸痰依据听诊确定痰液的位置及性状及时吸痰。呼吸道痰液滞留达一定程度可在患儿胸部听到痰鸣,提示需要吸痰,声音不同可反映痰液的性状、多少和在呼吸道的位置,从而指导护士采取不同吸痰方法。如把听诊器置于胸骨上窝,能听到“呼噜”声,表明大量糊状痰液游积在上呼吸道,应立即吸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封闭式吸痰对急诊观察区内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观察区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0日急诊观察区内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时间患者所用吸痰管的不同,分为开放式吸痰组和封闭式吸痰组。结果:急诊观察区共收治机械通气患者244例,其中开放式吸痰组152例、封闭式吸痰组92例,发生VAP 81例(33.2%)。封闭式吸痰组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39.5%vs 22.8%,P0.001)。开放式吸痰组鲍曼不动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比率显著高于封闭式吸痰组,且耐药菌较多。结论:封闭式吸痰可减少急诊观察区内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和降低耐药菌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闭式吸痰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密闭式吸痰方法在机械通气吸痰中的效果。方法将17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例)和对照组(9例),分别采用试验吸痰法(观察组)和常规吸痰法(对照组)吸痰各30 d,对两种方法的吸痰效果2、4 h吸痰次数、吸痰总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试验法的吸痰效果2、4 h吸痰次数、吸痰总量与常规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试验法吸痰可减少日吸痰次数及痰量,吸痰效果好,提高人工气道护理质量,减少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41例,随机分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组(A组)和普通吸痰管吸痰组(B组),比较2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住院天数、病死率情况。结果: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是治疗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能迅速控制感染、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撤机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2例先采取声门下吸痰,然后再更换吸痰管,行气管插管内吸痰,对照组34例仍采取以往先行气管插管内吸痰,然后再行口腔内吸痰的方式,分析两组患者5d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5d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行机械通气吸痰过程中,先采取声门下吸痰,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密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兵  王颖  钟秀玲 《现代护理》2006,12(20):1878-1879
对于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是有效维持人工气道通畅的关键措施。开放式吸痰由于需要断开呼吸机连接,不能够维持有效通气和氧合,增加了交叉感染机会。近年来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提高了吸痰效率,减少了吸痰引起的并发症,其优越性已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密闭式吸痰管由保护套、高质量硅胶管、吸痰管头端注水孔、尾端控制钮组成,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应用于临床。设计者的初衷是预防带有细菌的飞沫向空中散播,但随着机械通气治疗技术的提高,发现密闭式吸痰具有保持机械通气治疗条件相对稳定的优点。1…  相似文献   

20.
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之一。吸痰前气道湿化、吸痰管的选择、正确拍背、吸痰过程中吸痰方法、吸痰的压力都与吸痰效果密切相关。通过对30例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进行合理正确气道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