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不同程度狭窄心肌各节段应变。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60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LAD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18例(LAD无明确狭窄)、轻度狭窄组(狭窄率≤50%)10例、中度狭窄组(50%<狭窄率≤75%)10例、重度狭窄组(狭窄率>75%)22例。应用3D-STI技术获得LAD供血区域各节段[基底部前壁(BA)、基底部近前间隔壁(BAS)、中部前壁(MA)、中部近前壁间隔壁(MAS)、心尖部前壁(AA)、心尖部间隔壁(AS)、心尖部(A)]应变参数,包括长轴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以及面积应变(A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患者各节段LS、RS、CS、AS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结果(1)轻度狭窄组患者各节段LS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狭窄组患者各节段L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8、-4.76、-4.38、-4.64、-7.37、-5.00、-7.24,P均<0.05)。中度狭窄组患者AS的LS低于轻度狭窄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5);其余各节段LS与轻度狭窄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狭窄组患者各节段LS均低于对照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t=-10.80、-13.96、-13.65、-15.25、-11.11、-11.66、-10.77,P均<0.05;重度狭窄组与轻度狭窄组比较,t=-6.76、-9.96、-9.27、-10.60、-7.45、-8.59、-6.88,P均<0.05;重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比较,t=-5.23、-8.02、-7.89、-9.01、-6.08、-6.16、-5.49,P均<0.05)。(2)轻度狭窄组患者各节段RS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狭窄组患者BA的RS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节段R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2.78、3.28、4.86、2.11、4.03,P均<0.05)。中度狭窄组患者各节段RS与轻度狭窄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狭窄组患者各节段RS均低于对照组、轻度狭窄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t=4.02、3.26、5.91、5.74、5.92、5.67、5.11,P均<0.05;重度狭窄组与轻度狭窄组比较,t=3.60、2.83、3.96、3.55、3.21、3.31、2.85,P均<0.05),但与中度狭窄组患者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3)轻度狭窄组患者各节段CS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狭窄组患者BA、MA的CS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节段C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8、-5.56、-7.37、-4.58、-3.56,P均<0.05)。中度狭窄组患者各节段CS与轻度狭窄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狭窄组患者各节段CS均低于对照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t=-16.54、-7.58、-12.87、-14.15、-15.93、-14.79、-13.38,P均<0.05;重度狭窄组与轻度狭窄组比较,t=-10.19、-6.28、-6.94、-8.19、-9.59、-9.30、-9.15,P均<0.05;重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比较,t=-6.20、-3.92、-7.62、-5.21、-6.47、-7.90、-7.56,P均<0.05)。(4)轻度狭窄组患者BA的AS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节段A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7、-3.16、-3.52、-4.92、-4.55、-7.32,P均<0.05)。中度狭窄组患者各节段A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7.00、-4.47、-4.00、-6.60、-4.90、-7.78,P均<0.05)。中度狭窄组患者BA、BAS的AS均低于轻度狭窄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7、-2.30,P均<0.05);其余各节段AS与轻度狭窄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狭窄组患者各节段AS均低于对照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t=-9.19、-14.33、-9.54、-9.41、-11.39、-10.35、-14.19,P均<0.05;重度狭窄组与轻度狭窄组比较,t=-4.51、-7.68、-4.13、-5.19、-3.55、-5.50、-3.62,P均<0.05;重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比较,t=-2.15、-4.86、-4.55、-4.26、-3.86、-3.71、-3.39,P均<0.05)。 结论LAD不同程度狭窄心肌各节段的应变降低存在显著差异。3D-STI技术获取的应变参数可用于评价>50%的狭窄。而AS作为一项更敏感的指标,可评价冠状动脉轻度狭窄导致的心肌应变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应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SLE患者(SLE组)及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两组均行3D-STI检查获取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SLS)、环向应变(SCS)及径向应变(SRS),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SLE组左室壁各节段SLS均小于对照组,其中以前壁各节段减小最为显著(P0.01);2SLE组基底段前侧壁及心尖段的SCS均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基底段前壁、前间隔、下间隔,中间段前壁、下间隔、前侧壁,以及心尖段下壁、侧壁的SC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均P0.01);3SLE组基底段前壁和前间隔、中间段前侧壁及心尖段室间隔的SRS均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基底段下间隔、中间段下间隔和前壁,以及心尖段前壁和侧壁的SR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均P0.01)。结论 3D-STI能早期发现SLE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是一种便捷、准确的方法,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各方向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2D-STI技术对于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138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68例,未见冠状动脉狭窄)、A组(28例,冠状动脉狭窄率<50%)、B组(22例,冠状动脉狭窄率50%~75%)和C组(20例,冠状动脉狭窄率≥75%)。应用2D-STI测量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中各缺血心肌节段的纵向、圆周、径向收缩期应变峰值(BAS-ls、MID-ls、APE-ls、BAS-cs、MID-cs、APE-cs、BAS-rs、MID-rs、APE-rs),并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各参数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率≥75%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B组APE-ls较正常对照组减低,C组BAS-ls、MID-ls、APE-ls、MID-cs、APE-cs较对照组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各组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缺血心肌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3),以截断值为-17.5%诊断重度狭窄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71.4%。结论 在无明显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中,缺血心肌节段的收缩功能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减低;应用2D-STI技术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进一步推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有望成为早期筛查冠心病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STI)分析不同舒张功能状态下左室节段心肌的应变率,比较心肌节段舒张功能与整体舒张功能的关系。 方法:Doppler测量二尖瓣口血流E峰、A峰,TDI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eSp峰、侧壁eL峰。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A组:舒张功能正常组;B组:顺应性减低;C组:假性正常化组。用STI分析左室17个节段心肌舒张早期应变率(ESR)、舒张晚期应变率(ASR),比较各组间17节段心肌舒张期应变率的变化规律。 结果:随着整体舒张功能的降低,17个节段心肌的ESR也相应降低,ASR则增大,二尖瓣环水平后间隔基底段的变化幅度大于前侧壁基底段。与A组相比,B组和C组中间段心肌与心尖段心肌ESR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基底段;B、C两组相比,心尖段心肌ESR的变化幅度最大,基底段和中间段变化不明显。 结论:STI有助于早期发现节段心肌的舒张功能受损;随着舒张功能恶化,心尖段ESR持续减低,ASR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分层应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尿毒症患者60例(病例组),另选同期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层应变技术测量左室两腔、三腔及四腔心切面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层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LS)、圆周应变峰值(CS)及各个切面心肌整体纵向、环向分层应变的平均值(GLS、GCS),计算各个应变之间的差值,得到左室各层心肌整体纵向、环向分层应变跨壁应变梯度(△GLS、△GCS),比较两组上述参数差异。结果两组LVEDV、LVESV、LVPW、IVS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左室心肌GLS均表现为心内膜下心肌峰值最大,且由内至外逐层递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左室各层心肌GLS及△GLS均较对照组对应各层心肌有所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CS、GCS及△G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患者在LVEF降低之前就已存在左室心肌与收缩功能的损伤,全层心肌的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心内膜下心肌功能受损最为严重。STI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分层应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I)评估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分层应变,研究其对尿毒症患者心肌的受累程度进行临床评估时的具体作用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尿毒症的患者被选为病例组(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60例)。使用分层应变技术来测量左室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层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LS)及圆周应变峰值(CS),并比较结果。结果:两组左室心肌LS与CS均为心内膜下层心肌峰值较高,且由内至外逐层递减,心尖段峰值较高,且由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段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两腔、三腔及四腔心切面各层心肌LS、GLS及△GLS较对照组对应各层心肌均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CS、GCS及△GCS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在射血分数降低之前就已存在左室心肌与收缩功能的损伤,全层心肌的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其中,心内膜下心肌功能受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儿童左室局部心肌收缩期周向峰值应变(SC)、应变率(Sr C)特征。方法将164例正常儿童分为5组,≤3岁为幼儿组(A组)24例,>3岁且≤6岁为学龄前组(B组)32例,>6岁且≤10岁为学龄期组(C组)33例,>10岁且≤13岁为青春前期组(D组)19例,以及>13岁且<18岁为青春期组(E组)56例。分别获取各组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观连续3个心动周期二维动态图像,分析并比较各组左室各节段局部心肌SC及Sr C值。结果侧壁及下壁基底段SC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E组较A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侧壁、后壁及下壁中间段SC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E组较A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间隔、前壁、侧壁及后壁心尖段SC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E组较A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间隔、后间隔基底段及中间段、前壁基底段、中间段Sr C值大致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E组较A组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年龄正常儿童左室局部心肌周向收缩功能分布存在不均一性,主要体现为幼儿期与青春期之间的差异,但随年龄增长具有一定的规律,表现为SC随年龄增长而递增,Sr C随年龄增长递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其早期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138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68例(未见冠状动脉狭窄)、A组28例(冠状动脉狭窄率50%)、B组22例(50%≤冠状动脉狭窄率75%)和C组20例(冠状动脉狭窄率≥75%)。应用2D-STI测量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中各缺血心肌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BAS-ls、MID-ls、APE-ls)、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BAS-cs、MID-cs、APE-cs)、收缩期径向应变峰值(BAS-rs、MID-rs、APE-rs),并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各参数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率≥75%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其截断值并计算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B组APE-ls较对照组减低,C组BAS-ls、MID-ls、APE-ls、MID-cs、APE-cs较对照组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余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缺血心肌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率≥75%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53),以-17.5%为截断值,其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71.4%。结论无明显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其缺血心肌节段的收缩功能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减低;应用2D-STI技术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进一步推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各层及各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60例血压和冠状动脉正常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内层、中层和外层及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GLS)和圆周应变峰值(GCS),以及各节段的径向应变峰值(GRS),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纵向、圆周和径向应变的差异。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左室心肌GLS和GCS均由内而外逐层递减、从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段增加(P<0.01),GRS对照组心尖段较中间段及基底段明显减低(P<0.05),病例组GRS心尖段较基底段明显减低(P<0.05);病例组各层及各节段GLS均较对照组对应层次和对应节段明显减低(P<0.05),GCS中间段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GRS心尖段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射血分数降低前已存在左室心肌和收缩功能损伤,心脏长轴方向的收缩功能和中下份心肌受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左室扭转运动的特点及规律性.方法 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1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结果分成心肌梗死组(60例)、心肌缺血组(31例)及对照组(26例),常规超声测量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LVDs,LVDd)、容积(LVVESV,LVEDV)及射血分数(LVEF),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后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及Tei指数,运用STI技术分析左室二尖瓣水平与心尖水平旋转运动、整体扭转运动,测定旋转角度/率、扭转角度/率.结果 与心肌缺血组及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LVDd、LVDs、LVEDV、LVESV及Tei指数均增大,LVEF及S'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及心肌缺血组左室心尖水平旋转角度/率、二尖瓣水平旋转率、扭转角度/率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心肌梗死组减低更为显著(P<0.01).左室整体的扭转角度与LVEF呈较强的正相关(r=0.618,P<0.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左室整体的扭转运动受损越明显,以心肌梗死组减低更为显著.应用STI评价左室的扭转运动与常规超声参数相比较,能更好地反映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心室收缩运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期形变及解旋运动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1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结果分成心肌梗死组(60例)、心肌缺血组(31例)及对照组(26例).常规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A)及二尖瓣后瓣环的运动速度(E'、A'),计算E/E'.运用STI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期各方向应变率、解旋率.结果 与心肌缺血组、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组E/E'增大,纵向、径向、圆周方向舒张早期及晚期应变率、解旋率减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组仅解旋率、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舒张早期与晚期圆周方向应变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TI技术能有效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期各方向的形变及解旋运动;与常规超声参数相比较,左心室舒张期径向、圆周方向应变率及解旋率能更早地反映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减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和32例对照者接受二维超声检查,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心尖长轴观、心尖两腔观和四腔观以及左室短轴观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图像,测量自心电图QRS波起点至左室在心尖长轴观上的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sl)及胸骨旁短轴观上的收缩期径向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 Tssr,Tssc).计算左室各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Tssr-SD,Tssc-SD)及节段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sl-Dif,Tssr-Dif,Tssc-Dif),以左室短轴观乳头肌水平前室间隔和后壁的径向应变的达峰时间之差(TAS-POST)≥130 ms作为左室收缩不同步标准,同时测量18个心肌节段纵向应变峰值与收缩末应变的差值之和作为纵向应变延迟指数(LSDI),LSDI≥25%作为左室不同步标准.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同步性参数较对照组增加(P <0.001或P<0.05);心肌缺血组同步性参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 LSDI与TAS-POST呈正向线性相关(r=0.676,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中,LSDI检测左室不同步敏感性高于TAs-POST(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技术能准确评价左室不同步性,LSDI与TAS-POST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缺血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室壁运动正常的心肌缺血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探讨二维纵向应变检测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4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28例对照者接受二维超声检查,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心尖长轴观、心尖两腔和四腔观的图像,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纵向应变、18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均值(SL18)和12节段(除外6个心尖节段)纵向应变均值(SL12)。结果 冠心病组缺血节段的纵向应变及整体纵向应变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无论正常组还是冠心病组,心尖节段纵向应变均明显高于基底段和中间段,SL18与SL1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表明SL18诊断心肌缺血的截断值为-18.8%,敏感性为80.2%,特异性为74.1%;SL12诊断心肌缺血的截断值为-17.8%,敏感性为81.7%,特异性为85.6%。SL12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与SL18接近,但特异性较SL18明显增高。结论 二维纵向应变均值能较敏感地发现心肌缺血,12节段的二维纵向应变均值较18节段能更准确地评价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评价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应的心肌节段的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the systolic peak radial strain,RS)和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he time to systolic peak radial strain,TRS).方法 拟诊冠心病患者87例,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有心肌节段按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分为5组:0级组,冠状动脉无狭窄;1级组,冠状动脉狭窄≤25%;2级组,冠状动脉狭窄>25%~≤50%;3级组,冠状动脉狭窄>50%~≤75%;4级组,冠状动脉狭窄>75%.运用3D-STI自动测量左心室壁16个节段的RS和TRS,采用心率对所有时间值进行校正.结果 0级组、1级组和2级组各节段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组和4级组较0级组、1级组和2级组病变冠状动脉相对应的部分节段RS减低;4级组较3级组RS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级组和1级组各节段T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级组、3级组和4级组病变冠状动脉相对应的部分节段TRS较0级组和1级组延迟;3级组和4级组较2级组TRS延迟;与3级组比较,4级TRS相对提前,冠状动脉病变相对应部分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心室壁冠状动脉病变相对应节段的RS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减低,TRS随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延迟.重度冠状动脉狭窄(>75%)时,病变冠状动脉相对应节段TRS较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50%~≤75%)组有提前的趋势.3D-STI可以评价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PCI)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TI技术测定30例AMI患者PCI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左心房储备功能、管道功能及辅泵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与30名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者PCI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LVEF、E、E/A均下降,A均升高,LAVmin、LAVmax、LAVp、LAAEF、mSRa均升高,mSRs、LAPEF、mSRe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CI术前比较,AMI患者PCI术后1周左心房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LVEF、E、E/A升高,A下降,LAVmin、LAVmax、LAVp、LAAEF、mSRa下降,mSRs、LAPEF、mSRe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CI术后1周比较,AMI患者PCI术后1个月LVEF、E、E/A升高,A下降,LAVmin、LAVmax、LAVp、LAAEF、mSRa下降,mSRs、LAPEF、mSRe升高(P均<0.05).结论 STI技术可以评价AMI患者左心房功能及PCI术对左心房功能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30例AMI患者接受PCI治疗,分别于PCI前、治疗后3~7天、治疗后3个月时采集左心室短轴及心尖切面图像。应用STI技术检测各梗死心肌节段应变参数: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峰值(LSpeak、RSpeak、CSpeak)及达峰时间(TPSLS、TPSRS、TPSCS);左心室短轴基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Ptw base、Ptw apex)及旋转角度达峰时间(TPtw base、TPtw apex);并计算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及扭转角度达峰时间(Ptw、TPtw)。另选30名正常人作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MI患者PCI术前及术后各梗死心肌节段LSpeak、RSpeak、CSpeak较正常人减低,TPSLS、TPSRS、TPSCS较正常人延迟;Ptw base、Ptw apex、Ptw较正常人减低,TPtw base、TPtw apex、TPtw较正常人延迟(P均<0.05)。与PCI治疗前比较,PCI治疗后3~7天内各梗死心肌节段LSpeak、RSpeak、CSpeak增高,TPSLS、TPSRS、TPSCS缩短(P均<0.05);PCI治疗后3个月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均<0.05)。与PCI治疗前比较,PCI后3~7天内Ptw base、Ptw apex、TPtw base、TPtw apex、Ptw、TPtw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随着微循环再灌注时间的延长,PCI治疗后3个月时Ptw base、Ptw apex、Ptw较PCI治疗前及PCI治疗后3~7天内均有所增高,TPtw base、TPtw apex、TPtw亦缩短(P均<0.05)。结论 PCI治疗能有效改善AMI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改善明显。2D-STI可准确评价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CA)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HLVH)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5例CA(CA组)、20例HLVH(HLVH组)及2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二尖瓣、乳头肌和心尖水平左心室短轴及心尖四腔、三腔、二腔心脏切面图像,应用QLab 8.1软件测量左心室壁16节段收缩期圆周(CS)、径向(RS)及纵向(LS)峰值应变,计算各水平的平均CS、RS、LS及整体CS、RS、LS(GCS、GRS、GLS);针对上述各参数绘制ROC曲线。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CA组各水平CS、RS、LS及GCS、GRS、GLS明显减低(P<0.001);HLVH组GCS、GRS、GLS减低,各水平LS及心尖CS、乳头肌水平RS减低(P<0.05);②与HLVH组相比,CA组各水平CS、RS、LS及GCS、GRS、GLS减低(P<0.001)。③ROC曲线分析显示GCS、GRS、GLS鉴别CA和HLVH较DT、E/e准确率高(曲线下面积分别0.88,0.90,0.99 vs. 0.74,0.82),以GLS>-12.91%为界值鉴别二者具有最高敏感度(100%)和特异度(95%)。结论 STI可评价CA患者和HLVH患者左心室各方向心肌收缩功能;GLS鉴别二者较为准确、实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价高尿酸血症(HU)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25例高尿酸血症患者(HU组)和30例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收缩末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Simpson双平面法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不同狭窄程度缺血患者左心室心肌局部应变变化。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13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狭窄组(104例),另将狭窄组分为轻度狭窄亚组(A亚组,n=34)、中度狭窄亚组(B亚组,n=36)和重度狭窄亚组(C亚组,n=34)。测量LAD供血区域心肌的应变指标:峰值径向应变(PLS)、峰值面积应变(PAS)、应变显像舒张指数(SI-DI),分析2D-STI及3D-STI测值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3D-STI的PLS较2D-STI值偏低(P<0.05),相关性良好(r值:0.58~0.76)。A亚组PA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亚组全部节段及B亚组前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前间隔中间段及前间隔心尖段的PAS值减低(P<0.05),C亚组全部节段及B亚组前壁基底段及心尖段、前间隔中间段及前间隔心尖段的SI-DI值减低(P<0.05);与B亚组比较,C亚组的前壁中间段及心尖段的PAS值减低(P<0.05),前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和前间隔心尖段的SI-DI值减低(P<0.05)。结论 3D-STI可有效评估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纤维早期形变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