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腹腔镜监护下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对体积大、宫腔操作复杂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效果观察及护理要点总结。方法: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监护下行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31例。结论: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安全、可靠,做好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子宫肌瘤中潜在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妇女,此类肌瘤占总数10%左右。此病可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明显临床症状。治疗上有局限性,以往仅能单纯行药物止血治疗,严重者行子宫切除术,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子宫切除又造成患者机体上较大的损伤。目前,随着宫腔镜手术的发展,黏膜下子宫肌瘤已可在官腔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官腔镜电切术临床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B组采用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与B组相比较,A组患者术中出血少(24.9±7.8)mL,住院天数在(3.34±1.43)d。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大(109.23±49.21)mL,住院天数在(7.25±2.12)d,A组明显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粘膜下肌瘤采用官腔镜电切术,能够为患者减轻痛苦,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在手术期做好护理,直接影响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官腔镜下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病例的护理,得出如下体会:官腔镜电切术是一项新型、微创妇科诊疗技术,大大提高对官腔内疾病的诊疗水平。具有免受开腹的痛苦。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者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月随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本组发生子宫穿孔1例,随即开腹切除子宫。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对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黏膜下子宫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成功妊娠后的入院待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入院待娩的84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妊娠结局(顺产、剖宫产、胎吸、产钳分娩)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产妇所占比例。结果 2组顺产、剖宫产、胎吸、产钳分娩情况及分娩时间、出血量、输血产妇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CRM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金标准术式,且不会增加产妇的剖宫产率,基本上不会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宫腔镜引导下电切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某院行宫腔镜引导下电切术子宫肌瘤60例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肌瘤均一次切除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9.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5ml,均未出现子宫穿孔等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月无再发肌瘤,月经均恢复正常或较术前减少,血红蛋白较术前升高。结论:经官腔镜引导下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能很好的保全子宫、术后恢复时间短等特点,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集合药物治疗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宫腔镜电切结合口服米非司酮的子宫肌瘤9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88例1次成功,2例需再次手术,1次手术成功率97.9%,术中出血量少,切除肌瘤多,血钠下降快,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6个月,全部月经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电切术集合药物治疗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术前做好特殊仪器设备,物品及患者的准备,熟悉手术步骤,主动配合。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完好的仪器设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宫腔镜电切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53例观察组和5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与子宫动脉栓塞术相比,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宫腔镜电切术在妇科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在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保存生育能力的同时切除肌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2003年2月-2006年10月,本院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5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对60例行宫腔镜电切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0例行宫腔镜电切的手术患者子宫穿孔2例,出血1例,出现并发症的比例为5%。结论:恰当的护理配合是保障手术顺利及良好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金莉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2847-2847
宫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纤维光源内窥镜直接观察宫腔这一盲区并可对子宫内良性病变进行切割的微创技术,其具有术时短,创伤小,疗效直观、确切,恢复快等优点。我院2004年11月-2005年8月应用宫腔镜双极电切手术系统行宫腔内电切术34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黏膜下肌瘤经宫腔镜电切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创伤小,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粘膜下肌瘤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同时可以保留生育功能,在围手术期做好护理工作,能够促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王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1):103-103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措施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行宫腔镜手术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70min,平均出血量为70ml。住院时间最长的为8天,最短为4天。共出现并发症54例,其中出血39例,子宫穿孔10例,心脑综合征5例。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具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护理配合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施行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72例,其中0型19例,Ⅰ型37例,Ⅱ型16例,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16例中2例为多发肌瘤,未一次全部切除,但切除范围〉80%,术后2月再行二期手术。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是安全有效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36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36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器械仪器的保养,严格无菌操作和护士熟练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纵隔子宫的形成是由于胚胎发育时两侧副中肾管汇合后纵隔未被吸收而形成,可分为完全及不完全性纵隔,是常见的子宫畸形之一,发病率0.009%~12.000%。子宫纵隔不孕者较多,妊娠流产率26.000%-94.000%。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子宫纵隔电切术,具有直视、安全、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安全性高并能同时处理腹腔内病变等优点,且术后短时间内能妊娠,可明显改善生殖结局,2003年1月-2006年2月,本院采用腹腔镜联合官腔镜对9例患者行子宫纵隔电切术,效果满意,现将于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者48例,黏膜下子宫肌瘤中0型25例,Ⅰ型18例,Ⅱ型5例。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2%,0型、I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子宫肌瘤中切除范围≥80%者3例,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除1例发生水中毒外,其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是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B超监测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