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聚羟基丁酸酯 (Polyhydroxybutyrate ,PHB)与PluronicF 12 7复合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研究。方法 传代培养健康成年大白兔软骨细胞 ,将第 3代细胞制成浓度为 5× 10 7 ml悬液。取悬液 1ml接种到PHB支架上 ,另取 1ml细胞悬液与 2 5 %PluronicF 12 7在 4℃条件下均匀混合后接种到PHB支架上 ,形成两种不同的细胞 支架复合物 ,A :PHB 软骨细胞 ;B :PHB PluronicF 12 7 软骨细胞。体外培养 1周后植入兔自体背部皮下。 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①A、B两组均有软骨形成 ,组织学染色有软骨细胞存在并分泌酸性粘多糖基质。②A组在支架的表面和浅层有较连续的薄层软骨形成 ,细胞数量及基质酸性粘多糖含量较多 ;B组在支架浅层和深部均有大量软骨形成 ,软骨细胞数量多 ,基质酸性粘多糖含量丰富。结论 复合应用PHB与PluronicF 12 7作为支架材料生成的组织工程化软骨质量优于单用PHB ,是组织工程较为理想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
多西他赛Pluronic F68聚合物胶束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DTX)的普朗尼克F68(Pluronic F68)聚合物胶束,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DTX胶束,以L9(34)正交实验优化处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含量;通过透射电镜观察DTX胶束的形态,并进行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的测定;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DTX胶束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DTX胶束的包封率为(89.10±1.50)%,载药量为(0.060±0.003)%,外观形态呈现球形或类球形,粒径为(135.1±3.42)nm,zeta电位为(-10.56±3.52)mV。体外释放结果显示DTX胶束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结论利用纳米沉淀法成功制备了DTX胶束,成型好,粒径小,改善了DTX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普朗尼克/mPEG-b-PLGA混合胶束中两载体配比对载阿托伐他汀钙聚合物胶束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配比的mPEG-b-PLGA、F127载阿托伐他汀钙聚合物混合胶束,用激光粒度分析仪(DLS),稳态荧光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UV)等对其粒径、临界胶束浓度、载药量以及体外释放的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混合胶束在载药量、稳定性等方面都由于单一普朗尼克胶束,通过药物体外释放试验比较,在24h时,混合胶束的释放量明显提高,药物更完全的释放。结论在普朗尼克载阿托伐他汀钙胶束的制备中加入一定比例的mPEG-bPLGA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其性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胶束(polymeric micelles)通常由具有两亲性或带有反向电荷的共聚物在水中聚集而成。疏水性嵌段和亲水性嵌段构成胶束的核-壳结构。拥有亲水性外壳以及纳米级粒径(约为10-100nm)的聚合物胶束不仅能够使其不易被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RES)识别吞噬,并且可以通过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效应)实现药物胶束对癌组织和炎性组织的被动靶向作用。聚合物胶束可以作为抗癌、抗炎、基因治疗药物的载体。本文总结并分析了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包括胶束的分类组成、制备、胶束的特征、药物胶束的释放以及聚合物胶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研制CI-921混合胶束(CI-Micelles),建立CI-Micelles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并对胶束进行处方优化和体外表征。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I-Micelles,通过透析法分离CI-Micelles的游离药物和载药胶束,测定药物含量,得到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值,利用方程拟合法推算出CI-Micelles包封率和载药量的真实值。考察聚合物的总量、两种聚合物用量的比例和水合介质的种类对胶束粒径分布、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考察载药胶束4 ℃下6 d内的放置稳定性。结果表明,以总聚合物浓度为72 mg/mL,Pluronic F127与Solutol HS15质量之比为1∶2,5%葡萄糖溶液为水合介质时制备的CI-Micelles具有最佳的包封率(>90%)和粒径分布(17~25 nm,分布系数<0.210),在4 ℃下放置6 d,包封率及粒径均无显著变化。本实验所建立的新型包封率的测定方法——透析拟合法可以用来考察难以达到漏槽条件的弱碱性药物小粒径胶束的包封率。利用混合配比的聚合物材料Pluronic F127和Solutol HS15制备的CI-Micelles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载有杨梅素(myricetin,Myr)的聚乙二醇-聚乳酸(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c acid,mPEG-PLA)/Pluronic F68混合胶束(mixed micelles,MMs),并对Myr-MMs进行表征及体外释放研究。方法通过丙酮溶剂挥发法研制Myr-MMs,以单因素及L9(34)正交实验优化处方及其工艺;并对制得的载药MMs的粒径、Zeta电位、外观形态、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放进行研究。结果最优处方制得的MyrMMs的包封率为(84.65±0.98)%、载药量为(2.73±0.03)%;透射电镜下观察Myr-MMs呈球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无粘连;粒径为(41.74±0.27)nm,多分散系数为0.115±0.004;Zeta电位为(-25.47±1.22)mV;体外释放研究发现,MMs体外释药过程近似符合Weibull释药模型:ln(ln(1/(1-Q/100)))=0.927 1lnt-2.057 6(r=0.953 8)。结论利用丙酮溶剂挥发法成功研制了Myr-MMs,其成型好、粒径小、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且Myr经mPEG-PLA/Pluronic F68包裹后其体外释放显示出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丙烯酰氯对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127进行了化学结构修饰,得到反应活性衍生物。研究了该衍生物在水性溶液中形成不可逆水凝胶的条件,应用光子相关光谱和粘度测定技术研究了该衍生物在不同温度下以及不同溶剂中的凝聚性质。结果表明:溶液中凝聚微粒的大小与其浓度有关,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一旦发生交联,微粒相互结合成凝胶,扩散系数显著下降。衍生物的水溶液和乙醇-水(30:70)混合溶剂的增比粘度在各种温度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在较低温度下,两种溶液的粘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旨在使用普朗尼克F127(F127)和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制备自组装胶束,提高和厚朴酚(HK)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抗肿瘤活性.方法 负载和厚朴酚F127/TPGS二元混合胶束(HK-M)最佳处方采用乙醇溶剂蒸发法制备,以透射电镜(TEM)、HPLC对其进行表征,用透析袋法测定HK-M中HK的...  相似文献   

9.
10.
阿奇霉素片剂的溶出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片剂溶出度。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片剂含量 ,并按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 )规定的方法测定溶出度。结果 阿奇霉素普通片和分散片在 12 0min时的累积溶出量均 >75 % ,符合药典规定。两两比较显示 ,普通片中 4厂与 2厂的t63 .2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余各厂普通片的t50 、t63 .2 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1)。分散片中C厂与F厂的t50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F厂与E厂、C厂、A厂 ,E厂与C厂、A厂 ,C厂与A厂的t63 .2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余各厂产品的t50 、t63 .2 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阿奇霉素普通片溶出度差异相对分散片大。  相似文献   

11.
药用辅料作为药物制剂中不可缺少的组分,通常被认为是惰性物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普朗尼克(pluronic)常用来增加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改善难溶性药物在体内生物利用度差等问题,但有研究表明,普朗尼克对某些药物的转运与吸收具有一定的影响[1-3].因此,研究普朗尼克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与分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生物反应器中血清和PluronicF68对杂交瘤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物理机理。实验发现当生物反应器中流体主体Kolmogorov湍流涡旋尺度与细胞大小相当或小于细胞时,血清和PluronicF68未能对细胞提供保护作用。而当气泡是导致细胞破损的主要根源时,它们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均十分显著,尤其是PluronicF68,在其浓度为1g/L时,完全防止了气泡对细胞的破损作用。通过泡沫分馏实验、热力学分析和表面张力测定,证明它们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建立在表面活性基础上。通过改变系统的界面特性阻止细胞在气泡表面的吸附,从而有效地消除气泡对细胞的破损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素微囊。 方法 以包封率为指标,比较不同囊材的包封情况;以微囊产率为指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和设计确定喷雾干燥条件;对制备的微囊进行体外释药研究。结果 以PVA 作为囊材,囊材与药物比例为3∶1,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90 ℃,蠕动泵进样速率36 r/min,微囊包封率为85.0%,产率为56.1%,70%以上微囊粒径在6~12 μm。 结论 制备丹参素微囊工艺合理,产品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庆保  刘健  万磊 《安徽医学》2010,31(2):131-134
目的探讨CD4+CD25+CD127-调节T细胞(Treg)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20正常健康者分为两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调节T细胞的表达频率,检测两组实验室指标,观察两组实验室指标与调节T细胞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组白细胞(WBC)、免疫球蛋白A(IgA)、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糖酸蛋白(α1-AGP)、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红蛋白(Hb)、CD25+T细胞、CD4+CD25+T细胞、CD4+CD25+CD127-T细胞的表达频率降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D25+T细胞与Hb、IgM、ESR呈正相关,CD4+CD25+CD127-T细胞与IgM呈正相关(P〈0.01或P〈0.05);CD25+T细胞与RBC、IgA呈负相关,CD4+CD25+T细胞与补体C4呈负相关,CD4+CD25+CD127-T细胞与ASO呈负相关(P〈0.05)。结论CD4+CD25+CD127-Treg在RA患者的外周血中显著降低,并且与疾病的活动性高度相关,说明调节T细胞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早期检测可能为RA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