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余晓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5):480-481
通心络胶囊是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多种中药成分组成的新型纯中药制剂,临床多用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治疗,文献报道[1]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我们在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7例,在降压和调脂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普伐他汀、通心络胶囊,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疗程14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心率、血压变化等。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降压效果及改善心率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能有效降低血压,疗效确切,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理想用药之一。 相似文献
3.
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配对分为常规(卡托普利)降压治疗组及通心络胶囊治疗组,每组30例;同时收集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血浆中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通心络组与常规组血压下降明显(P均<0.05),但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②经通心络治疗后ET明显下降,NO明显升高 (P均<0.05),但与常规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减少ET和增加NO的作用,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有效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井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卡托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观察组,n=40)或卡托普利(对照组,n=40)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0%,大于对照组患者疗效(75.00%)。结论卡托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脑梗塞 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丹参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实验室指标(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7%,对照组为72.2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等各项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具有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等作用、能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少迟发性神经元损害,改善脑梗塞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通心络胶囊为治疗和预防脑梗塞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通心络胶囊治疗心绞痛8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心络胶囊的功能为益气活血通络、搜风解痉止痛,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1]。笔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8例心绞痛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冠心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随机分为通心络组(治疗组)82例,对照组36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心绞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次数、发作平均持续时间的变化及疗效判定。结果: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3.9%;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平均发作次数(3.13±1.15)次,平均持续时间为(3.7±1.2)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发作次数为(2.42±1.21)次,平均持续时间为(2.4±0.8)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的发作频率及平均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基础疗法治疗心绞痛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3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治疗一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CSS)、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CSS、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CCSS、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粘度,高切粘度、中切粘度、低切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血液粘度,疗效确切,是治疗安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对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6例,根据是否使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分别为联合用药组(38例)和氢氯噻嗪组(38例),联合用药组采用氨氯地平(每次5 mg,每日1次)联合阿托伐他汀(每次10 mg,每日1次);氢氯噻嗪组采用氢氯噻嗪(每次6.25 mg,每日1次)进行治疗,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联合用药组和氢氯噻嗪组患者的血压、微量尿蛋白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在治疗后8周的收缩压为(140.25±11.94) mm Hg、舒张压为(84.38±8.75) mm Hg均分别低于氢氯噻嗪组患者的收缩压(84.38±8.75) mm Hg、舒张压(87.25±8.83) mm Hg;治疗后8周的微量尿蛋白为(15.39±5.28) mg/L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患者的(29.37±13.21) mg/L;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为(1558.31±278.55) cm/s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患者的(1701.63±529.62) cm/s(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80例中西医诊断明确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 ,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口服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变化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心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及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等方面 ,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通心络胶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 ,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何巧平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2(4):210-2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Q)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通心络组(治疗组),疗程为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有2例发生心肌梗死(6.2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佐治糖尿病心肌病的药物疗效。方法:将纳入对照研究的72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36例给予降血糖、降血压、调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再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液流变学、心脏结构及功能参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BG、PBG、Hb A1c血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ηb、ηp、Fg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Ad、LVEDd、IVSd、LVPWd心脏结构指标水平和EF、FS、PE、PA、E/A心脏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佐治糖尿病心肌病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心肌重构,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均在常规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通心络加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对照组服用SASP;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沉和C反应蛋白指标的差异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上述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SAS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有关实验室指标效果明显且迅速,具有一定优势,临床使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硝苯地平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渡分中心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120例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胶囊,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晨间SBP、夜间SBP及DBP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晨间DBP较治疗前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晨间SBP及DBP、夜间SBP及DBP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显效率为51.67%,总有效率为93.23%,研究组治疗显效率为71.67%,总有效率为98.3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降压效果好,平稳,维持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随机选择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连续治疗8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84.0%)与对照组(80.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44.0%)患者显效率高于对照组(2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在治疗8周之后患者SBP、DBP得到明显下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1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7例。A组给予缬沙坦治疗,80mg/次,1次/d,口服;B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10mg/次,1次/d,口服;C组给予缬沙坦40mg/次,1次/d,氨氯地平5mg,/次,1次/d,口服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C组有效率高于A、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剂量奈件下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华法林治疗心房纤颤患者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长期服用华法林的心房纤颤患者58例,持续每天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29例作为对照组,在常规使用华法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的2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监测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加服通心络胶囊5天后开始INR显著增高,并可明显减少华法林用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共发生5例轻微出血(牙龈/鼻腔出血、皮肤瘀斑)。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但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对照组(51例)患者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降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20%,对照组为7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单用氨氯地平片,且耐受性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