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苗药黔产槲蕨、三叉蕨、乌毛蕨、车前蕨、剑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和研究等。结果:基本弄清了苗药黔产槲蕨、三叉蕨、乌毛蕨、车前蕨、剑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贵州有槲蕨、三叉蕨、乌毛蕨、车前蕨、剑蕨科植物共50种,可作药用植物23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黔产卷柏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考察、采集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结果 基本明确了黔产卷柏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 贵州有卷柏科植物共34种,可作药用的植物23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3.
黔产木贼科等4类药用植物的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黔产木贼科、瓶尔小草科、海金沙科、骨碎补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结果 基本弄清了黔产木贼科、瓶尔小草科、海金沙科、骨碎补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 贵州有木贼科、瓶尔小草科、海金沙科、骨碎补科植物共20种,可作药用植物17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黔产稀子蕨科、鳞始蕨科、中国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方法.结果 基本弄清了黔产稀子蕨科、鳞始蕨科、中国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 贵州有稀子蕨科、鳞始蕨科、中国蕨科植物共33种,可作药用植物18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对黔产水龙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基本弄清了黔产水龙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贵州有水龙骨科植物共86种,可作药用植物66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黔产紫萁科、里白科、碗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进行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结果 基本弄清了黔产紫萁科、里白科、碗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资源分布情况.结论 贵州有紫萁科、里白科、碗蕨科植物共29种,可作药用植物16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贵州产金星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结果 基本弄清了贵州产金星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 贵州有金星蕨科植物共56种,可作药用植物26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对贵州产蹄盖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基本弄清了贵州产蹄盖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贵州有蹄盖蕨科植物共100种,可作药用植物24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黔产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结果 基本弄清了黔产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 贵州有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植物共50种,可作药用植物22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摸清黔产海桐花属、茴芹属和糯米团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产海桐花属、茴芹属和糯米团属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分布有蔷薇属、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资源17种,其中,蔷薇属14种,南五味子属3种,作为贵州民族习用药,部分种类具有固精、缩尿、涩肠、止带等功效,部分种类可用于治疗烧烫伤、不孕症等。  相似文献   

11.
贵州药用植物种类与分布的修订(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修订 ,确认贵州马兜铃科、石竹科、防己科、八角科和木兰科药用植物的种类。方法 :对《贵州中药资源》等资料记载贵州有分布的种名、拉丁学名、地理分布进行考订。结果 :发现 2 7种贵州不产 ,2 1种 2变种拉丁学名有误 ,新增补 8种。结论 :贵州现有马兜铃科药用植物 2 2种 2变种 ,石竹科 2 9种 1亚种 1变种 ,防己科2 3种 2变种 ,八角科 7种和木兰科 2 4种 1亚种。  相似文献   

12.
基于九龙藤、四块瓦等品种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的需要,为调查明确贵州产羊蹄甲属、金粟兰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以及资料考证研究等方法,对九龙藤等贵州产羊蹄甲属、金粟兰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粟兰属植物有7种、羊蹄甲属属植物有6种作为贵州习用民族药物使用,其中5种为《贵州省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2003年版)收载品种"四块瓦"、"九龙藤"的法定来源,其他植物则在贵州具有广泛药物应用的传统。金粟兰属、羊蹄甲属植物在贵州多有分布,民间也将其作为传统药物加以应用,而系统的现代研究资料较少,应通过资源调查,进一步结合药效学、生药学、化学成分的研究,以期获得药用植物新资源,为贵州中药现代化提供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13.
为对南蛇藤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等,对苦树藤等贵州产南蛇藤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基本调查摸清贵州产南蛇藤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南蛇藤属植物有11种作为贵州习用民族药物使用,其中,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苦皮藤作为法定品种收载,其他品种作为贵州民间传统药物拥有广泛的用药基础和经验.通过对该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为南蛇藤进一步的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贵州药用植物种类与分布的修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贵州药用植物的基原进行了研究,对误载的种类和不正确的拉丁学名进行考证.方法:对<贵州中药资源>等专著收载的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和拉丁学名进行修订.结果:发现17个科的98种4变种为误载或拉丁学名错误.结论:纠正了贵州药用植物的基原、拉丁学名等问题,为贵州药用植物标准化、科学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和研究,确认贵阳市禾本科药用植物的种类与分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并结合全省中药资源普查资料及标本,对贵阳市禾本科药用植物进行物种、地理分布、功效等考订。结果:发现贵州药用植物新资源24种,贵阳市首次药用记录1种,新增补3种,贵州不产5种,1种拉丁学名有误。结论:贵阳市现有禾本科药用植物72种4变种。  相似文献   

16.
湖南五味子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湖南省五味子科植物标本的研究,本文确认湖南省产五味子科植物11种2变种,其中10种2变种有药用功能,这些药有植物分布了于湖南省的31个县成或市,本文对湖南省五味子科植物作了分种检索表,记录了各种药用植物的分布和各自的主要医药用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贵州菊科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种和药用新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及功效,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及资料考证相结合。结果:发现贵州菊科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种5种,药用新资源42种。结论:贵州菊科药用新资源种类较多,但部分种的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较少,这些药用新资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药用植物的种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考察、资料查阅、标本的采集和鉴定、以及石松类药用植物蕴藏量的调查等研究方法。结果基本掌握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药用植物的种类情况。结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药用植物有2科,4属,21种。  相似文献   

19.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传统药物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i ZF  Wang XQ  Xiao PG  Liu Y 《中药材》2012,35(1):20-23
目的:系统整理、总结、归纳出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功效及民间使用情况,为该科民族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资源调查、整理国内各大标本馆标本原始记录、查阅文献记载。结果:(1)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有7种,本草书籍中记载有3种;(2)同种药用植物常常作不同民族药应用;(3)7种民族药的传统疗效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这些传统疗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传统疗效显著、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广泛,但绝大部分民族药缺乏深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杨婵  陈鹏英  罗建 《中药材》2023,(7):1624-1631
目的:基于青藏高原二次科考项目对南迦巴瓦峰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整理,为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发掘利用及传统医学和制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资料。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鉴定与文献资料查阅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内药用植物进行了种类构成、生活型组成、分布区类型等方面的分析比较。结果:该区域有药用植物141科556属1 023种(含变种);物种组成以寡种科(2~5种)最多,占总科数的37.59%;生活型以草本药用植物居多,占总种数的58.56%;在草本药用植物中,又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49.76%;入药部位最多的是全草类,其次是根及根茎类;该区域药用植物区系分布特点表现为以热带分布为主,且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趋势;民族药有109科345属508种,占该区域药用植物的总数近一半。结论:南迦巴瓦峰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具有浓郁的多民族地方特色。建议针对资源丰富的民族药用植物展开专项研究,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以便充分发挥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