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患者 ,女 ,6 8岁。因反复右腹部疼痛 1年 ,再发1周入院。门诊拟诊为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伴感染。入院检查 :神志清 ,精神差 ,T3 7.5℃ ,P80次/min,R2 0次 /min,BP1 1 0 /75 mm Hg(1 mm Hg=0 .1 3 3 k Pa) ,巩膜黄染 ,心率 80次 /min,律齐 ,心电图、血电解质、肾功能、胸片均正常。入院后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 ,行胆囊摘除和胆总管探查 ,术后第 7天拆线 ,切口愈合良好 ,术后第 9天觉皮肤奇痒 ,临时医嘱给予阿司咪唑 1 0 mg× 1 0片 ,每日 1次 ,每次 1片口服。患者未理解医嘱 ,自行将 1 0片在 2 4 h内全部服下 ,服后数小时患者突然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中停搏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DCG监测的心脏停搏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分为二组,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TEAP)及阿托品试验,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HRV).结果器质性心脏病组TEAP各心电生理参数异常,阻断迷走神经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V中度降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阻断迷走神经前后各心电生理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HRV正常.结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致心脏停搏,正确认识迷走神经介导性心脏停搏对评价其预后及患者的正确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69岁。因心悸、胸闷 1W就诊 ,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频发房性早搏 (PAS) ,短暂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PAT)。门诊给予口服心律平 0 15g ,tid ,消心痛 5mgtid ,3d后复查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PAS ,部分呈阻滞型。病人仍继续上述治疗 ,1W后病人感心悸、头晕 ,再次就诊时心电图提示 :窦性心律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因窦房阻滞与呼吸无关 ,考虑药物影响 ,当天入院观察 ,并停用心律平。次日病人仍有头晕伴黑蒙 ,心电图检查 :窦性心律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窦性静止(R -R间期 2 7s) ,PAS ,短阵PAT。因长R -R… 相似文献
4.
5.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为临床常用药物 ,其副作用诸见报道。现将因口服小量胺碘酮致窦性静止 1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点 患者女 ,66岁 ,因心慌、胸闷半年 ,加重 3d就诊。临床诊断 :冠心病 ,频繁室性早搏 (PVS) ,心功能Ⅳ级。入院后多次复查血清生化正常 ,其中K+ 4 0 8~ 5 46mmol L。彩色超声多普勒提示 :双房室增大 ,陈旧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二尖瓣、三尖瓣中度返流。入院第 3天停止静滴利多卡因 ,改为口服胺碘酮 0 2g,3次 d ,共服 12次 ,因窦性静止停药。用药期间心电监护 ,并每日描记常规心电图 (图 1)。入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采用顿服负荷量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已开始较广泛的采用随身带药、发作时顿服,所谓“pill-in-the-pocket”的治疗方法,大量病人的应用未见窦性静止的报道。我们见到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顿服负荷量普罗帕酮后房颤转为房扑随之出现窦性静止再转为窦性心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静止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5岁,因“发热、头痛、腰痛7d伴胸闷气促1d”入院。入院7d前出现发热、头痛、腰痛,3d前尿量减少,日尿量400ml,在当地医院拟“肾综合征出血热”住院治疗。查肾功能:尿素氮23.93mmol/L,肌酐516〉mol/L,行血液透析及抗病毒对症治疗。病程第8天出现胸闷、气促,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40次/min,经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治疗效果不佳,转我院治疗。即往无心脏病史。体检,体温36.4C,脉搏4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71/101mmHg(1mmHg=0.133kPa),急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侧腋下皮肤可见出血点,颜面及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咽部充血,扁桃体不肿大。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性 ,2 8岁 ,发病前一天无明显原因的自感全身酸软乏力 ,因症状不重未介意 ,晚餐饮酒少许 ,进食过饱 ,当晚正常入睡 ,次晨起床时自感胸闷、四肢发麻、活动不灵 ,急送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查体 :T36 .5℃ ,P72次 /m in,R2 0次 /min,BP112 /82 m m Hg,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神志清、查体合作 ,回答问题准确 ,双肺无干湿性音 ,心界不大 ,心率 72次 /min,律不齐 ,每 4~ 7次心跳后有一次长间歇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肝、脾不大 ,双下肢不肿 ,四肢肌力均为 1级 ,肌张力及腱反射较弱 ,痛温觉正常 ;未引出病理反射。辅助… 相似文献
9.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常需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相鉴别。自1994年我们开展食管心房调搏技术以来,对87例窦性心动过缓者进行了窦房结功能检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腺苷及三磷酸腺苷心电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腺苷(adenosine)是一种内源性核苷酸,具有明显的心电生理作用。早在1929年Drury和Szent-Gyorgyi首次报道了外源性腺苷及其有关化合物对哺乳类动物心脏的电生理作用。1930年Honey和Ritchie发现腺苷对人类心脏也具有类似作用,从此开始了对腺苷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但对腺苷心电生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20年,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临床电生理及细胞电生理的发展,对腺苷、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在心律失常诊断治疗及机制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目前腺苷和ATP已广泛应用于终止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的诊断、鉴别诊… 相似文献
11.
膜片钳技术在心电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膜片钳技术在心电生理研究中的应用陈灏珠蒋文平Neher和Sakman于1976年首次报告用膜片钳技术记录了细胞膜离子单通道电流,近20年来这一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进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心电生理深入的研究也离不开膜片钳技术,它的基本方法与经典...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 ,6 4岁。临床诊断 :病窦。心电图 12导联中 ,除长Ⅱ导联及aVR的QRS波之后 0 10s与V5导联QRS波之前0 0 8~ 0 10s分别有 2~ 3个宽大、顶端有切迹 ,时限 0 11s的窦性P波外 ,余各导联QRS波前后均无窦性P波 (图略 )。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 ,QRS波前均无窦性P波 ,R -R间期 1 0 6~ 1 2 8s不等 ,频率 4 7~ 5 7次 min ,QRS波时限、形态正常 ,为交接性逸搏性心律不齐 ,在长R -R间期之QRS波后 0 14~0 2 0s有一逆P- ,P- 深倒而尖。R1 ~R2 夹有两个P- 波 ,且R1 ~R2 与R4 ~R6 、R7~…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5岁.因“发热、头痛、腰痛5d”就诊于当地县级医院.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住院期间出现低血压休克及少尿现象.入院初无心律失常.于发病第5天出现窦性静止,第6天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时体检:体温36.7℃.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7kPa(1kPa=7.5mmHg);神志清.急性病容,结膜充血、水肿,咽部充血.软腭及右腋下可见出血点.两肺呼吸音增粗. 相似文献
14.
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患者,80%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其中快速性恶性心律失常占80%(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除心脏或其他各个系统基础疾病导致的心电基质异常和微观心电重构异常表现外,宏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是很重要的原因。判断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有许多,目前常用的有心率变异性、窦性心率震荡、运动平板变时性等。Lorenz散点图作为经典的研究混沌现象的方法,判断自主神经功能对心电的调控有其独特的图形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0,(1)
患者男性,55岁,因头晕待查,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24 h t-RR散点图中线条有变宽处,且逆向的1 h t-RR散点图呈明晰的3条线状分布,相应的1 h Lorenz-RR散点图呈互相平行的5条线分布,根据逆向出的相应心电图发现了3种节律的窦性心律,且选定的节律谱分别为1 060~1 156ms、974~1 021ms、1 244~1 270ms;节律谱分离,诊断为窦性早搏和窦性逸搏成立。 相似文献
16.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D)原名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是以右心室结构异常伴反复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肌病,亦是青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1995年由WHO正式命名,并列为心肌病的第4种类型[1]。本文报告10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心电生理特征。临床和心电图资料10例患者(表1)9例来自李惠利医院,1例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均符合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39.4±15.67岁。超声心动描记术示8例患者右心室弥漫性扩大,6例右心室流出道增宽,3例右心室游离壁厚薄不均。多数以室性心动过速为首发表现。9例于发作…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期前收缩后窦性搏动 S T T 改变的发生机理。方法:对房性期前收缩40例,室性期前收缩78例。按期前收缩后窦性搏动有无 S T T 改变分为两组(有改变的80例,无改变的3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期前收缩后的窦性搏动 S T T 改变与心电图各间期的长短无关( P > 0.05),但室性期前收缩后的 S T T 改变与室性期前收缩的配对间期有关(即提前量),室性期前收缩的两组比较 P < 0.05。期前收缩后回转周期的长短对 S T T 改变亦有影响,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期前收缩后窦性搏动的 S T T 改变的机制可能与电张力调整有关,是否与基础心脏病或心肌缺血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纪要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主办、亚洲-太平洋心血管病学会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学术会议于1996年9月25~27日在山东济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及工程技术人员代表700余人参...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 ,82岁。临床诊断为贲门癌 ,未行手术作化疗治疗 ,因当天上午服用蟾蜍汤后不久出现反复恶心、呕吐伴腹泻、稀便数次。当地医院就诊随即转入我院。体格检查 :血压 130 /6 0mmHg ,心率 38次 /min ,神志清楚 ,双侧瞳孔等大 ,直径为 0 3cm左右 ,光反射存在。两肺呼吸音粗 ,腹软、腹部压痛不明显 ,双下肢未浮肿。血常规、血电解质及肾功能大致正常。图 1为急诊Ⅱ导联心电图 :未见P波、心室率 38次 /min ,QRS形态正常。下行R3 为窦性夺获。心电图诊断窦性静止、交接性逸搏心律伴窦性夺获。临床诊断 :急性蟾酥中毒。经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