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安义县学龄前儿童奶类饮用情况,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县2所城区幼儿园和4所乡村幼儿园698名3~6岁儿童奶类饮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儿童饮奶率为51.0%,城区和乡村儿童的饮奶率分别为94.2%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每天饮奶量≥250 mL的城区儿童中占22.2%,乡村儿童中占1.4%。城区儿童饮奶率较高,但饮奶量与推荐摄入量相差甚远,乡村儿童饮奶率比较低。结论需要努力提高学龄前儿童的饮奶率和饮奶量,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分析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奶制品饮用情况及监护人饮奶知识现状,为改善该群体儿童饮奶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山东省鲁东、鲁北、鲁南地区9所农村公立幼儿园336名3~7岁留守儿童和218名同龄非留守儿童饮奶现状及其监护人饮奶知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每周饮奶天数中位数为2.00 d,日均饮奶量中位数为64.00 mL,低于非留守学龄前儿童的4.00 d和191.0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鲁东、鲁北、鲁南地区留守儿童日均饮奶量中位数分别为63.66,20.00和50.00 mL;饮奶量≥250mL的比率分别为23.07%,6.52%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4岁、5~6岁、>6岁的留守儿童日均饮奶量中位数分别为32.50,100.00和38.00 mL;饮奶量≥250 mL的人数比率分别为6.26%,10.71%和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奶制品营养及食用知识方面,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监护人存在认识不足.结论 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奶制品摄入量不足,且存在年龄和地区差异.应加强对监护人饮奶知识教育,提高留守儿童饮奶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6—2009年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0~6岁儿童营养不良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4个贫困县农村地区4831名0~6岁儿童,通过调查表进行询问调查、血红蛋白检测等,并测量身高、体重,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计算儿童营养不良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06—2009年甘肃贫困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为24.4%~28.5%。男、女营养不良率仅200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5,P=0.007)。贫血患病率较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升高。1岁组、3岁组和6岁组儿童营养不良率较高。影响儿童营养不良的因素有地区、性别、年龄、民族、母亲文化程度、家庭饮用水源、出生体重。结论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状况仍不容乐观,应及早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了解山东省农村学龄前儿童奶制品消费现状,为改善其奶制品消费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山东省8所农村公立幼儿园435名3~7岁儿童饮奶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学龄前儿童饮奶率为84.2%,每周平均饮奶天数为(4.36±2.76)d,日均饮奶总量为(187.37± 147.98) mL,日均饮奶量≥250 mL的儿童占25.6%,54.1%的家长未能做到每日给孩子饮奶.<4岁儿童每周饮奶天数和日均饮奶量分别为(5.30±2.28)d,(234.01±137.52) mL,均高于4~5岁和≥6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鲁东地区农村儿童每周饮奶天数和日均饮奶总量分别为(5.26±2.19)d,(237.74± 127.20) mL,均高于鲁中和鲁南2个地区(P值均<0.05).人均每日饮奶量与幼儿年龄呈负相关(r=-0.25,P<0.05),与母亲文化程度、每月零食开销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0.30,P值均<0.05).结论 山东省农村学龄前儿童奶制品消费水平较低,且存在年龄和地区差异.应加强对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6-2009年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0~6岁儿童营养不良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4个贫困县农村地区4831名0~6岁儿童,通过调查表进行询问调查、血红蛋白检测等,并测量身高、体重,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计算儿童营养不良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006-2009年甘肃贫困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为24.4%~28.5%。男、女营养不良率仅200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5,P=0.007)。贫血患病率较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升高。1岁组、3岁组和6岁组儿童营养不良率较高。影响儿童营养不良的因素有地区、性别、年龄、民族、母亲文化程度、家庭饮用水源、出生体重。结论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状况仍不容乐观,应及早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3~6岁儿童的奶类消费量与生长发育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我国城乡3—6岁儿童奶类消费量与其生长发育的关系,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数据来自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比较城乡不同饮奶量3~6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城乡3—6岁儿童的饮奶率分别为46.9%和8.2%;城乡3~6岁儿童饮奶量平均为23.8g/d,城市儿童高于农村(P〈0.01);在同一年龄组,城乡儿童饮奶组的身高均高于未饮奶组,4岁、5岁和6岁饮奶组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与未饮奶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饮奶量有关。结论需要进一步提高3~6岁儿童的饮奶率和饮奶量,以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郑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教育现状及营养相关问题,并分析其在市区、郊区、农村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随机抽取郑州市市区、郊区、农村3个不同区域幼儿园438所,每个幼儿园随机抽取1名保健医生,其中市区163名,郊区106名,农村169名,采用统一标准进行面访调查.在园人数、学龄前儿童饮奶量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率比较采用x2检验.排序突出问题的重要性及次序.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 3.1,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结果:市区、郊区、农村等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均数分别为308名、284名和257名.目前政府已采取营养支持措施的幼儿园所占比值为16.6%.市区(89.6%)开展营养教育的幼儿园所占的比率高于农村(76.4%).建立健康档案的幼儿园所占的比率,市区(97.5%)高于郊区(88.7%)和农村(88.2%).郑州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日平均饮奶量为82.4 ml.郑州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不良饮食习惯率,市区(14.5%)、郊区(15.2%)、农村(18.9%)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幼儿园不良饮食习惯排序:边吃边玩、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和睡前吃糖果等,膳食建议排序:水果、鸡蛋、鱼肉及奶类食品,食品安全建议排序:儿童用餐卫生、幼儿园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幼儿园食堂卫生等.结论:农村幼儿园营养教育工作落后于市区和郊区.郑州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日平均饮奶量整体偏低.不良饮食习惯以边吃边玩、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和睡前吃糖果等为主.建议农村幼儿园膳食补充顺序依次为水果、鸡蛋、鱼肉及奶类食品等.建议农村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顺序为儿童用餐卫生、幼儿园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幼儿园食堂卫生等.  相似文献   

8.
营养教育改善学龄儿童饮奶行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营养教育改善学龄儿童饮奶行为的效果,为改善学龄儿童饮奶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唐山市1所小学二~五年级学生716名,先后进行2个月的单纯学校营养教育和家长的营养教育;采用问卷和营养调查,分析营养教育后学生和家长营养知识、饮奶行为和钙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 学生接受学校营养教育后,奶类与钙营养健康知识的答对率均达80%以上,主动饮奶率和钙营养状况均比教育前显提高;家长营养教育2个月后,学生饮奶量,感觉不适率等饮奶行为比单纯学校教育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学校营养教育结合家长的参与是改善学龄儿童饮奶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贵州省部分地区儿童青少年奶类摄入状况,为改善儿童青少年饮奶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17年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在贵州省5个县(区)(花溪区、汇川区、桐梓县、玉屏自治县和水城县)开展的3~17岁常驻儿童青少年日常膳食调查资料。共纳入344名儿童青少年,对其日常奶制品摄入量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344名儿童青少年的总饮奶率为68.9%(237/344),其中,男生饮奶率68.6%,女生饮奶率69.1%;农村儿童青少年饮奶率为59.2%,低于城市儿童青少年饮奶率(80.0%);3~6岁、7~12岁、13~17岁儿童青少年饮奶率分别为75.7%、63.0%和65.6%。344名儿童青少年平均每日饮奶量为123.1g/d,其中,男生平均每日饮奶量为123.7 g/d,女生平均每日饮奶量为122.0 g/d;城市儿童青少年平均日饮奶量为123.1 g/d,农村儿童青少年平均日饮奶量为73.1 g/d;3~6岁、7~12岁、13~17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每日饮奶量分别为124.7 g/d、120.3 g/d和117.4 g/d。结论:贵州省5个县(区)儿童青少年奶摄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2016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生早餐饮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改善贫困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22个省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3种供餐模式随机抽取22 315名三至九年级中小学生进行早餐饮奶等问卷调查,男、女学生各半。由调查员测量学生晨起空腹身高和体重,学生营养状况采用年龄别身高和BMI判断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logistic回归法分析学生早餐饮奶与身高、体重和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 监测学生中有31.4%早餐饮奶;西部地区、女生和低年级学生早餐饮奶比例较高(P<0.05)。监测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比例分别为11.0%和10.0%。控制性别、年龄、民族、地区、父母外出打工情况因素后,早餐饮奶的学生比不饮奶的学生平均身高多0.4 cm(P=0.001);早餐是否饮奶与学生体重、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没有显著关联。结论 早餐饮奶与儿童身高有关联,养成早餐饮奶的习惯对促进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身高增长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文莉  李慧  杨海霞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3):257-258,262
目的 评价营养包对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干预效果,为改善西部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的400名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陇西县和康乐县5岁以下儿童(每天补充1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包)为干预组,并按照干预组儿童年龄和性别情况随机抽取30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1 a后测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分析两组儿童生长迟缓率、消瘦率、低体重率和贫血率等的差异.结果 营养包干预组1 a后0~2岁婴幼儿身长、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值均<0.01),贫血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2 ~4岁儿童消瘦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为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补充营养包,可以显著改善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促进体格发育,对低年龄段的婴幼儿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991-2006年中国9省区7~17岁儿童青少年饮奶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以"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1、1993、1997、2000、2004和2006年6轮调查数据资料为基础,选择连续72 h有完整膳食数据的7~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饮奶(包括液态奶、奶粉和酸奶,不含其他乳制品和乳饮料)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 1991-200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饮奶率和平均每日饮奶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饮奶率从1991年的2.88%上升到2006年的13.88%;人均饮奶量则从1991年的3.90g/d上升到2006年的26.11 g/d.饮奶消费在城乡、家庭收入水平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人均饮奶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目标(300g/d)还有很大差距,膳食钙摄入不足比例仍在97%以上.结论 1991-200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奶类消费状况有较大改善,但仍存在普遍摄入量不足及地区间差异明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海玲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021-2022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农村0-5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探讨影响婴幼儿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的有关因素,为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可行的相应措施,实现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现状的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09年选择商都县和扎鲁特两旗县,共抽查628名0-5岁儿童,分别测量其身高(长)和体重,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相关因素.结果 我区本次调查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低于全国农村儿童平均水平,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分别高于全国农村儿童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农村地区0-5岁儿童营养发育水平较低,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西部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与医疗费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年在西部6省12县贫困农村共调查8141名5岁以下儿童。按WHO推荐标准将调查儿童分为营养不良与营养良好两组,用SAS 9.1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西部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为18.9%;男孩营养不良率(19.9%)显著高于女孩(17.7%,P<0.05);营养不良组近两周内腹泻患病率(9.0%)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患病率(27.9%)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6.9%,25.4%,P<0.05);营养不良组的医疗费用(785.1元)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的医疗费用(696.6元,P<0.05);营养不良儿童的门诊就诊率(27.5%)显著高于营养良好儿童的门诊就诊率(25.0%,P<0.05)。结论西部贫困农村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仍有待改善,营养状况对儿童的患病率及医疗费用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贫困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研究沈瑛1王岩1赵瑜2王丽萍2为了解贫困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改善措施,我们于1990年对怀来、武强、唐县和涞源县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营养监测,下面仅报道有关营养不良方面的结果。一、对象及方...  相似文献   

16.
西部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西部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方法利用科技支撑项目"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缺乏改善适宜技术的研究"资料,对8141名调查对象营养状况进行分析。采用WHO 2006的身高标准体重参考值作为评价标准计算Z评分,应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中国西部6省(自治区)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为14.9%,低体重率为7.4%,消瘦率为3.5%。结论我国西部贫困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仍然较为严重。在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时,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特点和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的因素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儿童饮奶行为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巧克密改变部分学龄儿童不喜欢饮用牛奶的行为,达到利用天然食品补充钙。方法:在牛奶中加人巧克密给100名学龄儿童饮用,观察两周并进行营养知识调查。结果:牛奶中加入巧克密饮用使学生饮奶的比例由45.0%增至88.2%。家长的文化水平和营养知识可以引导学生更科学地利用现有的食物。结论:用巧克密掩盖牛奶中不适的口味和气味,基本能够达到利用天然食品预防缺钙。同时提示营养宣教和饮食习惯的干预是解决我国儿童缺钙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饮奶行为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儿童饮奶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4-5月在成都市选取2所幼儿园707名2~6岁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儿童基本信息、近3个月饮奶行为(饮奶频率及饮奶量)及其家庭因素(家长饮奶行为、家长奶类知识、家长对儿童饮奶态度、家长学历及家庭经济收入)等信息,分析家庭因素对儿童饮奶行为的影响.结果 家长奶类知识知晓率达到80%的占55.87%(395/707).儿童饮奶率为98.59%(697/707),每日饮奶率为84.58%(598/707),日均饮奶量≥300 mL的比例为61.67%(436/7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长日均饮奶量≥300 mL、每天饮奶、饮奶年限≥10年及鼓励儿童饮奶是儿童饮奶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2.969,1569,1.974,2.701,P值均<0.05).结论 家庭因素对儿童饮奶行为有影响,家长积极饮奶态度和良好饮奶行为可促进儿童饮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指数(DBIC),并评价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质量。方法在中国平衡膳食指数(2016年修订版)的基础上,参照学龄前儿童推荐摄入量进行调整,构建DBIC。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膳食调查数据,选取有完整3 d 24 h膳食调查数据的1 634名学龄前儿童,利用DBIC中负端分、正端分和膳食质量距[M(P25,P75)]评价膳食质量,并进行不同地区间差异比较。结果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学龄前儿童谷类摄入均比较充足,DBIC得分依次为0.0(-2.0,6.0)、0.0(0.0,6.0)、4.0(0.0,10.0)和10.0(2.0,12.0)(P<0.001);动物性食物DBIC得分依次为0.0(-2.0,2.0)、0.0(-6.0,2.0)、-4.0(-6.0,0.0)和-6.0(-8.0,-2.0)(P<0.001),农村地区略有不足;四类地区学龄前儿童DBIC蔬菜水果、豆类奶类摄入...  相似文献   

20.
在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第三条中明确提出“多吃蔬果、奶类、大豆”,而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2~17岁儿童)的特殊人群膳食指南中也特别强调每天饮奶的膳食建议.这说明奶类食物对于儿童青少年阶段人群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从市面上选几类热销的奶品,从其营养和原料方面进行一些浅析,来帮助家长从玲琅满目的奶品中做到理性选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