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掌握中国0-17岁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方法通过对近20年(1992-2012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获取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儿童性虐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儿童性虐待研究的测量工具、发生率现状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1测量工具:现有研究比较多的是调查16岁前发生的性虐待,多采用成年人回顾的方式进行调查。常用的测量方法是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对接触性和非接触性性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也有研究者使用标准化的儿童虐待量表。2发生率现状:男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0.2%-23.0%,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4.2%-25.5%;在性虐待发生的性别差异方面,尽管不同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但总体上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高于男性。3危险因素:城市地区儿童遭受性虐待的比例高于农村地区,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的儿童性虐待的报告率高于核心家庭,父、母亲经常在家庭中使用暴力、有不良嗜好、体弱多病、家庭关系紧张等是儿童性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有关儿童性虐待问题的测量方法不一致,现有研究多为成人回顾性调查,有必要在测量工具标准化、全国流行现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儿童虐待作为造成儿童意外伤亡的重要因素,需要了解近年来国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主要内容:该文章围烧以下方面进行了综述:儿童虐待的定义、诊断标准、调查方法、正常及特殊人群的流行情况;儿童虐待发生的可能病因和后果,干预原则与效果.结论: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需要共同努力,不断推进本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86例被虐待儿童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被虐待儿童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寻注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表格及方法和判断标准,回顾性调查和分析1998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86例被虐待儿童的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受虐待儿童男女之比为0.76:1,女孩多于男孩。年龄以3~16岁居多,占60.46%。发病季节以春冬季为主,分别占32.6%和33.72%,虐待方式以身体虐待为主,占45.34%,损伤类型以皮肤软组织 相似文献
5.
系统评价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与儿童性虐待(child sexual abuse,CSA)之间的关联性,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关于NSSI与CSA关联的原始研究.英文检索词包括:NSSI,self-mutilation,self-injury,self-harm,non-suicidal self-injury,self-injurious behavior,self-destructive behavior,self-damaging behavior,self-harm behavior,self-harming behavior,self-mutilative behavior,deliberate self-harm;sexual abuse,sex abuse等;中文检索词包括非自杀性自伤,自(我)伤(害),自残,自虐,性虐待.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7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7篇文章,总样本量49 221例,其中NSSI组3 927例,非NSSI组40 8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SSI组的CSA比例高于对照组(OR=3.95,95%CI=3.30~4.74);亚组分析显示,遭受CSA的男性发生NSSI的风险大于女性(OR=4.28,95%CI=2.78~6.59);社区人群、亚洲人群以及无精神病风险人群的NSSI与CSA的相关性较大(OR值分别为4.45,5.31,4.60,95%CI值分别为2.86~6.94,3.20~8.79,3.38~ 6.26).结论 NSSI和CSA之间具有相关性,且在性别、样本来源、研究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学校卫生人员预防儿童性虐待知识态度及教育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学校卫生人员预防儿童性虐待知识态度及教育活动.方法对74名来自13个省、市、自治区的学校卫生人员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97.3%的被调查人员赞成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学校卫生人员对儿童性侵犯问题有所了解,但仍有近半数人员缺少预防儿童性侵犯基本知识,在14名担任小学健康教育课的老师中,只有3人回答给学生讲过人身体的隐私部位是不能随便被人看到和触摸的.比较多的被调查人员认为有关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内容"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好的接触和坏的接触""与他人交往原则""安全注意事项"等应该从小学1、2年级开始讲.结论大多数学校卫生人员对学校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持支持态度;应重视小学预防儿童性侵犯的教育以及对学校卫生人员有关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我国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伤害已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经济状况的儿童青少年伤害表现出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跌落、溺水和交通事故是引起儿童青少年伤害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儿童青少年伤害的监测、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倡导适宜的社区干预策略是预防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儿童溺水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溺水(drowning,w65-W74)被划归到疾病和死亡的外因(V01—Y89)中的意外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y),是人体在游泳池、浴盆、自然水域等淹溺或沉没。据WHO报告,意外伤害已成为了大多数国家0~14岁儿童的第一位死因,儿童意外伤害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健康问题和儿童保健领域里的一个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掌握中国0~17岁儿童虐待问题的流行现状,为制定和实施预防儿童虐待策略提供建议。方法 通过对近20年(1992-2012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获取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儿童虐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参考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系统(GRADE)方法编制了文献质量评价体系,对文献质量和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筛选出84篇文献综合分析中国儿童虐待的流行现状的文献,其中仅研究躯体虐待的文献有11篇,仅研究情感虐待的有3篇,仅研究性虐待的15篇,仅研究忽视的12篇,其余均为多种虐待同时研究。1)躯体虐待:城市地区儿童遭受躯体虐待的发生率为41.2%~67.3%,农村地区为32.4%~39.4%。不同研究对躯体虐待的测量方法不一致。2)情感虐待: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情感虐待测量方法,不同研究显示的儿童情感虐待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发生率在10.6%~67.1%之间。3)性虐待:现有研究比较多的是调查16岁前发生的性虐待,多采用成年人回顾的方式进行调查。男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0.2%~23.0%,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4.2%~25.5%。4)忽视:国内研究者从1999年开始进行忽视评价工具和标准的研究,形成了适用于城乡人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中国忽视评价量表。城市3~17岁儿童的被忽视发生率为22.4%~32.8%,农村0~6岁儿童的被忽视发生率为53.7%~54.9%,暂无农村6岁以上儿童被忽视发生率的数据。结论 中国儿童虐待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在儿童虐待定义、调查工具编制、全国流行现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丁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0)
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关系到他们正常的发育成长、学习和社交功能。本文针对国内外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精神障碍及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农村儿童责打的频度和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调查农村地区儿童责打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安徽省农村地区1884户共2363名1~14岁儿童责打管教行为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近1个月内有930名儿童受责打,发生率为39.3%;以近1个月受责打次数达3次且出现红肿,或青紫、或出血甚至更为严重后果为躯体虐待计,躯体虐待的发生率为3.3%。儿童责打的主要原因为淘气不听话、学习问题和闯祸;主要部位为臀部和头部;主要方式为手打和枝条棍棒打。受责打后大多数儿童哭叫和无任何损伤反应,男童出现较为严重后果(18.0%)高于女童(13.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儿童受责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低龄、女监护人受教育年限低,独生子女及抱养儿童是免受责打的保护因素。[结论]我国农村地区儿童责打现象较为普遍,合理教育儿童、保护儿童健康需要广大父母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儿童乙肝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建荣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3):221-222
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高度流行区,据1992—1995年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45个疾病监测点共670117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平均为9.8%,HBV标记流行率平均为57.6%,依此推算,我国有将近7亿人感染过HBV,其中约1.2亿人携带HBsAg。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地区分布为南方高于北方,东部沿海高于西部边疆,乡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估计现有慢性肝炎患者1200万例,每年死于肝病者不下30万例。近10年,我国急性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在25/10万~50/10万,并有逐年上升趋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流动儿童健康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儿童属于处境困难儿童,他们的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流动人口的健康,d土影响着流入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内外各类流动儿童健康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状况,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某中学高中女生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30,自引:13,他引:30
目的 了解高中女生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为卫生及教育部门制定预防儿童期性虐待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于2000年12月对某高中学校985名女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的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985名女生中,有251人(25.5%)16岁前曾经历过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18人经历过被试图性交,5人经历过被强行性交。儿童期性虐待首次发生年龄58%在13岁及以前。性交行为的发生率在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女生中(2.6%)高于没有性虐待经历的女生(0.4%),差异有显性(x^2=6.48,P=0.011)。在不同的父母化程度间,儿童期性虐待发生率差异未发现有显性。结论 儿童期性虐待问题在我国女童中可能并非少见,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并重视在小学生中开展预防性虐待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流动儿童属于处境困难儿童,他们的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流动人口的健康,也影响着流入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内外各类流动儿童健康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状况,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8.
家长对儿童性虐待的认识及与子女交流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幼儿园儿童的家长预防儿童性虐待知识、态度以及与子女交流情况,为在幼儿园和社区中开展预防儿童性虐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填式问卷,在某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2个大班的57名儿童家长就儿童性虐待问题的认识及与孩子交流情况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家长中,91.1%的家长赞成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虐待教育,40.4%的家长担心这种教育可能会导致儿童对"性"知道得太多.50%的家长与孩子谈论过人体的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被人看或触摸,如果有人要看或触摸要坚决说"不",并迅速离开.只有1.8%的家长给孩子看过有关预防儿童性虐待的书刊或音像制品.结论应重视对幼儿园儿童的家长普及预防儿童性虐待知识;重视幼儿园预防儿童性虐待教育的研究,尽快出版相关书籍和音像制品.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未婚流产女性青少年的儿童期性虐待(childhood sexual abuse,CSA)发生情况,并探讨儿童期性虐待与健康危险行为和遭受非意愿性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自填问卷技术匿名调查24岁及以下的未婚流产女性的儿童期性虐待及可能的健康危害情况。结果 16.69%的未婚流产女性报告在14岁前至少经历过1种形式的CSA,其中50.34%的受害者曾遭受过1种形式的性虐待,18.79%遭受过2种形式的CSA,遭受过3种及以上形式的占30.87%;最常见的儿童期性虐待形式是施虐者在受害者面前暴露生殖器(7.61%),其次是被抚摸乳房或生殖器(5.82%);施虐者主要是同学/朋友和陌生人。与未遭受过儿童期性虐待者相比,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女性在以后发生健康危险行为和遭受非意愿性行为侵扰的比例明显偏高(P<0.05)。结论未婚流产女性青少年儿童期性虐待问题较为常见,且与以后的健康危险行为和非意愿性行为密切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儿童期性虐待的发生,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