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索流动儿童溺水预防的干预模式及其效果,为有效干预儿童溺水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宁波市2个区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一~九年级学生,干预组实施基于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型的健康教育为主,配合社会动员和环境改善溺水综合干预策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对流动儿童开展2年期的溺水综合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干预后溺水知识总知晓率和正确信念的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升(P值均<0.01),但是干预组提升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终期干预组学生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7.3%)低于干预前(11.4%) (x2=39.29,P<0.01),而对照组学生干预后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7.7%)与干预前(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学生干预后非致死性溺水发生率(4.8%)较干预前(13.1%)有明显地下降(x2=29.27,P<0.01);而对照组干预后溺水率(7.7%)与干预前(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P=0.56).结论 基于生态学模型的溺水综合干预模式对预防流动儿童溺水取得了一定效果,可为流动儿童溺水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了解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学生家长健康饮食知信行干预的效果,为探讨学生家长营养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沧州市8所小学二到四年级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利用校讯通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介进行多种形式、全方位、高互动性干预,对照组不作干预.干预前后均采用问卷评估研究对象健康饮食知信行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健康饮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由(9.23±3.16)(4.02±1.44)(22.67±3.97)分上升至(9.72±2.86) (4.21±.1.30) (23.23±3.37)分(P值均<0.05).干预组每天及经常不吃早餐、吃零食、吃煎炸食品、吃腌制食品等不健康饮食的频率由于预前的20.74%,39.96%,39.30%,51.53%下降至干预后的15.52%,32.82%,29.71%,43.90%(P值均<0.05).结论 学生家长健康饮食知识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健康的饮食态度及行为有待提高和形成.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家长的健康饮食知信行得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合理营养是维持健康、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的基础,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的重要保证。女大学生一方面因生理原因和追求苗条身材的心理,存在的营养问题可能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女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习惯和营养状况将对未来的妊娠和哺乳有重要影响,因而更值得关注~([1-2])。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比营养教育干预前后信阳师范学院女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变化,为对女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冯霞  叶萍  张红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265-1267
目的 了解干预前后初中生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理念、行为、技能的改变,为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某区3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在校学生(干预前486名,干预后504名)作为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初中生健康知识与理念正确率由36.68%提高到80.32%,行为形成率由38.79%提高到76.7%,基本健康技能的掌握率由17.61%提高到55.51%;除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其余各题目干预前与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学校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基本健康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营养教育对浦东新区小学生零食知信行的影响效果,为改善小学生零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在浦东新区每街镇抽取2所小学,分别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为期3个月的营养教育,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共调查小学生7 276名,营养教育后,城乡地区干预组营养知识知晓率及态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零食行为较干预前提高,且整体优于对照组,但城区干预组常吃新鲜蔬果或坚果的比例不到9%;常吃含糖饮料及糕点的比例仍高于10%;在饮料行为方面,城乡干预组常喝果蔬饮料的比例不到20%,而常喝碳酸饮料的比例超过20%。结论营养教育能提高小学生对零食的认知及态度,对零食行为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福建某女子高校学生性态度及其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华  江剑平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34-1035
目的了解福建省女大学生的性态度及其干预效果,探讨性教育的意义及其途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于2004年3~6月利用福建省某女子学院开设性健康教育学公共选修课机会,于教育前和教育后分别对参加选修课的171名和125名学生进行相关性态度调查,对所得的基线和终期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育后,女大学生反对性自由的比例由教育前的10.5%上升到20.0%,提倡的则由15.8%下降至8.0%;有66.4%的女生认为黄色书刊影响安定,有50.0%的女生认为应该严厉打击黄色书刊;有84.4%的人能正确看待手淫;她们对肥胖和体毛等体征焦虑得到缓解。结论对女大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效果明显,现阶段应开展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全方位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学校集体用餐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缺乏,导致食物污染、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军校因为其管理的严格性,学生没有太多机会外出就餐,因而军校食堂担负的责任比普通大学更大.为了解某军校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现状,寻求最佳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笔者于2006年9至11月根据态度·支持·强化(PRECEDE)健康教育模式开展了卫生知识培训,并进行了有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近期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东省某医学院校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华支睾吸虫病知信行情况,为采取健康教育对策和控制华支睾吸虫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某医学院校医学与非医学专业6 500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专业大学生对华支睾吸虫病的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均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7.321,9.759,P值均<0.01),而两者的态度持有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031,P=0.860).结论 专业知识对大学生关于华支睾吸虫病的知识、态度、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华支睾吸虫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李荔  冯敏  毕小艺  李晓辉  杨博  张倩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3):334-336,341
目的 探讨运用多种学龄儿童营养健康指南对小学学生知信行的干预效果,为指导学生合理膳食,改善不良饮食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成都市1所学校食堂供餐小学为干预校,另选条件相当的1所小学作为对照校.对干预校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营养宣教干预,对照校不提供干预措施.干预前后抽取三至五年级学生共589名进行问卷调查(终末调查558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和禁毒艾滋病预防(以下简称防艾)知识现状,评价综合社区干预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云南省6所高校大学生1 200名,采用社区、团体和个案的方法,进行为期1 a的社区动员、禁毒防艾性教育公选课、小组讨论、辩论会、座谈会、禁毒防艾专家培训核心主持人(TOT)培训与外展的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后目标人群准确判断AIDS传播途径的正确率从29.5%上升至81.5%;毒品正确认知率从54.7%上升到88.7%;认同"以性道德规范行为"的人从68.5%上升到98.2%;性行为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3.2%降为9.1%;"能正确使用安全套"从52.9%上升到92.1%;在善待HIV/AIDS的问题中,选择同情帮助由干预前的74.9%上升到干预后的99.2%.结论 综合性社区干预使大学生禁毒防艾认识/安全性行为明显提高、婚前性行为及HIV/AIDS歧视显著减少,在学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了解在校大学生性健康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参加性健康教育讲座的广西大学生6 236名,采用问卷及体格检查方式进行性健康现况调查.结果 2057名(33.0%)大学生报告有过性行为,其中1784名(86.7%)有过2个及以上性伴侣,1173名(57.0%)发生首次性行为时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首次性行为发生在初中阶段的有77.1%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在有性行为的917名女生中,共301名(32.8%)女生有非意愿妊娠经历.结论 婚前性行为、无保护性行为等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教育应从初中生抓起,以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进行自行车伤害干预,探讨预防和控制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发生的措施和方法。方法从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现况调查的7所中学中,随机抽取2所作为干预学校,另外5所作为对照学校。对干预学校的1 823名学生实施以健康教育、制度管理、严格执法以及环境改造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学校的2 306名学生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1 a后,比较2组学生干预前后自身及相互预防控制自行车伤害知信行及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平均得分由干预前的9.08分增加到干预后的10.32分(P<0.01),骑车违章率由97.20%下降到94.94%(P<0.01),态度、信念各指标明显提高,自行车伤害发生率由7.46%下降到2.19%(P<0.01);对照组知识得分前后基本保持在8.49分,骑车违章率由97.09%下降到96.81%,自行车伤害发生率由6.85%下降到5.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的效益-费用比值为3.02∶1。结论以宣传教育、制度管理、严格监督执法以及环境改造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学生自行车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了解某高校医学生方便面的食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医学生饮食习惯的改善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获得研究样本,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北京某高校898名在校学生方便面食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1.5%的学生1个月以上吃1次方便面,96.5%的学生每次食用1袋或不足1袋.女生对方便面的健康认知得分高于男生[(2.25±0.06)分、(1.78±0.06)分,P<0.01)],研究生高于本科生[(2.26±0.09)分、(2.00±0.05)分,P<0.05)];但女生将方便面作为正餐的比例要高于男生(72.7%,39.7%,P<0.05),研究生高于本科生(73.8%,54.3%,P<0.05).结论 医学生方便面的食用方式不合理,性别、年级是影响医学生方便面知信行的重要因素.应着重改变现有的健康教育方式,针对学生群体的特征开展全方位的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14.
了解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饮水知信行情况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开展饮水方面的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抽取715名学生,对大学生饮水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于每天饮水量为1 500~1 700 mL知晓率为19.0%;对于饮水方式为少量多次的知晓率为95.0%,对临睡前是适宜饮水时间的知晓率为30.1%,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医学专业学生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x2值分别为22.16,12.49,P值均<0.05);对饮水不足与中风、高血压、冠心病之间关系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3%,14.3%,2.2%,二年级学生对于饮水不足与中风之间关系知晓率高于一年级学生(x2=11.10,P<0.05).大学生理想获得饮水知识的途径比例最高为网络(60.0%),其次为校园宣传/课堂教学(48.3%).99.6%的大学生认为饮水对健康重要,98.3%愿意改变饮水习惯,93.0%愿意关注饮水宣教,女生比例均高于男生(x2值分别为5.46,6.49,8.01,P值均<0.05).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晨起空腹、临睡前饮水比例分别为48.4%和40.7%,45.5%想起来就喝水.结论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饮水知识不足,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饮水知识存在差异.大学生饮水态度较好,但饮水行为存在一定问题,相关部门需根据调查对象不同特征开展相应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职校生吸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上海市5所职业学校,采用自编问卷对全体一至二年级3 450名学生进行吸烟现况调查。结果共检出尝试吸烟学生1 381名(40.0%),男、女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50.0%和31.0%;现在吸烟率为14.61%。尝试吸烟最主要的原因为好奇(45.2%),而持续吸烟的最主要原因为心情不好或排遣负性情绪(53.8%)。49.7%尝试吸烟者香烟由同伴或朋友提供。吸烟场所以公园和马路上居多。吸烟组与不吸烟组对于有关态度持有率和吸烟意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吸烟行为与多种因素普遍相关。结论上海市职校生吸烟状况较严重,在广泛宣传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同时,应针对不同对象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提高生活技能和加强同伴压力应对等技巧。  相似文献   

16.
了解当代大学男生婚前性行为现况、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大学男生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男生性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杭州市13所高校的大学男生按年级分层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有效问卷3 992份.结果 91.0%被调查者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被调查者中已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为22.5%,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8.8岁.月消费是影响大学男生婚前性行为态度的主要因素.影响大学男生婚前性行为的因素有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对多性伴的态度.结论 多数大学男生对于婚前性行为持支持态度.家庭、学校、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精确概率劝导模型对大学生健康素养核心信息进行健康教育实施前评价,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效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北京、昆明、广州、武汉、南京、哈尔滨和西安7个城市各选取4所不同类型非医学高校的13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自编信息评价表,对大学生健康素养核心信息进行评价.结果 大学生不同信息得分存在差异.55条核心信息评价得分最高72.24分,最低62.79分.大学生对健康素养核心信息评价的影响因素为性别、个体对健康知识和对健康相关技能的认知.结论 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应考虑大学生性别的影响,并根据大学生对信息的认同度来设置健康教育信息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学生对吸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4个地区,每个地区抽取2所初中学校、2所高中学校共4 17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中学生尝试吸烟、目前吸烟的报告率分别为20.4%,3.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尝试吸烟的年龄以12~14岁最高,好奇是主要原因;目前吸烟的香烟来源主要为自己购买。97.0%的学生认为吸烟有害健康,90.8%的学生支持学校禁烟,54.1%的学生支持公共场所禁烟,反对教师和家人吸烟的报告率分别为74.0%,65.5%,只有39.6%的学生会拒绝朋友劝吸烟。周围人群吸烟、学校周边售烟点、烟草广告、控烟宣传等对学生吸烟均有影响作用。结论广东省中学生尝试吸烟率较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吸烟环境因素的影响,控烟工作重点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情况,为提高中学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建省5所中学1 53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基本情况、营养知识、饮食态度、饮食习惯等方面。结果多数中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比较肤浅,营养知识总及格率为32.9%,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不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学生达47.6%。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早餐的食用率仅为37.2%。女生比男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更多。结论中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中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纠正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以学校为基础的运动干预对小学生肥胖的效果,为进一步探索我国儿童肥胖的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海淀区5所小学的一~五年级学生1 077名,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措施是持续1 a、每天1~2次的"快乐10 min"活动以及健康知识宣教;干预前后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应用协方差分析和2χ检验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运动知识得分变化值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校内主要活动时间的增加大于对照组,干预组学习日及周末静态活动时间的减少大于对照组(P<0.05)。女生干预组腰围增长低于对照组,调整均数差值为-0.88 cm(95%CI=-1.45~-0.31);男生干预组变瘦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运动干预能改善小学生的运动知识、态度和行为,对肥胖相关指标的增长有所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