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及变化趋势, 以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调查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12月12日、2013年12月4日、2014年5月21日、2015年5月20日、2016年5月11日所有住院患者, 对5年医院感染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67%、6.33%、5.66%、5.16%、4.65%, 呈逐年下降趋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占40.88%;其次分别为泌尿系统感染(10.81%)和手术部位感染(9.97%)。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占63.16%;多重耐药菌株占检出病原菌的32.85%。  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逐年下降, 体现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效果显著, 各科室和感染部位情况提示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仍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医院感染近年来面临多重耐药菌的威胁, 在有力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同时, 应加强多重耐药菌定植和感染患者的接触隔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直接免疫荧光(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DIF)技术在诊断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autoimmune bullous dermatoses, AIBD)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155例AIBD的DIF检查结果, 总结各类型AIBD的DIF表现特点, 并与组织病理检查对AIBD诊断的敏感性进行比较。  结果  各类型AIBD的DIF表现各具特征性。DIF诊断AIBD的敏感性为92.9%, 与组织病理检查敏感性(8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3, P=0.058)。  结论  DIF技术敏感性高, 对A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长期预后。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收治的169例Ⅲ期结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75例和开腹组9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5年局部复发率、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等长期预后结果。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171.3±43.2)min比(132.7±60.4)min, P < 0.001], 但是术中出血量较少[(86.3±61.7)ml比(109.8±74.6)ml, P=0.030]。腹腔镜组检出淋巴结数目显著多于开腹组(23.3±12.2比19.3±9.6, P=0.022)。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累积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7%和8.5%;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6%和58.8%;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6%和56.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于治疗Ⅲ期结肠癌安全可行, 其长期肿瘤学疗效不劣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会阴途径穿刺确诊的前列腺癌大体病理的病灶空间分布特点。  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经会阴前列腺穿刺阳性且阳性区数≤ 6区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标本61例, 根据大体病理分为前、后半区为主肿瘤并比较肿瘤阳性率和肿瘤特点。进一步以尖部、中部和基底部为分区, 比较各部分的肿瘤分布情况。  结果  61个主要肿瘤中, 前半区为主肿瘤有32个(52.5%), 后半区为主肿瘤有29个(47.5%),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5, P=0.587)。对于切缘阳性率和Gleason评分, 前半区为主肿瘤与后半区为主肿瘤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部、尖部和基底部的肿瘤阳性率分别为96.7%、80.3%和29.5%, 平均单位体积肿瘤负荷分别为105.17、130.62和69.81 μl/ml。其中, 尖部与基底部相比有更高的肿瘤阳性率(χ2=31.816, P < 0.001)和单位体积肿瘤负荷(P=0.028)。  结论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阳性的前列腺癌大体病理前、后半区的肿瘤阳性率一致, 肿瘤特点相同。前列腺尖部比基底部有更高的肿瘤阳性率和单位体积肿瘤负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寄生虫感染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临床变化特点。  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并明确诊断为寄生虫感染的患者87例, 收集其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感染寄生虫种类及临床受累系统的相关情况。  结果  87例寄生虫感染患者中, 33.3%(29/87)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升高, 14.9%(13/87)的患者绝对计数明显升高(> 1.5×109/L)。卫氏并殖吸虫(100%)、血吸虫(83.3%)及华支睾吸虫(57.1%)是引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最常见三种寄生虫。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受累后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最为常见, 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患者分别占85.7%及50.0%, 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明显升高的患者分别占28.6%及33.3%。  结论  寄生虫感染患者中, 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比例随感染寄生虫种类或主要受累脏器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当遇到高嗜酸细胞血症患者时, 应注意寄生虫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的意义及过去14年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的发展趋势, 以提高对胰腺癌影像学检查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5年10月至2009年10月414例胰腺癌患者的各种影像学检查资料。  结果  (1)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是诊断胰腺癌最敏感的影像学手段; (2)1995至2003年与2004至2009年比较, 以B超为首诊检查的患者人数显著下降(90.3% vs.74.5%, P=0.000), 而以CT做为首诊检查的患者人数在增加(9.0% vs.24.6%, P=0.000);(3)ERCP对胆管及胰管病变检出率与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符合率分别为86.7%和75.0%, MRCP与B超、CT、EUS比较是检测胰胆管病变最敏感的检测手段(P < 0.05);(4)CT血管重建对脾动静脉、门静脉和肠系膜血管浸润的检出率达80%、80%和60%。  结论  了解各种影像学手段对胰腺癌诊断的特点, 对胰腺癌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对住院早产儿实施母乳喂养的效果。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和2013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且符合一定入选条件早产儿的临床资料。2011年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常规宣教及护理, 作为对照组。自2012年起实施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 对工作人员实行全员培训, 对早产儿家属进行宣教干预, 健全母乳收集、运送、保存、配置、加热、喂养等一系列制度, 建立从早产儿入院到出院后母乳喂养的支持方案。2013年住院早产儿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情况、败血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  结果  纳入研究的早产儿共116例, 其中男54例, 女62例; 研究组53例, 对照组63例。两组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母乳喂养日龄低于对照组[(3.98±2.45)d比(5.05±1.76)d, P=0.008], 7日内母乳喂养程度(42.98%比23.14%, P=0.001)、14日内母乳喂养程度(60.27%比40.95%, P=0.001)均高于对照组, 住院期间达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比例高于对照组(75.48%比34.92%, P=0.041), 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1%比23.8%, P=0.012)。  结论  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是实现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有效方法。实施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可提高住院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重度肥胖症患者腹部体脂分布与袖状胃切除术后近期减重效果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 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单纯性中重度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及术前1周内腹部CT图像。通过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测定内脏脂肪面积、总脂肪面积及内脏脂肪比例。术后1、3、6个月分别随访患者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下降百分比(percentage of total weight loss, %TWL)和多余体质量下降百分比(percentage of excess weight loss, %EWL)。   结果   20例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 其中男性2例, 女性18例, 年龄(28.2±6.6)岁, 术前体质量为(118.5±20.9) kg, 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41.3±7.8) kg/m2, 脐平面平均内脏脂肪面积为(196.1±49.3) cm2, 皮下脂肪面积为(738.2±152.7) cm2, 总脂肪面积为(934.3±169.7) cm2, 内脏脂肪比例为(21.1±4.6)%。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1、3、6个月的体质量分别为(105.4±19.7) kg、(96.0±19.8) kg、(88.3±17.5) kg, BMI分别为(37.1±7.4) kg/m2、(33.8±7.6) kg/m2、(31.1±6.6) kg/m2, 均呈持续下降趋势, 平均%EWL分别达(29.3±9.7)%、(50.0±14.8)%、(65.3±18.1)%。术后1、3、6个月时达到成功减重(%EWL >50%)的比例分别为0、55%、70%。%EWL与术前体质量(R=-0.604, P=0.005)、BMI (R=-0.621, P=0.005)、总脂肪面积(R=-0.686, P=0.001)负相关, 与内脏脂肪比例正相关(R=0.504, P=0.024)。   结论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近期减重效果明显, 术前低体质量、低BMI、高内脏脂肪比或许可以预测手术减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痤疮患者紫外线诱导面部红色荧光物质的分布特征。  方法  用SAS (skin analysis system)皮肤分析仪拍摄北京协和医院74例痤疮患者和68名健康人面部紫外光图像, 计算红色荧光物质在痤疮患者面部的检出率及其分布。  结果  74例痤疮患者中63例检出面部红色荧光物质, 检出率为85.14%;68名健康人中23名检出红色荧光物质, 检出率为33.8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4, P < 0.005)。两组红色荧光物质在皮脂分泌量高的T区检出率较皮脂分泌量低的U区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06, P < 0.005;χ2=15.429, P < 0.005)。  结论  痤疮患者紫外线诱导红色荧光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皮脂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与18F-FDG PET/CT比较, 前瞻性评估整合素αvβ3受体显像99mTc-3PRGD2 SPEC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淋巴结分期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知情同意参与研究的65例肺占位病变患者。其中男41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60±11)岁。患者在1周内分别行99mTc-3PRGD2 SPECT/CT和18F-FDG PET/CT检查。完成病理诊断后, 随访至死亡或随访至少2年。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Z检验、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肺内病灶及纵隔淋巴结的诊断效能。  结果  53例患者共65个病灶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 12例患者共14个病灶诊断为良性病变。基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国际抗癌联盟纵隔分区, 248个区域有肿瘤转移淋巴结, 56个区域有良性淋巴结。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方面, 99mTc-3PRGD2 SPECT/CT特异性显著高于18F-FDG PET/CT(94.6%比75.0%, P=0.008), 而两者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3%比90.7%, P=0.557)。两种方法对肺内病变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 P=0.410)。  结论  整合素受体显像99mTc-3PRGD2 SPECT/CT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可能弥补18F-FDG PET/CT的不足, 在肺癌手术决策方面具有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余桂英 《华西医学》2012,(9):1289-1292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过低的原因,掌握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减少医院感染漏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方法选择开展较多、手术部位一旦发生感染对患者安全威胁性较大的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或(和)胆管手术,结肠、直肠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疝手术,乳房切除术,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及附件切除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食道贲门手术,腰椎间盘摘除术,监测时间为2011年1月1日-6月30日及2012年1月1日-6月30日,共监测1 180例手术,对手术部位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1年半年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率1.99%,调整感染率4.74%;比国内报道低6~9倍;通过分析原因,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再培训、加强病原微生物送检等,2012年半年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率4.68%,调整感染率32.12%;与201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841,P=0.000)。结论手术部位感染率偏低的原因是医生漏报所致;采取整改措施后,提高了手术部位感染的识别能力,减少了漏报,对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和总结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cranial 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SICU)内的各种感染风险因素,针对不同的感染原因指出了强化护理干预的措施和管理办法,并探讨其实施成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第3、4季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外二科(神经肿瘤外科)的NSICU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已采取强化护理干预的4季度数据和未采取强化护理干预的3季度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价强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189名患者中,发生感染者11例,总体感染发生率为5.82%.而对照组212例患者中,发生感染者25例,总体感染发生率为11.79%.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后,NSICU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63,P=0.0437).结论 NSICU是院内感染的高风险区,有针对性地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和管理办法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医院感染监控水平,降低漏报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梳理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探讨其解决办法。结果:2007年~2008年医院感染漏报率分别为36.95%、33.03%,2009年1~9月医院感染漏报情况逐步改善,漏报率降为16.30%。结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全员参与管理,加强宣传教育与感控专业培训,完善规章制度和改进工作流程相结合,加强实时监控与感染目标监测,加强微生物检测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五个结合",可降低感染漏报率,最终实现医院感染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4.
某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为做好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对该医院2007-2009年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在2007-2009年期间共有住院患者50 604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95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9%。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染占56.05%,下呼吸道感染占21.29%;其次是胃肠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分别为6.99%和6.16%。医院感染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2.40%,革兰阳性球菌占34.59%,真菌占13.01%。结论该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主要为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结合调查结果制定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本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制订了一整套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回顾性调查2007年度(实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前)和2008年度(实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后)医院感染率、漏报率、手术切口感染率、病原学送检率、医院感染病例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日等医院感染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后,医院感染率和漏报率逐年下降(u=3.459和u=7.234,P〈0.001);手术切口感染率逐年下降(Х^2=2.030,P〈0.05);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率逐年升高(u=6.231,P〈0.001);医院感染病例平均住院日逐年缩短(u=4.963,P〈0.01)和平均住院费用逐年减少(u=2.756,P〈0.01)。结论构建和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率和减少医院感染的漏报率,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神经内科2007~2008年度医院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 2007~2008年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838例,发生医院感染65人次,例次感染率为7.76%;其中年龄60岁以上患者医院感染占75.38%。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年龄大为神经内科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该医院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高,应加强病房卫生管理和基础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数据每周公示反馈及专职院感监管人员对院感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院感率及漏报率数据情况,比较院感数据周反馈及专职院感监管前后院感率及漏报率变化。院感数据周反馈包括:每周一晨会公示上周科内各医生分管床位的患者,是否存在院内感染、院感病原学、是否多重耐药菌、是否上报、是否张贴隔离标识、是否隔离。专职院感人员每日监管内容包括:全体医务人员手卫生、医疗护理无菌操作、协调监督物业人员(门卫、护理员、保洁)工作、科室仪器物品等表面每日消毒、维持科室环境整洁。 结果院感数据周反馈实施前后我科院感率分别为9.90%(199/2019)、5.50%(124/2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239,P<0.001);专职院感监管实施前后院感率分别为8.40%(83/993)、3.30%(41/12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131,P<0.001);院感数据周反馈及专职院感监管实施后院感漏报率降为0(Z=-4.538,P=0.00)。 结论每周院感数据反馈可降低院感率,专职院感监管可进一步降低院感率;周院感数据反馈及专职院感监管可提高院感管理依从性,减少院感漏报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的重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某三级康复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各年度、各病区的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以及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该康复机构2008--2010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92%,2.17%,1.67%,2009年及2010年医院感染率均低于2008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169,16.292;P〈0.05),2009年与2010年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8--2010年各年度儿童脑瘫康复科和脑血管病康复科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均高于普通临床科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9.299,17.828,8.618,33.336,8.182,18.138;P〈0.01),而脊髓损伤康复科的医院感染率与普通临床科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普通临床科室中,67.02%的感染病例曾接受过侵袭性操作,康复科室中则以脊髓损伤康复科较为明显,有36.84%的感染病例曾接受过侵袭性操作,而儿童脑瘫康复科的医院感染与侵袭性操作无任何关系。结论康复医疗机构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各年度内儿童脑瘫康复和脑血管病康复患者的感染率相对较高,但脊髓损伤康复患者的感染与侵袭性操作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全面收集近年国内医院外科系统医院感染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与分析,以了解国内综合医院外科系统医院感染的一般性特征,为进一步建立外科系统医院感染预警数据模型提供参考。方法以医院感染、交叉感染、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等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WanFang Data等数据库在2001~2009年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主要纳入二、三级综合医院报告数据,并进行分类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4篇文献,1 990 929例住院病例。统计结果显示,该64所医院的平均医院感染率为4.46%,平均例次感染率为4.73%;内科总感染率为23.28%,外科总感染率为17.33%,但内、外科医院感染发生例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菌感染占47.71%,革兰阳性菌感染占21.31%;平均抗生素使用比例为60.59%;医院感染平均漏报率为12.42%;医院感染高发于2~5月份。结论我国现有医院外科系统医院感染现状研究大多为证据强度不高的回顾性调查和横断面调查,且报道数据分类多不全面和不一致;内、外科间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漏报率较高导致原始调查数据失真将影响未来预警数学模型的建立;医院感染率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关系,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调查方式,对2007-2008年度与2009-2010年度该医院NICU所有出院新生儿分段进行调查。结果该医院NICU在4年内,共监测4 811例出院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101例、106例次,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2.10%、例次感染率为2.20%。新生儿出生体重≤1 000 g,日感染发生率为5.43‰;出生体重≥2 500g,日感染发生率为1.65‰。结论新生儿出生体重越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低出生体重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