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枝汤治呃逆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枝汤治呃逆举隅江苏省如臬市石庄镇医院(226531)朱有银【关键词】桂枝汤呃逆《伤寒论》临证治疗呃逆,多应辨证治疗。胃中寒冷者,温中祛寒止呃,丁香散加味;胃火上逆,清降泄热止呕,竹叶石膏汤加味;气机郁滞者,顺气降逆,石磨饮子加减;脾胃虚寒者,温补脾...  相似文献   

2.
姜曼  刘颖  邵明璐  谭奇纹 《河南中医》2014,(7):1396-1397
针灸治疗呃逆常用的主穴有中脘、内关、足三里、攒竹、膻中,辨证配穴的证型多分为胃寒积滞证、胃火上逆证、气机郁滞证、脾胃阳虚证、胃阴不足证。针灸治疗呃逆的临床取穴多以任脉、胃经和膀胱经为主,主穴多以特定穴为主,配穴以脏腑辨证取穴为主。  相似文献   

3.
笔者跟随赵玉庸教授学习 ,现将其治疗顽固呃逆的经验介绍如下。呃逆是指喉间呃呃连声 ,声短而频 ,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常伴有胸膈痞闷、脘中不适、情绪不安等。古称“哕”或“哕逆”。本病即现代医学所谓的膈肌痉挛 ,包括单纯性膈肌痉挛和其他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及胃、食道手术后引起的膈肌痉挛。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总属胃气上逆动膈 ,膈间气机不利 ,上逆冲喉。具体病因有寒邪蕴蓄 ,燥热内盛 ,气郁痰阻 ,脾胃虚弱等。因而辨证多归为胃中寒冷、胃火上逆、气机郁滞、脾胃阳虚、…  相似文献   

4.
"呃逆"中医称之为"哕",指胃失和降,气逆上冲,上冲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疾病。临床分为胃中寒冷、胃火上逆、气机郁制、胃阴不足、脾肾阳虚5个证型。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膈神经受到某种刺激后兴奋性增强而导致膈肌痉挛所致。其病理因素主要为受寒与食积可使肺胃气机逆乱、胃气上逆而发生呃逆;恼怒伤肝,气机不利,以至肝气  相似文献   

5.
“呃逆”中医称之为“哕“,指胃失和降,气逆上冲,上冲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疾病。临床分为胃中寒冷、胃火上逆、气机郁制、胃阴不足、脾。肾阳虚5个证型。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膈神经受到某种刺激后兴奋性增强而导致膈肌痉挛所致。其病理因素主要为受寒与食积可使肺胃气机逆乱、胃气上逆而发生呃逆;恼怒伤肝,气机不利,以至肝气  相似文献   

6.
程为平  景伟  庞博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513-2515
呃逆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西医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胃气上逆,胸膈被扰:西医认为,呃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神经等受到刺激后引起的一侧或双侧的膈肌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从而发出短促响亮的特别声音,并将持续痉挛超过48 h未停止的呃逆称为顽固性呃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按照不同的临床症状将顽固性呃逆分为寒邪犯胃证、心胃火盛证、肺胃气逆证、肝郁犯胃证、脾胃失和证、痰热蕴胃证、胃阴亏乏证、胃肾两虚证等8个证型,进而针对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不同证型,采取头项针倒丁字取穴法为主,体针辨证配穴为辅的针刺治疗方法,并通过自拟顽固性呃逆评分量表的评分结果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其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香柿蒂汤合旋覆代赭汤化裁配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35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根据临床辨证为胃寒蕴结、胃火上逆、胃阴不足、气郁痰凝给予丁香柿蒂汤合旋覆代赭汤化裁随证加减,配合足三里、内关穴位分别注射胃复安和维生素B1注射液.结果:总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97.14%).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楠  王明潮 《光明中医》2011,26(7):1454-1454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咙,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1]。呃逆多分为寒凝胃脘、胃火上逆、气机郁滞、脾肾阳虚、胃阴不足五型。许多中老年人由于中风或者肿瘤等重病或久病之后或素体脾虚之人突发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9.
卜召飞 《四川中医》2013,(9):149-15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12年12月顽固性呃逆患者中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胃复安10mg肌内注射,1次/天,观察组实施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呃逆消失时间(2.03±1.11)天均短于对照组的(4.34±1.24)天(P〈0.05);治疗3天观察组总有效88.01%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可达到健脾和胃,降逆止呃,调畅胃肠气机的治疗作用,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此方法安全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洁  王正  黄香妹  余维微  周裳  黄盈 《新中医》2023,55(11):202-20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腕踝针治疗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联合腕踝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呃逆症状评分;比较2组起效时间和呃逆消失率;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脱落2例,共完成研究58例,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5.86%(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饮食、睡眠、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呃逆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呃逆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呃逆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腕踝针治疗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起效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正>白兆芝系山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成立"全国名老中医白兆芝主任医师传承工作室"。白兆芝教授从事中医内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疑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白老师从瘀论治胃肠病的经验举例介绍如下。1顽固性呃逆呃逆在临床上多见胃中寒冷、胃火上逆、气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降逆止呃汤临床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均采用降逆止呃汤加减水煎服。结果:48例患者,痊愈者42例,占87.5%;有效者8例,占10.4%;无效者1例,占2.1%。总有效率97.9%。结论:降逆止呃汤具有理气和胃、降逆止呃的功能,临床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夏岚  李亚莉  魏琪 《陕西中医》2002,23(7):605-60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顽固性呃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分为脾胃阳虚、胃阴不足、寒邪犯胃、胃火上冲、肝胃不和、宿食停滞 7种证型 ,配合西药氯丙嗪、胃复安、心痛定和利他林穴位封闭治疗本病 60例。结果 :治愈率达95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缓解膈肌痉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呃逆是一种膈肌受刺激 ,间断间歇性收缩的疾病 ,本证如偶然发作 ,片刻即止 ,可不治而愈。如在严重的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 ,则为疾病转向严重的预兆 ,需引起重视。中医认其为胃气上逆动膈而致。笔者采用鼻针配体针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显著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2 2例 ,男 1 4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75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2年。大部分患者经西药治疗无效。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主穴 :鼻穴、天突、内关、足三里。配穴 :胃火上逆者加合谷 ;寒邪阻络者加中脘 ,膻中 ;气机郁滞者加阳陵泉、太冲 ;脾胃虚弱者加关元…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呃逆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治疗呃逆35例(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王秀洁吴文红(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于梦先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本证古称:“哕”。又称“哕逆”。《内经》首先提出为中上二焦病。本篇治疗因气机郁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气法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顽固性呃逆患者GO例随机分为中气法针刺治疗组和旋复代赭汤加味药物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中气法针刺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气法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田维柱教授认为气机失调,胃气上逆动膈,发为呃逆。追本溯源,审证求因,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为基本法则,首辨虚实,再辨证,重视调畅气机,新患或病情较轻,常单纯针刺;久病或病情较重,针药并举;顽固性呃逆从痰论治,温胆汤化裁,辅以针刺,同时从饮食、情绪等方面调整,疏导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助于病症恢复。  相似文献   

18.
骛马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骛马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辨证分为6型,观察治疗。结果:痊愈94例,好转6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91.00%。各证型中以气机郁滞型、痰浊中阻型、脾胃虚寒型疗效较好。结果:骛马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呃逆病位在膈,责之在胃,属本虚标实之证,分五型:痰热腑实,治宜通腑泻热,降逆止呃;胃火炽盛,治宜清火降逆,和胃止呃;胃阴不足,治宜滋养胃阴,和胃止呃;痰阻气机,健脾燥湿,化痰降逆。中风后呃逆较为顽固,配合针灸,以期尽快清除呃逆使中风病早日稳定。  相似文献   

20.
呃逆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中医学称“哕症”、“呃忒”。发病常是气逆上冲,唯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偶发者可以不药自愈,若持续不断,或反复发作者则须治疗站能渐平。若大病、久病体弱或慢性病晚期而呃逆不止者,多为病情衰危的征兆。笔者采用穴位按摩治疗,患者无痛苦,易接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ZI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60天。1.2中医证型统计胃中虚寒型3例,气机郁滞型8例,胃火上逆型4例,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