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末期肾脏病合并心脏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戴勇  黄瑞芳 《医学综述》2003,9(3):186-187
在透析治疗没有普及以前 ,心包炎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随着维持性透析广泛开展 ,心脏病成为终末期肾脏病主要死亡原因 ,占透析患者死亡的 6 0 %以上[1 ,2 ] 。1 ESRD合并心脏病状况Churchill等在对血液透析病死率研究中 ,发现透析患者每年因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死亡者约 10 % ,许多患者是在开始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前就存在心脏病。美国USRDS研究显示ESRD患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发生率约40 % ,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与透析患者死亡增加有明显相关性[1 ,2 ] 。Robert等报道了一…  相似文献   

2.
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燕  佘强 《医学综述》2005,11(8):711-713
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死亡占全部心脏病死亡的50%,占全部心力衰竭死亡的40%。尽管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冠心病患者有望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纵观各种治疗手段,远期效果均不理想,寻求全新的、更好的根治手术已成为目前临床医学的当务之急。随着近年来干细胞研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应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1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干细胞为具有自我复制及分化成其他一种或更多种不同细胞类型能力的细胞。可以根据解剖结构、功能、表面抗原、转移因子、蛋白质表达等进行分类,目前干细胞…  相似文献   

3.
马国涛 《北京医学》2003,25(3):195-197
目前 ,缺血性心脏病在我国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高发疾病。 1993年 16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MONICA方案 )协作组发表的统计资料显示 ,近年监测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增高 ,院外死亡数平均占总死亡人数的4 3.91% ,局部地区如北京则高达 5 4 .7% ,而且其发病率、死亡率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 。在西方发达国家 ,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每 10 0万人群中约有 2 2 5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年死亡率为 35 % ,占死亡原因的第一位[2 ] 。一、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现状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目前大致有以下手…  相似文献   

4.
庞明 《广西医学》2003,25(2):202-204
缺血性心脏病又称为冠心病 ,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改善心肌供血药物的不断研制推出以及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的发展 ,冠心病患者有望改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但纵观各种治疗手段 ,远期效果均不理想 ,寻求全新的 ,更好的根治手术已成为目前临床医学的当务之急 ,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治疗脑卒中的可喜尝试 ,为奠定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并有了希望的曙光。1 干细胞研究概况  干细胞是 1族具有自我复制和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 ,干细胞尤其是胚胎干细胞具有两大显著的特点 :(…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紧随缺血性心脏病之后,是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并且是人类致残的最重要因素。据文献报告,85%的卒中为缺血性,而颅内外血管狭窄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所以,对血管狭窄的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方面。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之后,血管内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已经逐渐成为又一种有效而且创伤性较小的治疗方法。但它毕竟是一种年轻的治疗方法,对其技术改进、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效果评价以及社会效应等方面的探讨与争论也是近两年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类预后不良的心脏疾病,是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主要采取传统的方式结合介入手段予以治疗。近年来,这个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研究表明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氧化还原状态和心肌损伤存在密切关系,这使得PDI在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本文就PDI与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关系以及针对PDI的潜在治疗思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围术期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治疗52例子宫颈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围术期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2例子宫颈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治疗4~8d,平均6d;住院18~26d,平均22.5d.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52/52)、98.1%(51/52)和92.3%(48/52).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围术期正规治疗,可以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8.
杜红坤  韦宗文 《右江医学》2006,34(5):475-476
目的评价美多心安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29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经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加服美多心安,从小剂量缓慢递增,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及结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明显增加(P<0.01),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减小(P<0.05)。结论美多心安能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收缩和舒张功能,逆转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9.
作为弥补传统内外科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不足,治疗性血管新生已成为挽救缺血性心肌组织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外周及造血干细胞中内皮祖细胞(EPC)表面抗原KDR、CD34的识别,对EPC分化和扩增,使其增加血管新生.该文着重就缺血心肌血管的再生机制、内皮祖细胞的来源、体外扩增及靶向定位、细胞表型作了归纳.对于细胞移植用于严重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试验初步显示患者临床症状减轻,MRI显示心肌灌注和心肌功能均有改善,但该研究仍处于Ⅰ期临床阶段,进一步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有待明确细胞移植的长期疗效、靶向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弥补传统内外科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不足,治疗性血管新生已成为挽救缺血性心肌组织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外周及造血干细胞中内皮祖细胞(EPC)表面抗原KDR、CD34的识别,对EPC分化和扩增,使其增加血管新生。该文着重就缺血心肌血管的再生机制、内皮祖细胞的来源、体外扩增及靶向定位、细胞表型作了归纳。对于细胞移植用于严重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试验初步显示患者临床症状减轻,MRI显示心肌灌注和心肌功能均有改善,但该研究仍处于Ⅰ期临床阶段,进一步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有待明确细胞移植的长期疗效、靶向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硝酸酯、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病情稳定后,随机分为两组:美托洛尔组26例,常规对照组26例.从小剂量开始(美托洛尔组,初始剂量6.25mg/次,2次/d),缓慢递增.评估治疗前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并做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功能改变,摄心脏正位片测定心胸比值.结果:治疗6个月后,美托洛尔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使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均明显减小,心胸比值降低.结论:美托洛尔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逆转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在预防致死性中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置管行主动脉弓、颈动脉、椎动脉、颅内血管造影,于颈动脉狭窄处置入血管内支架。结果:所有支架置入准确位置,患者症状不同程度改善,少数患者有短时间轻度并发症,无1例死亡。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可做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勇  李黔宁  郑健 《重庆医学》2008,37(2):193-195
缺血性中风(脑血栓、脑栓塞等)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1].随着人类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深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将会不同程度受益于基因治疗的进步,有研究者提出了治疗性血管生成(therapeutic angiogenesis)这一治疗策略[2] ,并且迅速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 8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冠状动脉远端纤细的多支多段病变而不宜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最大限度药物治疗疗效无效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 (TMLR)后的临床疗效 ,以拓展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新思路。方法 :在全麻下 ,在缺血心脏表面用国产HL -10 0心脏激光器打孔 2 4~ 32个 ,孔间距为 1cm ,历时 12 0± 2 0分钟。术后 3~ 16月随访心绞痛级别 (CCS)、心功能状况 (NYHA)、硝酸制剂治疗量 ,超声心动图 (UCG)、心肌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 (SPECT)。结果 :8例术后无死亡。与术前比较 ,TMLR术后患者CCS降低 (P <0 .0 1) ,硝酸制剂治疗量明显减少 (P <0 .0 1)。UCG静息状态下左室射血分数 (LVEF)较术前增高 (P <0 .0 5 ) ,室壁运动指数 (WMSI)下降 (P <0 .0 1) ,最大多巴酚丁胺耐受量增加 (P <0 .0 5 )。核素心肌显像 (SPECT)显示多数患者缺血范围不同程度缩小及心脏舒缩功能改善。结论 :TMLR术能增加缺血区局部心肌血运 ,缓解心绞痛 ,改善了心脏功能 ,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弥补了当前对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手段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最常见病 ,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 3 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 ,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其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数的 1 5 %~2 0 %。目前治疗冠心病最常用的方法是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或内支架放置术 )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旨在消除冠状动脉的狭窄或梗阻 ,改善心肌血供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上述方法对于弥漫性冠状动脉狭窄及远端分支狭窄、多次再狭窄的患者 ,则很难奏效。现行的激光心肌血管成形术 (TMR)为上述患者提供了治疗手段 ,其有…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死亡、致残和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降低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强调多因素、多环节进行干预,治疗方案的选择因人而异,联合治疗,患者才能最大程度获益.现对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及其康复指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为缺血性心脏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死于冠心病的患者约有876万人,占全球死亡总数的26.6%,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2].  相似文献   

18.
潘啸东  李拥军  马根山 《医学综述》2009,15(24):3714-3717
缺血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虽然可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挽救缺血心肌,但无法使已坏死的心肌再生,所以应用干细胞替代受损及死亡的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取材方便、容易体外培养和扩增、基因转染效率高可取自于自身,实现自体移植,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且不存在伦理学的制约,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理想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9.
由于通过骨髓抽吸仅可获取少量细胞,当前的缺血性心脏病干细胞治疗方案受限。为了增加慢性缺血性心脏病(CIH D)患者中的骨髓干细胞心肌移植,作者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骨髓CD34 细胞,得以冠状动脉内注入大量CD34 干细胞。与年龄匹配的对照者相比,CIH D患者(n=5)中由G  相似文献   

20.
黄启锐  黎源  程巍  陈颜兴  何勇 《广东医学》2004,25(6):676-677
目的 探讨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 12例采用局部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中 5例在溶栓后即刻出现神经功能的明显改善 ,出院时治愈 4例 (33% ) ,临床有效率为 75 %。死亡 2例 (17% )。 4例患者出现脑出血 ,其中 1例为症状性。结论 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