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报告了38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体肺侧支的内外科镶嵌治疗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术前充分补液,积极纠正酸中毒;术中密切观察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调整液体进出量;术后积极预防右心力衰竭及低心排出量,防治肺动脉高压,合理运用呼吸机治疗肺水肿及灌注肺,加强营养、预防感染,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伴有体肺侧支血管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镶嵌治疗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伴有体肺侧支血管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于手术当天在导管室行主动脉造影和选择性体肺侧支血管造影,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弹簧圈对体肺侧支血管进行栓塞,随后立即移至外科手术室行外科矫治手术.结果 7例患者共发现体肺侧支血管15支,除其中的1支使用ev3公司可控性弹簧圈2枚栓塞外,其余均使用COOK公司非可控弹簧圈共20枚达到完全栓塞,顺利完成外科矫治手术.未出现介入治疗并发症,未发生体肺侧支栓塞后严重低氧血症,无矫治术后脱离体外循环机困难,外科根治术后未出现灌注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无需行补救性体肺侧支栓塞.结论 伴有体肺侧支血管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镶嵌治疗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法洛四联症(TOF)合并体肺侧支血管的患者采取一站式内外科镶嵌治疗(Hybrid)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就诊的79例TOF合并体肺侧支患者,平均年龄(5.4±3.9)岁,平均体重(18.2±5.7)kg,术前均经心脏彩超检查明确诊断,全组患者在术前行64排心脏增强CT检查,肺血管无不良发育,McGoon指数为1.7±0.6, Nakata指数为176.7±7.3。76例初步筛查有体肺侧支血管,术前均行心血管造影检查。3例术前漏诊,术后行心血管造影确诊。结果本研究患者中死亡4例,死亡率5.1%。1例死于肺部感染,3例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所有患者侧支血管直径最小2.5 mm,最粗9.4 mm,平均(5.3±2.1)mm。每例患者最少放置弹簧圈2枚,最多21枚,平均10.2枚;其中一支血管最多置入弹簧圈9枚。封堵血管最少1支,最多11支,平均3.7支。1例患者术后出现侧支血管再通(或出现新的侧支血管),再入导管室行侧支封堵术。术后14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3例出现肺水肿。75例患者随访12~75个月,均存活。4例TOF行心内修复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其余患者心功能分级好于Ⅱ级。结论合并有体肺侧支的TOF患者在围术期采取内外科镶嵌治疗技术处理体肺侧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体-肺侧支栓塞术在侧支血管形成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杂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09年4月共8例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6~25岁,均行螺旋CT检查存在侧支血管,在我院行体-肺侧支介入栓塞术+外科根治术。根据其治疗情况,分为补救组(外科矫治术后出现灌注肺不能脱机,再行介入封堵侧支)和主动组(明确侧支后,先行介入封堵,再送外科手术矫治)。对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补救组3例治愈,1例死亡。主动组全部治愈,较补救组在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要明显缩短。结论外科术前体-肺侧支栓塞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体肺侧支介入封堵治疗的意义、操作技术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并发体肺侧支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介入治疗。中位年龄36个月(7~288个月),体质量6.9~64kg,平均15.96kg。本组患儿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及心脏CT检查确诊,54例术前封堵侧支血管,4例术后封堵侧支血管。结果:全组58例患者体肺侧支血管共115支,其中63支(54.7%)起源于降主动脉(胸主动脉)。对94支血管进行了封堵(82%),释放弹簧圈204枚。每位患者封堵侧支血管1~6支,放置弹簧圈1~14枚。本组10例因肺动脉未达到根治条件未手术,48例行外科根治手术,死亡3例。死亡原因:1例肝、肾衰竭,1例低心排、灌注肺,1例重症感染、多器官衰竭。结论:本组病例提示对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合并体肺侧支血管,先期采用经皮介入封堵侧支,再行外科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OOK普通弹簧圈联合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栓塞体肺侧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15例复杂先心病合并体肺侧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COOK普通弹簧圈联合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在体肺侧支栓塞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5例患者中共发现33支体肺侧支血管,均栓塞成功,无血管损伤、弹簧圈移位及脱落等术中并发症发生。术中共用COOK普通弹簧圈34枚,直径3~8 mm,长度3~8 cm;共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28枚,其中15枚为钻石型,13枚为普通2D型,弹簧圈直径为2~6 mm,长度为2.3~8.0 cm。15例患者中10例属于杂交手术,即在杂交手术室行体肺侧支栓塞术后即刻行外科手术;5例因先心病外科术后发生灌注肺或左心功能不全需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不能拔除气管插管而行心血管造影及体肺侧支栓塞术,术后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结论COOK普通弹簧圈联合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栓塞体肺侧支在复杂先心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内、外科联合治疗对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伴体肺动脉侧支循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内、外科联合治疗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伴体肺动脉侧支循环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侧支血管栓堵方法 、外科手术方法 、治疗结果 及并发症.结果 24例存活,3例死亡,病死率11.1%(3/27),死因分别为心室颤动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呼吸衰竭1例.66支侧支血管为完全阻断,11支血管为部分阻断.栓堵相关并发症:2例缺氧发作:3支侧支血管渗漏,放置弹簧圈后侧支循环均达完全阻断.结论 内、外科联合治疗伴有体肺动脉侧支循环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影像技术和心脏介入技术的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已经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主流发展方 向。镶嵌技术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扩大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适应证。但是,新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 题。结合临床实践,笔者针对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Hybrid技术治疗合并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Hybrid技术治疗合并较大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的临床结果,分析该联合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阜外医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联合栓堵治疗的46例伴有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资料:2007年6月前主要采取手术前、后联合介入栓堵13例(分期组),2007年6月后采用Hybrid技术行术中栓堵33例(同期组)。全组造影发现体肺侧支共89支,成功栓堵70支。结果:同期手术组在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小于分期手术组。同期手术组病死率(6.1%)较分期手术组(31%)低。结论:应用Hy-brid技术治疗合并较大体肺侧枝的法洛氏四联症可降低手术难度,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矫治成功率;术中联合栓堵安全有效,优于术前或术后联合栓堵。  相似文献   

10.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伴假性低血糖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在术前检查中,发现空腹血糖测定值低于正常,一般情况良好,无低血糖相应的临床表现时,应注意有无假性低血糖的可能.现将2006年6月~2006年8月本院收治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伴有假性低血糖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肺侧支循环肺出血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肺侧支循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实施的干预措施情况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和常规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实施干预措施后的肺出血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肺出血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875,P=0.0078)。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肺侧支循环患者的肺出血发生率,是临床预防肺出血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法洛四联症主要体-肺侧支分布及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伴有主要体-肺侧支(major aorta-pulmonary collateral arteries,MAPCAs)形成的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TOF)侧支的分布规律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95例合并MAPCAs的TOF患者的造影资料。记录并总结TOF的MAPCAs分布规律、数量及形态学特征。结果全组共发现MAPCAs共447支,平均4.7支/例,其中81例合并毛细小侧支血管;另外发现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其中主动脉弓发出侧支血管者33例(34.74%),共37支(8.28%);胸降主动脉上1/3有81例(85.26%),共145支(32.44%),胸降主动脉中1/3有49例(51.58%),共72支(16.11%);胸降主动脉下1/3有31例(32.63%),共41支(9.17%);腹主动脉有53例(55.79%),共84支(18.79%);头臂干有32例(33.68%),共35支(7.83%);胸廓内动脉有12例(12.63%),共15支(3.36%);左锁骨下动脉有11例(11.58%),共11支(2.46%);其他部位少见。全组有45支(10.07%)MAPCAs开口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202支(45.19%)MAPCAs在进入肺脏前出现弯曲。结论 TOF合并的MAPCAs多数发自于主动脉弓、降部及其分支,以胸降主动脉中、上段最多见,其他部位亦常有MAPCAs发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Three cases of longstanding untreated 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re presented. In addition to collateral circulation from bronchial, intercostal, and inferior phrenic arteries, thoracic aortic vasa vasorum were visualized. We believe this may represent an additional collateral pathway to the lungs. The angiography of these case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杂交技术治疗法洛四联症合并体肺侧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31例合并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病例,均采用侧支栓堵和外科手术联合治疗。结果全组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为3.2%。共发现大的体肺侧支66支,栓堵53支,未发生造影及栓堵相关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介入栓堵体肺侧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伴有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轻手术难度,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矫治成功率,减少手术刨伤,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双向Glenn分流术后肺血管发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101例复杂发绀型先心病患儿双向Glenn分流术前后左、右肺动脉内径,同时测量术前、术后经皮血氧饱和度,评价其术后肺血管发育。根据有无肺动脉前向血流将患儿分为肺动脉闭锁组(30例)和肺动脉狭窄组(71例);另分为婴幼儿组(年龄≤3岁,51例)和儿童组(年龄>3岁,50例),比较各组内及组间手术前后肺动脉分支内径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术后应用超声心动图随访12~36个月,左、右肺动脉内径及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肺动脉狭窄组较肺动脉闭锁组术后肺动脉生长发育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更明显;婴幼儿组肺动脉发育及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优于儿童组(P<0.01)。应用超声定量的肺动脉分支发育与临床血氧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满意(P<0.001)。结论: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患儿施行双向Glenn分流术后,可在不增加右心室前负荷情况下增加肺血流,促进患者肺动脉血管发育,提高血氧饱和度。超声心动图对术后定量随访评估肺血管发育,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