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索局部振动作业对工人心理、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国内标化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感知觉运动测试,对151名测试组及94名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造型工、铆工的影响较为突出,心理方面侧重于躯体化、睡眠障碍、强迫、抑郁等症状。行为方面主要是运动神经功能的反应潜伏期延长和大脑皮层功能的下降,与接振工龄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长期从事局部振动作业对工人心理、行为改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局部振动作业对工人心理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振动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车辆厂从事局部振动作业工人的心理行为进行了调查并与非接触工人心理和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长期从事局部振动作业对工人心理行为有一定影响。心理方面侧重于躯体化、睡眠障碍、强迫、抑郁等症状,神经行为方面表现为运动神经功能的反应潜伏期延长和大脑皮层的下降,且与振动工龄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振动作业对工人心理健康和神经行为均有一定影响,应防制振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铅接触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铅接触对工人精神及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及其接触水平-效应关系.方法采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计算机化神经行为评价系统(NES-C)对65名铅接触工人和65名对照工人进行精神及神经行为功能状况调查,同时测定铅接触工人血铅、尿铅浓度.结果 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显示,铅作业工人阳性项目数平均57.2,对照工人为15.0,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信息感知、记忆能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尿铅浓度与躯体化、强迫、焦虑和偏执因子分间存在正相关.结论职业性铅接触可影响工人的精神和神经行为功能,尿铅浓度与心理卫生状态存在一定接触水平-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使用振动工具的工人,可造成其指端血管痉挛(雷诺氏现象)的局部振动病;亦可引起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的全身反应。据此我们对庆岩机械厂钢板校正工和锻工共57名作了指血流图、脑血流图及心电图检查,并以该厂未接触振动的59名工人作对照。以期验证和了解局部振动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程世华 《职业与健康》2006,22(8):577-577
目的了解电镀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WHO-NCTB)对86名电镀作业工人进行测试,同时选择39名未接触其他神经毒物者为对照。结果接触与对照组在情感状态得分及行为功能分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从事电镀作业工人早期神经系统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可做为其早期受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频电磁场对工人行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WHO-NCTB),对高频作业工人41名(平均工龄13.9a(年)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接触组相匹配的对照组工人39名(平均工龄13.3a)分别进行了行为功能测试。结果表明高频作业工人部分情感状态得分和某些行为功能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可能引起工人情感状态改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及心理运动稳定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局部振动危害与接振时间关系的调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慧深  孙建娅 《卫生研究》2001,30(4):236-238
为探讨接振时间与局部振动危害之间的关系 ,对太原钢铁公司 32 1名局部振动作业工人的手部自觉症状、末梢神经功能和甲皱微循环进行了检查 ,观察其损害程度。结果显示 ,各项检查指标有随接振时间增长而升高的趋势 ,低剂量组低于高剂量组 (P <0 .0 1或P <0 .0 5 ) ,甲皱微循环异常率与痛觉、手麻之间分别存在明显正相关 (r分别为 0 .80 77、0 .72 96 )。提示局部振动对作业工人的手及上肢的各种危害程度与接振时间有关 ,且对末梢神经功能和末梢循环功能的损害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8.
职业性铝接触对作业工人心理及行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索铝的神经毒性和职业性铝作业工人的心理和神经行为功能改变。方法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测试组合,对103名铝作业工人和64名对照工人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同时对作业环境空气中铝浓度和作业工人尿铝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铝作业工人尿铝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工人,两组差异有显著性。铝接触工龄>10年的工人紧张、忧郁、愤怒、疲劳和困惑情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工人;手提转捷度、数字译码和目标追踪得分显著降低。而铝接触工龄≤10年的工人除目标追踪得分明显降低外,未发现其他行为功能和心理指标改变。结论长期职业性铝接触可以引起作业工人出现明显的心理状态、神经运动速度和准确性以及运动协调能力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阐明局部振动作业工人尿中羟脯氨酸的排泄及其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系。作者观察了130名链锯作业工人(年龄28~59岁)及31名无振动作业史的健康对照工人(年龄26~59岁)。根据操作链锯累积时间,将振  相似文献   

10.
神经行为功能测试是广泛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早期损伤的检测手段。为探求局部振动对作业工人中枢神经行为功能的早期影响 ,应用与WHO推荐的NCTB法密切相关的SG -A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仪和情感状态特征测验问卷 (POMS) ,于 1998年 10月对鲁南五金厂的 4 3名砂轮磨光工人和该厂 4 3名行政、后勤人员同时进行了现场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和情感调查。1 对象与方法以接振工龄半年以上的砂轮磨光工人 4 3名作为接振组 ,对照组为该厂 4 3名无职业危害接触史的健康人群。两组性别、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等因素均衡。按照WHO…  相似文献   

11.
吕敏 《职业与健康》2011,27(9):986-987
目的了解铅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分析尿铅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关系。方法对202名铅作业工人和213名对照人群进行尿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检测。结果铅作业组的尿铅≥0.34μmol/L的占70.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铅作业组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同性别对照组(男性P<0.01,女性P<0.05);铅作业组红细胞与同性别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红蛋白与尿铅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长期职业接触铅可引起尿铅含量增高和血红蛋白降低含量,血红蛋白含量与尿铅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手臂振动对心率变异性及外周循环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手臂振动对作业工人心率变异性与外周循环功能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某金矿凿岩工人进行了心率变异性的评价指标SDANN、LF/HF分析,并测试了冷水试验前后作业工人的皮肤温度以及试验后5min、10min的复温度。结论手臂振动造成的外周循环功能障碍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S2职业暴露对男工性功能及其配偶生殖结局的影响,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76名CS2暴露男工(其中仅男工暴露132人为单纯组,男工及其妻子均暴露144人为混合组)和126名非CS2暴露男工的基本情况、性功能及其配偶生殖结局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性功能调查结果显示,年龄〈40岁或工龄≥10年的CS2暴露组男工性生活和谐及性生活频度降低,性生活厌恶增加(P〈0.05);各组间男工妻子妊娠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结局调查结果表明,混合组的自然流产率与单纯组、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子代低出生体重率较高(P〈0.05),子代智力发育及体格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浓度CS2暴露可明显影响男工性生活态度、频率并可能导致不良的生殖结局,但对子代的智力及体格发育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甲醛与噪声对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联合作用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为探讨甲醛、噪声以及甲醛与噪声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组合检测项目(WHO-NCTB),分别对从事接触甲醛作业(55名)、噪声作业(68名)、甲醛加噪声作用(96名)工人及对照组(78名)进行神经行为功能的测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醛和噪声对神经行为功能均有影响。在甲醛与噪声联合作用中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有增强作用。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机溶剂作业农民工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7名有机溶剂作业农民工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试,并与非接触有机溶剂作业工人比较。结果有机溶剂作业农民工EPQ量表的P分和N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男女EPQ各量表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EPQ量表的P分和N分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参加体育锻炼与P因子有较密切关系,接触有机溶剂、是否参加体育锻炼与N因子有较密切关系。结论有机溶剂作业农民工的P、N因子分较高,有机溶剂接触、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是影响农民工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毛叶挺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177-2179
目的探讨锰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选择2011年某集装箱企业锰电焊作业工人96人作为暴露组,暴露组又按接触猛的剂量不同分为低、中、高接触组,分别为29、25和42人;再根据尿中锰含量分为低锰和高锰吸收组,分别为56和40人。以空气中锰为接触指标、尿锰为吸收指标。另选食品加工企业86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肝功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检测。结果尿中锰含量与年龄、性别、接触工龄均无相关关系(P0.05);不同接触组中尿锰分级构成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3.663,P0.05);中、高接触组、高吸收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接触组、高吸收组胆碱酯酶(ChE)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接触组Ig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接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吸收组IgA、Ig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吸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和高吸收组CD4、CD45百分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锰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肝和免疫功能指标可作为锰中毒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盛红艳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464-2465
目的比较铅作业工人和非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浓度、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常规的差异,探讨铅作业工人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铅、尿铅浓度的相关性。方法以蓄电池企业的252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铅组,电子厂205名非铅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铅、尿铅浓度、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常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接铅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则无差异(P0.05),接铅组红细胞锌原卟啉、血铅、尿铅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尿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系数(r)=0.166,血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系数r=0.406。结论长期接触铅可导致血铅、尿铅浓度和红细胞锌原卟啉升高,血红蛋白降低,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无明显影响,血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性较尿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18.
TNT作业工人的心理卫生状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TNF接触对职业人群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09名TNT作业工人和202名对照工人进行调查。结果 接触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且TNF工人心理改变出现较早,躯体不适、焦虑、强迫等情感状态得分与暴露年限呈正相关(P<0.05)。结论 TNF作业工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且与TNT接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陈晓华  朱林平  黎丹倩  梁勇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28-1330
目的了解噪声对轧钢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钢铁企业接触噪声的轧钢工人424名为接触组,选择不接触噪声的办公室、后勤工作人员325名为对照组,进行血压、心电图检查,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触组、对照组血压异常率分别为8.73%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22.88%和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作业工人血压随累积噪声暴露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心电图异常率开始时随工龄增加有所下降,随后又呈上升趋势。结论提示噪声对轧钢工人的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损害,应加强对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0.
沙焱  杨震宇  香映平  何家禧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476-1477
目的探讨口腔脱落细胞微核技术在探测铅暴露人群遗传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生产过程中接触不同浓度铅的某铅酸电池厂工人为接触组,按空气中铅浓度高低分为低浓度组(76名男性工人)和中浓度组(89名男性工人),同厂男性管理人员78名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口腔黏膜脱落细胞微核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试。结果 2种浓度的铅暴露组的口腔黏膜脱落细胞微核率[低浓度组:(3.58±2.49)‰;中浓度组:(4.16±2.32)‰]明显高于对照组[(2.85±2.03)‰],两种浓度铅接触组人员的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低浓度组:(3.38±2.16)‰;中浓度组:(4.37±2.43)‰]明显高于对照组[(2.17±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职业性铅暴露人群中,口腔黏膜脱落细胞微核试验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有相关关系(r=0.227~0.361,P0.05)。结论口腔黏膜脱落细胞微核试验可以作为简易的检测手段,用于对铅暴露作业人员遗传损伤的检测的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