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学鉴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笑如  林芳  傅吉春 《西南军医》2009,11(2):282-282
目的 探讨难治性贫血(MDS—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0例RA,48例MA血象、骨髓象及骨髓细胞铁染色检查的特点。结果RA与MA血象均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MCV〉100fl,血片中可见到幼红细胞及幼稚粒细胞;红系巨变,骨髓细胞内外铁增加。RA骨髓象中红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MA骨髓象中红系以巨早、中幼红细胞为主;RA病态遗血表现为粒系核浆发育不平衡、双核、环状核粒细胞,红系巨大,巨系出现小巨核、淋巴样巨核等。MA骨髓象表现为巨晚幼粒、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过多的粒细胞;红系早、中幼阶段巨幼变;分多个小核巨核细胞。结论RA与MA细胞形态学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各自不同特征,这些特征可为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克感敏诱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案例报告患者女性,18岁,咳嗽、发热20余天,头晕、乏力、恶心、呕吐1天入院。入院前曾因感冒服用克感敏、头痛酚。查体:重度贫血貌,手、面部皮肤苍白,无酱油色尿。体表淋巴结不肿大,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肝肋下5cm可及,脾肋下未触及。WBC:19.1×109/L,RBC:0.65×1012/L,HGB:22G/L,PLT:573×109/L。骨髓穿刺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淋巴系增生活跃,细胞形态及阶段比例正常。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可见红细胞碎片。巨核系增生活跃,成堆血小板可见,未见寄生虫。铁染色:外铁+,铁粒幼红细胞45%。血片分类:幼稚红细…  相似文献   

3.
王伟  尤婷玉  张励 《临床军医杂志》2010,38(2):221-221,223
病人,男,33岁.体检发现白细胞增高.于2003年9月22日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9 cm.RBC 2.7×1012/L,Hb 90g/L,WBC 160.0×109/L,BPC 276×109/L, 白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0.04,中幼粒细胞0.27,晚幼粒细胞0.18,中性杆状核细胞0.20,中性分叶核细胞0.22,嗜酸粒细胞0.02,嗜碱粒细胞0.01.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例1 男,20岁。因两下肢剧痛、面色苍白伴发热1月余入院。体格检查:贫血貌,皮肤可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压痛( ),心肺正常,肝未触及,脾肋下2cm,质中等。四肢关节无红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5g/L,白细胞2.7×109/L,中性中幼粒0.02,中性晚幼粒0.04,中性分叶核0.64,淋巴0.30,血涂片中晚幼红细胞易见,可见泪滴样红细胞,血小板34×109/L,网织红细胞0.002。多部位骨穿“干抽”,且骨质坚硬,进出针困难。骨髓活检见骨小梁增粗,纤维组织增生,可见骨髓坏死改变。骨盆平片见骨质密度增加,伴斑点状透亮区。予以肌注丙酸睾丸酮及输…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患儿男,出生2d,足月顺产。出生后即发现肝脾大,持续发热,全身黄疸,凝血机制差。查体: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0cm,剑下4.5cm,脾肋下6.0cm,体温39~40℃。外周血象:血红蛋白135g/L,白细胞117.4×109/L,血小板1100×109/L。白细胞分类:分叶核0.14,杆状核0.05,淋巴0.08,单核0.06,嗜酸粒细胞0.02,幼稚细胞0.65,有核红细胞31个/100个白细胞。骨髓涂片显示:骨髓液被部分周围血稀释,原单核细胞0.22,幼单核细胞0.56,胞体大小不等,胞核呈椭圆形、马蹄形、笔架形及不规则形,染色质呈疏松细网状结构,有凹陷、折叠、切迹,核仁1~3个,大而清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贫 )患者较多 ,但国内文献中大系列报道较少。现将我院 199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2 6例老年人巨幼贫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男 18例 ,女 8例。年龄 5 5~ 80岁。多为城市居民。2 诊断标准2 .1 临床表现 均有贫血症状 ;伴或不伴有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2 .2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MCV >10 0fL ,血色素 (Hb)减少 ,或伴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t)减少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 ;骨髓呈典型的巨幼红细胞生成。巨幼红细胞 >10 %。粒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也有巨型变。2 .3 叶酸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苯中毒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特点及意义。方法63例初治苯中毒AAA住院病例,入院时行骨髓检查,分析骨髓增生程度、各系的比例、细胞分裂像、巨核细胞数、胞浆空泡及造血指数积分,并与同期收治的原发性AAA作比较。找寻其特点。结果苯中毒病例骨髓象可见早幼红细胞、早幼粒细胞,偶见原始红细胞、原始粒细胞及细胞分裂像。以上细胞在原发性AAA骨髓中罕见,苯中毒AAA胞浆可见空泡,但胞浆空泡在原发性AAA仅出现在合并感染后。苯中毒AAA有相对较高的造血指标积分。结论AAA病例骨髓造血指标积分高,骨髓出现早幼红细胞、早幼粒细胞、原始红细胞、原始粒细胞及细胞分裂像、胞浆空泡有助于苯中毒AAA与原发性AAA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幼稚红细胞的巨型变化,首先发现于恶性贫血患者骨髓中,此后注意到:凡是干扰人体维生素B_(12)或叶酸代谢过程的药物均可致此种现象。从而这种细胞形态的变化,就成了提示和诊断此类疾患的重要依据。近年来,人们又注意到:类似的细胞形态变化对红白血病及白血病前期诊断亦具价值。我们体会,晚期幼红细胞(中幼红和晚幼红)的巨大畸形,并不仅见于上述疾病中。为了阐明巨型晚期幼红细胞在骨髓涂片中出现的情况,及其可能提示的临床意义,做了如下工作。 一、材料和方法 骨髓涂片472例,主要为治疗前的各种血液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与方法:本文采用B65-01骨髓活检针,对12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的髂后棘穿刺组织进行光镜观察;结果:骨髓明显活跃7例,占58.3%,极度活跃5例,占41.7%,均以红系增生为主,不同发育阶段的幼红细胞聚集成簇,中晚幼红细胞高于正常;不同发育阶段的粒系细胞则呈弥散分布,中晚幼及杆状核细胞略有减低;淋巴细胞之百分率正常;基质中脂肪细胞减少,平均为6%;血管增多,巨核细胞无改变。结论:说明长期高  相似文献   

10.
病人,男,79岁。于2005年6月12日发现口腔黏膜多发大血疱,腹胀,食欲减退,伴发热入院。查体:体温38.1℃,贫血貌,口腔黏膜,舌腹均可见多个约花生米大小血疱,溃疡明显。血常规:WHC3.12×109/L;HGB76g/L,RBC2.36×1012/L,PLT16×109/L;肝功:TBIL29.79μmol/L,DBIL9.98μmol/L,IBIL19.81μmol/L,AST145.6IU/L;肾功:UA598.9μmol/L,BUN19.9mmol/L;尿常规:PRO:2 ,BLD:2 ,镜检:RBC:6~8个/HP,颗粒管型:9~13/LP,透明管型:3~5/LP。骨髓象及血象(1)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Ⅱ;粒系0.09,红系0.06,淋巴细胞0.07。以上三系细胞形…  相似文献   

11.
老年血液病病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唐鉴坤等分析233例65岁以上老年人贫血占老年住院病人的13.3%,其中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约占36~66%,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率高于日本和西欧,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骨髓病性贫血亦常见于老年人。其它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也见于老年人。贫血等血液病对老年人的影响大,探讨其病因,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门)随着年龄增长,红骨髓量减少,被黄和纤维组织代替,故骨髓造血功能减退。(2)睾丸酮分泌不足,因而对蛋白的同化作用和对红…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8岁。湖北罗田人,父母无近亲结婚史。患者图1头颅正侧位示颅骨板障增宽,板障之间有“阳光”放射状骨针图2胸片示心影增大,纵隔旁有软组织影图3、4双侧胫腓骨、骨增粗,髓腔膨大,皮质变薄自3岁时出现慢性贫血症状,体弱苍白,轻度黄疸,头昏,心悸,脾肿大。半年前行脾切除术。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62g/L,RBC2.17×1012/L,WBC5.2×109/L;DC:N0.61,L0.36,M0.03。血片中可见靶形红细胞及异形红细胞,占14%。骨髓穿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核红比倒置,为1.12∶1,无效红细胞生成显著增加。肝功能:直接胆红素5.2μmol/L,间接胆红素58.2μmol/…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常发生干扰。最近我们遇到1例,经一系列试验最后确证为“A”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28岁。1990年因乏力、恶心、血浆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皮肤黄染,诊断为黄疽性肝炎,1992年8月又出现症状住院,血红蛋白降至30g/L,需要输血,几家医院鉴定血型为“AB”型,但多次交叉配血不合。又因高热、恶心、皮肤黄染转入我院血液科。查体,T37.5℃,贫血貌,皮肤黄染,精神差。化验Hb30g/L,PLT51×10~9/L,网织红细胞0.256,胆红质定量51.3μmol/L,尿URP 。有核红细胞增生活跃,粒系统增生活跃,以中晚幼增生为主,见个别巨幼红细胞及巨幼样变红细胞,可见核破裂,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临床诊断为AIHA。  相似文献   

14.
老年贫血81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贫血的诊断特点。方法 分析 81例老年贫血病例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骨髓红系增生情况、骨髓形态学及病理学诊断、病因诊断等项目 ,以中位数、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81例老年贫血病例中 ,男性稍多于女性 ,中位年龄 6 8 9岁。中重度贫血占绝大多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者为5 2 11%,增高者为 33 80 %。近半数病例或伴白细胞减少或伴血小板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者占 39 15 %,单纯贫血者占 44 4 4%。形态学上以大细胞性贫血比例最高 ,占 36 99%,其次为正细胞性贫血 ,占 30 14%。骨髓红系增生活跃以上者占 83 87%;1 5活检病例合并灶状纤维化或纤维组织增生。缺铁性贫血为老年贫血最常见的病种 (2 9 6 3%) ,其次为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中摄入不足最常见 ,占 2 3 33%,肿瘤、食管裂孔疝、溃疡及胃大部切除术后也较多见。慢性病性贫血比例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老年全血细胞减少病例的常见病种。老年单纯贫血病例中 ,缺铁性贫血占首位 (4 7 2 2 %) ,巨幼细胞性贫血比例也较高。结论 老年人属弱势群  相似文献   

15.
患男,42岁,因乏力、头晕1年余于2004—12—09就诊。重度贫血貌,消瘦,心肺(-),腹无异常。血常规WBC7.6×10^9/L,RBC1.39×10^12/L、Hb40g/L、Pu78×10^9/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红系增生占50.4%,中晚幼红比例明显增高,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部分偏小,红细胞内铁2%。诊断:缺血性贫血。口服富乃得片30mg/日治疗2周后Hb61g/L,治疗近半年Hh90g/L,偶有脐周疼痛。2005—08—09出现一次鲜血便,再诊查血常规WBC5.1×10^9/L、RBC2.66×10^12/L、Hb57g/L、MCV51.9fl、MCH19.0Pg、PLT88×10^9/L,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6岁.乏力1年余,发现脾大6个月.体检:皮肤无黄染,无腹壁静脉曲张,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下缘超出脐水平线以下至耻骨联合水平,脾右缘过正中线约15 cm,无压痛,表面有结节感.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手术前血常规:白细胞1.44×109/L(参考值4.00 ~ 10.00×109/L),红细胞3.23×1012/L(参考值3.50~5.50×1012/L),血红蛋白88.0g/L(参考值110~160 g/L),血小板32.00×109/L(参考值100~300×109/L),血小板压积0.030 L/L(参考值0.108 ~0.282 L/L),嗜中性粒细胞0.42×109/L(参考值2.00 ~ 7.00×109/L),嗜中性粒细胞比率29.00%(参考值50.00% ~ 70.00%),淋巴细胞比率51.90%(参考值20.0% ~ 40.0%).  相似文献   

17.
男患,63岁.1987年7月始感疲乏无力,未予注意,12月干部体检时发现左上腹包块而住院.体检:血压14.8/9.6kPa,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及,脾大平脐,无触痛.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发现.化验:白细胞32.1×10~9/L,分类;中性中幼粒0.07,晚幼粒0.09.杆状0.18,分叶0.33,嗜酸细胞0.05,嗜碱细胞0.07,单核细胞0.02,淋巴细胞0.19,血小板180×10~9/L.骨髓涂片检查:骨髓有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67岁。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酸痛、乏力,以左上肢为著,当地医院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占52%,绝对计数17.62×109/L。头颅 MRI 示颅内多发斑点状异常信号,骨髓穿刺示增生性骨髓象,骨髓嗜酸细胞占30%。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激素”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遂转入本院治疗。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6岁。于2005-04发现两侧颈部、下颌下淋巴结肿大,伴低热、乏力,疑诊“淋巴结炎”,先后输“青霉素、先锋霉素”治疗2月余,肿大之淋巴结无缩小。于2005-06-13入我院。查体:轻度贫血貌,颈两侧和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胸骨压痛(+),心肺(-),肝肋下未触及,脾肋缘下6 cm,触痛(+)。实验室检查:WBC 224.2×109/L,Hb 81 g/L,PLT 211.2×109/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细胞占0.94,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嗜酸、嗜碱细胞比例略高。染色体检测:Ph+率92%。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慢性期。给予羟基脲、小剂量高…  相似文献   

20.
胡志华  吴春华  程瑶瑶 《人民军医》2002,45(12):742-743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60岁。因乏力 ,全身皮肤瘀斑 2个月余 ,于1997年 4月 2 3日第 1次入院。查体 :胸骨无压痛 ,肝肋下 4cm ,脾肋下 5cm。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10 3 g/L ,白细胞12 6 0× 10 9/L ,血小板 5 0× 10 9/L ,早幼粒细胞 0 0 1,中幼粒细胞 0 0 9,晚幼粒细胞 0 12 ,干状核细胞 0 2 7,分叶核细胞0 3 0 ,嗜酸性粒细胞 0 0 8,嗜碱性粒细胞 0 0 6,成熟淋巴细胞 0 0 7。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 ,中晚幼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NAP积分 3分 ,Ph′染色体 (+ )。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予以HA方案 (三尖杉酯碱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