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析腧穴之穴性与中药之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一些针灸文献频繁使用中药功效的描述方法表述腧穴的治疗作用,使穴性与药性容易产生混淆,为我们能够更全面的认识腧穴,本文浅析了腧穴之穴性与中药之药性的基本概念、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
"穴性"的提出对腧穴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类比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描述模式,提出"穴性-功效-主治轴"的腧穴描述模式。具体从三方面进行:整理、形成和完善穴性理论;根据穴性理论和目前腧穴主治确定功效;通过归纳的功效条理化腧穴主治,并逐渐精简和补充。从而有利于腧穴的深入研究及系统学习与记忆,促进针灸临床思维的形成,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腧穴功效研究是经络腧穴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全面认识和系统阐明腧穴功效的特点、要素、规律特征、生物学基础和临床价值将有助于精准选穴和科学用穴,提升腧穴使用效能,进而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和促进针灸转化应用。笔者认为腧穴功效具有共效和特效并存的特点,“腧穴-刺灸方式-靶器官响应”三位一体的整合作用是腧穴功效的基本内涵,其要素包括腧穴功能状态、腧穴-靶器官关联关系、刺灸方式以及靶器官响应,同时受针灸时机、腧穴配伍等因素的影响,腧穴功效是上述要素整合输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导师张智龙教授临证近三十载,主张用药如用兵,而用穴如用药,亦应有君臣佐使;药有升降浮沉,穴有开阖出入;药因炮制煎服不同而功效各异,穴由针刺施术不同而性用有别。提倡临床运用针灸治病,必须娴熟穴性,认为"苟不识穴性,犹如处方用药不识药性,焉能治百病、调虚实。故医者必须熟悉腧穴性能,娴知各穴特点,方能得于心而应于手,便于临床灵活组方使用",知穴位功效之长短,则无往而不利。  相似文献   

5.
路运萍  颜晓  周悦  张潇斌  夏庆昌  马玉侠 《新中医》2022,54(18):121-127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PSUI)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针灸治疗PSUI的临床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统计分析、关联分析和社团分析,探讨针灸治疗PSUI的腧穴应用特点及其规律。结果:纳入文献108篇,涉及针灸处方98首,运用穴位统计功能得出腧穴79个。PSUI与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等穴位的相关程度较强。使用频次≥19次的腧穴有13个,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关元、中极、次髎、肾俞、三阴交。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为针灸治疗PSUI的核心腧穴处方。相互关系最强的穴对是关元-中极。干预措施常用针刺、电针和温针灸。经络以任脉、膀胱经、脾经为主;腧穴部位以背腰臀部、胸腹部和下肢部为主;特定穴以交会穴、募穴为主。结论:针灸治疗PSUI的腧穴和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规律性,其遵循近部取穴为主,辨证选穴为辅,佐以远部选穴和对症选穴的选穴原则;阴病治阴;腧穴以特定穴为主,注重俞募配穴;腧穴部位具有显著的神经节段性效应规律;干预措施以针刺为主,电针和温针灸为辅。以上规律可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鼻出血在现代期刊文献中的选穴情况进行研究,归纳、分析其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1962~2016年收录的针灸治疗鼻出血的期刊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归纳鼻出血的针灸临床选穴配伍规律。结果:通过研究发现,针灸治疗鼻出血的临床选穴配伍规律在现代期刊文献中以表里经腧穴配伍法、交会经腧穴配伍法、本经腧穴配伍法、上下腧穴配伍法和特定穴中五输穴与原穴配伍法为主。结论:鼻出血的针灸治疗取穴应坚持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主要选取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的腧穴进行配伍,从而将腧穴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发挥出来,起到增强鼻出血的针灸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的选穴规律,为临床使用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4年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的临床文献,利用Excel 2007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使用SPSS 23.0及SPSS Modeler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7篇,针灸处方103条,描述性分析显示腧穴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百会、神门、印堂,督脉的选用频次最高,腧穴分布在头面颈项部和下肢部最多,所用腧穴中特定穴占79.41%,交会穴列第一;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腧穴间置信度和支持度最高的是三阴交-百会-神门,聚类分析得出7个有效聚类群和4组核心穴对。结论 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取穴以督脉为主,遵循局部选穴和远部选穴并重的思想,重视使用交会穴;治疗抑郁性失眠的针灸处方组合规律为在主穴百会、印堂、神门、三阴交的基础上结合病机辨证配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针灸甲乙经》的针刺处方和腧穴配伍规律.方法 :通过搜寻查阅《针灸甲乙经》中针刺处方的内容并构建《针灸甲乙经》针刺处方及腧穴配伍规律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对高频腧穴、特定穴使用、取穴部位、选穴归经使用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获...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FD的古代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主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古代针灸治疗FD的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提炼出针灸治疗FD的常用腧穴与腧穴配伍、腧穴分部规律以及经络、特定穴运用规律。结论: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于针灸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的分析是可行的,结果分析反映循经取穴是古代针灸治疗FD选穴基础,特定穴是处方的组成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穴性"及其"穴性对配伍影响"的系统研究。方法:通过对穴位特异性、特效腧穴配伍、辨证配穴、按部配穴、按经配穴等方面探讨穴性对配伍在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论:穴性对配伍效应的影响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正确的掌握腧穴穴性,能因证立法,据法取穴,以方统穴,精简腧穴处方,易于施术,达到针灸治病时的理、法、方、穴、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辨证掌握穴位注射方法提高穴位注射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中西结合治疗疾病的疗效.方法: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在腧穴上进行针剂注射.结果:通过针刺和药液渗透,将穴位疗效和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综合效能.结论:用中医辨证理论,穴位注射治疗能疏通经络,调补阴阳.针药结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3个数据库中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推拿处方,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穴位频次统计、组合分析及核心特定穴位组合特点。[结果]筛选出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推拿处方137个,涉及穴位75个,得到常用穴位组合共75个,核心特定穴6个。[结论]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穴位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组合为腹、脾经、大肠、七节骨、龟尾和足三里6穴,可以作为临床基础推拿处方使用。  相似文献   

13.
腧穴理论在不同医学中有各自的特点与应用。本文就中医针灸腧穴和泰医按摩穴在分类、数量以及治疗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探讨之间的异同点,分析其结合应用的优势,以此提高临床疗效,为今后中泰医学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针灸甲乙经》中论述心痛的原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针灸甲乙经》治疗心痛选穴时,谨遵《黄帝内经》学术思想,采用循经远取的取穴方法,特别是注重特定穴的运用。处方用穴讲究配伍以提高疗效,治疗过程中多采用针法,且辅以放血疗法。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身心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致力于FD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西医多从胃肠的动力障碍入手,中医多认为本病由于肝郁脾虚,但临床中发现多数患者存在因精神心理因素复发的情况,中医脏腑体系认为心为神明之大主,可以调节神志活动,并且参与了FD的发病过程。在治疗上,西医主要采用对症处理,中医药疗法在本病的防治上具有明显的特色,其中,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在本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运用优势,得到临床的认可。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总结导师临证经验得出,在治疗FD中,健脾和胃与调养心神合用,以八脉交会穴之内关、公孙为主穴并配合腹部腧穴及百会,同时配合中药,并随诊加减,可获良效。在心胃相关理论指导下,针药并用可使得FD的治疗方法更加丰富,发挥中医药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失眠症是以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进而引起睡眠质量和时间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主观体验。穴位埋线是将医用羊肠线植入相应腧穴,通过长期持久地刺激腧穴来起到治疗作用。中医特色穴位埋线疗法因其价廉效高、操作简单方便逐渐被运用于失眠症的治疗中。基于中医和西医两方面探讨穴位埋线的治疗机制。从穴位埋线的辨证选穴规律、单用穴位埋线法、穴位埋线联合中医其他特色疗法、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穴位埋线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等方面对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论述,以求更好地指导临床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基础,实训教学是针灸学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如何让经络腧穴学实训教学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笔者提出以下教学方法:重视解剖学在经络腧穴学中的应用;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在经络腧穴学中的运用;模拟临床,采用CBL教学法触会贯通;重视体位,准确取穴与正确体位密切相关;中西结合,保证医疗安全.这些策略的实施可有效地...  相似文献   

18.
“针药无二致”,将“引经药”中“引经”的核心思想引入穴位,形成“引经穴”的概念。结合穴位的作用规律及配伍原则,总结出引经穴的作用以及分类。引经穴概念的提出将会完善临床穴位配伍的理论依据,更有利于针灸临床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我穴位推拿对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自我穴位推拿与疗效较为肯定的传统中医推拿手法作对照,从而探讨自我穴位推拿在治疗颈型颈椎病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自我穴位推拿对颈型颈椎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与传统中医推拿效果接近。结论:自我穴位推拿也是防治颈型颈椎病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依据中、西医理论认识和前期临床观察结果,阐述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原因、机制和表现,总结出运用经筋刺法、平衡肌张力针法、针刺督脉与夹脊穴、针刺跷脉穴方法、针刺“泻阴补阳针法”和针刺特定穴等缓解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