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C、D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依赖于肿瘤局部血管生成的理论已为广大学者认可.而事实上NSCLC似乎更易于经淋巴转移.由于缺乏明确的淋巴管生成因子和标记因子,对淋巴转移的研究进展缓慢,VEGF-C、D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淋巴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因子,通过其受体2(KDR)及受体3(Flt-4)分别作用于血管和淋巴管上皮,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研究显示,多种恶性肿瘤中VEGF-C高表达,并且和肿瘤的淋巴转移正相关.我们通过检测VEGF-C、D及其受体2、3 mRNA在NSCL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 (T)及癌旁组织 (PT )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及其受体 3 (flt 4)mRNA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在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分析 3 6例新鲜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VEGF C/flt 4mRNA的表达情况 ,并统计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癌旁组织中VEGF CmRNA表达与flt 4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肺癌组织中VEGF C ( )而在肿瘤或 /和癌旁组织中出现flt 4(COMVEGF C) ( )与淋巴结转移 (P <0 .0 1)及临床病理分期 (P <0 .0 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COMVEGF C在肿瘤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是一个反映患者淋巴转移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与乳腺癌发展的关系,评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甩腺肿瘤预后相关性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对109例人乳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VEGF基因表达和MVD进行检测。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率(93.5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8.67%)的表达(P<0.05),并与组织学类型相关。MVD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1)。结论 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VEGF和MVD表达的增高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癌组织和尿脱落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尿脱落细胞 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膀胱癌患者癌组织和尿脱落细胞 VEGF mRNA表达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皆有显著性(P<0.001)。尿脱落细胞与相应膀胱癌组织的 VEGF mRNA表达水平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r=0.982,P<0.001)。癌组织和尿脱落细胞VEGF mRNA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各参数密切相关,肿瘤直径>2 cm组与≤2 cm组相比(分别为P=0.001,P=0.002)、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分别为P=0.022,P=0.029)、多灶性肿瘤组与单灶性肿瘤组相比(分别为P=0.005,P=0.006)、低分化膀胱癌组(G3)与中高分化组(G1~G2)相比(分别为P=0.003,P=0.003)以及浸润性膀胱癌组(T2~T4)与浅表性膀胱癌组(Tis~T1)相比(分别为P=0.001,P=0.003)差异皆有显著性。结论癌组织和尿脱落细胞 VEGF mRNA的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检测尿脱落细胞VEGF mRNA的表达能很好的反应癌组织 VEGF的表达情况,可作为膀胱肿瘤辅助诊断、预后监测的一种非侵袭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u X  Fan P  Wang S  Wu ZY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2):119-121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 1、FLK 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手术的 47例乳腺癌标本 ,11例乳腺良性病变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FLT 1、FLK 1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良、恶性乳腺组织中均检测到VEGF12 1、165mRNA的表达 ,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分别为0 42 0± 0 13 3、0 2 91± 0 0 94高于良性乳腺组织 0 196± 0 0 67(P =0 0 0 0 )、0 2 0 6± 0 0 5 8(P =0 0 0 1) ;在乳腺癌组织中 ,VEGF12 1mRNA表达高于VEGF165mRNA(P =0 0 0 0 ) ,而在良性乳腺组织中两者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666)。FLT 1、FLK 1mRNA在部分乳腺癌组织中表达 ,分别为 3 8 3 %(18/4 7)和 2 5 5 % (12 /4 7) ,而在良性乳腺组织中未见表达。乳腺癌组织中VEGF12 1、VEGF165、FLT 1、FLK 1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分期及雌、孕激素受体状况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VEGF12 1、165及其受体FLT 1、FLK 1mRNA表达水平上调 ,提示其在乳腺癌的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4例肾细胞癌和2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水平,观察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淋巴管浸润或淋巴结转移间的相关性。结果肾细胞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肾脏组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级、肿瘤分期与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强度存在相关性(RR=0.83;0.78)。在伴有淋巴管转移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其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过检测肿瘤组织VEGF-C/VEGFR-3的表达情况,有助于了解肾细胞癌的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倾向,可能对临床治疗术式选择以及术后辅助治疗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肺癌组织中CXCR4、VEGF的表达,包括39例伴淋巴结转移者.结果 CXCR4、VEGF蛋白在肺正常组织表达较低,在90例肺癌组织中CXCR4的阳性表达率高达61.1% (55/90);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6.7% (69/90).CXCR4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VEGF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理类型无相关,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结论 CXCR4和VEGF在肺癌组织的高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的发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上皮钙粘合素(E-c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癌细胞发生侵袭、转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切除的43例NSCLC组织标本中VEGF和E-cd的表达水平。结果 VEGF在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86.9%,E-cd在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和34.9%,伴有与不伴有癌旁转移的NSCLC病例间其VEGF和E-cd阳性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VEGF和E-cd的表达水平与NSCL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Flt-4,酪氨酸激酶受体-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对直肠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术后肿瘤组织标本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结果本组88例患者均获得5年以上犤62~88(平均75.4)个月犦的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70.5%、63.6%。有46例患者VEGF-C表达阳性(52.3%)、40例VEGFR-3表达阳性(45.5%)。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生存率相关(P<0.05~P<0.01),与性别、肿瘤大小、侵犯肠壁深度无关(P>0.05)。VEGF-C的表达与直肠癌患者年龄相关(P<0.05)。结论VEGF-C和VEGFR-3的检测,对术前预测直肠癌的淋巴转移、术后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并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磷酸化受体表达在肝外胆管细胞癌(EHCC)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及其磷酸化受体pVEGFR1/2在35例EH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EHCC细胞系中VEGF及其相关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进展、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VEGF、pVEGFR1和pVEGFR2阳性的病例数分别为20(57.1%)、14(40.0%)和14(40.0%)例。pVEGFR1的高表达与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Erk1/2水平、神经侵犯、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静脉侵犯程度均相关(P均小于0.05)。pVEGFR1的高表达增加EHCC患者的死亡风险(HR=4.45,95% CI 38.66~61.62,P=0.035)。 结论pVEGFR1/2的表达程度与EHCC的进展呈正相关,高表达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提示pVEGFR1/2有可能作为EHCC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Mei TH  Zhang GR  Ma Y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1):647-650
目的 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变异型细胞间黏附分子 (CD4 4v6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分析VEGF、CD4 4v6在 35例Ⅰ~Ⅱ期、2 7例Ⅲ~Ⅳ期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的表达 ,其中 5 0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12例患者无淋巴结转移 ,中、高分化 39例、低分化 2 3例 ;随访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7月期间治疗的 4 2例患者 ,计算 3年生存率 ,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VEGF、CD4 4v6在NSCL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3% (45 /6 2 )、6 9% (43/6 2 ) ,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χ2 值分别为 2 4 2 0 7、2 5 186 ,P均 <0 0 1)。VEGF、CD4 4v6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 ,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χ2 值分别为 7 14 6、5 376 ,P均 <0 0 5 ) ;Ⅲ~Ⅳ期患者的VEGF、CD4 4v6阳性率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 (χ2 值分别为6 392、12 15 2 ,P均 <0 0 5 )。VEGF、CD4 4v6阳性患者的 3年生存率 ,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 (χ2 值分别为 4 36、7 2 1,P均 <0 0 5 )。除TNM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外 ,VEGF及CD4 4v6也为影响患者 3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VEGF、CD4 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未经任何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无淋巴结转移与有淋巴结转、广泛期与局限期肿瘤组织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VEGF及VEGFR-3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VEGF及VEGFR-3的表达均高于局限期.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VEGF及VEGFR-3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VEGF及VEGFR-3的表达均高于局限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间收治的39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VEGF.DmRNA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2.40表达,计算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VEGF.DmRNA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资料及MLVD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VEGF.DmRNA阳性表达率为56.4%(22/3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6%(1/39),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D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E92.9%(13/14)比36.0%(9/25),P〈0.05]。VEGF.DmRNA阳性表达者ML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8.20±1.22比5.31±0.97,P〈0.01)。结论VEGF—D可能通过诱导淋巴管生成促进食管鳞癌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肾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单克隆鼠抗-VEGF抗体通过免疫组化SP法研究肾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60例肾癌组织中35例(58.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血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5)和TNM分期(P<0.05)均明显相关。 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对肾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设法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望成为肾癌治疗的另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 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 1的表达水平,并结合术后病理分型、病理分期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鳞癌与腺癌患者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细胞粘附分子 1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患者间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别为 47% ( 16 /34 )与 73% ( 30 /41 ),59% (20 /34)与 29% (12 /41),P<0. 05, 0. 01]。(2)淋巴结转移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高于淋巴结无转移者[78% (39 /50)与 47% (17 /36),χ2 =8. 73,P<0. 01],细胞黏附分子 1表达阳性率低于淋巴结无转移者[24% (12 /50)与 56% (20 /36),χ2 =8 92,P<0. 01];术后转移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高于无转移者[90% (38 /42)与 41% (18 /44),χ2 =23 24,P<0 .01],细胞黏附分子 1的表达阳性率低于无转移者[ 21% ( 9 /42 )与 52% ( 23 /44 ),χ2 =8 75,P<0. 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者的 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者(7% 与 57 %,χ2 =28. 47,P<0. 01),细胞黏附分子 1表达阳性者的 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者(53%与 11%,χ2 =24 98,P<0 .01)。(3)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具有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毛细淋巴管增生的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 4 5例BTCC中VEGF C的表达水平 ,观察评估VEGF C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4 5例中 ,VEGF C阳性 36例 ,VEGF C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静脉或淋巴管浸润、淋巴结及前列腺侵犯明显相关 (P <0 .0 5 ) ;多因素分析显示VEGF C的表达是唯一影响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 (P =0 .0 0 3)。结论 :VEGF C与BTCC淋巴管浸润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 ,检测BTCC中VEGF C的表达能够预示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胰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功  朱化刚 《消化外科》2005,4(2):149-152
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赖于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在众多促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外分泌胰腺癌侵袭性强,很早即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确诊时仅有10%~15%的病人可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法技术,对47例乳腺癌组织VEGF mRNA、VEGF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癌组织VEGF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55.30%:17.02%)。VEGF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趋势。VEGF表达和MV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癌组织MVD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MVD值。结论: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和MVD表达增高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膀胱癌浸润及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细胞VEGF的表达率为55%(22/40),浸润性癌组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表浅性癌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癌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癌组(P<0.05),复发性癌组较初发性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VEGF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表达、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检测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生存分析中的意义。方法纳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NSCLC患者269例,均行标准肺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病理标本保留完善,手术前、后均未行放疗和化疗等辅助治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检测癌组织标本中VEGF-C表达,以CK19标记检测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9例患者的性别(Hc=1.722,P=0.084)、年龄(Hc=0.914,P=0.360)、吸烟情况(Hc=2.440,P=0.295)、病理类型(Hc=5.668,P=0.058)和肿瘤直径(Hc=0.165,P=0.920)间VEGF-C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分化程度间VEGF-C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9.178,P=0.000);患者CK19检测在性别(χ2=0.000,P=0.999)、年龄(χ2=0.005,P=0.999)、吸烟情况(χ2=2.294,P=0.317)、病理类型(χ2=0.573,P=0.289)、病理分化程度(χ2=2.927,P=0.231)和肿瘤大小(χ2=0.006,P=0.99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C表达强度不同时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18,P=0.000);CK19阳性和阴性表达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87,P=0.000);VEGF-C表达与CK19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54,P=0.000)。结论 VEGF-C表达、CK19结果与Ⅰ期NSCLC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关系密切,VEGF-C、CK19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并指导患者手术后辅助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