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药临床药学是一门新的中药研究课题,掌握中药量效关系,用药禁忌,服用方法,中药与中药配伍,中药与西药配伍的变化,尤其是与中毒量和治疗量相近的药物配伍,用药指导和提供咨询是中药师立足于药房,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药七情系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配伍关系,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中药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是中药配伍理论的核心内容。相恶是中药七情中最具争议的配伍关系之一,其内涵在历代本草中不尽相同,是否作为配伍禁总也未见定论。现代《中药学》教材将相恶定义为: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宵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笔者对相恶涵义的历史沿革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初步考证与探讨,希冀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相恶理论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成方制剂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经验处方、固定处方选择配伍用药。药物组方的作用机制会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中药材质量与加工炮制均会影响组方制剂的疗效。中药最初用药为单一用药,当患者病情复杂时,单味用药难以奏效,因此,将多种中药进行成方制剂组合。实际应用中药物疗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中药成方制剂的配伍合理应用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组方用药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中,经常将中药注射液与西药注射液配伍应用,甚至在输液中几种中西药合并使用。配伍应用目的是为充分发挥各药药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然而盲目、不合理的配伍,可使中西药之间产生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改变及外观上的理化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药物变性、失效,更大的风险则是诱发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报道中药静注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在筛选的50例合并用药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ADR)达70%,  相似文献   

5.
药物配伍是中医遣方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是药物配伍的进一步延伸,要科学阐明中药复方疗效、优化复方配伍,单纯针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不足以讲清复方配伍规律及其基本药效与作用机制。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应通过复方作用于机体和机体所处的整体反应来判定其疗效,进而优化复方配伍。代谢组学通过分析机体相关代谢簇和代谢网络的时序变化,阐明药味及复方的疗效,进而解析复方配伍规律。单味药是配伍的基础,药对是配伍最基本的形式,方剂是复方临床应用的最主要形式。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四气五味”“七情合和”和“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中的应用研究,从性味、药对、复方等不同层次对中药复方配伍进行系统性评价,分析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有助于指导中药复方临床用药以及新复方的研制。  相似文献   

6.
中药配伍变化与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张完整的中药处方是由君、臣、佐、使 4方面组成 ,在处方中各起不同作用 ,每一处方药味多少 ,君、臣、佐、使是否完全 ,视病情要求和药物的功用来决定 ,处方按“七情”的配伍理论进行配伍。在临床治疗中 ,虽然也有采用单方的 ,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还是采用复方配伍用药和合并用药。药物配伍应用后 ,在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叫做药物的配伍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不利于生产、应用和治疗的配伍变化为配伍禁忌。中药十八反、十九畏属配伍禁忌。医疗实践证明 ,合理配伍用药可以提高疗效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不合理的配伍用药…  相似文献   

7.
<正> 十八反药物属中药临床应用配伍禁忌,是临床用药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但是,某些相反药物的配伍应用,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历代医家将相反药物配伍应用于临床者不乏其例。现代有关中药十八反的配伍应用及相互作用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仅对相反药物的临床配伍应用探讨如下。甘草与相反药物的临床应用在相反药物的临床应用中,以甘草配伍海藻的应用最常见,其次是甘草配甘遂。甘草与相反药物的配伍应用中,以多味复方应用多,单味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饮片应用出现的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很容易把握,而中成药与中成药、中成药与汤剂,中成药、汤剂与某些天然药物提取物的化学药之间的隐性配伍禁忌还未被人们所重视。中药之意义应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作为临床直接应用的只能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我们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所收载的700多个成方制剂和单方制剂进行统计分析,对临床药疗工作中可能在联合用药中发生的十八反、十九畏等隐性配伍禁忌,以及临床药学工作中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开展中医临床药学工作。必须注意汤方、化学药某些制剂与中成药之间联合应用出现的隐性配伍禁忌问题。把不按中医药理论用药(属不合理用药)所造成的所谓不良反应归属于中药的不良反应是不理智的。  相似文献   

9.
中西药物的配伍应用刍议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12002)高锦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病治病,在临床用药方面,同时也出现了中西药物相互配伍、合并用药的方法。目前这种情况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中药与西药互相配伍组成新的夏方制剂,通常指药厂生产的成品药物,...  相似文献   

10.
<正>中药方剂用药精当,配伍严谨,但由于其成分复杂、治疗靶点众多,不易切入,研究难度大,而药对作为复方的组成核心,同时也是一个好的切入点。药对是一种临床上常用并且固定的中药配伍形式,也是用于方剂的最小组方单位,同时也是联系方与单味药的基础,其可以增强药物组合功效,起到协同作用;也可以相互纠正其偏性,起到拮抗作用。因此,临床用药过程中药的配伍主要基于“同气相求、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相制为用”的用药规律,同时药对配伍后,它的功效不是相加减,而是在配伍过程中发生了复杂变化,进而药对的疗效较之用单味药能够成倍提高,其使用法则包含着深奥的中医理论,在中医方剂配伍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也是一大文化遗产。前人在临床实践中,从单昧药的应用到多昧药之间配伍,总结出了中药配伍“七情、十八反、十九畏”。近年来随着对中药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及中西药结合联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中西药物配伍禁忌也随之出现。为了避免盲目的联合用药,发挥药物之间更好的配伍疗效,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查阅文献资料,对麻黄的应用及药物配伍做了深入研究,并总结其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中医用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单方到复方的发展过程。目前,复方已是中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中药配伍用药是中医临证处方用药的特色之一。中药的配伍决不是药物之间的简单相加,配伍用药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配伍使用时不同中药的众多成份间构成了复杂的相互作用体系,这些相互作用是复方整体效应的重要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配伍是中药现代化的需要,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作为机体对药物或外源物代谢的最主要功能蛋白,其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代谢对机体有害物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药成分复杂,在体内面临P450酶的代谢。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临床药学的发展,中药与西药配伍已被临床广泛采用,在防病治病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中西药各有特点,合用就是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得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的综合疗效,使其优势互补,兼顾全面,增强疗效,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从而缩短疗程,减少药物的用量或扩大药物的适应范围,从而降低医疗成本。这是中西药合用的优势所在,也应是中西药合用的目的,理应作为界定中西药合用是否合理的标准。合理的配伍应用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因此,研究和总结中西药物的应用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将笔者对中西药的合理配伍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昝树杰  王凯  李霖  杨丰文  江丰  张晗  张伯礼 《中医杂志》2023,(17):1729-1733
药对作为中药配伍的最小单位,是中药与方剂之间的桥梁,其配伍理论体现了中药配伍的基本特征和方剂组成的核心内涵。同时,作为临床治疗疾病、证候和症状的关键药物组合,药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治疗疾病的特色优势。梳理并总结出“气味相求”是药对配伍的理论发端,增效减毒是药对配伍的核心目的,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辨治思想是药对配伍的主要依据,针对性和灵活性是药对配伍临床应用的关键要点,以期为药对的临床使用和现代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中药配伍理论的应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虹 《中草药》2003,34(4):394-395
中药配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药配伍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中药学中的配伍 ,即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 ,将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二是指在方剂学中的配伍 ,即药物按君臣佐使的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比例。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 ,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因此配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通过配伍 ,能增效、减毒、扩大治疗范围 ,适应复杂病情及预防药物中毒。中药的配伍决不是药物之间的简单相加 ,配伍用药的恰当与否 ,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配伍规律中体现了中医基本理论和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药成方制剂的临床应用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正确地辨证用药才能发挥最佳的临床疗效。中药成方制剂的临床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辨证用药的准确性,因此,要求临床医生必须能够熟练掌握中成药的处方组成及其配伍特点,正确把握用法用量,才能正确地选择应用药物。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根据辨证施治的需要,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成方制剂配合应用,以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亦能起到相辅相成的治疗效果。1 中西药物配伍应用的影响近代名医张锡纯的"石膏阿司匹林汤"为中西药合用开创了先河。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石膏之性,又最宜与西药阿司匹林并用,盖石膏清热之力虽大,而发表之力稍轻;阿司匹林味酸性寒,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与石膏配伍,实有相得益彰之妙也。"香连丸与广谱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联用后,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某院不寐病配伍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某院不寐病临床用药实际,分析不寐病临床用药配伍规律和特点,为中药的临床配伍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220例临床诊断为不寐病或失眠、睡眠障碍的中药处方,利用Excel电子表格等多种工具对处方用药频次,各类药物用药频次及君臣配伍情况等方面对其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不寐病处方用药中,按药物,首乌藤用药频次最高,其次是甘草、酸枣仁、合欢皮、茯苓等;按类别,安神类和补虚类中药用药频次最高;按配伍,以安神类为君药的处方最多,且安神药所配伍的药物种类最多。结论我院不寐病用药特点明显,合乎中医失眠辨证用药理论,但辨证用药思维略显单一,尚待改进。  相似文献   

18.
药物配伍禁忌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本质的具体体现,关乎到临床用药安全,是社会民众与医药卫生领域高度关注的焦点和重大科学问题。配伍用药是中医遣药组方、辨证施治的主要形式和应用特点。中华民族在长期的临床用药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以"十八反"、"十九畏"等为代表的中药配伍禁忌经验轮廓,它体现了中药配伍禁忌的基本特征。提出科学假说:中药配伍禁忌是药性相反或相制的代表性组合;反药组合的构成-剂量-物质变化具有特定的毒效表征;妨害治疗与宜忌转化是反药配伍规律的辩证体现。构建技术体系:构建中药配伍禁忌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构建中药配伍毒性发现与评价方法技术;构建中药配伍致毒增毒减效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技术;构建基于反药组合的毒效物质代谢过程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技术;构建基于同方配伍的反药组合妨害治疗作用机制研究技术;构建基于特定病理环境的反药配伍组合宜忌转化研究技术。为中药配伍禁忌研究和丰富中医药配伍理论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任务与目标:以古今文献信息数据挖掘为支撑,以药物安全性评价、毒理毒代、毒效物质、药物相互作用等研究方法为手段,揭示中药配伍禁忌代表性反药组合的毒效表征及其变化规律;基于药物配伍环境及特定病理条件,从妨害治疗和宜忌转化的角度探讨反药配伍临床应用宜忌条件。最终目标是通过对中药配伍禁忌代表性反药组合禁、忌、宜的科学界定和系统性示范研究,形成特色鲜明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创建客观适宜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指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配伍禁忌内容的修订提供依据,为构建我国中药及其临床配伍用药安全预警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药配伍禁忌是指结合患者病情以及中药特性,有目的的选取2味及其2味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配伍关系复杂多样,例如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任何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处方用药都极为关键。在目前的中药临床处方以及中药临床调剂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配伍禁忌的安全性问题[1]。将金元时期陈述出的"十八反""十九畏"统一概述为反药,这也是长久以来中医处方以及中药调剂所遵从的基本禁忌原则。但在实际用药中,仍然存在大量反药配伍现象,其中部分处方属于医师误开,另一部分是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开具。作为药师,应该担负起救治病患的重任,对所有处方进行详细考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信息详细了解各种药物使用,做出正确判断,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常用中成药辨证应用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梅 《山西中医》2010,26(8):48-49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加工生产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要注意分析组方药物,准确把握适应证候,区别异同,要用中医辨证理论和中药组方配伍的综合知识指导临床用药,以确保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