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祖国医学“心痹”、“心悸”和“虚损”等范畴,以心前区隐痛、心慌心悸、胸闷憋气、夜寐不安等为主症。笔者数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兹举3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1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以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属中医“心悸”、“怔忡”、“心痹”等范畴.其致病之因,周师认为或心胆虚怯,或气血不足,或痰瘀热扰,但临床中以邪毒犯心尤为多见.邪毒者,泛指外感时邪,外邪稽留,扰犯于心,则心气逆乱而造证叠起.正如《圣济总录》所云:“风邪乘之,则令……惊悸”,甚者心阴被灼,或心之气阴同亏.实践证明,邪毒侵犯愈盛测心悸胸闷愈甚,而结  相似文献   

3.
参白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心肌病变,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其发病率逐渐升高。该病病程长短不一,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表现为长时间的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疼痛及心电图的异常变化,属中医“心痹”、“心悸”等范畴。  相似文献   

4.
加味生脉饮为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6例郑州450052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刘慧丽邓晓明主题词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疗法加味生脉饮/治疗应用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心悸”“怔忡”“虚劳”等范畴。笔者从1990年以来,用加味生脉饮为主,结合临床辨证加减,治疗了36...  相似文献   

5.
何立人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证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四川中医》2000,18(1):1-2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恶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在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慢性或病人常表现为乏力、心悸、胸部不适、心前区疼痛等,隶属于中医“心悸”“胸痹”范畴。目前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还没有一种特效的抗病毒药,治疗仪为对症住,而中医药在此方面有较好的优势,尤其在心肌炎慢性期。何立人老师在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证治方面颇有专长,笔者有幸随则B证,总结如下。1病机特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因治疗不彻底或恢复期摄养不当,可迁延…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23例治疗小结浏阳市中医医院(410300)李芳国主题词心肌炎/中医药疗法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变,常出现于原发病的症状期和恢复期,以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倦怠乏力、恶心、头晕和心律不齐为临床特点,少数重...  相似文献   

7.
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所致的以心肌炎症病变为主的常见病、多发病。通常以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异常疲乏等为主要症状,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措施。笔者近年来用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20例,经治疗前后临床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临床特征。属中医“心悸”、“怔忡”、“胸痹”、“温病”等范畴。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小儿的身体健康。2007年1月-2009年1月笔者对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辨证施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施护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祖国医学中,病毒性心肌炎是属于“心悸”“怔忡”的范畴。该病主证有心悸、气促、胸闷、乏力、多汗、头昏、面色苍白、心前区疼痛等。其病因病机系外邪侵袭以热毒为主,热邪犯肺、肺失宣肃或风寒湿邪博于血脉,心气被抑或心气不足、心阳不振,重者心气衰竭,心阳虚脱。体虚是发病的内因,尤以气虚更为常见。如《伤寒明理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主题词心肌炎/中医病机心肌炎/中药疗法病毒性心肌炎应属“温病”范畴于作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陈建昌山东煤矿总医院(250022)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或间质性炎症,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  相似文献   

11.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轻重差别很大,轻者可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有轻微不适症状;较重者起病急,可有明显乏力、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恶心、呕吐、腹痛等,查体可见心脏轻度扩大,心律失常,奔马律以及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极重者可在发病数小时至2小时内暴发,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重度心律失常、阿一斯综合征等,死亡率较高。急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VMC的发病机制研究迄今未完全明了,西医药尚无良策。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学”风温”“湿温”“心悸”“胸痹”等范畴。中医学对此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之处,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有着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劳慧敏 《江西中医药》2006,37(11):63-64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童比较常见的疾病,属于中医学“心悸”、“胸痹”等范畴,本文在复习古代文献和现代医学资料的基础上从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等方面阐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脏疾患,老幼均可发病,但以年轻人较易发病。男多于女。以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心律失常等症。多属于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胸痹”“虚劳”等反畴。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主要是由于邪毒外犯,内舍于心所致。本人从事临床15年应用张琪老师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施治及西医配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牲心肌炎包括各种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慢性炎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的多发病之一,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约为女性的2倍;其中婴儿的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死率高达50%以上,成年人病毒性心肌炎预后较好,可完全治愈,亦可形成慢性病程,中医属心悸、胸痹范畴。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不适,胸痹心痛,动则加剧,甚则喘促不能平卧,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心率失常或猝死等。  相似文献   

16.
心肌炎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 ,常伴随其他全身性疾病。病毒性心肌炎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心肌炎 ,各种病毒都可引起 ,其中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各种病毒多见。患者常因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等就诊。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湿、热邪 ,邪热留恋侵犯心脏 ,或感邪后养息不当、劳累过度而致心悸、怔忡。病情发展可致气阴两虚 ,甚至心阳不足 ,鼓动无力而致气滞血瘀 ,严重者可发展到心阳虚脱。笔者在 32年的从医生涯中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数百例 ,取得较好疗效 …  相似文献   

17.
桑勉  王晓东 《国医论坛》2005,20(5):11-12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时可累及心包和心内膜,其病情轻重不一,可迁延日久,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该病属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笔者认为中医辨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当从毒、痰、瘀、虚、神入手。  相似文献   

18.
万文亮 《国医论坛》2012,27(5):26-26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较常见的由嗜心肌病毒侵犯心肌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气短、乏力、气急、胸闷、心前区疼痛等。西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笔者运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法,结合现代西医学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似属中医学中之“胸痹”、“心悸’、“怔忡”等范畴。该病的病因是以正虚为本,尤其是心肺气阴两虚:以感受外邪,或温热、疫疠之邪毒内侵为标。因饮食不节,七情劳倦,复感外邪等因素而诱发。主要症状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心前区疼痛。因诱发因素不同又表现有各种兼夹症状,如:畏寒发热,头昏头晕,自汗浮肿,腹胀纳差,咽喉肿痛,鼻塞咳嗽,关节疼痛,周身肌痛等。该病可继发于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而其后遗心律失常,每多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就其原因,不越两端,一曰:“外邪留恋”;一曰:“体虚复感”。今述个人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