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2004年宁夏海原县曹洼地区鼠疫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鼠疫监测结果,探讨鼠疫控制对策.方法 按照《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动物鼠疫监测标准》进行黄鼠密度、体蚤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结果 1985~2004年平均黄鼠密度0.97只/和hm2近7年来黄鼠密度连续超过1.0只/ hm2,且有上升趋势;黄鼠平均体蚤指数1.60,染蚤率45.4988年,2000年和2001年从黄鼠检出鼠疫阳性血清10份,滴度1: 20~1: 80,阳性率0.10%~0.55%;1985~2004年未检出鼠疫菌.结论 海原县曹洼地区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内未发生动物鼠疫现疫流行,但有鼠间鼠疫散发,近年来黄鼠密度和体蚤指数为鼠间鼠疫流行提供基本条件;鼠疫控制应采取科学监测、灭鼠灭蚤、宣传教育、疫区处理和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1986~2005年宁夏西吉县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86~2005年西吉县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运用鼠疫流行病学方法,按照医学统计学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主要宿主阿拉善黄鼠平均密度在0.18~2.26只/hm2,近10年鼠密度呈上升趋势,单峰在1999年;平均染蚤率在29.88%~75.04%间,平均蚤指数在0.90~2.31之间,处在较高的水平;有3年次存在动物鼠疫流行,鼠疫流行与鼠密度,蚤指数增高相关联.结论 西吉县动物鼠疫流行仍呈间断性.坚持以鼠疫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预防控制人间鼠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野外和居民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及鼠间鼠疫流行动态情况。方法2005年5月20日至26日采取诱笼法,对辖区内进行了鼠疫监测,野外鼠疫监测点公明、光明街道,居民鼠疫监测点龙华街道。结果共布鼠笼2 345个,有效鼠笼2 337个,共捕鼠138只,总密度5.9%,褐家鼠密度最高4.1%。共检鼠血液120份,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局部鼠密度偏高,需要开展灭鼠活动防止发生鼠间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2020年勐海县1起人间鼠疫疫情的调查处置进行分析,为完善家鼠鼠疫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个案调查、宿主媒介监测等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调查,对患者的血液、淋巴结穿刺液以及采集的鼠类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测、抗原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采用灭鼠、灭蚤等综合措施对疫区进行处置。结果 本次疫情共确诊1例腺鼠疫病例,从黄胸鼠分离到鼠疫杆菌10株;通过采取患者隔离治疗、环境卫生整治,灭鼠、灭蚤等综合处置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结论 本例人间鼠疫病例感染来源是当地鼠间鼠疫,跳蚤叮咬可能为其感染途径。及时有效控制鼠间鼠疫疫情是家鼠鼠疫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宁夏鼠疫自然疫源地开发建设中的鼠疫防控及策略,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卫生学保障。方法收集银川市滨河新区动物间鼠疫流行及监测资料,建立啮齿动物种群分布信息数据库。结果银川市滨河新区啮齿动物种群构成仍以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为优势种群,沙鼠密度4.87只/hm2;银川市滨河新区鼠间鼠疫流行3个年次,检出鼠疫菌45株,同时鼠疫主要宿主密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动物间鼠疫发生的危险因素增加。结论做到实时监测—早期预警—干预性灭鼠措施—风险与评估机制,就可为滨河新区的建设提供卫生学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2001-2010年广西隆林县鼠疫疫区综合处理措施效果.方法 对原疫点进行灭鼠、指示动物调查和疫情线索搜查,采用笼捕法捕获鼠并采集鼠体蚤,计算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应用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鼠体等动物的鼠疫感染状况.结果 共捕鼠1008只,其中黄胸鼠占81.65%(823/1008);获鼠体蚤571匹,印鼠客蚤占64.10%(366/571),年平均染蚤率为23.02%(177/769)、蚤指数为0.74;鼠密度由3.99%(859/21 508,灭鼠前)下降到0.96%(149/15 600,灭鼠后),灭鼠率为75.94%.结论 持续采取综合的鼠疫疫区处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隆林县鼠疫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977~2008年原州区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运用鼠疫流行病学方法,按照医学统计学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主要宿主阿拉善黄鼠平均密度在0.10~4.0只/hm2,2次高峰是1997,1999年;平均染蚤率在17.46%一66.90%,有2年次存在动物鼠疫流行,鼠疫流行与密度、蚤指数增高相关联。结论原州区动物鼠疫流行呈间歇性,坚持以鼠疫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预防控制人间鼠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滨河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开发建设中鼠疫的防控措施,为野外施工人群和项目建设提供卫生学保障。方法收集2005─2014年银川市滨河新区动物间鼠疫流行及监测资料,建立啮齿动物种群分布信息数据库,及时采取动物间鼠疫预警及干预性灭鼠措施。结果银川市滨河新区啮齿动物种群构成以长爪沙鼠(40.08%)和子午沙鼠(37.38%)为优势种群;沙鼠平均密度2.40只/hm2;2005年、2009年和2013年发生过3次鼠间鼠疫流行;检出鼠疫菌40株,均分布在月牙湖乡,以5月(57.50%)和4月(27.50%)检出率最高;自毙鼠中分离出鼠疫菌占47.50%;沙鼠鼠体寄生媒介蚤优势种群为同型客蚤指名亚种(77.45%)和秃病蚤蒙冀亚种(7.25%),蚤类的寄生相对单一。结论随着银川市滨河新区建设速度的加快,部分区域主要宿主密度呈上升趋势,动物间鼠疫发生的危险因素亦增加;做到实时监测、早期预警,并采取干预性灭鼠措施、风险与评估机制,可为滨河新区的建设提供卫生学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开展鼠疫监测,探讨鼠疫控制对策.方法 按照甘宁两省(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和动物鼠疫标准进行黄鼠密度,体蚤调查和鼠疫血清学、细菌学检验.结果 近5年平均黄鼠密度1.73只/公顷;黄鼠体蚤指数1.82,染蚤率55.84%,从黄鼠、五趾跳鼠、花鼠、蒙古兔等检出鼠疫血清阳性30份,阳性率0.14%,滴度1: 20~1: 2 560.结论 近5年来固原市局部有鼠间鼠疫流行,鼠疫控制应以科学监测为主,落实灭鼠灭蚤、宣传教育、疫区处理等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分析 2009-2018年鼠疫宿主动物种群、密度变化,为制定鼠疫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二连浩特地区2010-2018年鼠疫监测数据,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捕获啮齿动物15种1 423只,包括长爪沙鼠、子午沙鼠、大沙鼠、达乌尔黄鼠、赤颊黄鼠、小家鼠、黑线仓鼠、灰仓鼠、黄兔尾鼠、短耳仓鼠、三趾跳鼠、五趾跳鼠、羽尾跳鼠、黑线毛足鼠、小毛足鼠。主要宿主长爪沙鼠最高密度6.0只/hm^2,最低密度0.12只/hm^2,平均密度1.11只/hm^2;捕获媒介蚤19种,鼠体染蚤率51.74%,鼠体蚤指数2.14;检出鼠疫菌48株、阳性血清25份,有7个年份存在动物鼠疫流行。结论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二连地区动物鼠疫流行活跃,应加强动物和人间鼠疫的监测,并开展预防性灭鼠灭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确定新疆温泉县鼠疫疫源地面积,鼠疫疫源地类型.方法 2004年5月27日~8月31日在温泉县南部山区采用鼠疫流行病学、生态学、动物昆虫学、血清学、病原学等方法进行鼠疫疫源调查.结果 啮齿动物优势种为灰旱獭,主要分布在海拔2 100~3 200 m的高山草原、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地带;其次为长尾黄鼠,主要以岛状分布于海拔1 800~2 800 m的草原带.路线法调查灰旱獭密度为0.26只/hm2,定点法调查3个样地平均密度为3.8只/hm2 ;调查区内长尾黄鼠数量甚少,呈岛状分布,样地定点观察平均密度为9.2只/hm2.调查区内按不同生境用5 m夹线法进行夜行小型鼠调查,捕获小型鼠4种15只,小型鼠捕获率为2%.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虫共发现3科、10属、13种.病原学检验脏器及媒介蚤材料,结果均为阴性.血清学检验出5份阳性材料.结论 旱獭和狗血清阳性说明温泉县南部山区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并有动物间鼠疫流行.为了防止人间鼠疫流行,应加强鼠防意识,加大鼠防投入力度,全面开展各项鼠疫防治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宁夏阿拉善黄鼠疫源地鼠疫疫情动态,为制定鼠疫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甘肃、宁夏两省(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和国家《动物鼠疫监测标准》,对1999-2005年宁夏3县(区)14个乡镇56个行政村进行人间鼠疫监测和阿拉善黄鼠密度、体蚤调查及鼠疫血清学、细菌学检验。结果7年来,未发现鼠疫病人;阿托善黄鼠平均密度1.59只/hm~2,体蚤指数1.65匹/只,染蚤率55.08%:从阿拉善黄鼠、五趾跳鼠、花鼠、蒙古兔等检出鼠疫血清阳性33份,阳性率0.12%.滴度在1:20~1:2560;鼠疫细菌学检验为阴性。结论宁夏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局部有鼠间鼠疫流行,鼠疫控制应以科学监测为主,落实灭鼠灭蚤、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灵武市临河地区1969年4月19日首次从自毙的长爪沙鼠体内用细菌学方法检出了第1株鼠疫菌后,直到1974年8月共14次从动物体内检出鼠疫菌。其中11次从长爪沙鼠体内检出,1次从同型客蚤体内检出,2次分别从自毙的褐家鼠和小家鼠体内检出,从而证实了该疫源地的存在和鼠间鼠疫的流行。为了预防鼠疫传人人间,多年来,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在该地区连续开展了鼠疫监测和大面积灭鼠灭蚤等防治工作,使鼠密度由1974年的每公顷34只下降到2007年的每公顷0.32只,有效地控制了鼠间鼠疫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沿准噶尔盆地荒漠一带鼠疫疫情,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2012年开展鼠密度、种群构成、鼠体蚤、洞干蚤和血清学监测。结果捕获大沙鼠566只,密度为5.3只/hm2,有效洞群平均鼠密度3.9只/洞群;捕获各类夜行鼠669只,捕获率11.3%;鼠体获蚤2 012只,染蚤率68.0%,蚤指数5.5;探洞64个获蚤73只,指数1.1;分离各类鼠血清材料1 156份,其中F1抗体阳性血清47份。结论大沙鼠和其他各类鼠血清学检出阳性血清,大沙鼠有效洞群平均鼠密度明显降低,提示区域内动物间鼠疫处于高流行状态,应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利用各种途径开展鼠疫防治工作,严防鼠间鼠疫向人间蔓延。  相似文献   

15.
追本溯源,人间鼠疫(腺疫)来自鼠间鼠疫;鼠间鼠疫源于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商源,保存并引发于鼠洞(疫洞,疫洞群)。顺其自然,防止人间鼠疫在于控制鼠间鼠疫,控制鼠间鼠疫关键是根治鼠疫自然疫源地;根治鼠疫自然疫源地,灭蚤优于灭鼠,而灭蚤重点在鼠洞。鼠洞(疫洞)有如疫源地生理的心脏,疫理上的恶性肿瘤。抓住鼠洞这个重点,采取包括改造生态环境在内的鼠洞综合治理措施,是根治鼠疫疫源地的重要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6.
李慧 《地方病通报》2002,17(1):86-86
固原鼠疫疫区地处甘宁阿拉善黄鼠 (简称黄鼠 )鼠疫自然疫源地东部边远地带 ,历史上无人间鼠疫流行记载。 1977年和1978年连续两年在固原县北部黑城镇辽坡村的双岭子、阳洼梁自黄鼠体内检出 6株鼠疫菌 ,从而被判定为甘宁黄土高原黄鼠疫源地的一部分。主要染疫动物为黄鼠 ,主要媒介为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 (简称黄鼠蚤 )。当时黄鼠密度为 4~ 3只 / hm2 ,经过十年灭鼠 ,至 1987年考核验收时 ,黄鼠密度为 0 . 2只 / hm2 ,达到基本控制标准。1994年后黄鼠密度从 0 .6 7只 / hm2 逐年上升 ,到 2 0 0 1年已达 2 . 4 5只 / hm2 。 1979年至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陕西省定边县一起动物鼠疫发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区处理的结果 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动物鼠疫疫区的处用措施.方法 选择定边县红柳沟镇25 km2范围内为鼠疫流动监测点,进行宿主动物,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划分疫区类别,采取相应的火鼠,火蚤处理,开展鼠疫颅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对疫区居民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红柳沟镇平均鼠密度为8.38只/hm2,在疫区内鼠的平均染蚤率为50.4%(56/111),蚤指数为1.81.疫区划分为3类,采取处理措施后达到标准.问卷调查疫区居民50名,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合格率为62.00%(31/50),抽查57名医务人员,防治知识培训效果问卷调查的合格率为92.98%(53/57).结论 鼠疫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鼠疫疫情,因地制宜采取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81~2007年宁夏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预防措施和控制对策。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和医学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27年间,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宿主密度为0.31~1.80只/公顷,染蚤率为28.07%~66.47%,蚤指数为0.88~3.15,有8个年次监测到鼠间鼠疫的局部流行;长爪沙鼠疫源地宿主密度为0.10~5.90只/公顷,染蚤率为9.57%~57.34%,蚤指数为0.07~1.44,有9个年次监测到动物鼠疫流行。结论宁夏动物鼠疫流行呈周期性、间断性发生。坚持以鼠疫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预防控制鼠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固原鼠疫疫区地处甘宁阿拉善黄鼠(简称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东部边远地带,历史上无人间鼠疫流行记载.1977年和1978年连续两年在固原县北部黑城镇辽坡村的双岭子、阳洼梁自黄鼠体内检出6株鼠疫菌,从而被判定为甘宁黄土高原黄鼠疫源地的一部分.主要染疫动物为黄鼠,主要媒介为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简称黄鼠蚤).当时黄鼠密度为4~3只/hm2,经过十年灭鼠,至1987年考核验收时,黄鼠密度为0.2只/hm2,达到基本控制标准.1994年后黄鼠密度从0.67只/hm2逐年上升,到2001年已达2.45只/hm2.1979年至2001年的各年度监测中一直未检出鼠疫菌,但在2000年监测中,检出4份阳性血清,滴度最高为1 : 640,阳性检出地为黑城镇辽坡村老疫点,现将2001年鼠疫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沿岸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跳蚤的种类构成,调查该地区鼠疫疫源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鼠疫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在库区8个乡镇的16个村屯展开调查,采用布笼法调查鼠密度,布粘蚤纸法调查蚤指数。同时,采集啮齿动物、指示动物和媒介蚤标本,分离鼠疫杆菌和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库区鼠类密度为3.68%,啮齿动物有2目3科7种,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鼠体蚤指数为1.45,室内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33,蚤类有6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所有标本鼠疫F1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沿岸具备形成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条件,开展鼠疫监测和灭鼠灭蚤是预防和控制鼠疫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