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的109例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09例肝转移癌患者中,单发31例(31/109,28.44%),多发78例(78/109,71.56%);肝转移病灶来源于结直肠、肺、乳腺、胃、胰腺、卵巢及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共198个肝转移癌病灶中,直径3cm者151个(151/198,76.26%),直径≥3cm者47个(47/198,23.74%)。治疗后1个月,187个(187/198,94.44%)病灶完全灭活,11个(11/198,5.56%)病灶存在残余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明显改善(P均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2%(7/109)。结论对于非手术适应证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相对安全、有效,短期内可局部控制肝内转移癌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超声引导肝癌的各种热凝固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日趋普及,如何正确判断治疗后病灶坏死区的部位和范围是客观评价疗效的关键。现就超声检查在评价肝癌热凝固治疗疗效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 (PRFA)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温控式多电极技术对 47例肝癌患者 6 7个结节行PRFA ,肿瘤直径 2 6± 1 1cm( 1 0~ 5 5cm)。 结果 肿瘤完全消融 (completedablation ,CA)率 :全组 80 6 % ,其中肿瘤≤ 3cm者 91 7% ,3 1~ 4 0cm者 75 0 % ,4cm以上者 14 3%。消融开始后 2min内达到 70℃的结节CA率显著高于 2min以上者 (P <0 0 5 ) ,治疗中维持温度达到 80℃以上者CA率也明显高于 70℃~ 80℃者 (P <0 0 1)。治疗后局部复发率 9 3% ( 5 / 5 4)。平均随访期间 11 3个月 ,远处复发 18例 ( 38 3% ) ,1年累计生存率82 1%。 结论 肿瘤大小、消融中局部组织的升温时间和维持的温度对PRFA的疗效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多囊肝病(PL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接受超声引导RFA治疗的PLD患者,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肝功能及术前与术后12个月肝内囊肿总体积。结果 14例中,13例顺利完成RFA,1例因术中出血而中止治疗;术后即刻患者腹胀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1周症状明显缓解率92.31%(12/13);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术前与术后1周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肝内囊肿总体积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PLD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射频治疗肝脏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肝癌 (HCC)和转移性肝癌 (MLC)只有少数能够外科手术切除 ,目前的化疗及放疗均不能达到彻底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1] 。近年来开展了微创性的局部治疗方法 ,其中射频消融 (radiofrequencyablation ,RFA)已成为较有效的肿瘤局部治疗手段之一。2 0世纪 80年代 ,RFA技术还仅限于表浅部位肿瘤的治疗 ,疗效不令人满意。 1990年Rossi等[2 ] 和McGahan等[3 ] 首次报道超声引导下采用RFA对身体内部深层肿瘤组织产生热凝固消融的新概念 ,此后RFA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肝脏肿瘤 ,并设计了不同类型的RFA电极针 ,包括单电极、双电极、多电极、…  相似文献   

6.
肝癌是世界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随人口老龄化,肝癌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然而只有少部分肝癌患者适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以其安全、微创、疗效确切而广泛用于临床。本文对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消融术对复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复发性肝细胞癌14 1例6 2 8个结节分别采用了经皮超声引导下微波、射频、酒精和沸腾蒸馏水消融治疗,观察局部、远期疗效和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肿瘤完全消融率92 . 0 % (5 78/ 6 2 8) ,微波、射频、酒精和沸腾蒸馏水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6 3% (10 5 / 10 9)、92 . 9% (119/ 12 8)、91. 5 % (311/ 340 )和84. 3% (43/ 5 1)。本组治疗后局部复发率13 5 % (78/ 5 78) ,微波、射频、酒精和沸腾蒸馏水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1 .4 % (12 /10 5 )、13. 4 % (16 / 119)、11.9% (37/ 311)和30 . 2 % (13/ 4 3)。14 1例患者经2~6 6月随访,117例患者(81% )的肝功能无明显变化。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5 %、5 3%、2 6 %。结论 经皮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对肝功能损伤小,能有效控制局部病变发展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8例患者共35个病灶经皮肝穿刺插入可伸缩的多电极射频针进行原位凝固灭活治疗,肿瘤最大直径11.2cm,最小直径1.5cm。结果观察治疗后的复发和生存情况。治疗后3个月开始随访,随访最长时间为32个月。增强CT提示无强化率91.6%。彩色多普勒提示肿瘤内血流信号消失率82%。治疗后活检提示肿瘤完全坏死率89%.44%的患者癌胚抗原明显降低.一年生存率78%。复发率1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望成为转移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高风险区域肝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22例高风险区域肝癌患者接受附加特殊方法的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观察术后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微波消融治疗后1次消融肿瘤完全坏死率86.4%(19/22),2次消融肿瘤完全坏死率100%;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1%(2/22),随访期间局部复发率为18.2%(4/22),其中2例死亡。结论 针对高风险区域的肝癌采取适宜的附加方法,微波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癌患者20例25个病灶为观察对象,RFA治疗前行CEUS确定肿瘤的性质、数目和大小,治疗后1个月内和随访10个月后行CEUS与增强CT对比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1个月内CEUS复查,20个消融病灶各期均无异常增强区,提示肿瘤完全灭活;4个边缘局部有早期增强,提示肿瘤残留,增强区经增强CT及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肿瘤残留,当即补充RFA治疗;1个CEUS图像模糊,未能作出诊断。随访10个月,1个消融病灶有残留复发,4例患者行CEUS发现新生病灶11个,直径0.6-3.8 cm,其中2例4个直径〈1.0 cm的病灶增强CT未能发现。结论:CEUS可以在RFA治疗前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在治疗后判断RFA疗效,是一种有效方法,并有助于发现微小新病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冷循环微波(MW)和冷循环射频(RF)2种肝癌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2004年9月—2009年1月,经皮肝穿刺冷循环MW治疗肝癌300例(MW组),共479个结节,直径0.9~11.4 cm,平均(5.8±2.2)cm。2002年4月—2009年1月,经皮肝穿刺冷循环RF治疗肝癌130例(RF组),共231个结节,直径2.2~10.1 cm,平均(5.3±1.9)cm。总结上述2种肝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结果,对MW和RF的局部疗效、生存率、并发症等作初步比较分析。结果:单针穿刺消融的范围(以肝脏增强CT扫描评估消融范围)两者相同,均为长轴4.0~4.5 cm,横轴3.3~3.5 cm的类椭圆体。肿瘤完全坏死率MW组为84.1%(403/479),RF组为88.7%(198/2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1年存活率:MW组为89.0%(267/300),RF组为90.8%(118/130);2年存活率:MW组为79.0%(237/300),RF组为80.0%(104/130),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消融治疗后,MW组和RF组出现的副反应及并发症几乎相同,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循环MW和RF都是比较理想的肝癌微创治疗手段,治疗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2.
难治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对于难治性肝癌,RFA治疗难度及风险大幅提高。重视影像指导下的规范化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及策略,对难治性肝癌将同样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对131例肝癌的治疗及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RFA)对肝癌、肝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对不能或不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82例,肝转移癌49例,共计131例,226个癌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治疗后1d-1个月CT检查,可见203个癌灶被灭活,有效灭活率达90%(203/226个灶);另有1例肝撕裂伤及1例肝癌破裂出血者行RFA止血成功。106例经3-26个月随访,生存率3个月或以上达98.1%(104/106例),6个月或以上达85.7%(72/84例),1年以上达73.7%(42/57例),6例出现并发症(4.6%),包括出血,脓肿,胆瘘,胆囊炎等。结论:超声引导RFA具有疗效好,治疗周期短,患者创伤小,易接受,可反复治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第一肝门区小肝癌的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Zhang ZJ  Wu MC  Chen H  Liu Q  He J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5):265-268
目的探讨对于位于第一肝门区的小肝癌行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PRFA)治疗的可行性、疗效和应注意的问题。方法2000年4月至2002年10月选择肿瘤位于第一肝门区、≤5cm、病理或临床证实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的21例患者进行PRFA治疗。治疗前甲胎蛋白(AFP)阳性者治疗后定期复查AFP。治疗后1个月复查MRI或CT确定肿瘤是否完全坏死,以后每3个月定期复查。Kaplan-Meier法计算“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结果AFP转阴率约为78%,MRI或CT显示第一肝门区肿瘤完全凝固坏死率为90.5%(19/21)。0.5、1、1.5、2年无原位复发生存率均为94.7%;0.5、1、1.5、2年无“瘤旁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0.0%、77.1%、77.1%和77.1%;0.5、1、1.5、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2%、82.8%、82.8%和55.2%。胆管狭窄发生率为4.8%。结论第一肝门区小肝癌并非PRFA治疗的禁忌证,只要治疗时穿刺点选择恰当、穿刺路径合理、超声监测下电极展开确切、热凝范围控制恰当,对于第一肝门区小肝癌PRF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军  李洁  刘进德  李志霞 《腹部外科》2007,20(3):150-152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e ablation,RFA)治疗转移性肝癌(metastatic liver cancer)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彩色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RFA治疗转移性肝癌.1月后行CT增强扫描,评价其治疗效果.所有病人均随访2年,计算其半年、1年、2年生存率.结果 本组37例,病灶总数76个,肿瘤直径4.8~12 cm,平均(7.1±3.2)cm.肿瘤直径<5 cm、10cm>直径≥5 cm、≥10 cm的病灶数目分别为43、27和6个.经消融治疗后,肿瘤完全坏死率分别为95.34%、60.92%和0;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4.75%、81.38%和63.62%.结论 RFA作为局部微创治疗方法,是肝转移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肝内远处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科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80例接受RF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34~84岁,平均6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该研究的纳入标准.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筛选与肝内远处复发可能相关的因素.结果 原发性肝癌RFA治疗后1、3、5年肝内累积复发率为6.3%、32.0%、67.3%.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甲胎蛋白(AFP)≥50μg/L(P=0.029)、血清凝血酶原(DCP)≥40 mAu/ml(P=0.004)、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70%(P=0.012)、烧灼边缘<1 cm(P=0.035)、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P=0.002)与肝内远处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AFP、DCP水平、烧灼边缘范围和术前Child-Pugh分级为肝内远处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高AFP、DCP水平和肝功能较差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RFA治疗应警惕肝内远处复发,治疗过程中充足的烧灼边缘对预防肝内复发有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5年不能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24例(50个病灶)行超声引导射频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复查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或cT增强扫描,显示46个病灶完全灭活,有效率达92%,6例患者肝内其它部位再发,行第2-4次治疗,全部病例经3~24个月随访,存活20例。并发症包括治疗区胀热感、疼痛和轻度发热。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可反复治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RFA)后肝脓肿形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6年6月接受RFA治疗的1 643例肝癌患者的资料,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HCC)942例、胆管细胞癌(CCC)31例、转移性肝癌(MLC)67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肝癌RFA治疗后肝脓肿发生率为0.79%(13/1 643)。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手术史及肿瘤位置与肝癌RFA治疗后肝脓肿形成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手术史及肿瘤位置为肝癌RFA治疗后肝脓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史、手术史、肿瘤位置是影响肝癌RFA治疗后肝脓肿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超声引导经皮复合热消融技术治疗中、大肝细胞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Yin XY  Xie XY  Lü MD  Chen JW  Xu HX  Xu ZF  Liu GJ  Huang B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7):1029-1032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复合热消融技术治疗中、大肝细胞癌 (HCC)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采用多针插入、多点能量输出的射频消融 (RFA)或微波消融 (MWA)技术 ,治疗 6 8例HCC患者共 73个肿瘤结节 ,平均直径 (4 5± 1 7)cm (3 1~ 13 0cm) ,经 1 9~ 6 7 6个月 [平均(16 0± 14 8)个月 ]随访 ,检测局部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合并肝包膜下血肿及皮肤烧伤的患者各 1例。肿瘤完全消融率 78 1% (5 7/73) ,2 4 6 % (14 /5 7)的病灶出现局部肿瘤进展 ,远处复发率 5 6 7% (38/6 7)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2 3%、2 9 6 %、2 1 6 % ,中位生存时间为 18 6个月 (95 %可信区间为 10 9~ 2 6 3个月 )。RFA与MWA在完全消融率、局部肿瘤进展率与远处复发率、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经皮复合热消融技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大肝细胞癌创伤小 ,可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和远期疗效 ,RFA与MWA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