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葛根素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rarin)对SD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葛根素50mg和100mg组,每日早晚ig给药各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给予肾上腺素加冰浴造成急性血瘀模型。结果:葛根素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葛根素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能改善急性血瘀大鼠的粘、浓、凝、聚等血液流变学异常,从而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脉舒颗粒剂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采用动静脉旁路方法建立大鼠体外血栓模型,用肾上腺素+冰水浴冷刺激法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血脉舒颗粒剂4、8、16 g/kg抗大鼠体外血栓作用及其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结果:血脉舒颗粒剂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大鼠体外血栓形成,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降低大鼠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急性血瘀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脉舒颗粒剂具有抗大鼠血栓形成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蛭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钳夹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急性脑缺血缺血损伤模型。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即观察(水蛭)组、对照(曲克芦丁)组、阳性对照组(造模不给药)、空白对照组。对观察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造模后,分别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连续灌药20天。4组分别取标本后运用血液流变仪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水蛭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脑缺血大鼠的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减轻红细胞压积、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结论:水蛭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缺血大鼠的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浓、黏、凝、聚状态,其效果与西药曲克芦丁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脉复生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100 mg/kg阿司匹林)以及脉复生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5、2.5 g·kg-1·d-1),连续灌胃给药1周。末次给药后,采用各大鼠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浴法复制急性血瘀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红细胞压积和沉降率、血小板和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聚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P选择素、血栓调节蛋白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缩短(P0.01),而血浆P选择素、血栓调节蛋白、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脉复生组可显著降低血液流变参数,延长凝血酶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P选择素、血栓调节蛋白(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小板和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缩短(P0.05或P0.01),脉复生组可延长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电泳时间(P0.05或P0.01)。【结论】脉复生通过介导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调节蛋白而改善急性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5.
水蛭对正常及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水蛭对正常和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每日2g/kg体重的剂量用水蛭水提、醇提、水煎醇沉液分别对正常大鼠预先灌胃(ig)给药15d,观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同时进行寒冷刺激造成大鼠血瘀模型后,每日用水煎醇沉液8,4,18/kg体重3个剂量分别ig给药3d,观察药物作用。结果:3种方法提取液对正常大鼠的全血粘度、RBC聚集指数、还原比粘度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3个剂量的水煎醇沉液对血瘀模型大鼠的RBC压积、全血及血浆粘度有较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结论:水蛭对正常及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粗毛纤孔菌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瘀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低、高剂量粗毛纤孔菌子实体(S1~S6)组,共15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连续灌给药7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蒸馏水),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浸入冰水中造成寒凝血瘀证模型。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谱效分析。结果:寄生于不同树种的粗毛纤孔菌的黄色子实体(S3~S6)均具有改善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作用,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粗毛纤孔菌黄色子实体组大鼠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均降低(P<0.05)。粗毛纤孔菌的黑色子实体(S1和S2)具有与黄色子实体相似的功效,但与模型组比较,粗毛纤孔菌黑色子实体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谱效分析,11个色谱峰对应的成分与大鼠血浆黏度变化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均>0.8;经鉴定,其中4个化合物为phellibaumin A、phelligridin C(反式)、phelligridin D和3'4'-dihydroxy-5-[(11-hydroxyphenyl)-6,7-vinyl]-3,5-dioxa-fluoren-5-one。结论:寄生于不同树种的粗毛纤孔菌的黄色子实体均可以降低大鼠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栓饮对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模型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消栓饮组及低分子肝素组。建立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兔模型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消栓饮组给予消栓饮灌胃,低分子肝素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周。检测造模前后不同时间点各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各组造模前后自身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数值均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间检测结果比较,消栓饮组及低分子肝素组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等指标较模型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较,消栓饮组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栓饮对大白兔DVT模型有较好的抗凝作用,能有效地防治下肢DVT形成,其作用机制与低分子肝素相类似。  相似文献   

8.
祛瘀合剂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祛瘀合剂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瘀证模型组、生化汤颗粒组(中药对照组)和祛瘀合剂高、中、低剂量组,采用肾上腺素(Adr)皮下注射及冷冻刺激诱发大鼠血瘀证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样品的全血还原黏度低、中、高切,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等指标。结果造模后大鼠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低、中、高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升高(P〈0.05);祛瘀合剂对上述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祛瘀合剂能明显改善血瘀证血液流变性,消除血液浓、粘、凝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保肾颗粒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阳性药)组和保肾颗粒3.6,1.8,0.9 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后,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于禁食20 h后腹主动脉采血,分别测定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液黏滞度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保肾颗粒3.6,1.8 g/kg剂量组能明显降低急性血瘀证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结论:保肾颗粒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降低其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初步明确早期脂肪肝、血液流变学、中医血瘀证三者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早期脂肪肝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高脂饮食法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1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TC、TG、肝切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早期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证实在早期脂肪肝就存在血液流变性障碍,即表现为高黏滞血症,脂肪肝大鼠存在血瘀证,表明了血瘀证和血液流变学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复方龙脉宁处方中各味药材提取物进行不同配比,探讨复方龙脉宁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的影响;对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心电图机记录大鼠心电图,比较各组大鼠给垂体后叶素前后心电图T波高度变化情况;另建立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肝素抗凝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复方龙脉宁配比组3能明显抑制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T波高度变化以及显著降低寒凝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论:复方龙脉宁配比组3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可能具有预防性及治疗性保护作用;对大鼠寒凝血瘀模型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将50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空白手术组、夹尾组、禁食水组、复合造模组.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制作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夹尾组给予夹尾、禁食水组给予禁食水、复合造模组给予夹尾+禁食水+声光电刺激复制气滞血瘀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  相似文献   

13.
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家兔血液流变性与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急性家兔血瘀证模型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瘀证模型组、血瘀证模型 银杏黄酮组、血瘀证模型 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组4组.应用新鲜胎儿羊水制造家兔急性血瘀证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银杏黄酮、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然后取每组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WX-9A型微循环监测仪观察各组家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银杏黄酮与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急性血瘀证家兔均能明显升高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升高红细胞取向指数(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P<0.05);扩张肠系膜微动脉血管径、加快血流速度.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组与银杏黄酮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黄酮及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均可明显改善羊水造成的血瘀证家兔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障碍,且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的作用明显优于银杏黄酮,说明磷脂可以增加银杏黄酮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使用抗炎、解痉、化痰、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作对照组;另一组32例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卡托普利,观察两组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对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又称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单纯AGML模型组(n=32)、AGML模型+生长激素(rhGH)组(n=40)、AGML模型+西咪替丁阳性对照组(n=40)。采用水浸束缚法建立大鼠AGML模型,在此病理模型基础上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1U•kg-1•d-1)治疗大鼠AGML,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应激0、4、8及12 d后各组大鼠胃黏膜的形态学改变,同时对比胃泌酸量、pH值、胃黏膜厚度及溃疡指数等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AGML模型+西咪替丁组比较,光镜下,AGML模型+rhGH组大鼠胃黏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仅部分上皮肿胀,偶见红细胞渗出,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黏膜下层结构无明显改变;电镜下,胃黏膜壁细胞、主细胞状态良好,仅少量细胞出现变性改变; AGML模型+rhGH组胃黏膜萎缩程度及溃疡指数亦低于上述两组(P<0.05),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黏膜病变有逐渐减轻的趋势,这种差别在应激的第8天时已趋于明显(P<0.05)。结论: 生长激素可以刺激胃肠道黏膜上皮再生、修复,促进胃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恢复,从而对AGML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与善宁联合应用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3例联合应用大承气汤,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酶学指标以及临床疗效,与对照组25例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血液循环指标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及酶学指标较对照组好(P<0.05、P<0.01)。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大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能有效提高重症胰腺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化痰消瘀方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黏膜Caspase-3、CyclinD1、mTOR表达的影响,探讨化痰消瘀方逆转胃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7只,造模组83只,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综合饥饱失常制备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随机抽取15只,造模组抽取75只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化痰消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维酶素组。分别给药干预8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和胃黏膜病理改变,并采用酶标仪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Caspase-3、Cyclind1、mTOR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aspase-3表达显著下降,CyclinD1、mTOR表达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痰消瘀方各剂量组与维酶素组大鼠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CyclinD1、mTOR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化痰消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下调CyclinD1、mTOR表达作用优于维酶素组(P〈0.05)。结论:中药化痰消瘀方可显著改善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状况,逆转胃癌前病变,其逆转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aspase-3表达、下调CyclinD1、mTOR表达,调节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雌性大鼠68只,根据随机原则,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通孕方组、针灸组、通孕方+针灸组和头孢呋辛+甲硝唑组6组,造模成功后连续治疗30 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造模成功。通孕方+针灸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炎症吸收与消散,为临床上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大鼠 “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探讨其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血液生化学方面的差异,为评价治疗胸痹心痛中药的药效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血瘀模型组、急性心肌梗死假手术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及“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每组12只),在大鼠急性 “血瘀”情况下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游离脂肪酸(FFA)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浆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及内皮素(ET)水平,并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MDA、SOD、GSH-Px及FFA水平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GI2及NO的减少程度和TXA2、ET及TNF-α的增加程度均明显大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P<0.05),TNF-α活性明显高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P<0.05)。结论:大鼠“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及心肌缺血时FFA 的代谢紊乱方面无明显区别,但在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提示在评价治疗胸痹心痛中药的药效学时,仅采用单纯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不考虑中医的证候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