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人工幽门术式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16(5):308-314
  相似文献   

2.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切除后复发性溃疡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荷  王国宏 《腹部外科》1992,5(1):22-23
  相似文献   

3.
近20年间479例胃大部切除术中,术前确诊并发胆囊结石15例,占3.11%,如按20岁以上计算,则并发胆囊结石率为3.26%。术后因其他原因住院或B超、CT检查121例中,无症状胆囊结石5例,占4.46%,从本院1594例尸检资料(除生前确诊为胆结石外)表明,20岁以上存石率为4.51%,与本组20岁以上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率4.46%接近。术后随访,均无术中损伤迷走神经的佐证,少数术后早期出现胆囊功能障碍,随访已恢复,长期随访又发现胆囊结石。认为胃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不应认为是胃术后早期胆囊病变的延续,即胃切除术的直接影响,而是随年龄增长而自然增多。术后随访时间越长,胆囊结石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5.
1978~1989年我院收治2例胃空肠吻合后复发溃疡穿孔行单纯缝合术后的病人,于我院行第三次手术,现报公如下。例1.男48岁。溃疡病史20年,5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穿孔于当地医院行胃空肠吻合(结肠后)。术后4年再次穿孔,行穿孔单纯缝合。第二次术后9个月入我院,病人一般状态好,腹部无压痛。入院后手术,术中见肝、胃、横结肠、小肠与切口粘连  相似文献   

6.
保留幽门的胃大部切除回盲肠代胃术治疗胃贲门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常有吞咽困难,返流性食管炎,食欲下降,进食减少及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外科手术时保留十二指肠可改善营养状态,保留幽门可防止胆汁返流和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目前常用的方法是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和各种空肠代胃术,效果均不能令人满意。我院1996年10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胃贲门癌20例,均进行保留幽门的胃大部切除、回盲肠代胃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5~67岁,平均517岁。患者术前均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胃镜和活…  相似文献   

7.
<正> 溃疡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93.1~1998.12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317例,其中对163例施行了一期胃大部切除术,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幽门再造式胃大部切除术3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8个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幽门再造式胃大部切除术345例。全组117例有术前并发症,30例术后有了出血,饱胀、呕吐等并发症,7例再次手术。但第二阶段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率明显降低。全组无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表明该术式是治疗胃十二脂肠溃疡有效,安全,简便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复发性溃疡(附3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复发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78~1998年间收治的32例术后复发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复发此3%。高泌本者81%;并幽门螺旋菌(HP)感染65%。治疗愈31例,死亡1例,内科治愈率69.2%,手术治愈率92.8%,随访1~12年,治愈者均无溃疡再复发。结论 复发性溃疡的主要原因是残胃泌酸量高和吻合口HP感染。对未穿孔的复发性溃疡者应  相似文献   

10.
肝包虫病是犬绦虫(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寄生在肝脏所致的寄生虫病。棘球蚴绦虫的宿主是犬、狐、狼等,常见为犬,人、羊、猪、马、牛、骆驼是其中间宿主,以羊最多。成虫生活在犬小肠内,其孕节或虫卯随粪便排出,可污染牧草、蔬菜、水源等,如被人等中间宿主吞食可遭到感染。肝包虫病已遍布于全世界,但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国外以澳大利亚、新西兰、罗马尼亚、俄罗斯、苏格兰等国家常见,国内则以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西藏、陕西、宁夏和四川西部等地区多见。我国南方罕见。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6岁.胃癌并腹腔淋巴结转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示:腹部多处点状异常高代谢灶.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加腹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第8 d无明显诱因突发全腹剧烈绞痛,呈持续性,考虑术后并发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给予哌替啶100 mg肌注后疼痛缓解.以后每天下午发作1次.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四肢乏力,食欲不振,腹中拘急作痛,得温则舒.  相似文献   

12.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出血者,早期常见于吻合口出血,溃疡或溃疡旷置后继续出血;远期则以消化性溃疡复发或残胃癌引起者为多见。胃切除后并发吻合口处出血性胃炎,以致引起大出血者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且此种并发症病情危重,处理棘手,很易误诊和延误治疗。本文报道二例并加以分析讨论。例1.男,69岁。因上腹痛1周,大量呕血6小时,于1967年2月19日入院。体检:面色苍白,四肢冷汗,脉细弱,上腹正中存在压痛。血红蛋白8g,红细胞250万,白细胞11,000;出凝血机制检查在正常范围。诊断:消化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13.
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兴旺  石益龄 《腹部外科》1997,10(5):230-231
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是一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我院自1969年至1996年间共发生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3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性,62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1969年6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目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七天进食普食后大便频次,并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行钡餐检查,发现胃回肠吻合。作短暂术前准备后,再次手术发现胃与末端回肠(距回盲瓣20cm)吻合。切除吻合口,作回肠-回肠对端吻合与胃空肠吻合,痊愈。例2:男,47岁。因胃小弯溃疡于1972年3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九天出院。出院后腹…  相似文献   

14.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 ,又称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残胃排空延迟症、胃麻痹、胃术后无力症。文献命名尚未统一 ,系指不伴吻合口狭窄或输出空肠袢机械梗阻因素的排空迟缓 ,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胃手术后并发症。由于易误诊为输出端机械性梗阻而误诊手术 ,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重要意义。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9例 ,年龄 3 3~ 72岁。原发病 :胃癌 13例 ,消化性溃疡 8例 ,壶腹部肿瘤 3例。2 .手术方式 :胃癌根治术行B -Ⅰ式吻合 4例 ,B -Ⅱ式吻合 9例 ;消化性溃疡行B -Ⅰ式吻合 3例 ,B -Ⅱ式吻合 5例 ;壶腹部周围肿瘤行经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胃大部切除后胃瘫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1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胃瘫确诊后可行保守法治愈,而不需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胃瘫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以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我们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施行胃大部切除467例,其中23例术后发生胃瘫,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胃大部术后残胃扭转1例潘见峰,曲志敏患者男,46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穿孔。行胃大部切除、结肠后胃空肠吻合(空肠近端对胃小弯)术。术后第3天,进食流汁,食后即感上腹部饱胀,随即反复呕吐所进之食物,不含有胆汁。体查: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切除术治疗介入治疗后复发的。肾囊肿的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12年3月采用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切除术治疗介入治疗后复发的肾囊肿患者35例,每例至少1枚囊肿超过4cm,囊肿最大径12cm。具体方法是在后腹腔镜直视下用电凝刀切穿囊壁5mm,用吸引器吸尽浑浊不清囊液,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用超声刀扩大剪开囊壁,距正常肾实质约0.8cm处环形切除囊壁,切口边缘同时电凝止血,常规放置F22~26引流管。结果:35例手术时间30~80min,平均45min。出血量10~50ml,平均18ml。抽吸囊液量50~900ml,平均约180ml。术后平均住院3.8天(3~5天)。随访3~60个月,经B超复查,切除的囊肿未见复发。结论:对介入治疗后复发的肾囊肿采用经后腹腔镜手术切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内疝,因很少能获早期确诊致死亡率高达40%。我们先后为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者合并溃疡出血或幽门梗阻)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毕罗Ⅱ式),结肠后输入袢对胃大弯胃空肠吻合术治疗,术后因有不全梗阻表现,分别于5天~1年行再次手术,证实有内疝发生。本文就其发生原因、早期诊断及防治意见简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内疝,是胃术后少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国内报道发生率在0.2~2%.我们曾遇到6例,行再次手术。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7岁~56岁。均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行B-Ⅱ式吻合术后。其中结肠前输入袢对大弯吻合法3例,结肠前输入袢对小弯吻合法1例,结肠后输入袢对小弯吻合法2例。发病时间于胃大部切除后7天发病者1例,余均为手术后1~3年发病。临床表现:均有突发性持续性上腹剧痛;阵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