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出血患者血清NO和血浆ET水平的动态变化 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在脑出血患者病程、预后中的病理生物意义。方法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35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NO、血浆ET水平。结果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血浆ET-1水平明显升高(P〈0.01);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重型患者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轻型(P〈0.05);预后差的患者恢复期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预后好的患者(P〈0.05)。结论 脑出血后的NO/ET动态平衡破坏参与了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脑塞急性期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血浆NO、ET的动态观察。结果:在发病72小时内,脑梗塞组血浆ET明显升高,NO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P均〈0.01;治疗后两组ET均有明显下降(P〈0.01),NO有明显升高(P〈0.01),但治疗组ET降低,NO升高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期  相似文献   

3.
正常孕妇和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两者关系在正常妊娠生理和妊高征病理生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Greiss法测定20名正常未孕妇女(NNP组)、20名正常孕晚期妇女(NLP组)和35名妊高征患者(PIH组)的血浆ET和血清NO值,并加以比较。结果:NLP组与NNP组相比,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但二者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中、重度PIH组与NLP组相比,ET水平显著升高(P<0.01),NO水平显著降低(P<0.01)。各PIH组ET/NO值均显著高于NLP组(P<0.01)。中、重度PIH组ET/NO值显著高于轻度PIH组(P<0.01)。在中、重度PIH组中,ET与NO呈显著负相关。结论:ET增高、NO降低,二者间平衡失调在妊高征病理生理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邱洪祺 《当代医师》1996,1(7):10-12
用放免法测定了4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和25例正常人的肘静脉血浆内皮素和心房肽浓度,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ET,ANP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ET与ANP之间呈直线相关关系,r=0.3305(P〈0.025)。有心绞痛组血浆ET明显高于无心绞痛组(P〈0.01),有心衰组ET显著高于无心衰组(P〈0.05)。有高血压组ET高于无高血压组(P〈0.005),而组间的ANP水平差异不显著,冠心  相似文献   

5.
陈小始 《广州医药》2000,31(5):51-52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EH患者,用氨氯地平5~10mg治疗,每日1次,连服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ET、NO水平,并与20例健康者血浆ET、NO比较。结果:EH患者ET较健康者升高(P〈0.01),NO降低(P〈0.01)。经氨氯地平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都有下降(P〈0.01),ET降低(P〈0.01),ON升高(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血浆及尿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改变及其与肾功能、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及比色法测定血浆及尿中ET- 1、NO含量及其与血清肌酐(SCr)、平均动脉压(MAP)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肾衰组血浆及尿ET显著高于健康人(P< 0.01),其中CRⅠ期血、尿NO 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P> 0.05)而CRF期尿NO 低于健康人(P< 0.05),血浆及尿ET 与SCr及MAP均显著正相关(P< 0.05)、NO与SCr及MAP均呈显著负相关(P< 0.01)。结论:慢性肾衰时体内ET增高、NO 合成减少,且与肾功能及血压密切相关,说明ET及NO 在慢性肾衰的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例冠心病患者测定血清NO,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NO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冠心病组中心绞痛发作与否,是否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血清NO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NO在冠心病的发病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受患者的其它病理状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血浆及尿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改变及其人与肾功能、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及比色法测定血浆脉不中ET-1、NO含量及其与血甭肌酐(SCr)、平均动脉压(MAP)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肾衰组血浆及尿ET显著于健康人(P〈0.01),其中CR1期血、尿NO与人无显著差异(P〉0.05)而(CRF期尿NO低于健康人(P〈0.05),血浆及尿ET与SCR及MAP均显著相关(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引起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0例CHD血浆中的ET、NO的含量,观察其中29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中ET、NO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健康人做对照。结果:缺血性心肌病组平均ET、NO较冠心病组ET、NO增高,较正常对照组ET、NO显著增高(P〈0.01)。用直线相关分析ET与NO之间改变的关系,ET与NO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无统计意义。缺血性心肌病组心肌肥厚以ET增高为主,与冠心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扩张型心肌病组以NO增高为主与冠心病组比较有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缺血性心肌病ET与NO增高,在促进心肌细胞增生、心肌细胞肥大的病理生理中起主要作用。NO参与扩张心肌病心肌细胞增生与重构  相似文献   

10.
肺心病加重期及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各30例。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组(下简称肺心加重组)血浆ET及AN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及P〈0.05),且ET水平与ANP及PaCO2呈正相关(r=0.78,P〈0.01;r=0.66P〈0.01)。而与PaO2及pH呈负相关(r=-0.95P〈0.01;r=-0.53P〈0.05);肺癌组ET,ANP亦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在正常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Gries法及放射免疫法对6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45例正常妊娠妇女和15例正常非孕妇女(对照组)的血浆及新生儿脐静脉血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硝酸盐(NO-2/N-O3)及ET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妊娠妇女血浆NO-2/NO-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孕中期增高最明显;妊高征患者血浆NO-2/NO-3明显低于正常孕晚期妇女(P<001)和对照组(P<005),NO-2/NO-3水平随妊高征病情的进展逐渐下降,与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P<001);重度妊高征患者脐静脉血NO-2/NO-3明显低于正常晚孕妇女(P<001)及轻、中度妊高征患者(P<005)。妊高征患者血浆ET1明显高于正常晚孕妇女及对照组(P<001),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平均动脉压无明显相关(P>005);脐血ET1水平各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母血NO-2/NO-3水平与ET1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妊高征的发病可能与NO合成、释放减少及ET1合成、释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16例寻常型银屑病(PV)与1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PE)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发现PV组血清LPO升高(P〈0.05),SOD降低(P〈0.05)。PE组血清LPO升高更为显著,高于PV组(P〈0.01),SOD低子PV组(P〈0.05)。两组LPO与SOD分别呈负相关(PV组r=-0.438,P〈0.05,p  相似文献   

13.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36例慢性肺心病(CPHD)患者血浆内皮素(ET),心房利钠多肽(ANF)、精氨酸加压素(AVP)、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浓度,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COPD患者血浆ET、ANF、AV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ET升高与ANF、AVP呈正相关(ANF:r=0.3967P<0.05,AVP:r=0.4149P<0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炎及中医证型与血中内皮素,一氧化氮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血浆内皮素(ET)与一氧化氮(NO)在慢性肾炎患者及中医证型中的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ET含量,用镉活化比色法测定血清NO含量,结果:123例慢性肾炎患者血ET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血NO与正常人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ET含量在中医各证型中依次为正常人组〈肺肾气虚组〈脾肾阳虚组〈气阴两虚组〈肝肾阴虚组。血NO含量在中医各证型中依次为肺肾气虚组〉气阴两虚组〉正常人组〉  相似文献   

15.
刘斌  詹萍 《四川医学》1999,20(6):563-564
目的:为了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浆内皮素(ET) 和血清一氧化氮(NO) 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45 例HIE患儿及15 例正常新生儿血浆ET和血清NO 水平。结果:血浆ET 水平在HIE急性期明显升高,且中、重度HIE 组ET 水平明显高于轻度HIE组及对照组( P< 0-01 ,0-001) ,恢复期血浆ET 水平下降,仅重度HIE 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血清NO 水平在急性期较低,在恢复期呈持续增高,各组两两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0-01 ,0-001) 。结论: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是反映实质性脑损伤的重要指标。ET 和NO 可能参与窒息所致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患者循环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平衡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循环一氧化氮/内皮素(NO/ET)平衡的变化及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组30例,对照组25例,以Griess法测循环NO水平,放免法测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量间的比较按需要行团体,配对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循环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ET则明显增高(P〈0.01),NO/ET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7.
筛选出针对内皮素-1(ET-1)前体基因反义硫代寡核苷酸片断(ETASODN),已证明ETASODN能显著抑制培养细胞ET-1的生成(P〈0.05),通过实验观察侧脑室注射该片断对常氧和常压缺氧大鼠的作用,发现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下丘脑ET-1含量显著高于常氧大鼠(P〈0.05);侧脑室内注ETASODN能显著降低常氧和缺氧大鼠下丘脑ET-1水平(P〈0.05)、降低常氧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pa)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放射免疫及生 化方法淀测60例肾脏病患者血浆ET和NO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示:①肾肘病组血奖ET-1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祺氏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高血压组患者血浆ET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③肾机能不全组血浆E稿于肾机能正常组(P〈0.01),血浆NO低于肾机能正常组(P〈0.05)。④ET分别与血压、BUN及Scr呈正相关,NO分别与血压、BUN及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变患者血浆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及其与腹水的关系.方法测定34名无腹水(A组)、51名有腹水(B组)的乙肝肝硬变患者及50名健康献血员血浆内源性一氧化氮及内毒素水平,结果以t检验、x2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血浆NO及内毒素水平均较献血贝明显升高(A组P<0.05,B组P<0.01),B组者较A组者升高显著(P<0.05),B组内毒素血症发生率较A组高(P<0.05).患者血浆内源性NO水平与内毒素水平正相关(r=0.528,P<0.001).结论乙肝肝硬变患者腹水可能与内源性NO有关,降低血浆内源性NO水平对这些患者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20.
NIDDM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60例50岁以上NIDDM患者血清雌二醇(E2),睾酮(T)等性激素水平。结果:男性患者E2升高,T呈下降趋势,E2/T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女性患者E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T略高于正常,E2/T比值平衡失调。E2、E2/T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