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噪声作业人员现场护听器实际使用效果,为制定防聋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噪声危害较严重的某市轧钢企业为346名劳动者为研究对象,对佩戴市售防噪声耳塞人员听力损伤原因进行调查,观察护听器防护的实际使用效果。结果轧钢厂作业场所噪声强度为67.1~96.3 d B(A),超标率50.4%;作业人员对噪声危害认知度不高。佩戴耳塞后产生不适反应的实质问题是耳塞佩戴的舒适性,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仍然呈现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高频损失和语频损失总检出率为31.2%。结论导致工人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耳塞的舒适度,积极探寻既舒适又有实际防护效果的护听器是听力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选择某区受噪声危害企业中接触噪声人员进行护听器使用现状调查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接触噪声人员护听器佩戴合格情况仅占38.0%;职业健康检查中,高频听力损失、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均随着护听器保护情况趋好而降低。提示该区工业企业接触噪声人员佩戴护听器合格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火电厂运行岗位员工佩戴护听器后个人声衰减值(personal attenuation rating,PAR),为噪声个体防护用品的适合性评价提供更精确手段.方法 使用3M E-A-RfitTM测试系统测量佩戴护听器者得到PAR,对首次未通过者给予培训与再测试,收集测试结果作为评价依据.结果 共调查运行岗位锅炉及辅控巡检员工18人,该岗位工作地点噪声最高达到99.8 dB(A).员工佩戴3M1100型耳塞进行适合性检验的首次测试通过率为66.7%,平均PAR为(17.4±8.7)dB(A);干预及培训后,所有受试员工佩戴同款耳塞均达到最优保护水平,最终PAR均值为(22.3±5.0) dB(A),高于理论估计值17.4 dB(A),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1,P=0.001).结论 佩戴耳塞方法的正确与否可极大影响噪声防护效果,建议采用如3M E-A-RfitTM测试系统等适合性检验方法进行更精准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了解企业噪声作业人员护听器使用情况,为制定干预对策及保护作业者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阴市噪声危害严重的轧钢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作业人员职业暴露特点、检测工作环境中的噪声强度并进行频谱分析,并通过问卷和现场调查获得劳动者护听器使用及噪声防护的认知情况。结果环境作业点(117个)噪声强度检测合格率为49.6%,主要岗位噪声暴露强度为67.1—96.3dB(A)。接触噪声8h等效声级(£k。。)≥85dB(A)的有346人,其高频损失和语频损失总检出率为31.2%。全程佩戴护听器的人员为72.5%,参加噪声危害教育的占92.8%,了解噪声危害的占80.3%,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占65.0%。结论必须严格落实《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的实施,对职工进行听力防护知识重点培训,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州市番禹区某金属制品厂不同生产工艺中佩戴护听器的有效A计权声压级估算,找出其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厂家合理选配、使用和管理好护听器。方法调查该小型金属制品厂配备的护听器型号及给定的防护值(SNR值)、检测工作环境中的噪声强度。结果该厂配发某公司生产的1100型防噪声带线弹性耳塞,SNR值为31 dB。现场噪声调查结果:60t机械冲压位噪声强度为96.7 dB(A);100t油压机位噪声强度为69.4 dB(A),砂轮磨床位为86.7 dB(A),铣床位为83.4 dB(A)。结论该厂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佩戴防噪声带线弹性耳塞后,60t机械冲压位环境噪声从96.7dB(A)降低到78.1 dB(A),此为防护效果好;砂轮磨床位环境噪声86.7 dB(A)降低到68.1 dB(A),此为过度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重庆市9行业噪声作业场所10种常见护听器的防护效果。方法收集重庆市9行业作业场所噪声频谱数据,计算10种常见护听器假设保护值并分析。结果 9个行业的作业场所噪声强度A声级平均值最高为110.9d B(A),最低为96.9 d B(A),由大到小依次为:纺织>建材>机械>塑料>家具>化工>皮革>电镀>电子;9个行业的保护水平均为可接受的护听器为1270、4004、4007;1100和1110两种型号护听器,除电子、化工、皮革行业可能存在过度保护外,其他6个行业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调查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噪声危害严重,配备护听器基本满足规范要求,需进一步简化倍频带法选择护听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定制耳塞对作业人员听力保护的远期效果,为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某企业200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佩戴定制听力保护耳塞,于2007至2012年连续追踪5年,比较不同年份作业人员听力的变化及不适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调查的工作场所中噪声以中高频为主,强度在85.3~93.3dB(A)之间。跟踪调查佩戴定制耳塞人员5年,其各频率听阈无明显变化,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选择合适的护听器,以保护噪声环境下的作业人员。定制耳塞是针对个人不同的耳道结构量身定制的个体防护用品,对预防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有积极作用,适合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噪声作业人员个人防护情况,选取某汽车公司噪声作业人员为对象,针对职业危害接触情况、护耳器配备和使用情况、使用效果评价等内容进行班组和个体抽样问卷调查.班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耳塞佩戴率为84.3%,其中配发耳塞人员的实际佩戴率为97.2%;个体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作业人员耳塞佩戴率为82.7%;耳塞佩戴率与噪声接触强...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企业如何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选择合适的护听器。我们以某发电厂为例,采用现场调查、噪声强度定点测量方法对该发电厂作业人员接触的噪声强度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该发电厂锅炉运行、汽轮机运行、电气运行、除灰操作巡检、高炉鼓风、化学水处理作业人员接触噪声强度不符合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南京市某己内酰胺合成企业生产性噪声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和听力损失风险分级,提出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措施。
  方法  测量作业人员个体噪声接触水平,依据GBZ/T 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评估噪声作业等级;运用ISO 1999:2013方法,计算各岗位听阈级变化、听力损失风险,并依据AQ/T 4276—2016《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进行风险分级。
  结果  25人噪声检测结果超过80 dB(A),为噪声作业岗位。硫铵装置、磷酸羟胺法(hyam-phoshate oximation,HPO)老线、HPO新线、己内酰胺(caprolactam,CPL)老线外操工岗位噪声危害作业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各噪声岗位员工工作到50、60岁时发生高频听力损失风险概率均低于6%,属于可接受的风险。3种护听器正常使用下能够满足噪声的防护要求。
  结论  对生产性噪声职业接触情况及时进行调查与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正确使用护听器,能够有效预防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