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LF)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合成、解毒和代谢功能的严重障碍,其并发症通常为严重黄疸、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凝血障碍和腹水等[1]。LF进展迅速,容易导致多脏器衰竭,病死率高,因此治疗难度极大。有研究表明,LF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多种机制引发感染、免疫紊乱、全身炎症反应等,在LF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2]。目前多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来改善LF患者预后,但因其菌量少、菌株单一、活性较低导致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在LF研究中得到高度关注,它是指将健康者体内的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从而建立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外疾病治疗的一种新方法[3]。FMT可纠正LF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使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内毒素减少[4],有望成为一种治疗LF的新手段。因此,本文就肠道菌群与LF的关系以及FMT...  相似文献   

2.
<正>脓毒症可以引发宿主反应失调,从而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和肠道菌群紊乱[1]。肠道菌群紊乱通过对代谢和能量平衡的影响,从而改变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2]。同时,老年脓毒症患者存在胃肠道功能退行性改变,肠黏膜萎缩,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概率高,程度重[3]。常规治疗急性胃肠损伤的药物有限,且对于老年人群并发症多,临床使用受限[4]。本文使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脾胃气虚证患者,研究其对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老年性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the elderly,FCE)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肠道疾病。全球数据[1-2]显示,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平均发病率约为14.0%,而中国部分东部城市FCE患病率高达17.6%。有研究[3]指出,FCE与多种严重疾病相关,包括结直肠癌、肝性脑病、阿尔兹海默病等,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从而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FCE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与肠道动力学障碍、精神心理状态异常、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其特点是无器质性病变。近年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FCE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FCE主要的病因之一[4]。本文旨在简要综述FCE与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包含缺血性以及出血性两种类别,在发病中,以前者最为常见,发病比例达到87%[1]。该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经济负担高的主要特点,目前已经变成中国成年人死亡以及残疾的不可忽视的一大原因[2]。近年来,肠道菌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也成为脑卒中领域研究的热点[3]。肠道菌群作为一种近年来研究发现的脑血管危险因子,该原因和该疾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4]。一些研究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5.
<正>肥胖是指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和/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全球超20亿人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2],其中腹型肥胖更易诱发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等[3-4],成为危害中国居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1]。根据2018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于第3位和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2]。我国人群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40.5%,远低于发达国家,预后相对较差[3]。近年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CR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药对CRC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探索中医药干预CRC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左金丸是代表方剂之一。本文对左金丸调控肠道菌群干预CRC的临床及基础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谢波  余萍  刘福强  周波  罗庭  崔小娇   《四川医学》2022,43(12):1250-1254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在成人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文献报道成人AF患病率为2%~4%[1],2019年全球约有AF/房扑(atrial flutter,AFL)患者5970万人[1],造成沉重医疗负担、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期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不仅可促进AF的发生和进展[2-5],且在AF人群的危险分层,包括预测血栓风险[6-7]、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风险[8]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NBD)指各类原因所致的支配肠道的神经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肠功能丧失或缺失的疾病[1]。其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患者便秘,或大便失禁、腹痛、腹胀等,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和原发疾病预后康复[2-4]。因胃肠功能障碍症状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正>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涨[1],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193万例[2],预测到2035年将有250万新发病例,结直肠癌的防治成为关系全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健康议题之一。从结直肠癌前病变到结直肠癌需要5~10年[3],提示人类有充足的时间防治结直肠癌。癌细胞的增殖受宿主基因突变、遗传累积和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在结直肠道中的癌细胞增殖,可通过产生特殊炎症因子浸润正常细胞,这种持续的浸润状态受肠道菌群的影响极大[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12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慢性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2例)和糖尿病肾脏疾病组(36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院清晨取其粪便样本进行肠道细菌检测,测定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并采集血清样本进行免疫功能指标检测,测定患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CD3+、CD4+、CD4+/CD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 3组乳酸菌数、酵母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脏疾病组大肠杆菌数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双歧杆菌数、真杆菌数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3组IgG、IgA、IgM、CD3+、CD4+、CD4+/CD8+水平,...  相似文献   

11.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炎性反应为特征的全身心身疾病,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中医的整体观和恒动观与肠道微生态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征相契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肠-脑-皮轴"学说,及已有有关中医药维持肠道微生态稳态的研究,为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探索银屑病的中医诊治机制提供了依据。将传统中医证候与客观的微生态学相结合,明确不同中医证型肠道微生态的特征性变化,探究可调节此类肠道微生态失调的中药复方制剂或单味药物,通过肠道菌群与中医"方"和"证"结合研究以寻找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新思路及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中医阴阳五行理论谈肠道菌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指导治疗。从中医学的思维角度对肠道菌群进行理论分析,初步探讨中医阴阳五行与肠道菌群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更好的认识人体、认识疾病,更能促进微生态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肠道微生物与哮喘中医诊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肠道微生物和哮喘的中医生理病理、证候本质物质基础以及治疗等方面相关性的研究文献,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肠道微生物和哮喘的相关性、肠道微生物与哮喘证候本质和体质的关系以及中医药治疗哮喘与调节肠道微生物的关系.[结果]现代医学中肠道微生物和哮...  相似文献   

14.
肠道微生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参与人体代谢,促进胃肠道免疫、抗肿瘤、延缓衰老等。近年来针对肠道微生态临床医疗、药物与病证性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作者就近5年来中医药在肠道微生态领域的研究,从中医理论、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观念、新认识,分析实验研究中中药单体和复方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探讨临床研究中中医、中药治疗各种疾病时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展现了肠道微生态的中医药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中医中药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提供参考,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是定植在肠道内的庞大微生物群落。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免疫系统发育、炎性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密切相关。随着微生物分析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肠-肺轴”的提出更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肠道和呼吸道菌群的相关性以及与肠-肺轴之间的交互作用,重点介绍了肠道菌群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气道过敏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肺结核、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失调存在于高血压及认知障碍患者中,肠道菌群影响人体血压水平、大脑功能和宿主行为,从而与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相关.补益肝肾、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类中药调整肠道菌群对防治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从肠道菌群与高血压以及认知障碍的关系、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的研究现状等角度进行综述,旨在探究...  相似文献   

17.
脾胃气化学说是张小萍禀承家学、集前人理论之大成、累积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的创新性理论.本文总结张小萍脾胃气化学说与肠道菌群失调疾病(如脾胃病、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之间的联系,结合传统中药人中黄与现代粪菌移植的临床应用,认为中医以脾胃气化指导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疾病,在调理机体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平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深入研...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药中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酚酸类等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有效成(组)分进行了概述整理。中药有效成(组)分在神经保护机制上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在神经损伤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肠道菌群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人体复杂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药疾病治疗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与人体肠道菌群的联系紧密,肠道菌群参与中药有效成分的生物转化,中药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数量的作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肠道菌群途径将为中医药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人肠内菌群的平衡是相当稳定的。肠内菌群平衡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菌群失调往往导致各种胃肠道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肠内菌微生物种类繁多,含酶丰富,对中药成分的转化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许多中药对肠道菌群的平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中药和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对于中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