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补骨脂等5种中药植物雌激素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补骨脂等5种中药的植物雌激素活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正常Wistar雌性大鼠(刚断乳)96只,随机分为12组(溶剂对照组、己烯雌酚组、5个中药组和5个中药 己烯雌酚组)。各组动物给药4d后处死,计算动物子宫系数和体重增幅;取血并分离血清。利用雌激素受体(ER)阳性MCF7细胞,以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含药血清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①灌胃补骨脂、川牛膝能明显增加大鼠的子宫系数(P<0.05);灌胃补骨脂、川牛膝、红花可使己烯雌酚引起的大鼠子宫系数的升高受到显著抑制(P<0.05);灌胃川牛膝可使大鼠的体重增幅明显上升(P<0.05);②补骨脂、川牛膝、红花、丹参等中药组含药血清均可使MCF7细胞增殖加速(P<0.01),加入ERβ激动剂DPN可减弱其促增殖效应;在拮抗实验中,中药组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较单独使用己烯雌酚的组别有明显下降,加入DPN可进一步增强其下降效应(P<0.05或P<0.01);③补骨脂、川牛膝、丹参、菟丝子等中药组含药血清均可提高细胞增殖指数;各中药 己烯雌酚组含药血清对己烯雌酚引起的细胞增殖指数的增加均无明显的拮抗作用。结论补骨脂、川牛膝、红花、丹参、菟丝子等5种中药均具有一定的植物雌激素作用,但其作用强弱及途径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寒喘舒片对免疫功能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取昆明系小白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西洋参丸组,寒喘舒片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分别观察寒喘舒片对小白鼠免疫器官的质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FC数、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寒喘舒片大小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能明显增加小白鼠的胸腺质量(P<0.01),对脾脏质量增加不明显(P>0.05);寒喘舒片大小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小白鼠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寒喘舒片可增强小白鼠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寒喘舒片大小剂量组能使小白鼠的PFC数增多,而且以大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P<0.01);寒喘舒片两个剂量组均能提高E花结形成百分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提示寒喘舒片能增强小白鼠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功能。结论寒喘舒片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丹参、三七、红花对脑出血后脑水肿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丹参、三七、红花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活性氧、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与肝素复合法造成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给予甘油、丹参、红花、三七及生理盐水(NS)灌胃,观察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中NO、血活性氧、CAT的影响情况。结果丹参、三七、红花使大鼠脑组织中含水量降低,与NS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其中三七作用较明显,与甘油组结果类似(P>0.05)。丹参和红花也有类似甘油的作用但出现时间较晚。三七、丹参、红花均能使大鼠脑出血后NO、活性氧下降,CAT含量升高,各组与NS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且比甘油的作用好,综合各指标显示三七的作用较好,丹参次之。结论三七、丹参、红花均能减轻大鼠脑出血后的脑水肿,与甘油的作用类似。3种中药都可升高CAT含量,降低活性氧及NO的含量,综合各指标分析和比较,三七的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增强阿卡波糖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同时增强其对血脂和体重的改善作用 ,并降低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 ,选择 74例单纯餐后高血糖的老年患者 ,分为单用阿卡波糖组和六味能消胶囊合用阿卡波糖两组 ,治疗 1个月后分别观察餐后 2 h血糖 (2 h PG)、血压、血脂分析及体重指数 (BMI)等指标的改变 ,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合用组对 2 h PG的改善比单用阿卡波糖组明显增强 (P <0 .0 5 ) ,而且进一步改善了阿卡波糖组改善不显著的空腹血糖 (FBG)、BMI、胆固醇 (CH)和低密度脂蛋白 (L DL- C) (均 P <0 .0 1)。合用组不良反应明显比阿卡波糖组减轻 ,其中对腹部胀气、恶心 (P <0 .0 1)以及腹痛、纳差 (P <0 .0 5 )改善显著。两组治疗前后均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认为阿卡波糖与六味能消胶囊合用不仅改善血糖、血脂、血压和体重指数的作用明显增强 ,而且可使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红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38例SAP患者随机分成虹花治疗组及非红花治疗组,在患者入院24h内以及治疗7d后采静脉血并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结果 SAP患者3种炎症因子较健康志愿者均显著升高(P<0.01),红花治疗组与非红花治疗组入院时3种细胞因子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两组SAP患者3种细胞因子均降低(P<0.05),但红花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红花可降低SAP患者炎症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岩宁方为基础的膏方制剂对荷瘤鼠抗肿瘤活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Lewis肺癌为模型,随机分为膏方组、辅料方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1只,给药10d后检测各组C57BL/6荷瘤小鼠的体质量,瘤重,肺转移灶数,肺转移发生率,脾指数及胸腺指数。结果肺岩宁膏方能明显减少C57BL/6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肺转移灶数,降低肺转移的发生率(P<0.05);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使小鼠的体质量、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但三组间瘤重无明显差异。结论肺岩宁膏方能够明显提高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对Lewis肺癌转移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离体子宫实验法。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大、中、小剂量均能抑制小鼠离体子宫收缩频率及活动力;同时对缩宫素诱发的子宫兴奋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降低子宫收缩频率及活动力。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松弛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五种活血化淤药物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家兔分为正常组、服药组(分服丹参、红花、降香、泽兰、郁金5种中药),观察服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丹参、红花、郁金可明显降低全血表现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红花则能明显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它们对抑制血小板聚集也有一定作用。因此认为,各种活血化淤药物都能不同程度或不同方式地改善血液流变性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花黄素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用改良Allen法制备脊髓损伤(SCI)模型后随机均分为2组,红花黄素组腹腔注射红花黄素40 mg/kg,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共14 d。第1、2、34、7、d取损伤的脊髓组织测定其SOD、MDA含量,观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改良BBB评分法进行行为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红花黄素组SCI后各时间点SOD活性均显著增高,MDA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2,周后BBB评分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红花黄素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局部自由基生成、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凋亡,对大鼠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缺血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新生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新生7日龄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红花组各15只。假手术组游离两侧颈总动脉后不结扎直接进行缝合,不给予用药处理;其他组均建造新生鼠PVL模型,阳性对照组造模成功后立即给予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 EPO)5 000 IU/kg腹腔注射,红花组造模成功后立即给予红花黄色素3 mg/kg腹腔注射,模型组不给予用药处理。48 h后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分光光度法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进行检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幼鼠脑室周围白质损伤标志物O4、MBP、CX47、nestin表达,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9及Caspase3活化片段表达。[结果]阳性对照组、红花组脑白质整体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O4、MBP、CX47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Nestin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达到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红花组O4、MBP、CX47及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GPx、SOD、CAT及GSH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MDA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达到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红花组GPx、SOD、CAT及GSH水平均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均达到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ax表达明显升高,Bcl-2表达明显降低,Cleaved Caspase-9及Cleaved Caspase-3激活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红花组Bax表达明显降低,Bcl2表达明显升高,Cleaved Caspase-9及Cleaved Caspase-3激活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对新生鼠缺血性脑室周围白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不仅与调节抗氧化系统有关,还可能与调节细胞凋亡相关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法优选牛膝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牛膝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牛膝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牛膝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牛膝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10倍量8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可以作为牛膝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牛膝的红外光谱和红外导数光谱并对其差异性进行分析,为牛膝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二阶导数光谱对不同产地的牛膝药材进行鉴别,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牛膝的红外吸收峰主要在3 289、2 975、2 890、1 723、1 630、1 403、1 321、1 241、1 018、927、814、773 cm-1附近,虽然不同产地牛膝所含化学成分具有相似性,但不同产地牛膝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和相对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在二阶导数红外图谱的1 800~800 cm-1波段中有更加明显差别,可以为其鉴别提供更准确的依据。聚类分析显示不同批次间相似度很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1 723、1 630、927、814、651 cm-1等处的吸收峰对区分不同产地牛膝药材的贡献较大,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的牛膝药材综合评分较高。结论 红外光谱法与二阶导数光谱相结合不仅可以提供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对其不同产地进行区分,实现对牛膝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牛膝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及抗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热板实验及醋酸诱导小鼠扭体实验,观察牛膝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来观察牛膝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迟发型超敏反应作用。结果 牛膝的正丁醇提取部位能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5),显著延长小鼠在热板上的舔足时间以及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次数(P<0.05),明显降低DNCB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的耳肿胀度、胸腺指数及脾指数(P<0.05);石油醚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二甲苯诱导的炎症、热板和醋酸诱导的疼痛及DNCB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之部分指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牛膝的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以及抗迟发型超敏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筛选具有较明显抑制三阴性乳腺癌作用的中药。【方法】收集近15年关于乳腺癌中医治疗的有效文献,采用频次和聚类分析确定高频中药,制备其含药血清,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实验,分别观察各高频中药含药血清作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B-MB-231)12、24 h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结果】筛选出的高频使用中药为川芎、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牛膝。这5种中药的含药血清对MDB-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牛膝对MDB-MB-231细胞迁移能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蒲公英、川芎、白花蛇舌草对MDB-MB-231细胞侵袭能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的高频中药川芎、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牛膝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三阴性乳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于翔  包能  孔薇 《中医学报》2020,35(1):109-112
孔薇教授诊治IgA肾病,善于中西合参,病证结合,将固护脾肾贯穿治疗始终。强调阴阳平调,固护肾气,常以杜仲、续断、桑寄生、菟丝子等药调补阴阳以培补肾元。偏肾气虚者,方选无比山药丸加减,常用药有生地黄、山萸肉、山药、菟丝子、牛膝、女贞子、墨旱莲等;气阴两虚者,方选参芪地黄汤加减,常用药有太子参、黄芪、生地黄、山萸肉、山药、牛膝、墨旱莲等。重视防护脾胃,常选用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常用药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同时注重治咽,祛邪治标,治疗上采用清热利咽、凉血止血法,方以银翘散加减,常用药有金银花、连翘、桔梗、牛蒡子、玄参、蝉衣等。  相似文献   

16.
17.
抗骨质疏松中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抗骨质疏松研究中所常用中药品种的现状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中药抗骨质疏松机制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类性激素样作用,对骨细胞的作用,对钙代谢调节系统的作用,调节机体内环境微量元素的作用等。抗骨质疏松的常用中药主要有:淫羊藿、蛇床子、黄芪、杜仲、骨碎补、葛根、牛膝等。为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X P Li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8):486-7, 454
The effects of each of the four famous Chinese herb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m on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 and lipid peroxide (LPO) in the blood of young mice were studied. These four famous Chinese herbs produced in Huaiqing area were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 Flos Chrysanthemi, Rhizoma Dioscoreae and radix Rehmannia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our herbs can evidently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SOD and GSH-Px, and can apparently reduce LPO in the blood of young mice. Even each of the four herbs alone can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GSH-Px and reduce LPO.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se four famous Chinese herbs have the effects on anti-senility.  相似文献   

19.
F Xie  X Li  K Sun  Y Chu  H Cao  N Chen  W Wang  M Liu  W Liu  D Mao 《中医杂志(英文版)》2001,21(3):225-231
Large and small doses of drug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were used in model rats to treat mild chronic hepatic damage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rge dose of Dang Gui ([symbol: see text]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and Dan Shen ([symbol: see text]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drugs for regulating blood flow) and small dose of Yu Jin ([symbol: see text] Radix Curcumae) and Niu Xi ([symbol: see text]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 (drugs for activating blood flow) can significantly elevate the activity of SOD (P < 0.05) and/or lower the T/K ratio, markedly reduce the MDA content (P < 0.05 or P < 0.01)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activities of ALT and AST (P < 0.05 or P < 0.01), demonstrating that these drugs are effective in combating oxygen free radicals (OFR) in chronic liver damage. On the contrary, large dose of Tu Bie Chong ([symbol: see text] Eupolyphaga seu Steleophaga) and E Zhu ([symbol: see text] Rhizoma Curcumae) (drugs for removing blood stasis) tend to increase the ALT and AST (P < 0.05)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ynergism of elevation of the SOD activity and reduction of T/K ratio contributes to the action of drug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in combating the liver damage induced by CCl4.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纳豆发酵中加入中药苦参、板蓝根、漏芦、红花后纳豆激酶活力的改变进行研究,从而筛选出能够提高纳豆激酶活力的中药,同时也将中药之药性融入其中,以便更好地提高纳豆之医疗、保健功能。方法:本实验采用纤维蛋白-琼脂糖平板法测定发酵后产物中纳豆激酶的活力大小。结果:苦参、板蓝根可提高纳豆激酶活性,漏芦可降低纳豆激酶活性,红花可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使之没有活性。结论:发酵纳豆中加入中药后对纳豆激酶的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