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手术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交互作用蛋白1(TNI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诊治的MG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白介素-17(IL-17)、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MGS),比较手术前后伴或不伴胸腺瘤、眼肌型或全身型MG患者PBMC细胞中TNI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前PBMC细胞中TNIP1 mRNA、蛋白表达水平与IL-17、AchR-Ab及QMGS评分相关性。结果眼肌型、全身型MG患者血清IL-17、AchR-Ab阳性率、QMG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伴胸腺瘤的MG患者PBMC中TNIP1 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不伴胸腺瘤患者,眼肌型MG患者TNIP1 mRN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全身型(P0.05),术后MG患者TNIP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术前增加(P0.05);眼肌型、全身型MG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88.57%、8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患者术前PBMC细胞中TNIP1 mRNA、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IL-17、AchR-Ab阳性率、QMG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MG患者胸腺切除术后PBMC细胞中TNIP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其表达量降低可能与MG发生发展有关,且术前与IL-17、AchR-Ab、QMGS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应加以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146a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MG患者35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Ficoll分层液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MG患者单个核细胞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与定量MG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3.41±0.25)明显高于对照组(0.95±0.12)(P0.05);全身型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4.18±0.21)高于眼肌型者(3.01±0.15)(P0.05);MG患者单个核细胞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与定量MG评分呈正相关(r=0.584,P0.001)。结论 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表达明显上调,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黄丽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1):147-148,15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外周血白介素18(IL-1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干预组,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6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干预组的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治疗后血清IL-18,TGFβ-1水平以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18,TGFβ-1水平,采用临床绝对和相对记分法判定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清IL-18,TGFβ-1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干预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下降(P<0.05),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IL-18,并且提高血清TGFβ-1水平进一步有效调节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胸腺瘤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131例胸腺瘤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G分成A B两组,A组70例,B组61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sFas水平.对两组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间比较,A组患者血清sFas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极显著(P<0.001);两组间同分型同分期胸腺瘤间sFas差异极显著(P<0.001);同组间无论胸腺瘤分型或分期是否相同sFas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眼肌型MG患者血清sFas明显低于其他临床分型MG(P<0.001).结论 胸腺瘤的生物学特性与MG的发生无直接相关性,Fas 基因和蛋白结构的变异可能是MG发生的直接原因,通过进一步研究,血清sFas水平可能作为评价病情和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改变.方法 52例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前梯度同源蛋白2(AGR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为完全缓解(1级)0例,部分缓解(2级)16例,稳定(3级)19例及进展(4级)17例.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AGR2、SIL-2R及TK1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2周期后外周血AGR2、SIL-2R及TK1水平与化疗效果等级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AGR2、SIL-2R及血清TK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显著降低,且下降水平与化疗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儿童期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免疫指标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儿童期MG患者70例纳入病例组,健康儿童100例纳入对照组,收集病例组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MG分型、合并症及胸腺情况,归纳儿童期MG患者的临床特点;采集2组的外周血,检测病例组ACh R抗体阳性率,检测2组血清的免疫指标(Ig G、Ig A、Ig M,C3、C4),定量抗体芯片技术分析2组血清中Ig G亚型。结果:本组儿童期MG患者中,约半数在5岁以前发病,眼肌型占大多数(92.9%),20.0%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14.3%的患者合并胸腺病变,ACh R抗体阳性率67.1%。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外周血血清Ig G、Ig A、Ig M、C3及C4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血清Ig G亚型中,Ig G1和Ig G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亚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期MG发病年龄在5岁之前及单纯眼肌型的比例占多数,自身抗体阳性率高,ACh R抗体以Ig G1和Ig G3为主,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改变。方法 52例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前梯度同源蛋白2(AGR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为完全缓解(1级)0例,部分缓解(2级)16例,稳定(3级)19例及进展(4级)17例。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AGR2、SIL-2R及TK1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2周期后外周血AGR2、SIL-2R及TK1水平与化疗效果等级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AGR2、SIL-2R及血清TK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显著降低,且下降水平与化疗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水平、重复电刺激检查结果与临床绝对评分的相关性.方法:32例新发病MG患者进行临床绝对评分后.分析不同部位重复电刺激(RNS)检查的波幅衰减度及MG各临床分型的RNS波幅衰减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MG患者血清IL-6、IL-18水平,通过SPSS 13.0软件分析结果相关性.结果:和正常健康人群相比,MG患者外周血清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水平(P<0.01),Ⅱ型、Ⅲ型MG患者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Ⅰ型患者,MG患者血清IL-6、IL-18水平、RNS波幅衰减程度与临床绝对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MG患者重复电刺激波幅衰减程度和血清IL-6、IL-18水平与临床绝对评分呈正相关,可能是反映MG病情的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cortactin、AChR-Ab、Mu SK-Ab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设为MG组,其中胸腺正常36例、胸腺病变53例。另选同时期30例体检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cortactin、ACh R-Ab、Mu SK-Ab抗体水平。结果 MG组AChR-Ab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组中,胸腺病变组AChR-Ab阳性率显著高于胸腺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ortactin、Mu SK-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Osserman分型中,cortactin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Ⅲ+Ⅳ型AChR-Ab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ortactin、ACh R-Ab、Mu SK-Ab抗体的检测,在不同MG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EMs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女性68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中PDGF、HMGB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EMs患者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深部浸润病灶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EMs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PDGF、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有深部浸润病灶EMs患者血清PDGF、HMGB1水平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深部浸润病灶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DGF、HMGB1均为EMs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DGF、HMGB1表达与EMs患者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和深部浸润病灶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EMs患者.血清PDGF、HMGB1呈异常高表达,且与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和深部浸润病灶密切相关,可为本病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分组患者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连接素抗体(Titin antibodies,Titin-Ab)和兰尼碱受体抗体(Byanodine receptor,RyR-Ab)的表达.探讨以上三种抗体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gravis,MG)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34例MG合并胸腺病变且接受胸腺完整切除的患者,28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者的血清内进行AchR抗体、Titin抗体和RyR抗体的检测,并于MG合并胸腺病变患者行胸腺切除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时重复检测.结果:MG合并胸腺病变组患者血清内的AchR抗体、Titin抗体要明显高于其他两时照组(P<0.01).RyR抗体水平亦高于其他两组(P<0.05);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mg with thymoma,MGT)组患者的Titin抗体、RvR抗体明显高于伴胸腺增生的重症肌无力(mg with thymic hyperplasia,MGH)和伴胸腺囊肿的重症肌无力(mg with thymic cyst,MGC)组患者(P<0.01),AchR抗体对MGT组患者亦有较高的阳性率(P<0.05);胸腺切除治疗后仅MGT组患者的AchR-Ab在第一周即发生明显下降(P<0.01),RyR-Ab在术后3个月时有下降(P<0.05).而其他组MG患者的三种抗体均未发现在胸腺切除前后有何变化(P>0.05).结论:AchR-Ab、Tiffn-Ab和RyR-Ab与MG的发病机制有关;三种抗体均有助于对MG患者的诊断,其中Titin-Ab和RyR-Ab可用于胸腺瘤的鉴别诊断,并可作为诊断MGT的主要客观指标;对于MGT经胸腺切除术后患者可通过检测AchR抗体观察早期病情改变,检测RyR-Ab亦可作为其中远期病情改变的客观指标,但这两项指标与患者预后恢复情况的相关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32例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分为A(2 mg/d)、B(3 mg/d)两组进行治疗,分析第2、4、12周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5例患者完成试验,A组11例,B组14例。与治疗前相比,A组在治疗4、12周时MG临床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B组在治疗2、4、12周时临床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B组MG临床评分降低程度高于A组(P0.05);4周、12周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A、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他克莫司后共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全身/关节疼痛、恶心、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好转。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小剂量他克莫司短期内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基于知识-信念-行为(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负担的影响。方法将84例MG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基于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自我效能(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自我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希望水平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生存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水平。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GSES、HHI、QLQ-C30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PBS评分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KAP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重症肌无力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降低自我负担水平。  相似文献   

14.
喹诺酮类抗生素致重症肌无力加重的反应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重症肌无力(MG)治疗的安全性及其引起肌无力加重反应的可能机制。 方法:以丁氏双鳍电鳐电器官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提取蛋白主动免疫C57BL/6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 MG(EAMG)模型,随机将EAMG小鼠分为未处理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组(C组),分别 于末次免疫后第7天和注射抗生素后第14天进行低频重复电刺激(RNS)检查和血清中AchR抗体(AchRab)水平 的检测。结果:成功复制EAMG小鼠44只;注射抗生素后第14天RNS衰减率和AchRab滴度,C组明显高于A 组(P<0.05及P<0.01)。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加重MG症状的机理可能与药物提高血清AchRab水平,增加肌 无力评分和肌肉电活动的衰减,从而加重MG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的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病变的患者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s, AchR)抗体、肌联蛋白(Titin)抗体和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cle specific tyrosine kinase, MuSK)抗体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胸腺病变分为胸腺病变组48例和非胸腺病变组32例,另取80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酶联吸附试验对3组成员血清中AchR抗体、Titin抗体和MuSK抗体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AchR抗体和Titin抗体阳性率(76.3%,5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3%,5.0%)(P<0.05);重症肌无力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MuSK抗体阳性率均为0,但前者血清中MuSK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5);AchR,Titin两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检测重症肌无力的灵敏度;AchR和Titin抗体在胸腺病变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胸腺病变组(P<0.05);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AchR抗体和Titin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眼肌型(P<0.05)。结论AchR抗体和Titin抗体的阳性率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相关,病情严重或合并胸腺病变可明显提高两者的阳性率,此外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而MuSK抗体在我国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儿童期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例儿童期重症肌无力患者为试验(CMG)组,50例健康对照儿童为正常对照(HC)组,采集2组儿童的外周血,采用ELISA方法对其外周血中IL-23、IL-12/23p40及IL-17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HC组相比,CMG组外周血中IL-23、IL-12/23p40及IL-17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儿童期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儿童期重症肌无力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患者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在重症肌无力 (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18例MG患者用糖皮质激素 (GC)治疗前、治疗 3个月后和 2 0例正常对照血清IL 6、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hRa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MG患者组血清IL 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MG患者组血清IL 6水平在用GC治疗 3个月后显著降低 (P <0 .0 1) ,其血清IL 6与血清AchRab水平呈正相关 (r =0 .6 89,P <0 .0 1)。结论 IL 6与MG发病密切相关 ,IL 6参与了MG的免疫病理过程 ;检测血清IL 6水平对MG临床有重要价值 ;GC可抑制IL 6合成及Ach Rab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患儿血清 YKL-40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2017年 1月 ~2020年 10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 42例 MG患儿及 50例对照组儿童血液样本。采用 ELISA法检测比较各组血清 YKL-40水平,分析血清 YKL-40水平与定量重症肌无力( QMG)评分的相关性,探讨 MG患儿血清 YKL-40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MG患儿血清 YKL-4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83.35±15.26 ng/ml vs 47.75±7.4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7.823,P< 0.001),全身型(Ⅱ a型 + Ⅱ b型)患儿血清 YKL-40水平高于眼肌型(Ⅰ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14,P< 0.05),急性期患儿血清 YKL-40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儿( 83.35±17.05ng/ml vs 78.98±17.6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24,P< 0.001)。MG患儿血清 YKL-40水平与 QMG评分呈正相关关系( r=0.616,P< 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YKL-40水平是 MG患儿 QMG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 Beta=0.659,P< 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YKL-40预测高四分位 QMG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 0.828(0.703,0.953)。结论 MG患儿血清 YKL-40水平升高,可能与 MG急性起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