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窍化瘀醒神汤联合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78例患者依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9例。两组均进行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采用奥拉西坦联合通窍化瘀醒神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脑灌注压值(CCP)、脑功能障碍评分(DRS)情况及生存质量、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CP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DR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化瘀醒神汤联合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有效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给予ICU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1年7月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参照组行常规疗法,研究组行ICU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参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P<0.05)。治疗前,两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DRS、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RS、GC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高钠血症、肺部感染、脑性盐耗综合征)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颈内静脉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内静脉氧饱和度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方法应用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孙荣凤 《吉林医学》2023,(6):1707-17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自理能力、功能状态、神经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6个月后,研究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研究组营养评估评分以及吞咽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6个月,数据显示研究组营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20,(4):442-445
目的:探讨常规多感觉刺激疗法促醒治疗基础上,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20 Hz)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88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促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频率为20 Hz的rTMS治疗。采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和残疾评分量表(DRS)评分法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意识和功能恢复情况;测定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CRS-R评分明显提高,DRS评分明显下降,synek分级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CRS-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DRS评分低于对照组,脑电图synek分级优于对照组,左耳和右耳部位BAEP的Ⅰ级、Ⅲ级、Ⅴ级、Ⅰ~Ⅲ级、Ⅲ~Ⅴ级波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促醒治疗联合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可更好的发挥促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周青  孙娟 《重庆医学》2024,(1):93-97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rTMS)联合多感觉刺激疗法(MSS)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后慢性意识障碍(PDOC)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92例STBI引起的PDO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均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MSS+hrTMS)和对照组(常规治疗+MSS),每组46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的脑电图检查结果、Glasgow昏迷量表(GCS)、残疾评分量表(DRS)、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以及干预后的促醒有效率。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脑电图等级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GCS、CRS-R评分升高,DR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GCS、CRS-R评分高于对照组,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促醒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6.1%vs. 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TMS联合MSS改善STBI后PDOC患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有创颅内压监测与脑室外引流技术结合对重症颅脑损伤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8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以脑室外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研究组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治疗.分别对比: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周的颅内压水平变化;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③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呼吸异常、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心电图异常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8周颅内压水平均较术前有所下降,且对照组颅内压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组基本恢复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预后良好率65.1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重度残疾率约2.32%、病死率6.97%、轻度残疾率4.65%、植物生存率4.6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头痛及呕吐现象约为6.97%、呼吸异常11.62%、意识障碍25.58%、心电图异常11.62%、感染13.95%等并发症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与脑室外引流技术相结合应用针对血肿清除术的方法,即明显降低了颅内压又减少了并发症,使脑髓液血流畅通,减少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清醒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风险护理在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风险护理。比较2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6个月预后状况、手术结果、并发症发生率、颅内压、谵妄评定量表(delirium rating scale, DRS)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 结果 观察组术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4%(5/48),低于对照组的33.3%(16/48),χ2=7.375,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1.3%(39/48),优于对照组的62.5%(30/48),χ2=4.174,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为6.3%(3/48),低于对照组的20.8%(10/48),χ2=4.360,P<0.05;观察组治疗后颅内压、DRS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风险护理,护理效果理想,可降低风险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同时,可改善患者颅内压,降低DRS及NIHSS评分,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两组均行颅脑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胞磷胆碱治疗,研究组术后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水平、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FCA评分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6.87±6.2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1.59±6.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GCS评分和FCA评分,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降低血小板计数,缩短住院时间,效果优于胞磷胆碱治疗。  相似文献   

9.
刘坚 《吉林医学》2012,33(30):6512-6512
目的:临床研究亚低温疗法在治疗颅脑损伤后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55例。手术和临床治疗均相同,治疗组使用亚低温治疗法,体温维持在32~35℃,而对照组则维持正常的体温。进行格拉斯评分均为3~8分,治疗前后均判断意识障碍程度以及大脑水肿恢复情况等。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P<0.05),大脑水肿消退明显(P<0.05),1个月内清醒的患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在治疗颅脑损伤后高热症状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加快患者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174-177
目的 观察实施呼唤式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72 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将接受常规护理的33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呼唤式护理的39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1 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 stroke scale,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 指数)及昏迷转醒情况。结果 治疗1 个月后,研究组的NIHSS 评分为(14.49±1.89)分,对照组的NIHSS 评分为(21.53±1.14)分,研究组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GCS评分≤8 分的人数比例为5.13%、12~15 分的人数比例为64.10%,对照组中GCS 评分≤8 分的人数比例为30.30%、12~15 分的人数比例为39.40%,研究组的GCS 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2.31%,对照组为72.73%,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研究组在干预后第1 周、第2 周、第3 周和第4 周的昏迷转醒累计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唤式护理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能加速患者苏醒的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高压氧(HB0)治疗的价值及时机。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致伤16-30天内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于致伤10-15天内采用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0C)和严重颅脑外伤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分。结果:观察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良好率高达73.3%,对照组仅为46.7%,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DRS量表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DR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早期使用高压氧(HB0)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胡建强  杨英 《安徽医学》2014,(6):787-789
目的研究替普瑞酮在防治非甾体抗炎药(NSAID)相关性溃疡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NSAID患者126例,确诊为溃疡者23例,非溃疡者103例。12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口服原使用的NSAID药物,研究组在服用NSAID药物基础上加服替普瑞酮胶囊,每次50 mg,每日3次。随访6个月,记录症状严重程度并复查胃镜,评价黏膜损伤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总体胃黏膜损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胃黏膜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研究组中有6例好转,而对照组则新增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8例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研究组有3例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症状,其发生率为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长期服用NSAID的人群,同时加服替普瑞酮可以显著改善胃黏膜损伤,促进胃黏液分泌,减少和防止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4月诊治的a SAH患者72例,按照完全随机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入院后2个月,研究组的短程记忆、注意力与计算力损害比率均低于对照组和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3、6个月,研究组MMSE与Mo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上升,DRS评分显著下降,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力损害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23-26
目的 探讨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及颅内压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62例,未发生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组作为对照组,发生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组,每组81例。比较两组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PLT(血小板)、D-二聚体(DD)以及两组颅内压、GCS评分、GOS评分。结果 研究组PT、TT、APTT、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P0.05),FIB、PL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颅内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CS评分、GO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功能出现障碍,颅内压明显增高,这为以后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17例)和对照组(21例)。2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4~72 h内开始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研究组在肠内营养基础上添加益生菌。于肠内营养开始后1、4、7、15 d晨空腹抽血监测白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等指标,记录患者感染发生时间、严重程度,观察患者预后情况,比较ICU住院天数和GCS、SOFA、APACHEⅡ评分。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在营养后7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在15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在各时相点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ICU住院天数明显降低(P<0.05)。在营养第15天,研究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早期肠内营养相比,添加益生菌能更好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缩短ICU住院天数,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丰谢华  张超  甘静 《中外医疗》2023,(6):178-181+185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接受护理的94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情绪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5)。结论 采用程序化护理有利于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则根据患者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予以甘露醇治疗,对比2组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3 d和7 d的G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3 d和7 d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3 d和7 d的颈内静脉氧饱和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3 d和7 d颈内静脉氧饱和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例,而对照组有不良反应1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OS评分良好率(86.67%)高于对照组(63.33%),中度致残率(6.67%)低于对照组(30.00%)(P<0.05);2组GOS评分重度致残率相...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术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质量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60例患者,按非随机同期病例对照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清醒率、生存质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功能障碍评分(DRS)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清醒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GCS、GO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D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术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功能,促进患者苏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SLTC)联合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STBI患者9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低温组(SLTC+低温)和对照组(SLTC)。比较两组颅内压(ICP)、脑功能障碍评分(DRS)、血清角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预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两组ICP、DRS评分、GFAP、S-100β、MBP、NSE水平均低于术前,且低温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低温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SLTC联合低温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脑功能恢复,改善STBI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于术中安置颅内压监测传感器,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评价颅内压,综合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24±1.20)d,短于对照组的(10.26±3.25)d(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良好率为40.0%,高于对照组的20.0%(P<0.05),死亡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确切,有助于密切监测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指导治疗,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