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敏  华维一  彭司勋 《药学学报》1995,30(2):112-118
某些异喹啉化合物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如喘速宁的纯光学异构体R-(+)体有较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文重点对四氢异喹啉母核(I1~I4)的2位进行取代基修饰,共合成了14个化合物。体外药理筛选结果初步表明,大部分化合物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其中II3,II5,II7,II8和II10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付-克反应、碳链延长、水解和环合反应得到两个关键中间体,然后通过酰化反应制得各种酰胺化合物;参考Born比浊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24个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22个为首次报道;所有化合物在体外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第II类化合物的抑制作用强于第I类化合物,其中I1,I3,II1,II3,II4,II6和II9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照药CI-930,其中II1和II3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约为CI-930的1/10。结论:其中一些化合物显示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并进行逆转多药耐药肿瘤细胞耐药活性的筛选。方法以本所生物合成的紫杉烷,Sinenxan A为原料,合成了10个(I1~7, II1,2, III)新的紫杉烷类化合物,其结构经FABMS,2DNMR确证,并对多药耐药癌细胞进行了逆转耐药性的试验。结果9个(I2~7,II1,2,III)化合物对多药耐药的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V200,能够显著逆转其耐药性,增强抗癌药的活性,其中化合物I2, I3, I4逆转活性明显好于已知对照药Verapamil。结论紫杉烷类化合物作为多药耐药逆转剂有较好的逆转耐药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赤)-苯丙二醇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心律失常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关附甲素药效基团,进行结构改造,设计合成了13个(赤)-苯丙二醇胺类化合物(I1~7,II1~6)。用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试验表明,多数化合物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活性,其中I2的抗VT活性及I3的抗VP活性与关附甲素相近,苯环对位引入吸电性NO2基(I1~6)对活性不利。产物制备中发现,烯丙位N原子对Prevost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有较大影响,将胺基乙酰化后可排除干扰顺利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5.
苯并吡喃-4-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血管舒张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并具有组织选择性的苯并吡喃类钾通道开放剂。方法以对氰基苯酚为原料,经酰化、Fries重排、环合、成腙和取代等反应合成了3个系列20个苯并吡喃-4-腙类新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并测定其对低钾(30 mmol·L-1 KCl)和高钾(80 mmol·L-1 KCl)诱导的大鼠主动脉条收缩抑制作用。结果合成了20个新化合物(I1~9,II1~4和III1~7)。离体扩血管活性实验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血管舒张活性。结论化合物I9,III2和III5对低钾诱导的血管收缩抑制活性在1×10-6 mol·L-1浓度下略低于对照药emakalim,但对高钾诱导的血管收缩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10-5 mol·L-1下强于对照药emakalim,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1-(2-羟基-3-芳氧基丙基)-4-芳酰基哌嗪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19个1-(2-羟基-3-芳氧基丙基)-4-芳酰基哌嗪类化合物。对其中8个化合物I1~I8进行了药理试验,发现它们有明显的降压活性及α-受体阻滞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2,4-二氨基-5-氟-6-取代苄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疟、抗肿瘤和抗菌活性,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是由5-氟-2,4,6-三氨基喹唑啉(6a)与取代苯甲醛缩合成Schiff碱,然后经还原、甲酰化、亚硝化或甲基化制得。5-氟-2,4,6-三氨基喹唑啉(6a)尚未见文献报道,由5-氟-2,4-二氨基喹唑啉(4)经硝化生成异构体5a和5b分离得5a后再经还原制得。经对伯氏鼠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抑制性治疗筛选,有6个化合物I2,4.5,6和II5,6以每日1mg·kg-1,给药4天,抑制率为100%;体外抗肿瘤活性以I4最强,对L1210白血病细胞的IC50为9.86×10-4μg·mL-1,优于氨甲蝶呤(MTX);经对18种常见菌进行体外筛选,发现对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张心仪  嵇汝运 《药学学报》1965,12(10):678-682
鉴于2,2'-二羟基-3,3'-二溴代-5,5'-二氯代二苯硫醚(Ia,抗虫349)与2,2'-二羟基-3,3',5,5',6,6'-六氯代二苯硫醚(Ib抗虫390)对小白鼠体内的日本血吸虫具有明显的抑制与杀灭作用,乃合成一系列有关化合物。亚砜化合物(IIa、IIb)系由相应的硫醚(Ia、Ib)在冰醋酸中用过氧化氢氧化制成。2,2'-二羟基-4,4',5,5'-四氯代二苯硫醚(Id)用溴素溴化得化合物Ic。化合物Id-f系由苯环上带有相应取代基的苯酚与二氯化硫缩合而得。化合物Ig-o系由对位带有各种不同基因(Cl、Br、CH3等)的2,2'-二羟基二苯硫醚、甲醛与相应的仲胺在乙醇中进行Mannich反应而得。化合物Ia、Ib溶于苯中与无水(?)(?)嗪苯溶液作用分别得相应的(?)(?)嗪盐。动物试验结果指出2,2'-二羟基-3,3'-二溴代-4,4',5,5'-四氯代二苯硫醚(Ic,编号抗虫438)、2,2'-二羟基-3,3'-二溴代-5,5'-二氯代二苯亚砜(IIa,编号抗虫436)、2,2'-二羟基-3,3',5,5',6,6'-六氯代二苯亚砜(IIb,编号抗虫422)、以及2,2'-二羟基-3,3'-二溴代-5,5'-二氯代二苯硫醚、2,2'-二羟基-3,3',5,5',6,6'-六氯代二苯硫醚的(?)(?)嗪盐对小白鼠体内的日本血吸虫均有明显的抑制与杀灭作用,详细的药理结果将另文报导。  相似文献   

9.
黄量  王琳 《药学学报》1965,12(10):667-671
本文报导了某些取代苯与脂肪族的溴代甲基酮(Ia-j),单取代苯α-酮醛(IIa-c)及其与对氨基苯甲酸的缩合物(IIIa-c)等的合成。抗病毒筛选结果,除化合物Ij外,其余化合物在鸡胚绒毛尿囊膜组织培养中,对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取代4-苯乙烯基香豆素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嵩  徐世平  李兰敏 《药学学报》2001,36(4):269-273
目的为寻找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取代4-苯乙烯基香豆素化合物。方法用相转移Wittig反应和Horner反应得目的物,用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用HL-60,KB,HCT-8和Bel-7402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所合成的20个(1-20)4-苯乙烯基香豆素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8对KB细胞株有效。结论化合物18显示了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并合成甘草次酸C3、C30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C3位羟基、C30位羧基进行结构修饰,并采用SRB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设计合成了12个新型甘草次酸衍生物,并利用MS、1H-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了结构;体外实验中,目标化合物对MCF-7和A549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甘草次酸,其中化合物GA-I1、GA-I2和GA-II1对MCF-7和A549两种细胞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药吉非替尼。结论甘草次酸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并合成积雪草酸C2、C3、C23、C28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天然产物积雪草酸为先导化合物,对C2、C3、C23位羟基及C28位羧基进行结构改造,并采用SRB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利用MS及1H-NMR确证了结构;体外实验中,积雪草酸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明显高于积雪草酸,并优于对照药吉非替尼。结论积雪草酸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具心血管活性的异喹啉类生物碱为先导物,结合某些钾通道阻滞剂的结构特征,设计合成了28个3,4-二氢(I1~4)和1,2,3,4-四氢苄基/萘甲基异喹啉化合物(II1~18)及有关季铵衍生物(I5,6和II19~22)。药理试验表明:除化合物I4有一定升压作用外,大多化合物有不同程度的降压和减慢心率活性,其中化合物II1的降压活性最强。分析定量构效关系发现:化合物母核氮原子电荷愈大(即其绝对值愈小),降压作用愈强;反之,减慢心率作用愈强。异喹啉母核氮原子电荷可能为影响作用于血管或心脏组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 寻找高活性的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 根据已上市的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celecoxib的构效关系以及分子模拟研究的结果,设计了两类1,5-二芳基取代-1,2,4-三唑类衍生物,以1-(4-取代苯基)-3-硫代氨基脲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用小鼠二甲苯致炎模型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炎活性测试。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MS谱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I3、I9、I12、I15、II2、II3、II6、II7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P<0.01),其中化合物II2、 II3、 II6的抗炎活性最强。构效关系分析发现,在三唑环1位芳基的对位引入F、Cl、Br吸电子基团以及3位引入磺酰基和甲硫基,对抗炎活性有重要的意义;在三唑环5位芳基的对位引入氨磺酰基,对抗炎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有机锡化合物,通过药理筛选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并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 以4-酰基-5-吡唑酮为配体合成有机锡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1H,13C,119Sn NMR等方法对得到的化合物作结构表征并利用几种药理模型进行体外抗癌活性筛选。结果 合成了一系列R2SnL2 型有机锡新配合物并确定其结构。结论 药理筛选结果表明,多个化合物(3~6,9~11)对HL-60, HCT-8, Bel-7402,BGC-823和KB癌细胞有效,显示了较强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成N-3,4,6,7-四氢-2H-取代嘧啶并[1,6-c]喹唑啉-2-烯胺类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4,6-二氯嘧啶和6-氨基-1,4-苯并二氧杂环为起始原料,经过氨化、Suzuki偶联、缩合反应和环合反应合成一系列N-3,4,6,7-四氢-2H-取代嘧啶并[1,6-c]喹唑啉-2-烯胺类化合物,并采用MTT法对其体外肿瘤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18个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和MS确证。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多个目标化合物抗肿瘤活性与阳性对照药索拉非尼相近。结论发现了一类全新结构的骨架分子,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为新型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A series of lamiridosin A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simple procedures. Their antitumor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against EC9706, MGC803, and B16 cell lines in vitro. Several compounds showed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 especially compound 10, with IC50 value of 2.36 μmol/L against MGC803 cell lines, is more potent than marketed positive drug 5-fluorouridine (5-FU).  相似文献   

18.
The title compounds VIa – j have been prepared from the lead molecule 7-chloro-1-cyclopropyl-6-fluoro-4-oxo-1,4-dihydr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I. The lead molecule was converted to hydrazide III via acid chloride II, which on reaction with different substituted aromatic aldehydes a – j afforded Schiff base, and on further structural variation of the Schiff base furnished the final compoundsVIa – j (Scheme I).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tested for their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MIC) in vitro against two Gram-positive bacteria, S. aureus and S. pyogenes, and two Gram-negative bacteria E. coli and P. aeruginosa, and fungi C. albicans, A. niger, and A. clavatus, taking gentamycin, ampicillin, chloramphenicol, ciprofloxacin, norfloxacin, nystatin, and griseofulvin as standard drugs. All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md IR and NMR spectr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