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自 1996年 5月至 2 0 0 0年 10月 ,笔者采用《金匮要略》方“己椒苈黄汤”化裁而组成攻逐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方剂 ,并酌情加用西药治疗 ,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有慢性乙型肝炎史 ,其中男 2 1例 ,女9例 ;年龄最小 32岁 ,最大 70岁 ,平均 5 1岁 ;患肝炎病程最短 5a,最长 5 0 a;首次肝硬化腹水 5例 ,2次肝硬化腹水 6例 ,2次以上肝硬化腹水 9例 ;肝功能检查示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者 2 1例 ,白球蛋白比例降低者 9例 ,转氨酶升高者 30例 ,甲胎升高者 14例。全部病例均经 B超探查确诊为肝弥漫性病变 ,肝硬化 ,肝腹水 ,并伴…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者64岁,32~54岁12例,占多数。初次腹水者10例,2次者4例,3次以上者2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者12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13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胆汁性肝硬化1例。2 诊断依据理化检测:①有腹水且腹水为漏出液;②具有证明高压指征,如脾肿大、食管下端胃底静脉曲张、脾亢等;③肝炎后肝硬化者应有肝功能损害指标,如血清白蛋白比例倒置,或有血清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或乙肝病毒(HBV)标志物阳  相似文献   

3.
一般资料本组男54例,女14例;年龄30岁以内者9例,30~50岁26例,50岁以上者33例;首次出现腹水者41例,属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者57例,血吸虫病后肝硬化腹水者11例。临床上均有腹水(漏出液),具有门脉高压症群,如脾肿大,食道下端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等;具有肝功能损害症侯群,如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值倒置,TTT、ZnTT等浊度试验田性,或有血清胆红质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有肝性面容,蜘蛛痣,肝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H BsAg阳性。治疗方药基本方:丹皮、赤芍、郁金、厚朴、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腹水底祖国医学“膨胀”范畴,其病程缠绵,预后较差。本人运用强肝软坚汤治疗肝硬化腹水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27岁,平均为386岁,其中35岁以下者11例,36~59岁者10例,60岁以上者17例;轻度腹水11冽,中度腹水18例,重度腹水9例;出现腹水时间最长者1年半,最短者2个月。3个月以内者12例.3个月~半年者匕例,半年~l年者8例,l年以上者3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腹水。1.2病例选择(l)有明显腹部胀大,腹壁静脉曲张.腹水征阳性,肝脾肿大…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腹水属于祖国医学“臌胀”范畴。近几年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 ,以中药滋阴和肝、健脾利水治疗为主 ,西药短程间歇利尿为辅 ,治疗 30例阴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中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1 0岁 ,最大 70岁 ,平均 4 7岁。有乙肝病病史 2 0例 ,有血吸虫史 2例 ,长期饮酒史 8例 ;其中首次腹水 1 0例 ,2次腹水 1 6例 ,3次腹水 4例 ;有腹壁静脉曲张者 1 6例 ,蜘蛛痣者 1 4例 ;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ALT增高者 4例 ,白 /球蛋白倒置者 2 0例 ,γ -GT增高者 2 4…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乙肝后肝硬化的病例似有上升趋势。我们采用中药益肝消水汤治疗肝后肝硬化腹水54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一)本组54例病人,均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全系乙肝后肝硬化腹水者。其中住院病人6例,门诊痛人48例,男性41例,女性13例,年令最大岁67,最小29岁;腹水少量至中盈者30例,中量至大量者24例。 (二)治疗前54例病人的肝功能均有异常改变;HBSAg(+)者54例,抗HBC(+)者54例,HBeAg(+)者17例;白球蛋白倒置者42例;腹水病程分别为15天~2年,其中38例(70.4%)为3~5个月内来我院治疗。54例中首次腹水者31例,二次  相似文献   

7.
1995年以来,笔者用化淤软肝、健脾利水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共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32~63岁,平均4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首次出现腹水12例,再次出现腹水24例;大量腹水7例.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30~62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7年;首次出现腹水8例,再次出现腹水22例;大量腹水5例.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的诊断标准.多数病例有肝炎或血吸虫病史.均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多有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腹水等.B超提示肝硬化伴腹水,肝功能异常、白球蛋白倒置.  相似文献   

8.
刘凤君 《光明中医》2002,17(6):49-49
运用先消后补 ,攻补兼施原则 ,中西药并用治疗肝硬化腹水 3 2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 2例中 ,男 2 4例 ,女 8例。年龄 3 5~ 62岁 ,平均年龄 47 5岁。病程 4个月~ 6年。初次腹水者 1 9例 ,2次以上腹水 1 3例 ,肝炎后肝硬化 2 5例 ,酒精中毒性肝硬化 2例 ,胆汁性肝硬化 2例 ,原因不明者 4例。血清总胆红素 (TBIL) >1 7μmol L 1 6例 ,谷丙转氨酶 (ALT) >40U L 1 4例 ,TTT >1 6U 1 8例 ,血清白蛋白<3 0g L 1 4例 ,白 球蛋白比值倒置或接近 1者 2 8例 ,HBsAg阳性者 2 2例。B超检查 :肝肿…  相似文献   

9.
运用先消后补 ,攻补兼施原则 ,中西药并用治疗肝硬化腹水 12 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 8例中 ,男 96例 ,女 32例。年龄 35~ 6 2岁 ,平均年龄 4 7.5岁。病程 4个月~ 6年。初次腹水者 76例 ,2次以上腹水 5 2例 ,肝炎后肝硬化l0 0例 ,酒精中毒性肝硬化 8例 ,胆汁性肝硬化 8例 ,原因不明者 16例。血清总胆红素 (TBIL) >17umol/L6 4例 ,谷丙转氨酶(ALT) >4 0U/L5 6例 ,TTT >16U72例 ,血清白蛋白 <30g/L5 6例 ,白 /球蛋白比值倒置或接近 1者 112例 ,HBsAg阳性者88例。B超检查 :肝肿大者 72例 ,脾肿大者 12 0…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腹水属于祖国医学臌胀病中之“水臌”范畴,近10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以中药滋阴和肝、健脾利水治疗为主,西医短程间歇利尿为辅,治疗38例阴虚型肝硬化腹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8例中,男29例,女9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7岁。1.2病例情况:38例中,有肝炎病史24例,有血吸虫病史3例,有长期饮酒史12例;其中首次腹水16例、2次腹水18例、3次腹水4例;其中有腹壁静脉曲张者20例,蜘蛛痣者16例;肝功能有不同程度异常:ALT增高6例、TTT增高17例,白球蛋白倒置24例,HBsAg阳性…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 1 995年以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2 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4例中男性 2 0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9~ 58岁 ,平均 39岁 ;既往有肝炎史者 1 4例 ,长期大量饮酒者 1 0例 ,HBs Ag阳性者 1 8例。全部病例均经肝功检查 ,B超探查证实为肝硬化合并腹水。出现腹水时间 2~ 1 3个月。临床均表现腹胀、纳差、乏力 ,伴腹泻者 6例 ,牙龈出血者 4例。查体均有腹部移动性浊音 ,肝大 1 2例 ,脾大 1 0例 ,蜘蛛痣 8例 ,腹壁静脉曲张 1 9例。 2 4例均有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其中白蛋白低于 35g/L者 9例。治疗方法中药用自…  相似文献   

12.
益气化瘀排毒法治疗肝硬化腹水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腹水属祖国医学“臌胀”范畴。笔者采用益气化瘀排毒法治疗肝硬化腹水 6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均系我院肝病科住院病人 ,经 B超、肝功能、全血等检查确诊为肝硬化腹水者。其中男性 48例 ,女性 2 0例 ;年龄最小者 2 1岁 ,最大者 72岁 ,平均年龄 47岁 ;轻度腹水 2 4例 ,中度腹水 36例 ,重度腹水 8例 ;出现腹水时间最长者 16个月 ,最短者半个月 ,平均病程 10个月。均为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1.2 病例选择 参照 1995年 5月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修订的有关肝硬化标准拟订…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1995~1997年收治肝硬化病人36例,采用自拟中药理脾化瘀行水剂,配合西医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36例病人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在30~82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一个月到3年,平均135个月。参考梁扩寰编著《肝脏病学》[1]关于肝硬化腹水诊断。所有病人均经B超证实为肝硬化腹水,腹水中等量以上,肝功能检查轻至中度异常,其中转氨酶轻、中度升高,血浆蛋白不同程度降低,白球蛋白比例降低,麝香草酚浊度试验阳性,血清胆红素轻、中度升高。2 治疗方法21 中医治疗 采用理脾化瘀行水方:黄芪、山药、茯苓、车前子(包煎)各30g…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病程中并发的胸腔积液称为肝性胸水。现对我院 1 999年 5月~ 2 0 0 0年 5月诊断为肝性胸水的 53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53例 ,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患者的 1 5% ,其中男性 43例 ,女性 1 0例 ;年龄 2 2~ 75岁 ,平均49.2岁。患者中有大量饮酒史长达 1 0年者 1 7例 ;有乙型肝炎病史或乙肝病毒阳性史者 36例。全部病例都有明显的肝损害 ,包括血清胆红素增多 ,丙氨酸转氨酶增高 ,白 /球蛋白比例倒置 ,球蛋白增高。 B超检查显示半数患者肝实质光点粗大 ,分布不均 ;有腹水 ;门脉直径大于 1 .3cm;脾大 ,脾静脉内径大于 1 .0 cm。部分病例胃…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7年以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并与同期单用西药治疗的24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5岁者9例,36~60岁老25例,>60岁考6例;首次腹水者25例,2次以上者15例。本次腹水时间最短者7天,最长者150天。对照组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35岁者1例,36~60岁者15例,>60岁者8例;首次腹水者9例,2次以上者5例。本次腹水时间最短者9天,最长者105天。辨证分型:治疗组底牌虚水湿型24例,肝肾阴虚型6例,肝郁气滞型7例,脾肾阳虚型3例.对照组属脾虚水湿型15例…  相似文献   

16.
肝炎后肝硬化是继发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迁延不愈后形成肝炎后肝硬化,继而出现消化道症状,进而病情加重为肝硬化失代偿,主要表现为门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全症候群即脾肿大、侧支开放、脾功能亢进、白球蛋白倒置、腹水等。笔者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病例36例,均经病史、临床表现及彩超检查确诊肝炎后肝硬化腹水,并经临床观察排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癌变、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及顽固性腹水的病例。36例患者治疗前均有大量腹水,采用正规西医治疗与西医治疗配合微创腹腔引流加自蛋白输注,以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自1980年以来,我们采用内外合治法,治疗肝硬化腹水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50例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2岁。病程1~5年者22例,5~10年者16例,10年以上者2例。病史不详者10例。本组肝功能均异常,其中白球蛋白倒置者39例,谷丙转氨酶增高者21例,黄疸指数增高者17例,碱性磷酸酶增高者18例,HBsAg 阳性8例。  相似文献   

18.
复肝灵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我院20001-01~2006—12住院部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者36岁,最大者79岁;病程(1.5±0.4)年;首次出现腹水者18例,2次出现腹水者7例,3次以上出现腹水者5例。对照组28例,其巾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者37岁,最大者77岁;病程(1.3±0.8)年;首次出现腹水者17例,2次出现腹水者7例,3次以上出现腹水者4例。两组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病例均符合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有关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标准^[1],并排除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等。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观察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均系我院肝病科患者.其中男29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42岁,最大者73岁,平均年龄56.8岁.患晚期血吸虫病者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硬化腹水者30例.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腹水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利尿剂的应用、腹腔穿刺排放腹水等亦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易并发电解质紊乱,诱发肝性脑病,且病人残留症状多,复发率高。笔者根据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水湿内停,自拟益气化瘀消水汤随证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3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28例,女4例;年龄29~40岁者IO例,41~6O岁者IO例,61~SO岁者12例;病程2~5年者12例,6~IO年者15例,11年以上者5例;有黄疫者19例,食道静脉曲张者13例,胞功能亢进者13例;全部病例肝功能均异常,腹水征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