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燕  胡俊平  张莹 《河南中医》2006,26(10):35-36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好发于颜面、胸背部,表现为黑头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等损害。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在临床上分为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又称为开放性粉刺,它为明显扩大毛孔中的黑点,加以挤压可见有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脂栓排出;而白头粉刺亦称为封闭性粉刺,为皮肤色或略红色小丘疹,无黑头,不易挤出脂栓,较易引起毛囊周围炎症。痤疮是一种多病因学疾病。祖国医学认为:痤疮是内热炽盛,外受风邪所致,但有肺热、血热、肝热、阴虚内热之分,且认为肺经血热是发病的…  相似文献   

2.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痤疮5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秀文 《新中医》1997,29(8):36-36
笔者多年来,以滋补肝肾的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痤疮52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15~40岁;病程1个月~10年。1.2临床表现皮损部位多发生在颜面、上胸及背部。皮损特征:初为粉刺,有黑头粉刺或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可见扩大毛孔中,呈黑头,周围色红,轻微痒痛,可挤出碎米粒样白色脂汁;白头粉刺为针头大小圆锥形丘疹,皮疹为灰白色,不易挤出脂汁。感染后皮损变为炎症性丘疹、脓疮、结节,严重时形成脓肿、囊肿,愈合可遗留疤痕。1.3辨证分型肺热型:皮损以…  相似文献   

3.
痤疮是一种损容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粉刺”或“肺风粉刺”,是由于毛囊皮脂腺堵塞引起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部,也可见于胸、背部。皮损呈针头或米粒大小,表面为红色丘疹,丘疹内可挤出粉渣样物,伴有白头或黑头脂粒,炎症及皮疹反复刺激成脓可导致皮肤形成萎缩性瘢痕影响面容美观。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多认为属肺经风热,或热毒内盛,或脾胃湿热引起。笔者应用自拟中药方治疗Ⅱ型痤疮49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赵园园  陈鸿芳 《陕西中医》2007,28(1):127-128
痤疮俗称“青春痘”,因好发于青年,又称青年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处,以黑头或白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疱或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祖国医学称之为“肺风粉刺”。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积热,复感毒邪而发病。  相似文献   

5.
痤疮是一种与皮脂代谢有关的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病变。好发于颜面、胸背部等部位,初起为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也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黑头或白头粉刺,严重者可形成结节或囊肿。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认为本病病位在肺经,与年龄有关,多见于“年少气充”者,与生活环境、饮食、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由于多发于青春发育期,其皮损似痘故又名“青春痘”。临床特点:初起为毛囊所致的丘疹,挤压时可见乳白色脂栓排出,有的丘疹由于毛囊开口脂栓的氧化变成黑色,称为黑头粉刺;有的丘疹顶端呈灰白色或白色,称为白头粉刺。皮损在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红色或暗红色炎性丘疹和脓性丘疹。少数病变可成为结节和囊肿,故又分别称为丘疹性痤疮、脓疱性痤疮、结节性痤疮和囊肿性痤疮。严重的患者愈后留下凹陷性或增生性疤痕。皮损好发于颜面、胸背部。青春期男性多于女性,30岁以上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部分女性患者皮疹可随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67例全部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15~28岁,29岁~33岁者占20%以上。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临床表现:皮疹初为粉刺,粉刺分黑白两型。黑头粉刺用手挤压后可挤出头部黑色而体部白色半透明的脂栓,这是临床中较早发作的损害。轻者仅为毛囊口黑头粉刺,并无丘疹,稍重则于黑头周围形成丘疹。白头粉刺为针头大小园椎形丘疹,皮疹为灰白色,不易挤出脂汁,感染后丘疹顶部呈黄白色,有的变成炎性丘疹,结节和囊肿。小便短赤,大便多干结,舌红、苔薄腻或黄,脉细数。  相似文献   

8.
武继涛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常务副院长,脑病医院介入科主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郑绍周教授,从事中西医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中医功底深厚,擅长岐黄之术,对疾病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诊学习,现将其对痤疮的认识及治疗经验介绍如下。痤疮为发生于面、胸、背部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皮疹以黑头、白头粉刺、丘疹、脓疱为主要特点[1]。  相似文献   

9.
“青春痘”中医称之为粉刺,西医称之为痤疮,是因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皮脂腺分泌亢进,造成毛囊导管角化过度、局部细菌感染而形成的,一种以颜面、胸、背等处生出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脂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10.
祛脂消痘汤治疗痤疮1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张聪 《河北中医》2000,22(7):505-505
痤疮是青春期男女最常见的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发于额面部 ,重者亦可见于胸背上部 ,初起多数为分散与毛囊一致的小丘疹或黑头丘疹 ,周围色红 ,用手挤压有米粒样的脂栓及白色粉汁 ,有时顶部发生小脓疱 ,有的可形成结节、脓肿、囊肿及斑痕等多种形态的损害。油脂性皮脂溢出及毛孔粗大常往往同时存在。女性患者常伴有月经失调 ,其病程缠绵 ,此愈彼起 ,新疹不断继发 ,往往迁延数年或十余年 ,而且 30岁以上的女性也不少见。我们自拟祛脂消痘汤治疗痤疮 1 56例 ,收到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 56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  相似文献   

11.
痤疮俗名粉刺,是颜面部毛囊性丘疹或结节,多发生于青年颜面及胸背,隆起多数小结,中心黑头,形如黍屑,可挤出白脂,因名粉刺,有的可继发疖肿。从78年至今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青年痤疮103例,疗效满意。方剂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药物组成:枇杷叶9克桑白皮9克黄连6克黄柏9克甘草6克人参6克具有清肺胃湿热的作用,适用于因肺胃湿热互结  相似文献   

12.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疤痕等多种损害。常见有寻常痤疮、聚合性痤疮、婴儿痤疮、药物性痤疮及接触性痤疮等。寻常痤疮为青春期常见病,本病是在有遗传性因素情况下,由雄激素引起的,尤其是与皮肤组织中的双氢卑酮增加有关。在青春期,雄激素增多,皮脂腺发育旺盛,皮脂腺毛囊管壁出现角化并堵塞皮脂的排出而形成脂栓,即是“粉刺”。毛囊内的痤疮杆菌,在富有营养并相对缺氧的环境内繁殖较快,产生溶脂酶、蛋白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等。溶脂酶分解皮脂中的三酸甘油酯,使成为游离脂肪…  相似文献   

13.
正痤疮,中医称之为"粉刺"、"肺风粉刺"等,多发于面部及胸背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白头、黑头粉刺、脓疱甚至囊肿结节和瘢痕等多种皮损形态,多伴有月经不调[1],西医学认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雄激素作用、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皮脂腺过度分泌及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此外,遗传因素在痤疮的发  相似文献   

14.
黄春娅  熊洪艳 《光明中医》2010,25(5):878-878
<正>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发于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过后,大多自然痊愈或减轻。其临床特征为:颜面、胸背部黑头或白头粉  相似文献   

15.
痤疮,俗称“青春痘”、“暗疮”、“粉刺”。是青少年中常见的毛囊脂腺的炎症性皮肤病,尤以15~30岁多见,一般男多于女。有资料表明,其发病率在80%以上。本病好发于面部多脂部位,常在颊、鼻前端及两侧、额、颏等处发生散在的粟粒,绿豆大小的隆起;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亦可发生,常对称分布,最初为毛囊口角化过度及栓塞,即形成“粉刺”。粉刺可分为开放性(黑头粉刺)和闭锁性(白头粉刺)两种。在病情的发展过程中,粉刺周围由于炎症反应及微生物或毛囊虫的作用下,可演变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常以某1~2种损害较为显著,一般分轻、中、重三种。  相似文献   

16.
徐林  熊洪艳 《光明中医》2016,(15):2184-2185
目的痤疮好发于青春期,是一种以颜面、胸及背部见黑头或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疤痕为主要表现的损容性皮肤病。研究旨在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内服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49例,以仙方活命饮为基础方,随症加减,煎液内服治疗痤疮。结果治愈20例,好转22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85.7%。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内服治疗痤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柯岩  赵萍 《河北中医》2004,26(9):668-669
痤疮又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青春发育期常见,其特点为:颜面、胸背部丘疹如刺,可挤出粉渣样物,并伴常有皮脂溢出,影响美观美容。2001—2003年,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及外敷治疗痤疮8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常见性疾病 ,主要发生于青春期。皮损形态主要由炎症性皮损(丘疹、脓疱、结节、囊肿 )和非炎症性丘疹 (黑头、白头粉刺 )组成。炎症性皮损愈后可导致瘢痕的形成 ,严重者会毁容。笔者采用本院自制中药丸剂。凉血化毒丸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3例均为本院皮科门诊患者 ,其中 ,男77例 ,女 10 6例 ;年龄最小 14岁 ,最大 4 0岁 ;病程 3个月~ 2 2年 ;随机分为治疗组 116例 ,对照组 6 7例。丘型痤疮 88例 ,脓疮型痤疮 5 9例 ,囊肿型痤疮2 5例 ,结节型痤疮 11例。病情分度 :参考Pilsbu…  相似文献   

19.
寻常痤疮是青年男女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俗称“米疮”,也叫“发疙瘩”。好发于颜面和胸背等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皮疹较小,分布疏散,形态不一。用力挤压时可挤出黄白色带黑头的栓子,称为黑头粉刺。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化脓性毛囊炎,粉刺状小疙瘩损害范围扩大,形成红色毛囊丘疹,继而顶端出现黄白色脓疮。炎症深重者可发展成为黄豆大或更大的黯红色结节、疖肿或包块。叫球状痤疮  相似文献   

20.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寻常型痤疮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又称“粉刺”,是以颜面、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出现毛囊性丘疹如刺样,并可挤出白色粉状物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常不能获得根治。笔者于2004年6月-2005年11月间,采用内服痤消汤配合痤疮洗剂治疗寻常型痤疮67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