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继莲 《光明中医》2012,27(4):823-824
1药材来源 ①掌叶大黄Rhenum palmatum L又名北大黄、天水大黄、葵叶大黄;②唐古特大黄R.tangutieum Maxim.ex Reg又名鸡爪大黄;③药用大黄R.officnaleBaill又名南大黄.药用干燥根及根茎. 性能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应用 ①积滞便秘.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②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③热毒疮疡,烧烫伤.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④瘀血证.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⑤湿热痢疾、黄疸、淋证.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  相似文献   

2.
大黄常见药对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弘景日:“大黄,其色也。”又因其攻积导滞之力锐不可挡,古人誉之为“将军”。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攻下积滞、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胆退黄、活血化瘀等功效,临床常用于胃肠积滞,大便秘结;热毒疮疡、丹毒及烧烫伤;血热妄行之出血;瘀血各证;黄疸;淋证等。  相似文献   

3.
应用大黄安和五脏的体会马金萍,任琢珊(河北职工医学院附院071000)大黄性味苦寒,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之功效,临床尤以荡涤胃肠实热,清除燥结积滞用之最广,疗效最著。但用其“安和五脏”者不多。笔者根据经义,近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临床...  相似文献   

4.
大黄性寒趋下,有清热解毒,行淤血,破积滞,泻热毒,攻下积滞之功.古今往来的医疗实践,不断丰富了大黄的治疗内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黄的研究已突破了攻泻药所能解释的范围,拓宽了大黄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升降药对七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敏南 《新中医》1991,23(4):56-56,45
药对是二种中药特殊的配伍方法,有力专功宏之优。升降药对又是用升提药、沉降药配伍,有调节升降气机之作用。笔者临床运用以下七组药对,有得心应手之妙。现介绍于下,以求正于同道。一、葛根、大黄治痢疾葛根甘辛平,性升,为升发脾胃清阳之要药,《用药法象》载“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大黄苦寒,性降,以荡涤肠胃,通降胃气而称著,《药品化义》载“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此药对功擅调理脾胃气机。治湿热或食滞之痢疾,效果颇佳。适用于:腹部胀痛拒按,下痢赤白,一日几次或数十次  相似文献   

6.
大黄是常用的泻下药,本品苦寒沉降,人脾、胃、大肠、肝、心经。其功善荡涤肠胃,峻下热结,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能,主人阳明经,消积导滞,泻热通便,作用颇著。故适用于实积滞停留肠胃所致的阳明腑实证。  相似文献   

7.
大黄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生军、川军、锦纹.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诸经.其性走而不守,趋于沉降,兼入气血.具有攻积滞,清湿热,解火毒,凉血分,化瘀滞的作用,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传统中医药文献中对大黄的应用有丰富的经验.本文将日本汉医学文献中应用大黄的常用方剂及日本汉医应用大黄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消导法,即消食导滞法,属八法中之消法及下法范畴,主要用于饮食积滞肠胃之症。由于小儿生理特点之故,消导法在儿科临床应用非常广泛6本文介绍运用消导法治疗小儿发热、咳喘、惊啼、盗汗等证取得较好疗效,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加之小儿乳食不能自制,易出现乳食积滞,因积滞而变生他病。治以消导。乃治本之法。  相似文献   

9.
尿毒症应慎用大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毒症应慎用大黄252000山东省聊城地区中医院金维良目前在尿毒症的治疗中,大黄的使用较为普遍。笔者认为,尿毒症者盲目使用大黄实为不妥。《本草纲目》列大黄为毒草类之首,先贤誉之为"将军"。其性味苦寒,泻下攻积、清热解毒、荡涤肠胃积滞之作用峻厉迅猛,一...  相似文献   

10.
大黄是中医常用的重要药物之一,它广泛使用于内外各科和急性慢性的多种疾病。大黄一般常用于阳黄疸的茵陈蒿汤,阳明腑症的三承气汤,以及下瘀血汤、滚痰丸、青宁丸等处方中,现就我在较长时间临床应用中的心得,就个人的认识,在下列几个病种的应用,提出来和同志们商讨。一、痢疾:“痢疾初起,理无止法”,这本是我们中医治疗本病的原则,同时也可说是治疗的常规;起病之初,本“通因通用”之旨,即予洁古芍药汤或仲景三承气等导其湿热积滞。但近年来颇有仿效西药抗菌素制菌的方法,即使  相似文献   

11.
简论大黄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从古至今临床各科均有运用 ,尤以治疗疑难急重症更有独到之处 ,其效骏快 ,素有“将军”之称。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 ,其在治疗疾病中所体现出来的“双向调节”作用也逐渐为世人所认识 ,今笔者结合前人经验 ,将大黄的“双向调节”作用作一浅析 ,谬误之处 ,恳请同道斧正。1 升浮与沉降药物作用的升降趋势与其药性息息相关。大黄味苦 ,苦能降泄 ,直降下行 ,故其以通泻为所长 ,以攻逐为主用 ,下瘕积聚以逐瘀浊 ,降肠胃实热以通燥结 ,涤肠胃积滞以顺腑气 ,临证常取此用疗疾。然大黄气微香 ,能散、能行 ,也有向上…  相似文献   

12.
<正> 仲景运用大黄严谨、灵活、广泛。《伤寒》及《金匮》中运用大黄约120多条,方35首。大黄苦寒泄降,有泄实热、破积滞、行瘀血、荡涤胃肠、去陈生新、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等功效。配伍组方,治疗肠胃积滞,大便燥结,火热亢盛,迫血上滥,瘀血腹痛、经闭,黄疸,症瘕积聚、痰饮、下痢、腹水、肠痈、热痞、呕吐等证。如: 1.泻火(热)荡涤通便:大黄配芒硝,用于胃肠实热积滞,腹账满拒按,便燥不通的阳明腑实证。如大、小调胃承气汤证,大陷胸汤证。以大黄酒洗为君,配芒硝泻热润燥,则泻热荡涤力宏,有润中推下之功。2.攻积导滞、消痞陈满:大黄配枳、朴治阳明腑实,兼痞满重证。如大、小承气汤证,厚朴三物汤证,麻子仁丸证。取大黄泻热攻积,配枳朴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吴鞠通云:“枳实开幽门之不通,厚  相似文献   

13.
仲景应用大黄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载方 317首 ,应用大黄者共 33首 ,现作一简要分析。1 大黄在仲景组方中的作用1 1 攻积导滞仲景根据《本经》所载大黄主宿食、荡涤肠胃之功能 ,对“有燥屎者”( 2 4 0 ) 、“本有宿食故也”( 2 4 3) 等用大黄苦寒以泻热荡实 ,佐以芒硝、枳实、厚朴峻下实热 ,使腑气通畅则诸症自愈。对于脾约证之“大便则硬”( 2 4 9) ,则以大黄破滞通便 ,配以麻仁、杏仁可收润下缓通之功。若为“柴胡证仍在者……呕不止 ,心下急”( 10 6) 之少阳兼里实证 ,则以大柴胡汤主之。对于“胁下偏痛 ,发热 ,其脉紧统”[10 15] 之寒实…  相似文献   

14.
礞石滚痰丸是王隐君攻实热老痰的峻剂,方中青礞石与焰硝同煅后能攻陈积伏匿的顽痰;大黄荡涤实积,泻肠胃实热;黄芩凉心肺而清上越之浮火;沉香调畅气机,助诸药攻除积滞。本方除痰,泄热较快速,故名之滚痰丸。张石顽认为,痫症之发,往往起于郁闷之人。郁则生滞,滞则生火,滞火则易生痰  相似文献   

15.
倪涵初对痢疾有禁汗、禁分利、禁大下、禁温补的说法。其理由是:①下痢既伤津液,若再发其汗,必致胃中津液涸竭,大赐之浊气上干于胃,造成噤口或胀满不食。②痢疾里急后重,滞痛难忍,若前阴过利而后阴愈(?),积滞欲下更难。③痢疾系湿热郁滞,非下所能迅除,理宜清热导滞,是为正治之法。若大下伤阴,不惟邪不能除而更伤正气。④痢疾为湿热  相似文献   

16.
生大黄味苦性寒,走而不守,能清阳明蕴热、荡涤宿食、推陈致新,故以其攻积导滞、泻火解毒之效常用于治疗热积便秘、热毒壅盛之证。大黄药用酒蒸后,可借酒之升提之性引药上行,由沉降之药变为升浮之药,而性变微寒,泻下之力变弱,清热化湿之力增强,故多用于治疗温邪化热、湿热内阻等证。酒炒大黄味苦、性微寒,并借酒之大热大辛之性使大黄微辛,可增强善走血分、活血化瘀之功效,故多用于治  相似文献   

17.
大黄一药因色黄而得名,味苦性寒,其效攻积导滞,走而不守,荡涤肠胃之燥结,具有斩关夺门之功,故又享有将军之号。  相似文献   

18.
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情况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一山 《山西中医》2003,19(1):48-49
大黄味苦性寒 ,现代《中药学》把它列入泻下药中。其实 ,大黄也是中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药物之一 ,早在明代就有“用单味大黄水泛为丸 ,名将军丸 ,治疗吐血”的记载 ;清唐容川称赞大黄“止血不留瘀 ,尤为妙药”。近 10年来 ,大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报道颇多 ,且取得了显著疗效 ,综述如下。1 止血机理大黄具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逐瘀通经之效。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阶段 ,血热瘀滞为其基本病机特点 ,故宜用大黄止血 ,急则治其标 [1 ]。大黄具有缓泻作用 ,主要是大黄内含有蒽醌化合物成分所致 ,这可促进停积在胃肠道的瘀血排出 ,…  相似文献   

19.
自拟99灵通丸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通下法常用于攻逐积滞,荡除邪热,凡湿热之邪聚结于肠胃所致的各种病证均可以用通法,使体内毒素迅速排出,令邪去而正复。99灵通丸是笔者所研制的一种以通为主的成药,由巴豆、重楼、大黄、生姜、川芎、牛膝、延胡、砂仁、白芍等40余种中药组成,有水丸、蜜丸...  相似文献   

20.
大黄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癌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利五脏”,其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泻火解毒、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的功效。因其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为将军。大黄以通为用,适用范围较广,魏师临证喜用制大黄,取其缓下积滞、不伤正气之功,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发挥其特长,治疗诸多疾病,屡奏佳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