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复方丹黄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丹黄颗粒中丹参、黄芪、黄精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丹参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丹黄颗粒中的丹参、黄芪、黄精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丹酚酸B在14.0μg/mL-70.0μg/L乙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3,稳定性试验RSD为1.35%(n=5),平均回收率为98.52%(n=9),RSD为1.12%(n=9),重复性试验RSD为0.91%(n=5),精密度试验RSD为0.92%(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丹黄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柴芍安神解郁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柴胡、石菖蒲3味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酚酸B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清晰鉴别丹参、柴胡和石菖蒲,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在0.0518~0.51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1.2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数据准确,可用于疏肝安神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含量的HPLC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中丹酚酸B、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o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I: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流动相Ⅱ:甲醇-冰醋酸-水(20:1: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86、280nm;柱温35℃。结果测定了10个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丹酚酸B含量在0.09%~6.81%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1.09%;丹参素的含量在0.16%~0.68%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49%;原儿茶醛的含量在0.01%~0.09%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1.6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丹参药材的含量测定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定鼻渊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苍耳子、白芷、辛荑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小檗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含量在0.1~1.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70%,RSD为1.71%。结论:方法可靠、实用,可用于鼻渊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益血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控制益血胶囊产品质量,建立了鹿街草、丹参、万丈深的质控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血胶囊中鹿街草、丹参、万丈深进行了定性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线性范围0.5-2.5μg,平均回收率97.90%,RSD为1.16%。结论:方法专属、灵敏、重现性好。可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龙血竭缓释滴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龙血竭缓释滴丸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鉴别方法对处方中龙血竭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龙血竭中的龙血素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斑点;含量测定龙血素B的量在0.12~0.96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9.09%,RSD1.87%。结论:该制剂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且所建立的方法可靠,能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曹琳琳  吴淑梅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82-2283
目的:对丹七胶囊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对丹参、三七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素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主药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以丹参素钠为对照,样品在0.3336~3.00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8.80%(RSD=0.88%)。样品测定结果准确。结论:丹七胶囊的处方设计合理,工艺稳定,定性、定量方法灵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牛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并对其中所含麝香草酚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CL)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麝香草酚含量为0.2-3.2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2.72%,RSD为1.20%。结论:建立的定性鉴别方法简便易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灵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止痛化瘸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止痛化瘸分散片中的延胡索、黄芪、川楝子进行了鉴别研究: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止痛化瘸分散片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以HPLC法测定止痛化瘸分散片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1.60%(n=9)。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止痛化瘸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止痛化瘸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止痛化瘸分散片中的延胡索、黄芪、川楝子进行了鉴别研究: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止痛化瘸分散片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以HPLC法测定止痛化瘸分散片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1.60%(n=9)。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止痛化瘸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月阳生发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冬梅  刘永利  冯丽  戴敬  王璐 《中成药》2003,25(1):38-40
目的:建立月阳生发液(骨碎补,丹参,当归等)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丹参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骨碎补中有效成分柚皮进行了含量研究。结果: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区别,含量测定柚皮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为1.2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月阳性发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柱切换程序进样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香丹注射液中高含量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及微量挥发性成分橙花叔醇(含量相差近3个数量级)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以Agilent SB-C18预柱为预处理柱,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 μm)为分析柱;预处理流动相为1%醋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分析流动相为0.05%醋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0 min,280 nm,40 min,210 nm;柱温40 ℃;进样程序及进样量为:0 min,10 μL供试品溶液1;15.3 min,200 μL供试品溶液2。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橙花叔醇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100%~102%,RSD小于3.0%;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橙花叔醇的检出限分别为17.1,0.473,60.2,50.6 μg·L-1。结论: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与加样回收率良好,可用于香丹注射液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近视复明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柴胡、丹参、黄芪、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IE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108ng-1080ng(r=0.99996,n=5),平均回收率为98.54%。结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细叶杜香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C18(4mm×150mm,5u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70:30);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20nm。结果:熊果酸在0.0375—0.1375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1.24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细叶杜香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RP-HPLC法测定双丹滴丸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双丹滴丸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丹滴丸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采用Hypersil ODS色谱柱,以甲醇-乙睛-0.5%醋酸溶液(8∶2∶9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9.68%,RSD分别为1.1%和1.2%。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作为双丹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麝香接骨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鉴别麝香接骨胶囊中的麝香;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该药中的三七、当归、川芎;并采用HPLC法测定该药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在气相色谱中能检出麝香,阴性空白无干扰;在TLC色谱中能检出三七,当归,川芎,阴性空白无干扰。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量在(0.1416-1.4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平均回收率为97.8%,RSD=0.3%(n=5)。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丹参微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微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复方丹参微丸中丹酚酸B及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微丸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在选择的薄层色谱条件下,斑点显色清晰、分离度好;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分别在67.92~679.2、66.93~669.3、30.16~301.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分别为97.98%、99.95%、98.52%。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以作为控制复方丹参微丸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丹参和丹参配方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和丹参配方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138μg/ml(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39%,样品平均含量为1.33%和0.01%。提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丹参和丹参配方颗粒的成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益心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益心片(人参、黄芪、川芎、五味子,丹参等)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人参、黄芪、川芎、五味子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了益心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中样品以100倍甲醇为溶媒,超声30min,在C18柱上以乙腈旬.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波长280nm处检测。丹酚酸B在0.12504~2.500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5%,RSD为1.02%。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益心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活血通痹袋泡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λ=365nm)对其中羌活、五加皮进行 了定性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反射法单波长锯齿扫描,线性参数SX=3,λ=500nm)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鉴别项下的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丹参酮ⅡA在0.1-1.6μg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回收率为102.7%,RSD为2.38%。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作为活血通痹袋泡剂的质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