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丽珍  郭玲 《海南医学》2007,18(12):169-170
牙髓组织具有一定的修复潜能,当受到外界刺激时,牙髓细胞能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并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以隔绝刺激.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常使用盖髓剂以帮助牙髓组织修复.许多口腔医务工作者及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具有抗炎,抗微生物和诱导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作用的理想的盖髓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窝洞预备形成大鼠修复性牙本质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GF在窝洞预备后3 d、15 d、30 d的大鼠牙髓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积分光密度值(IOD)定量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不同阶段HGF的表达.结论 窝洞预备后3 d,HGF在大鼠牙髓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胞浆中呈强阳性表达(IOD为8.995±0.943);窝洞预备后15 d,HGF在两种细胞的表达仍呈阳性(IOD为5.624±0.951), 但弱于3 d组(P<0.01);30 d组(4.073±0.127)和正常对照组(4.279±0.348)大鼠牙髓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胞浆中HGF均呈弱阳性表达,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GF参与了牙髓损伤早期修复及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脱矿牙本质基质应用于拔牙后位点保存的骨改建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有意向种植牙齿的患者11例,共13个位点保存区域。行位点保存手术前(T0)、术后当日(T1)及术后6个月(T2)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T, CBCT),分别测量近中骨高度、远中骨高度、颊侧骨高度、舌侧骨高度、牙槽嵴宽度及骨缺损深度。近远中骨高度、骨缺损深度的测量以近中邻牙近远中釉牙骨质界连线为基线(基线根方为-,冠方为+),颊舌侧骨高度、牙槽嵴宽度的测量以对颌牙咬合面为基线(基线根方为-,冠方为+)。比较T0、T1、T2时期位点保存区域的骨量变化,分析脱矿牙本质基质应用于位点保存的骨改变情况。结果 T1较T0时,近中骨高度、远中骨高度增加,骨缺损深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颊侧骨高度增加,舌侧骨高度、牙槽嵴宽度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2较T0时,近中骨高度增加,骨缺损深度、牙槽嵴宽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中骨高度、颊侧骨高度、舌侧骨高度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4.
牙本质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丽琴  石四箴 《上海医学》2004,27(7):534-536
牙本质形成包括细胞分化、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及基质矿化。目前认为这一过程有很多因素参与调控,如特异性蛋白、骨形成蛋白(BMP)及多种生长因子。现就近年牙本质形成有关影响因素的报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Ⅰ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受体活化素A受体1(ACVR1)调节小鼠成牙本质细胞极性及促进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Cre-loxP系统,以Osterix为启动子激活Cre重组酶,敲除小鼠牙源性间充质细胞的Acvr1基因.于小鼠出生后21 d收集标本,观察成牙本质细胞形态、排列及牙本质的形态;免疫荧光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37%磷酸和17% EDTA对人牙本质的脱矿效率,并评价不同脱矿时间对人牙本质中I型胶原基质降解速率的影响.方法 制取等量人牙本质粉,分别以37%磷酸(Pi)与17%EDTA脱矿处理0 s(对照组)、10 s、15 s、30 s、60 s、120 s、72 h后离心荡洗.检测计算两种脱矿液的脱矿效率及胶原溶脱率并绘制动力学曲线.1g/L I型胶原酶溶液300 μL酶解样本沉淀,于l、7d用羟脯胺酸(HYP)试剂盒测定并绘制胶原降解变化趋势图.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脱矿总量与胶原溶脱、酶解ld胶原降解量、酶解7d胶原降解量及增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磷酸组15 s即脱矿显著,胶原溶脱30 s明显增高(P<0.05),胶原降解量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解增量15 s开始降低(P<0.05),脱矿量与胶原溶脱量及降解增量呈显著相关(r =0.864,r=-0.713,P<0.05).EDTA组30 s明显脱矿,胶原溶脱较少,且120s内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原降解量30 s达峰值,随后各时间点胶原降解量明显降低(P<0.05),降解增量60s开始降低(P<0.05),脱矿量与胶原溶脱量呈显著相关(r =0.894,P<0.05).结论 磷酸脱矿效率迅速、高效,胶原溶脱率较高,稳定性较好;EDTA脱矿效率缓慢、持续,胶原溶脱率较低,稳定性尚可.临床进行牙本质粘结前表面处理牙本质时,以37%磷酸酸蚀10~15 s或17% EDTA表面处理60 ~ 90 s为较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运用超声与盐酸结合的方法制备脱矿骨的脱矿效果及骨诱导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条件下酒精脱脂、盐酸脱矿、冻干辐照的方法,制备人类脱矿皮质骨,检测其pH值、钙含量,并比较超声波对脱矿速度的影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造成大鼠的免疫抑制,将所制备脱矿骨异位植入大鼠的股部肌袋,术后不同时间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以观察脱矿骨的骨诱导活性。结果超声波条件下脱矿速度明显加快;脱矿骨异位植入后4周开始形成软骨细胞与软骨基质,5、6周形成较多的软骨组织,表现出良好的骨诱导活性。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脱矿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成骨活性,是良好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atrilin-4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探讨其作为新型盖髓剂的可能性。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在大鼠的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备洞至露髓后,左侧用含Matrilin-4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Matrilin-4组),右侧用含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PBS组),双侧均用玻璃离子封洞。分别于3、7、14和28 d灌流固定处死大鼠并取上颌双侧第一磨牙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分析各组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及成牙本质细胞中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3 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较少量炎症细胞聚集,并可见明显的血管扩张;7 d时2组穿髓孔下方炎症反应加重,但Matrilin-4组明显轻于PBS组,且可见前期牙本质形成;14 d时Matrilin-4组露髓区域可被较连续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覆盖;28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可见厚而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牙本质桥下面有重组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在术后3、7和14 d呈逐渐增强趋势,28 d时减弱;盖髓后各时间点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均强于PBS组,且14 d时阳性表达达高峰。与PBS组比较,3、7和14 d时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Matrilin-4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玻璃NovaMin诱导脱矿牙本质再矿化效果,并定性研究再矿化层的理化性质。 方法:制备厚度为1 mm冠部牙本质片,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浸泡48 h,制备完全 脱矿牙本质样本,并平均分为人工唾液组和NovaMin组。每天用人工唾液和生物活性玻璃NovaMin分别处理牙本质 片表面2 min,每天2次,间隔8 h,然后将样本浸泡在37 ℃人工唾液中恒温保存。7 d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分析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EDX)、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t enuated total refl ectanc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 raction,XRD)观察和检测牙本质表 面矿化物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结果:SEM结果显示:NovaMin组的完全脱矿牙本质表面形成了矿化晶体层,完全封 闭了暴露的牙本质小管,经EDX,ATR-FTIR和XRD分析发现这一矿化层主要组分为钙和磷,且结构类似于牙本质磷 灰石。而人工唾液组牙本质表面并没有再矿化层的形成,牙本质小管仍然开放。结论:NovaMin能促进完全脱矿的牙 本质表面再矿化,形成类似牙本质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以植酸为前驱体合成的生物活性玻璃(phytic acid derived bioactive CaO-P2O5-SiO2 gel-glasses, PSC)和含氟生物活性玻璃(fluoride-containing bioactive glasses, FBG)这两种新型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 BG)对人工牙本质龋再矿化的作用,为促进牙本质龋再矿化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方法:(1)PSC是以植酸为磷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其化学组成为10.8%P2O5-54.2%SiO2-35.0%CaO(摩尔百分比); FBG采用熔融法制备,化学组成为6.1%P2O5-37.0%SiO2-53.9%CaO-3.0%CaF2(摩尔百分比);传统生物活性玻璃45S5采用熔融法制备,化学组成为6.0%P2O5-4...  相似文献   

11.
随着钉固位修复技术的出现 ,使牙齿残根、残冠的修复变成现实 ,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治疗手段。我科 2年来对严重缺损的后牙采用钉固位修复术进行修复 ,经过 6个月至 2年的追踪观察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螺纹钉 ,HXL - 10 0 0肩台型 ,规格φ0 . 65mm、φ0 . 70mm、φ0 . 75mm。充填树脂采用古莎公司生产的Solitaire晶钻树脂。1. 2 病例 临床上收集病例 68人 ,92个患牙 ,其中女 2 7人 ,男 4 1人 ,年龄 18~ 52岁 ,2 2尖牙39个 ,磨牙 53个。1. 3 治疗方法 去尽龋坏组织 ,按常规要…  相似文献   

12.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又称Ⅱ型牙本质发育不全,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发病率为1/60 000-1/80 000。患者由于牙本质发育不良牙齿磨损迅速,不得不接受广泛的牙齿护理和昂贵的治疗。本文详细报告1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修复方法,认为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要早诊断、早治疗,重在预防。1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全口牙牙冠磨损至龈缘,牙元微黄半透明,面下1/3短,无明显关节症状,X线片可见牙根短,髓室和根管完全闭锁。该患者家族中连续四代出现程度不同的乳光牙本质,分别为祖母、父亲、先症者及其女儿,最小的女儿为乳牙的乳光牙本质。对患者进行修复前准备。先进行拍片检查,拔除松动的牙根和余留牙,对龋齿进行充填治疗,并进行全口洁治,调改基牙去除磨耗不均的薄壁弱尖及不利于修复的倒凹。接着行过渡修复。测量面部合适比例,戴咬合垫恢复面下1/3距离观察3个月,其间定期复查,调磨咬合垫,使患者无关节紊乱症状及其他不适。最后行永久修复。  相似文献   

13.
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一种强脱钙剂,在临床治疗中常被口腔医师广泛用作根管润滑剂和消毒剂。在根管治疗中,细菌侵入并定植于牙本质小管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EDTA能够使牙本质脱矿、牙本质小管开放,从而使隐藏于牙本质小管的细菌游离出来而被清除。然而由于EDTA暴露牙本质胶原,也为细菌的黏附提供了便捷,使细菌的黏附力和黏附量增加。另外,EDTA虽然能够软化管壁牙本质,在根管预备中得到良好应用,但EDTA的浓度过高或作用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根管壁的腐蚀。因此,EDTA的合理使用有助于避免其弊端,发挥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4.
脱矿牙本质基质直接盖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家兔骨生长诱导修复腭裂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评价牛骨形成蛋白(bBMP)-白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材料修复腭裂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家兔腭骨缺损模型,将固化的bFGF复合材料植入骨缺损区,通过其骨诱导作用,诱导新骨生成,修复骨缺损。经X线、组织学观察和钙含量测定。结果 bBMP-白蛋白-bFGF有很强的骨诱导作用,可以诱导骨形成、实验组与对照组X线骨修复分数评估分别为12分,0分,组织学检查实验组骨修复完成,  相似文献   

16.
骨形成蛋白体外对培养的人牙髓组织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形成蛋白可促进牙髓细胞增殖的诱发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作应用体外组织培养技术,分别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牛骨形成蛋白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组织的诱导作用,结果发现,培养3d后可见增殖的星形细胞,其胞浆少,细胞小器不发达,培养7d后,可见透明基质中埋有一些软骨样细胞,该细胞胞浆丰富,细胞小器发达,并含有丰富的分泌小泡,说明骨形成蛋白可促进牙髓细胞从低分化状态向高分化状态分化。  相似文献   

17.
吕文 《攀枝花医药》1999,21(2):23-23
牙本质过敏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所引起的酸痛症状。笔者于1993年以来对药物脱敏难以收到理想效果的重症过敏者.采用软质钴合金铸造全冠修复治疗,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祝秀红  李慧 《实用新医学》2007,8(8):696-696
随着顶固位修复技术的出现,使牙齿残根、残冠的修复变成现实,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治疗手段。我科2年来对严重缺损的后牙采用钉固位修复术进行修复,经过六个月至两年的跟踪观察,效果满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严重缺损的活髓牙因其牙体组织缺损而不规则,无法依靠牙体组织取得固位,以往经常采用破坏牙髓组织、行根管治疗后以获得固位。自1999年以来,作者采用牙本质钉、光固化树脂,对缺损较大的前牙保存活髓进行美容修复,追踪观察6个月~3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材料桩核修复后的牙本质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峰  盛祖立  刘鹏飞 《浙江医学》2004,26(12):903-904,907
目的对使用不同材料进行桩核修复以后的牙体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观察牙体内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上颌中切牙桩核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分析铸造钴铬合金、碳纤维增强树脂、钛合金、铸瓷桩修复以后受载情况下牙体牙本质的应力分布.结果牙本质应力主要分布于根上1/3,愈靠近牙根表面应力值愈高;四种材料修复后最大应力值无明显差异,传统钴铬合金桩和牙本质交界处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碳纤维加强树脂桩和牙本质交界处应力集中不明显.结论低弹性模量材料修复后牙本质内应力分布更有利于牙体抗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