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复方加味温胆汤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加味温胆汤中的挥发性成分,探讨其治疗自闭症及相关症状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分别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水蒸气蒸馏法(SD)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复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HS-SPME-GC-MS对煎煮前后复方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鉴定复方挥发性成分187种,含量最高的为α-细辛醚,D-柠檬烯次之。采用SD-GC-MS检测出74种,鉴定出66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99.89%;采用HS-SPME-GC-MS从煎煮前复方中检测出挥发性成分104种,鉴定出85种,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9.79%,从煎煮后复方中检测出挥发性成分77种,鉴定出65种,占总挥发性成分95.45%。结论:复方中α-细辛醚、D-柠檬烯和右旋龙脑等5种挥发性成分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功能、抗惊厥和安定等作用,能够改善自闭症的症状。本研究为复方加味温胆汤的挥发性成分分析提供了方法学基础,同时也为其治疗自闭症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方调元散中的挥发性成分,探讨其治疗自闭症及相关症状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分别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水蒸气蒸馏法(SD)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复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HSSPME-GC-MS法对煎煮前后复方调元散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D提取的复方挥发油中共检测出48种挥发性成分,鉴定出28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5.44%;HS-SPME从煎煮前复方粉末中检测出挥发性成分122种,鉴定出73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75.56%,从煎煮后复方浸膏中检测出挥发性成分50种,鉴定出27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3.49%。3次不同试验共鉴定出复方挥发性成分97种,含量最高的为α-细辛脑。结论:该研究为复方调元散的挥发性成分分析提供了方法学基础,同时也为其治疗自闭症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HS-SPME-GC-MS测定艾叶挥发性成分方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分析艾叶挥发性成分的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方法:先做单因素试验,后采用L8(27)正交试验,以挥发性成分峰面积总和为指标考察最佳萃取条件,并考虑两两交互作用。结果:试验得出最佳萃取条件:样品1.0 g,80℃萃取40 min,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萃取头萃取,在250℃解吸附3 min检测,萃取手柄深度规固定在#2。用优化好的方法对艾叶样品进行分析,共分辨出84个色谱峰,准确鉴定出66个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4.46%。结论:萃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萃取温度与样品质量的交互作用,然后是萃取时间,最后是样品质量,除样品质量外其他因素都对萃取效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该方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艾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缬草药材为研究对象寻找更简单、准确、高效、重现性好、样品用量少的中药材挥发性成分提取与分析联用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分别用100 μm PDMS,85 μm PA,65 μm CW/DVB,65 μm PDMS-DVB四种类型萃取纤维头作为考察条件,结合GC对恩施产缬草药材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优选缬草药材挥发性成分分析的最佳条件.结果 确定最佳萃取分析条件为:缬草药材取样量1g,在50℃预热30 min,采用85 μm PA型Fiber,SPME20 min.结论 SPME分析结果表明,缬草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均能够被有效萃取出来,且色谱图中各色谱峰均具有良好分离度,从而为探索中药缬草的挥发性成分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黄荆花的挥发性成分。 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技术对河南济源和湖北大别山区黄荆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种不同产地黄荆花挥发油中共分离出70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43个,共有成分14个。共有化学成分中,β-石竹烯含量最高,分别占黄荆挥发油总量的40.36%和32.42%,其次是桉树脑和(Z)-b-法呢烯。 结论: 不同产地黄荆花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比较接近,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传统药物芳香新塔花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芳香新塔花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合欢素①,芹菜素②,柯伊利素③,山萘酚④,金丝桃苷⑤,槲皮素⑥共6个黄酮类成分。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华中碎米荠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华中碎米荠挥发性成分;通过气质联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采用SD-GC-MS共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别出其中3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34%;采用HS-SPME-GC-MS共分离出62个色谱峰,鉴别出其中48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29%。通过这两种技术共同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共有5种,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4-异硫代氰酰基-1-丁烯。结论:SD与HS-SPME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两者联用分析华中碎米荠挥发性成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3种不同方法提取薰衣草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薰衣草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E)、微波提取法(MWE)、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对薰衣草挥发性成分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鉴定。结果:3种方法共检测出54种化合物,分为17种醇类、11种烯类、11种酯类、3种酮类、2种醛类及其他酚类、胺类以及石竹烯氧化物等10种,其中,具有药理活性的萜类及其衍生物占34种;3种方法共鉴别出7种共有化合物,分别为α-萜品烯、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乙酸芳樟酯、荫品酮、(Z)-β-法呢烯、石竹烯氧化物。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又有各自的特有成分:SDE法有6种特有成分,为脱氢芳樟醇、橙花醇、橙花叔醇、枯醇、α-雪松醇、樟脑;MWE法有8种特有成分,主要为α-檀香烯、大根香叶烯、tau-杜松醇、乙酸异龙脑酯、α-环氧-乙酸松油酯等;HS-SPME法有18种特有成分,主要为8-乙酰氧基-芳樟醇、1-羟基芳樟醇、丁酸-3-己烯基酯、柠檬烯氧化物、3,16-二乙酰-伪-澳洲茄胺等。结论:3种方法分别提供了不同挥发性成分的化学信息,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薰衣草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芷酒炖前后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白芷酒炖前后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白芷生品中初步检测出53个峰,鉴定出36个成分;从白芷酒炖中检测出32个峰,鉴定出26个成分;与生品成分比较,酒炖白芷中有22种成分未测到,但新增了12种成分,表明酒炖白芷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白芷酒炖后由于受热及辅料黄酒的作用使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存在成分转化,本研究为白芷酒炖的炮制机理及其在都梁丸中应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板栗叶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板粟叶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板栗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组成。结果共从板栗叶中分离鉴定了22种挥发性成分,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化合物占60.33%,烷烃类化合物占23.09%,烯烃类化合物占8.67%,醛类化合物占6.14%。结论22种挥发性成分均首次从该中药中得到相对含量在3%以上的化合物有11个,其中以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含量最高(27.34%)。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与比较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种子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萃取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组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红车轴草种子中鉴定出46种化合物,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为3. 48×109。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合物为1-辛烯-3-醇(30. 24%),正己醇(11. 94%),2,2,4,6,6-五甲基庚烷(11. 00%),壬醛(7. 74%),辛醛(6. 79%)和己酸(6. 04%)。白车轴草种子中鉴定出44个化合物,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为6. 37×109。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合物为1-辛烯-3-醇(42. 98%),十七烷(14. 47%),3-辛醇(9. 42%),己酸乙烯酯(8. 82%)和5-甲基-4,6-二羟基嘧啶(6. 59%)。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种子共有20种成分相同,但各成分的含量具有较大差异。1-辛烯-3-醇为共有成分中含量最高的物质。红车轴草种子有26种特有成分,占挥发性组分的54. 85%。白车轴草种子有24种特有成分,占挥发性组分的46. 79%。结论: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种子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挥发性成分,两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峰面积和相对含量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五彩阿魏挥发油的水蒸气提取工艺并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U7(72)均匀试验优选五彩阿魏挥发油水蒸气蒸馏工艺。运用GC考察提取时间对挥发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色谱条件为载气高纯氮气,载气流量1 m L·min-1,进样量0.5μL,分流比50∶1,总流量54.0 m L·min-1,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升温程序为起始温度60℃,保持2 min;以4℃·min-1的速率程序升温至80℃,保持5 min;以10℃·min-1的速率程序升温至180℃,保持5 min;以4℃·min-1的速率程序升温至200℃,保持2 min。结合GC和色谱图相似度评价确定五彩阿魏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五彩阿魏挥发油中大部分化学成分对热较稳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5倍量水提取4 h;挥发油提取率8.32%。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保证五彩阿魏挥发油中各化学成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树发的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树发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34个挥发油成分,占总量的17.93%,其成分类型主要包括萜类(6.71%),酮类(4.19%)及醇类(3.27%),主要成分为4-戊烯-2-酮(4.19%),cis-7-十四烯醇(3.03%),3,7-二甲基辛烯(1.30%),新己烷(1.28%)和大牦牛儿烯D(1.01%);共鉴定出33个脂溶性成分,占总量的89.63%,其成分类型主要包括脂肪酸类(81.65%),烷烃类(4.49%)和醇类(1.67%),主要成分为反亚油酸甲酯(34.98%),油酸甲酯(10.94%),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7.40%)和硬脂酸甲酯(4.13%)。结论:首次从树发中提取并鉴定了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为树发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温郁金生品、醋制品和酒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为临床合理使用温郁金不同炮制品及建立其更加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有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温郁金不同炮制品之间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温郁金生品中初步检测出42个峰,鉴定出23个成分;从醋制品中检测出59个峰,鉴定出34个成分;从酒制品中检测出64个峰,鉴定出40个成分。与生品相比,醋制品中新增了22种成分,酒制品中新增了29种成分;温郁金不同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操作简便、萃取速度快,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污染环境,操作成本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合使用的方法稳定性强可靠程度高,其适用于温郁金及其不同炮制品之间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可为温郁金及其不同炮制品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温郁金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凹叶厚朴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SPME)提取凹叶厚朴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 GC-MS)分析其成分,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挥发油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3个不同地区的凹叶厚朴中共鉴定出47种化合物,共有成分为6种.结论:不同地区凹叶厚朴的挥发油在成分及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脉紫菀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三脉紫菀叶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三脉紫菀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24个组分,鉴定了其中72个化合物,占总量的67.52%,主要成分为石竹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18.38%),环氧化蛇麻烯II(12-oxabicyclo[9.1.0]dodeca-3,7-diene,1,5,5,8-tetramethyl-,[1R-(1R,3E,7E,11R)]-,8.01%),石竹烯(caryophyllene,3.57%),十六烷酸(n-hexadecanoic acid,4.59%),蛇麻烯(humulene,3.16%),植酮(2-pentadecanone,6,10,14-trimethyl,2.51%),柏木脑(cedrol,2.35%),β-榄香烯(1-ethenyl-1-methyl-2,4-bis(1-methylethenyl)-,[1S-(1(,2β,4β)]-cyclohexane,2.28%),2,5-二甲氧黄樟油精(apiol,1.85%),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1.32%]等。结论:三脉紫菀挥发油中主要含萜类、酯类、醇类、醛类、烃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可为三脉紫菀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贵州益母草花、叶和茎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分析和比较了贵州益母草花、叶和茎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贵州益母草花、叶和茎三者中鉴定得的挥发性成分依次为43,27,29个,涵盖了萜、醇、醚等8类物质,反式石竹烯是三者最主要的成分;三者共有挥发性成分16个,其中相对峰面积均3%的5个:反式石竹烯,植酮,β-荜澄茄烯,α-葎草烯和石竹烯氧化物;非共有且相对峰面积3%的3个:α-蒎烯(叶中3.42%,茎中4.62%),柠檬烯(茎中17.80%),α-可巴烯(叶中3.09%)。三者挥发性成分的主要差异在于成分个数不同,次要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3%的共有成分间的相对峰面积差异大:花中反式石竹烯相对峰面积最为显著,单组分即达到38.59%,远远高于叶和茎的相对峰面积,α-葎草烯差不多是叶和茎的2倍,而叶中的β-荜澄茄烯和石竹烯氧化物则差不多是花和茎的2倍;此外,3%的成分新植二烯(叶中9.91%,茎中则未检测到),2,7,7-三甲基二环[3.1.1]庚-2-烯-6-基醇乙酸酯(叶中5.42%,茎中3.88%,花中未检测到),β-月桂烯(茎中3.78%,花和叶中未检测到)也是三者的主要差异。结论:贵州益母草含挥发性成分萜类最高,且花中反式石竹烯的相对峰面积居首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西藏大花红景天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花红景天根茎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鉴定,同时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含量。结果:分离出63种物质,鉴定出45个化合物,占总馏出组分的84.79%,主要化学成分为香叶醇(58.24%),4-亚环己烯基-3,3-二甲基-2-戊酮(3.45%),乙酸香叶酯(3.04),1-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2.04%),鲨烯(1.73%),8-羟基芳樟醇(1.16%)。结论:通过对大花红景天挥发油成分的分析鉴定,为西藏产大花红景天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品质鉴定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地锦草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地锦草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地锦草全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地锦草中共鉴定出22种成分,相对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93.89%,其中主要成分为酮(32.33%)、酸(25.32%)和酯(14.55%)等。结论:研究表明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为棕榈酸(20.35%)、植醇(16.41%)和2-甲氧基-4-乙烯苯酚(10.98%)。其中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可巴烯可能是地锦草主要的赋香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